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现状和发展,并依此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方法:以中文数据库为信息源,如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方剂"and"配伍规律"为第一关键词,"数据挖掘"为第二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检索到200多篇相关文献,通过泛读之后,其中有42篇论文符合要求,并记载了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同时存在很多关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及其使用价值的争议。结论:在研究中医方剂的配伍规律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减免某些不需要的条件,在探讨方剂配伍规律找出相异点时,有更多的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含苍术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收集并整理《中药成方制剂》含苍术方剂,构建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含苍术方剂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常用配伍规律及组方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伤寒论》中药物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整理和归纳《伤寒论》中处方所载药物,建立数据库,应用频数分析和列排序分析方法等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伤寒论》载方112首,其中治疗肝胆病的方剂有24首,涉及52味药,总用药次数达144次,核心药对为桂枝-甘草。在性味归经中,寒性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苦味药,归肺胃经者最多。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初步得出《伤寒论》中药物的配伍和组方规律,有助于其学术思想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无监督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中风病风痰阻络证型组方规律,发现治疗该证型中风病的新方剂。方法收集用于中风病风痰阻络证型治疗的中药处方,录入数据库,先后采用频数分析法和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得出常用药物、药对和核心组合,将药对、核心组合经验配伍,得出新方剂并经中医专家探讨认证其临床可靠性。结果根据对213首中药处方的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频次≥12的药物53味,得到常用药对26个,核心组合19个,并最终得到3个可用于治疗中风病风痰阻络证型的新方剂。结论无监督的数据挖掘方法能快速挖掘出中风病风痰阻络证型组方规律,并发现该证型的新方剂。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中药方剂文献数据挖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研究方案,通过正则表达式实现方剂数据的自动抽取,构建中药方剂数据库,在此基础对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为中药方剂的信息化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明代的方书类文献,对其中所载方剂组方配伍理论进行研究,从药物配伍理论的发展、药物归经理论的发展、方剂归经思想的出现、方剂组方原则的发展等几方面进行论述。认为明代医家对于方剂组方配伍理论在继承前代医家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如李时珍、缪希雍等对药物配伍理论的论述与应用;徐彦纯、刘纯等的方剂归经思想;君臣佐使组方原则、阴阳五行组方原则、标本组方原则、综合原则的发展与应用,尤其以方剂归经思想的出现及多种组方原则的运用最具特点。  相似文献   

7.
缓中是中医方剂组方配伍及用药的一种独特方法。自汉·张仲景伊始,历代医家均创有缓中特点的有效方剂,其中以仲景最为丰富。学习和掌握缓中之配伍运用规律,对于正确理解和分析前人的方剂配伍及指导临床组方用药均有意义。本文试从缓中之涵义、作用及配伍应用原则等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1 缓中之涵义  相似文献   

8.
“十八反”药方的方药信息量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7500首方剂中筛选出119首包含有“十八反”药物配伍的方剂,对其组配形式、剂型、主治病证、组方药物的药性与功效、配伍规律等进行了量化分析,较深入地揭示了反药方的组方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及科研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建库以来至2019年10月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炎相关文献和方剂,采用频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临床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治疗酒精性肝炎的有效方剂31首,涉及中药95味,出现频数较高的单味药为茯苓、丹参、柴胡、山楂、茵陈等,主要药类为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等。系统聚类提示将高频药物聚为8类时较好。关联分析提示的常用药对包括郁金配伍大黄,茯苓配伍白术,山楂配伍枳椇子、丹参。结论:酒精性肝炎的治疗原则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主,临床多将健脾补虚药与清热利湿药、活血化瘀药、疏肝解郁药、理气化痰药同用,辅以葛花、枳椇子等解酒专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挖掘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治疗噎膈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方法筛选、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主治噎膈的方剂,应用甲骨文Oracle Data Base 11数据库软件,录入方剂用药,使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排列组合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噎膈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纳入的131首方剂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噎膈方剂中涉及236味中药;其中高频出现核心药物是陈皮、甘草、木香、丁香、人参等;统计药物功效归类,理气药居首;总结常用药对人参-木香等28个,核心组合白术-人参-陈皮等25个。结论噎膈方剂的用药规律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补虚为主,兼以燥湿化痰、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相似文献   

11.
试述方剂配伍规律统计分析数据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述方剂配伍规律统计分析数据库何雁谢文光罗晓健方耀简辉(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方剂配伍规律计算机数据库中医方剂种类繁多,一个基本方剂,随病情的具体变化而有所变化,组方的整体性是针对患者机体的整体性。方剂的历史悠远,要探索历代方剂的配伍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宋代名医陈自明所撰《外科精要》辨治中医外科疾病用药组方配伍规律及主干药的功效。方法整理《外科精要》辨治中医外科疾病方药并将方剂录入计算机,建立《外科精要》方药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其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结果整理《外科精要》方剂99首,使用中药174味,用药总次数达499次。采用统计学方法筛选出高频核心药为甘草、乳香、黄芪、大黄、当归、人参、木香、没药、瓜蒌等;核心药类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等;药性为温、寒、平,累计频率达92.99%;药味为苦、甘、辛,累计频率达86.42%;归经为脾、胃、心、肺、肝、肾,累计频率达86.09%。结论陈自明擅长运用核心药加减,药类主要以补虚药为主,配伍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治疗中医外科疾病。  相似文献   

13.
安军 《当代医学》2016,(9):156-157
目的:结合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痹症的中医治疗方剂组方规律进行研究,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医方剂大辞典》进行分析,选出其中治疗痹症的方剂组成,并将各组方中的药物类型输入到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再引入数据挖掘研究方法,对痹症治疗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共选出了100个治疗痹症的典型方剂,对各方剂中药物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与对比后发现,组方中共包括16个常用的中药药对、40个中药核心组合以及8个演化而来的中药新处方。结论本次研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关于痹证的治疗方剂及其组方规律进行明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方剂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记录,对于中医药的有关研究有积极意义,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当归芍药散组方药味关联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当归芍药散组方药味关联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当归芍药散组方原理提供基础.方法 通过检索中药方剂数据库中与当归芍药散组方药味有关的方剂,构建当归芍药散药味配伍数据库,运用神经网络、决策树、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利用SPSS Clementine和SPSS软件,研究其组方药味之间的关联规律.结果 相互支持度,当归对芍药、芍药对当归为强支持,茯苓对白术、川芎对当归、当归对川芎、白术对茯苓、泽泻对茯苓为较强支持;对全方的贡献度,当归>茯苓>芍药>川芎>白术>泽泻;聚类分析表明泽泻对当归芍药散全方关联最强.结论 在当归芍药散组成中,当归、茯苓和芍药为主要成分,泽泻为特征成分,川芎、白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目前研究中药方剂配伍规律多围绕“综合分析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方剂物质基础的认识,并在方剂药理学、方剂药代动力学、中药含药血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随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有效组分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新近研究的特点,对于继承和发展配伍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和筛选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治疗小儿泄泻的方剂,将方剂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1),利用数据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小儿泄泻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对数据库小儿泄泻149条方剂记录进行了分析,得出药物用药频次、常用药对、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发现核心药物组合18个,挖掘出新处方共9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对小儿泄泻方剂数据进行分析,阐明了近年来治疗小儿泄泻的用药规律,其组方以健脾祛湿为主;基于熵层次聚类算法的新方以清热利湿为主,对研究中医药治疗小儿泄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以系统生物学理论为指导,从工程学的角度对《伤寒论》方剂的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基于组件模型的数字化技术和方法解析其学术思想体系有相应的优势,可揭示其内在的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不仅能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促进方剂学发展,拓宽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耳鸣耳聋相关内治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提取《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耳鸣耳聋内治方剂,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内置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耳鸣耳聋内治方剂260首,用药261味。用药频次分析中,石菖蒲、甘草、茯苓、当归、附子、川芎、熟地黄、防风、人参、磁石居于前10位;药物归经中,以肝、肾、心、脾、肺归经频次居多;支持度个数≥30的药物模式7个,置信度≥0.5的关联规则4个,均以熟地黄-茯苓组合最高;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8个,新方剂9首。结论耳鸣耳聋治疗应依据虚证、实证、虚实夹杂的不同病性合理选药;方药配伍时不可只涉及单一脏腑,应多脏腑联合用药,且多以心脾、心肾、心肝、脾肾等多脏腑共治。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得出的耳鸣耳聋内治方剂组方规律确实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探讨方剂学中组方配伍的的理论和方法,发现其中部分配伍可以增强方剂的功效或可更全面的照顾整体和复杂病情.明确这些具有增益作用的配伍关系将有助于提升对方剂学组方配伍规律的进一步认识,为确立新的治法和组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李东垣《脾胃论》用药组方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脾胃论》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共收集到《脾胃论》中的方剂63首,涉及中药101种。使用频次最高的10味药由高到低依次为炙甘草、陈皮、人参、升麻、当归、白术、黄芪、柴胡、苍术和茯苓,前8味正是补中益气汤的药物组成;并根据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演化出4首新方。【结论】《脾胃论》用药组方的核心为补中益气汤;其药物配伍以甘温益气药和辛散升阳药为主,辅以理气祛湿、滋阴养血及沉降下行之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