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工业P ID控制器不能很好兼顾抗干扰性与鲁棒性的缺点,将预测函数控制(PFC)与P ID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具有PFC-P ID控制结构的新型预测函数控制器并成功地应用到工业焦化加热炉炉膛压力的控制中。由于其控制策略实现了目标和控制的分层,因此其控制效果要优于仅存在P ID控制的情形。实际工业应用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基于综合优化方法的双线性系统建模和变结构控制设计方法,并将此用于延迟焦化装置,建立了焦化塔双线性模型和变结构控制器,转好地解决了抖振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基于综合优化方法的双线性系统建模和变结构控制设计方法,并将此用于延迟焦化装置,建立了焦化塔双线性模型和变结构控制器,转好地解决了抖振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将延迟焦化分子尺度动力学模型应用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高桥石化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中,以工业标定数据为依据,对焦化原料油及焦化产物的产率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原料油模拟生成的分子数在1 000~5 000,能够很好地反映原料油的性质;当原料油模拟生成的分子数为4 000时,产物产率的稳定性较好,相对误差都较小,模拟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工业情况,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延迟焦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质热解技术,其中生物质颗粒在渣油中的传热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本文构建了生物质颗粒在渣油延迟焦化过程中的传热模型,采用节点数值解法考察了颗粒半径、渣油升温速率以及生物质颗粒与渣油的表面换热系数对颗粒温差的影响,并分析了颗粒内部的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内部最大温差与颗粒半径的平方和渣油升温速率成正比,颗粒壁面与渣油温差和换热系数成反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掌握焦化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及对职工健康的影响,对云南省某焦化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检查表法、现场调查法、检验检测法及定量分级法等.结果经现场调查、检测、分析,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范围内.结论除个别测点外,该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基本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7.
用延迟焦化逐步回归法模型预测焦化产物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原油产地、加工方法等不同,减压渣油延迟焦化反应产物的分布及组成差异较大。对17种减压渣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密度、残炭、灰分、金属含量、组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管式焦化反应装置上分别进行焦化反应实验。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11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确定对焦化反应产物分布的各项指标(包括焦炭收率、≤200 ℃轻油收率、>200 ℃重油收率、气体收率、气体中氢气浓度及甲烷浓度)影响显著的减压渣油理化性质,然后用多元回归拟合得到各理化性质的回归系数,建立延迟焦化装置产品分布预测模型,并根据6种减压渣油的性质对焦化产物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与已有模型相比,该模型不但可以同时预测焦化气体、轻油、重油和焦炭产率,还可以预测焦化气体中氢气和甲烷含量,从而为预测渣油的焦化产物分布、优化调配焦化原料的合理加工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化工行业下游高端产品苯乙烯、甲苯二异氰酸酯生产需要,焦化粗苯加氢精制生产线也在不断的增加,本研究以某焦化粗苯加氢生产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为该行业此类生产线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某6.6万吨/年焦化粗苯加氢精制生产线作为研究,主要包括制氢系统、加氢精制系统、萃取蒸馏和芳烃精制系统。1.2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资料收集等方法,识别职业病  相似文献   

9.
马伯文  张巍 《医学教育探索》1999,(2):127-130143
综合采用延迟焦化优化系统静态寻优值作为炉出口温度的设定基准值,在线实行急冷油程序控制和炉出口温度程序控制,开发了延迟焦化装置物料平衡的综合优化控制策略。并成功地应用在工业装置上。  相似文献   

10.
秦克江  李羡筠  欧军荣 《广西医学》2013,(12):1693-1694
目的了解某企业焦化作业工人心电图改变情况,为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某企业焦化厂843名焦化作业一线工人作为接触组,116名非焦化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接触组293名出现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34.76%,高于对照组的17.24%(20/116)(P〈0.05),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律不齐、左室高电压为主。炼焦、配煤、化产、动力不同工种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长期处于焦化作业场所,可导致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1.
研制成功的微机程序温度控制仪,能按照微机存贮器中所给定的温度模式自动地控制炉温。这个温度模式可以模拟任何曲线或函数,可调出执行,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改写。仪器上装有16位数码显示管,能够实时地显示编程过程和运行过程。此外,采用了非线性校正和PID调节规律。本仪器在炉温控制方面,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考虑一类具有输入时滞的随机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问题。通过定义含输入积分项的设计变量,将输入时滞系统转变为非时滞系统。结合神经网络控制、积分中值定理与Decoupled Backstepping技巧,针对该类系统提出一套自适应控制策略。所提出的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皆4阶矩半全局一致最终有界, 并且跟踪误差收敛于原点附近的小邻域内。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限定控制器结构下的间歇过程控制系统性能监测与评估的问题,采用引力搜索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在最优控制参数的基础上得到控制性能较优的输出误差数据集;通过采用多种多元统计过程控制(MSPC)方法对数据集进行主元建模,用得到的主元模型对新的间歇过程批次进行在线监测,并提出一种基于控制图的综合控制性能指标(CPI)。仿真结果验证了采用移动窗口核主元分析法(MWMKPCA)在监测间歇过程控制性能时的准确性,同时验证了所提出的综合控制性能指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刘伯高  黄道 《医学教育探索》1999,(5):506-509513
提出了非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基于改进混合模型的串级非线性推断控制策略。道德提出了邻二甲苯氧化非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基于改进混合模型的推断估计器;然后设计了基于新型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副控制器和基于程序变增益PID的主控制器,同时设计了新型非线性滤波器以解决该反应器主回路比副回路响应快的问题;最后建立了该固定床反应器基于改进混合模型的串级非线性推断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推断估计器具有良好的静态、动态  相似文献   

15.
《医学教育探索》2010,(3):438-442
针对PI控制和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在交流调试系统中的局限性,利用它们的各自优点,采用双模态控制方法对交流异步电动机系统进行控制,得到模糊滑模变结构设计过程以及采用PI控制和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双模态方法运行的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解决了模态抖动问题,而且改善了系统动态特性,证明了双模态控制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超临界相和液相条件下苯烃化反应的实验研究和催化剂的测试分析,发现Y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是由于副反应的存在,在催化剂表面上生成了多环大分子生物(称为焦前物)。实验结果表明,超监介反应可以抑制催化剂的结焦,超临界相催化剂活性与液相催化剂活性相比在四倍以上。本文研究超临界流体中的分子扩散传质行为,以并四苯、并五苯和并六苯为焦前物的代表物,建立超监蛤苯烃化反应过程中焦前物粗硬球分子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氧化铝熟料烧结回转窑的工艺生产过程。针对生产过程存在的大滞后、非线性和多变量强耦合等特点,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软开关控制、自适应预测控制和传统回路控制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策略,并基于此策略在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上开发了氧化铝熟料烧结回转窑智能控制软件,成功应用于某公司氧化铝熟料烧结回转窑,实现了氧化铝熟料烧结回转窑的稳定控制。该系统投运以来可靠性高,控制效果及时、准确,具有在冶金、水泥等行业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H im ont Spheripo l工艺的大型聚丙烯工业装置实时控制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指标推断控制的先进控制解决方案。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某炼油厂的聚丙烯工业装置,长周期的运行结果证实了该方案可以减少产品质量波动,提高产率并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含有扰动的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了基于双层不变集的事件触发鲁棒分布式预测控制策略。在分布式控制结构下,对每个智能体构建了目标函数含有耦合关联项的事件触发分布式预测控制优化问题。利用输入状态稳定性理论,推导出与子系统自身信息以及邻域子系统信息相关的事件触发条件。每个智能体判断事件触发条件,仅当条件满足时,才进行分布式预测控制优化问题的求解以及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利用双层不变集来保证扰动作用下多智能体系统的鲁棒性能,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保证算法递推可行性和闭环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车辆控制系统对算法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对如何在软科学研究机构中建立、运行GJB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对建立GJB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结合软科学研究机构特点,基于GJB9001B-2009标准,提出软科学产品的实现流程、风险分析处置机制和质量保证计划,建立了用户满意度评价模型和体系监督改进机制,对体系建设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旨在为软科学研究机构的GJB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