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风毛菊属植物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风毛菊属植物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并加以综述。结果风毛菊属植物中已知的黄酮类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和黄酮醇。结论风毛菊属植物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相关药理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柽柳属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区沙荒地和盐碱化土地上生长的灌木,含多种化学成分,如黄酮、三萜、苯丙酸、甾体类以及有机酸、酚酸类等;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保肝、抗氧化、抑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抗肿瘤等活性。综述了柽柳属植物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柽柳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叶下珠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特别是近年来发现的抗病毒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此作一概述,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蓼属植物主要含挥发油、黄酮与黄酮苷、萜类、蒽醌、甾类及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杀虫、抗菌、抗种瘤及抗氧化等多种药理学活性,研究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野牡丹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30年的文献报道,野牡丹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鞣酸类、甾体类和萜类等,其中黄酮和可水解鞣酸类成分为本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本属中的多种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广泛被用来治疗痢疾、腹泻、溃疡、支气管炎与及妇科炎症等疾病。文章综述了野牡丹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并按其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进行分类,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应用此属植物资源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6.
唇形科活血丹属的多种植物为传统药用植物,民间主要用于治疗热淋、湿淋、肝炎、咳嗽、疮痈肿痛、跌打损伤等病症。查阅该属植物的相关文献,对活血丹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进行综述。该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黄酮、甾体、生物碱和有机酸等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抗溃疡、利胆、利尿和溶解结石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
冬青属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综述了冬青属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及近几年来冬青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主要进展概况.冬青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而西南及华南的种类最为丰富,其中多种植物可供药用.冬青属植物中含有三萜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对心血管、抗肿瘤、抗炎、降压、降脂等多种活性作用.今后应扩展冬青属植物物种资源的研究范围;对有较强药用价值的植物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标准控制等多方面的研究;对冬青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金丝桃属植物的许多种类具有药用价值,尤其是其所含的金丝桃素具有抗抑郁、抑制中枢神经、抗病毒和增强免疫功能,可用于爱滋病的治疗。该属主要化学成分有:双蒽酮衍生物、黄烷酮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San酮类、香豆素类、酚酸类、间苯三酚衍生物、挥发油类、正烷烃、正烷醇、植物甾醇等。综述了金丝桃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进展,同时介绍了主要药用成分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垂梗繁缕Stellaria radians L.又名瓣繁缕,是石竹科繁缕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340~500m的丘陵灌丛或林缘草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及朝鲜、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蒙古也有分布[1]。其全草在民间药用,驱风解毒,外敷治疖疮。目前,尚未见到关于垂梗繁缕挥发油及化学成分的报道。本实验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垂梗繁缕挥发性部分进行分析,共检出56个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0个化学成分,占总量的82.78%。均为首次报道的挥发油成分。1仪器与材料FINNIGAN,TRACE-MS2000系列GC-MS仪。垂梗繁缕S.radia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概述藜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及归纳.结果:从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多种化合物,如黄酮、皂苷、萜、生物碱及挥发油等化合物.结论:根据国内外文献对该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归纳,为藜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将外源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蛋白基因 CryIA(c) 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CpTI 共同转入四倍体菘蓝以获得鳞翅目昆虫小菜蛾抗性。方法 构建了以 CaMV 35S 为启动子,新霉素磷酸转移酶 (Npt-Ⅱ) 为选择标记,带有 CryIA(c) 基因和 CpTI 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pGBI121S4ABC 并转入根癌农杆菌 LBA4404。采用叶盘法遗传转化四倍体菘蓝。转基因再生植株经 PCR 和 Southern 杂交检测,并进行抗小菜蛾实验。结果 T0 代转化四倍体菘蓝的双基因阳性转化率达到 16.67%。Southern 杂交检测结果表明外源 CryIA(c) 基因和 CpTI 基因均已经随机整合到转基因菘蓝的基因组中。与野生对照相比,转基因四倍体菘蓝对小菜蛾显示出明显抗性。结论 转双价抗虫基因 Bt-CpTI 是提高四倍体菘蓝对小菜蛾抗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中药配伍中相反指两种药物合用产生或增强毒性或使疗效降低,而“十八反”是重要的配伍禁忌,也是现代药性理论争议最多的问题,且至今尚未形成较统一的判断标准和结论。主要介绍了“十八反”中有关海藻、芫花反甘草的毒性和机制研究,探讨了影响“十八反”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确定其特定部位的安全药理实验内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相及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石斛碱(1)、石斛醚碱(2)、邻苯二甲酸丁酯(3)、松脂素(4)、N-反式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5)、N-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穆坪马兜铃酰胺,6)、N-顺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7)、N-反式香豆酰酪胺(8)、N-顺式香豆酰酪胺(9)、山药素III(10)、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11)。结论 化合物35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其中化合物9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重楼中重楼皂苷I、II、VI、VII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UPLC-ELSD)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Class色谱系统,ELSD检测器,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以体积流量0.45 mL/min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 ℃。结果 被测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在98.36%~100.11%,RSD≤1.56%。结论 UPLC法分离效果及重现性好,且快速、简便,可作为重楼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蔓性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各种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蔓性千斤拔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 5, 7, 4′-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6-C-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6-C-β-D-吡喃葡萄糖苷(2)、染料木苷(3)、芒柄花苷(4)、印度黄檀苷(5)和3′-O-甲基-香豌豆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6)。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黄酮醇碳苷类化合物,命名为千斤拔苷A,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选取嗜肺军团菌mip/flaA优势抗原表位基因,构建mip/flaA二联优势抗原表位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系统中表达,为后续制备嗜肺军团菌蛋白疫苗提供初步的实验基础。方法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ip和FlaA蛋白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如理化性质、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胞外区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其活性表位可能存在的区域为优势抗原表位区。通过PCR扩增和T4连接酶构建pET-mip、pET-flaA和pET-mip/flaA优势抗原表位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 Mip和FlaA都存在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位点,选取其优势抗原表位区域进行克隆和表达获得成功,并成功表达了mip/flaA二联优势抗原表位融合蛋白。结论 DNA Star软件和Expasy在线蛋白分析系统能够成功预测嗜肺军团菌Mip和FlaA 抗原的表位;选取其优势抗原表位成功构建了pET-mip/flaA二联原核表达载体,并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以及KPC-2基因在克雷伯菌属中传播机制。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两个阶段(2009~2010年和2012~2013年)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克雷伯菌属细菌。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C),CARB ChromID平板和改良Hodges试验检测碳青霉烯耐药表型,PCR检测细菌的KPC-2基因表达。质粒接合试验检测质粒传播性。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技术分别用于分析质粒和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第一阶段筛选并确证耐亚胺培南的3株产酸克雷伯菌首先获得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性,第二阶段筛选并确证耐亚胺培南的7株肺炎克雷伯菌出现相同的获得性耐药。PCR显示10株细菌均携带KPC-2型基因。质粒接合试验显示产酸克雷伯菌中携带KPC-2基因的质粒可以传递到受体菌,且与KPC-2基因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携带的质粒具有同源性。ERIC-PCR结果显示7株KPC-2基因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同源性。结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KPC-2型碳青霉烯酶。产酸克雷伯菌中携带KPC-2基因质粒,该质粒具有传递性且与肺炎克雷伯菌携带质粒相同。肺炎克雷伯菌中耐药株的传播形式为同一克隆传播,而在克雷伯菌属中不同菌种间耐药传播途径为同一质粒的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北鹤虱(天名精的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色谱手段(silica gel、ODS、HPLC)对北鹤虱甲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层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特勒内酯(1)、3-epiisotelekin(2)、11β,13-dihydro-1-epi-inuviscolide(3)、天名精内酯酮(4)、天名精内酯醇(5)。结论:化合物23为首次从天名精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杭白菊、当归、丹参提取液对im黄体酮及紫外(UV)照射导致的黄褐斑小鼠模型的抗氧化与抗黄褐斑形成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C组、杭白菊组、当归组、丹参组共6组。采用im黄体酮及辅助UV照射方法建立黄褐斑小鼠模型。测定各组肝脏及皮肤组织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酪氨酸酶(TYR)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肝脏脂褐质水平,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皮肤病理学检查。结果 杭白菊、当归、丹参提取液显著增强黄褐斑小鼠肝脏和皮肤中GSH-Px、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抑制TYR增加,使黑素细胞(MC)生成减少,抑制黑色素合成,从而减轻皮肤色素沉着。结论 杭白菊、当归、丹参提取液有一定的防治黄褐斑的功效,其作用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TYR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合成以及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白背叶Mallotus apel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1)、高根二醇(2)、羽扇豆-20 (29)-烯-3β, 30-二醇(3)、对羟基苯甲酸-2α-羟基油桐酸酯(4)、α-香树脂醇乙酸酯(5)、油桐酸(6)、槲皮素(7)、3-甲氧基-4-O-β-D-葡萄糖基苯甲酸(8)、勾儿茶素(9)。结论 化合物14689为首次从野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