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00例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VI服米非司酮治疗(25mg,1d一次,3个月,之后12.5mg,1d一次,3个月),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服药3个月、6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黄体酮(P)和催乳素(PRL)水平。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内性激素的变化情况,了解长期服用米非司酮对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服药后血清FSH、LH、E2和P水平较用药前下降,其中E2和P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FSH和LH的下降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血清PRL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停药后3个月血清FSH、LH、E2和P水平恢复用药前水平。结论长期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的影响是可逆的,可有效缓解症状,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陆杨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3):91-92
目的观察应用5mg米非司酮和12.5mg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4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随机服用米非司酮5mg/d组(A组)和12.5mg/d组(B组),于月经周期的第1天开始服用,连续6个月,比较两组的症状、体征的改善,副反应的轻重及停药后的复发率。结果A组的总缓解率和复发率分别为100%、28%;B组分别为100%、25%。胃肠道反应和围绝经期症状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5mg/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与12.5mg/d相比疗效相同。且副反应小,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痱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3.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服用米非司酮及达那唑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仁化县人民医院选择进行保守性手术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3组:观察1组40例,服用米非司酮10mg/d;观察2组40例,服用达那唑400mg/d,两组均于手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5天内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对照组20例患者,不用药物巩固治疗,定期随访。比较应用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副反应情况及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3组病人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观察1组和观察2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7.5%和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0%和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骨质密度均无明显变化。观察1组恶心症状发生率(20%)明显低于观察2组(37.5%),观察1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米非司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而且副反应少,对内分泌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两种方案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I组)门诊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续6个月,2005年1月~2007年12月(Ⅱ组)我院门诊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于每次月经第14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片剂6.25mg,1次/d,连服4d,连续6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的经期痛经程度及月经量的变化。结果:两组痛经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用药后均闭经,Ⅱ组月经周期几乎均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好,副作用小。小剂量米非司酮不影响月经周期,但效果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观察米非司酮和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续6个月,命名为A组;25例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后,改服中药1日1剂,连服3个月,命名为B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患者全部闭经,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无明显差异。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43%:B组不良反应率为24%。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轻、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疗效无明显差异,B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Ru4 86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6 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口服Ru4 86 12 .5~ 2 5mg/d ,连续 3~ 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比较用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 结果 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 ,与治疗前比较 ,总主观症状评分于治疗 3个月后下降了 80 .2 % ,6个月后下降了 91.8% (P <0 .0 1) ;用药 3个月血孕激素水平比用药前显著降低 ,黄体生成素升高 ,雌激素水平降至卵泡中期水平 ,促卵泡激素水平均无变化。停止治疗后于 4~ 6周恢复月经。不良反应为潮热。结论 Ru4 86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 ,副作用小 ,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又一种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龙晓悦  肖正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22):3454-3456,345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副反应。方法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病例90例,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45例,自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每日1次,每次10mg;孕三烯酮组45例,自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3d后服用第2次,每周2次,每次2.5mg。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用药后的副反应。结果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率相似。米非司酮组潮热、阴道出血、体重增加和痤疮等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孕三烯酮组(P〈0.05);米非司酮组无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而孕三烯酮组出现肝功能异常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米非司酮组停药后基础体温上升书月经复潮时间较孕三烯酮组为短。结论手术后加用米非司酮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疗效与孕三烯酮类似,但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志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19-120
目的 比较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方法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51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5例服用孕三烯酮2.5mg/次,2次/周,疗程6个月,26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1日1次,于手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5d内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随访1~2年,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激素水平、副反应及妊娠情况.结果 两种药物术后控制症状有效率达100%,术后应用孕三烯酮复发率为8%,而米非司酮复发率7.8%,米非司酮的不良反应较小.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能有效地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减少复发,提高妊娠率,而米非司酮不良反应较小,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孕三烯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红萍 《广西医学》2009,31(5):694-695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内异症患者月经来潮第2天开始服孕三烯酮,2次/周,2.5mg/次;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服12周为1个疗程,同时加服护肝药。用药前、后测定性激素水平。结果41例患者月经得到控制,阴道无不规则性流血。缓解24例占58.5%,改善14例占34.1%,总有效率92.6%;治疗前后FSH、LH、PR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孕三烯酮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内异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治疗醋酸亮丙氨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 2 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月经周期 1~ 5d ,予醋酸亮丙氨酸 3 75mg皮下注射 ,每隔 4周 1次 ,共 6次。【结果】 2 2例患者在第 1次用药后出现闭经 ,另 4例在第 2次用药后出现闭经 ,所有患者用药后痛经缓解 ;12例不孕妇女有 5例妊娠 ,停药后 75~ 12 0d月经恢复 ;停药后大部分病人症状仍得到改善 ,7例在停药 8~ 12月内复发。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主要为潮热出汗、失眠、性欲下降等雌激素水平低下所导致的表现。【结论】醋酸亮丙氨酸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610年1月-2012年1月收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70例,低剂量组、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采用6.25mg/d,12.5mg/d,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疗效差异及对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4、IL-8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月后,中、高剂量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4、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间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4、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三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高剂量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略高于低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1年后复发率略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12.5mg/d,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相同的疗效且复发率低,12.5mg/d剂量组的综合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红藤颗粒剂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异位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2胎肝激酶-1(fetal liver kinase-1,Flk-1)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去势组、米非司酮(5mg/kg)组和低(20g/kg)、中(40g/kg)、高(80g/kg)剂量红藤颗粒剂组。连续灌胃给药21d后处死大鼠,用电子数显卡尺测定并计算异位内膜的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异位内膜VEGF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 结果:红藤颗粒剂低剂量组异位内膜体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异位内膜体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除红藤颗粒剂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异位内膜厚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位内膜呈退化趋势。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VEGF主要表达于异位内膜腺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胞浆,散在于周围基质细胞胞浆。除红藤颗粒剂低剂量组外,各治疗组异位内膜VEGF和Flk-1平均灰度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中药红藤颗粒剂可通过抑制异位内膜VEGF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阻止新血管的生成,抑制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并使其萎缩。  相似文献   

13.
孕三烯酮联合司米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孕三烯酮 (内美通 )联合小剂量司米安 (米非司酮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选择 3 1例经腹腔镜和 /或手术证实的Ⅰ~Ⅳ期内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药方法为月经来潮第二天始服孕三烯酮 2 .5mg ,每周 2次 ,司米安 10mg或米非司酮 12 .5mg ,每日 1次 ,连服 12周为一疗程。同时加服保肝药物。用药前后作CA12 5、EMAb和性激素测定。结果 经 1~ 2个疗程治疗后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月经都被控制 ,且阴道无不规则性流血。临床症状缓解和体征完全消失的有 18例 ,占 5 8.66% ;临床症状缓解体征明显改善的有 10例 ,占 3 2 .2 6% ,总有效率为 90 .3 2 %。 3例继发不孕症中有 1例已妊娠 3 + 月。无肝功能损害和性激素变化 ,仅有少数患者体重增高。结论 孕三烯酮联合小剂量司米安治疗内异症的疗效确切 ,尤其对术后复发或手术不彻底的日后治疗较为理想。由于观察病例数较少 ,随访时间不长 ,远期疗效如何有待进一步积累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40—54岁诊刮病理为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患者,给予每天米非司酮25mg+甲基睾丸素5mg,口服连续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检测血清激素激素水平,刮宫组织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随访月经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的92例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减少(p〈0.01)。用药后血清LH、T水平显著升高,FSH、P、E2显著降低(P〈0.05—0.01),PRL无明显改变。随访92例,治疗后病理检查子宫内膜30例腺上皮呈增生早期改变,36例子宫内膜混合性改变,26例子宫内膜为分泌期改变,贫血患者全部纠正,2例肝功能轻度受损,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全部闭经,停药后9~56d月经恢复,6例进入绝经期,其余86例恢复月经,其中30例月经减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能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子宫体积和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利维爱组:54例患者口服利维爱1.25 mg,1次/d,用药12-24个月。对照组:同期健康女性。应用阴道彩超测量子宫体积和内膜厚度,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利维爱组与对照组的子宫体积分别为(24.56±7.64)、(21.02±11.08) cm^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0.36±0.10)、(0.29±0.12) cm,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应用激素(利维爱)对子宫体积无显著影响,对子宫内膜厚度影响相对较大,故应定期监测,避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季永军 《吉林医学》2014,(25):5590-5591
目的:评估醋酸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将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50例术后用醋酸戈舍瑞林3.75 mg皮下注射,每隔28天1次,共4~6个月;B组48例术后用米非司酮12.5 mg口服,1次/d,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盆腔疼痛缓解情况、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盆腔疼痛缓解率为90.0%(45/50),B组为85.4%(41/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为6.0%(3/50),B组为22.9%(1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A组为12.0%(6/50),B组为14.6%(7/4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5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术后3d用米非司酮片,1次/d,12.5 mg/次,连续应用3个月,对照组未用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3~12个月,观察组缓解率(53.3%)明显高于对照组(48.1%)(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中的疗效进行观察,从而确定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小有效剂量。方法:将9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确定治疗剂量A组10mg,B组15mg,C组20mg,口服,每天1次,连续口服满3个月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三组的性激素水平,并对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子宫大小及内膜厚度变化进行比较。结果:A组复发率为23.33%,闭经率为50.00%,均明显高于B、C两组;在接受药物治疗后,三组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O.05);对于雌二醇(E)水平,A组高于B、C两组(P〈O.05)。结论:根据最小有效剂量的治疗原则,中间量15mg,每天1次,连续口服3个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案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以期能为其治疗药物及剂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4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6.25mg组与12.5mg组,6.25mg组124例给予米非司酮6.25mg口服,12.5mg组124例给予米非司酮12.5mg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子宫内膜变化。结果6.25mg组最终完成3个治疗周期,患者占91.13%,12.5mg组占87.9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SH、LH、P、E2、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E2较治疗前下降:6.25mg组完全止血时间为(76.29±27.48)h,12.5mg为(71.30±22.43)h,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8.24±1.51)mm、(7.87±1.57)mm,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5mg组治疗总有效率96.46%、不良反应为4.42%,12.5mg总有效率为100.00%、不良反应为18.35%,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止血效果满意,疗效肯定,6.25mg与12.5mg的剂量均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但是随着剂量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