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研究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MRI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经手术确诊为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患者19例,均进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结果19例患者均为单侧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其中15例为局限性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4例为弥漫性。局限性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形态、韧带受侵、T1WI信号、T2WI信号、增强扫描强化及关节腔积液与弥漫性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无显著差异(P>0.05),边界清晰比例、关节滑膜未增厚比例均显著高于弥漫性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P<0.05)。结论MRI检查中,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形态多呈不规则结节状,T1WI呈等或等低信号,MRI可作为临床诊断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其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收集47例腱鞘巨细胞瘤,根据临床病理学特点、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析。结果 47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中男15例(31.9%),女32例(68.1%),男女比为1:2.1,平均年龄43岁,≥31岁者35例(74.5%),发生于手部29例(61.7%)、足部18例(38.3%)。肿瘤细胞由数量不等的中等大小滑膜样多形性单核细胞、破骨样多核巨细胞、泡沫样吞噬细胞组成,伴有不同程度的胶原化,另见散在及灶性炎细胞浸润,部分组织细胞内有含铁血黄素颗粒存在。结论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腱鞘和关节滑膜层的良性病变,为较少见的纤维组织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检查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MRI对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的病例资料,其中3例为术后复发。所有病例行MR平扫,19例同时增强扫描,总结其MRI表现特点。结果21例腱鞘巨细胞瘤中,局限性17例,弥漫性4例。在T1WI上18例接近于骨骼肌信号,3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在T2WI上7例介于骨骼肌与皮下脂肪信号之间,12例接近于骨骼肌信号,2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19例行T1WI脂肪抑制增强扫描,17例不均匀强化,2例均匀强化。结论MRI能够反映腱鞘巨细胞瘤的内部信号特征,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 is infrequently documented in the foot and even less near the ankle. This case report involves such a tumor of the flexor hallucis longus tendon presenting at the posterior ankle. Diagnosis was aid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treatment consisted of complete surgical excision. Pathologic examination verified the diagnosis of 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 and follow-up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vealed no remnants or recurrence of tumor 1 year after surgery.  相似文献   

5.
叶思丹 《当代医学》2021,27(7):82-84
目的分析手腕部腱鞘巨细胞瘤的超声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5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手腕部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块具体位置及大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肿块病理组织结构。结果56例患者中,3例肿块位于手掌部位,4例肿块位于小指部位,3例肿块位于无名指部位,20例肿块位于食指部位,16例肿块位于拇指部位,10例肿块位于腕关节部位;肿块大小为0.3 cm×0.5 cm~3.5 cm×1.3 cm;手术前超声检查提示54例为单发肿块,2例为多发肿块;经手术治疗后显示2例为多发肿块,54例为单发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图像中,27例肿块形态不规则,在其超声图像中,肿块均包裹并缠绕手指生长,且指骨四周骨皮质有显著损伤表现;肿块内部回声均为不均匀低回声,通过观察其肿块部位血流情况,提示有29例肿块内部可观察到较丰富血流信号,7例肿块内部未观察到有血流信号,20例肿块内部可观察到血流信号呈现点状分布;高频超声检查,可观察到手指屈伸运动时,肿块没有因肌腱运动而出现位置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1%、1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观察肿块切除表面为灰黄色或灰白色,肿块各部位颜色存在一定差异,但大多数包膜形态较完整;镜下观察可见肿瘤组织主要是由梭形细胞组成,但其中散在分布较多的巨细胞、含铁血黄素、慢性炎症细胞及泡沫细胞,同时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结论手腕部腱鞘巨细胞瘤实施超声检查,可出现显著特征性改变,有助于临床医师合理制定治疗措施,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11例腱鞘巨细胞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其中1例压迫骨组织,2例侵蚀骨组织,从而证实它能压迫骨组织,也能侵蚀骨组织。侵蚀骨的肿瘤X线可表现为溶骨性破坏。提出要与侵犯软组织的骨巨细胞瘤鉴别诊断,应结合病史、体征、X线表现及病检等综合判断。治疗应尽量完整切除,骨内病变刮除到正常骨。  相似文献   

7.
张英松  向妍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116-117
腱鞘巨细胞瘤又称良性滑膜瘤,是手部较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足部少见。本病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与局部外伤、炎症关系密切。MRI是腱鞘巨细胞瘤术前诊断和评估的有效方法,最终诊断则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而确定。手术彻底切除是治疗腱鞘巨细胞瘤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手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1996年6月—2005年10月共收治43例手指腱鞘巨细胞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随访1.5~8年,平均58个月。结果43例患者中有9例复发,复发率20.9%,其中7例于术后6个月内,2例于术后12个月内复发。7例术后指间关节轻度屈曲畸形,2例术后手指感觉麻木,没有出现皮肤坏死和恶变。结论腱鞘巨细胞瘤是通常是一种手部良性软组织肿瘤,有一定的复发率,完整切除肿瘤是防止肿瘤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诊断手足部腱鞘巨细胞瘤的二维图像特征及血流特点.方法 对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手足部腱鞘巨细胞瘤的声像图及血流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手足部腱鞘巨细胞瘤可单发或多发,无包膜,边界清,大多发生于手足的小关节或肌腱旁,部分可包绕肌腱,少数可侵及关节囊或压迫骨质.大部分为均匀实性低回声,少部分为分叶状或囊实性回声.大部分瘤体内血流信号较丰富.结论 超声是诊断手足部腱鞘巨细胞瘤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例罕见的足趾纤维骨性假瘤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方法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及ABC法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本例在显微镜下最显著的特点为在多量增生及玻变的纤维结缔组织及成束的纤维母细胞中有多量散在小梁状的、条索状的及斑片状的分化较成熟的骨样组织.在骨样组织之间可见岛状的及片状的组织细胞样细胞浸润,并可见散在分布的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及成片的泡沫状细胞.病变内细胞表达Vimentin阳性、上皮细胞性能标记、肌源性标记、神经内分泌标记及F8因子等阴性.结论本例手术中见肿块将屈趾肌腱包裹在内,镜下见病变内有多量组织细胞样细胞浸润和不规则狭长裂隙,支持其起始部位肌腱和腱鞘,因而好发生于指、趾.可能本病在早期细胞成份较丰富,增生较活跃,可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和核分裂,而到晚期则以致密区域为主,随着胶原纤维的不断增多,细胞成份则趋于减少且分化成熟,而异型性及核分裂则趋于消失.本病应与骨旁骨肉瘤、骨化性肌炎、钙化性腱膜纤维瘤、骨母细胞瘤、腱鞘巨细胞瘤及结节性筋膜炎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足踝部腱鞘巨细胞瘤临床特点与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能指导诊断、治疗、预测预后的临床分型、分期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2009年期间21例足踝部腱鞘巨细胞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据此对足踝部腱鞘巨细胞瘤进行临床分型、分期。结果 21例患者以男性居多,患者平均年龄为38.0岁,肿瘤好发于右足(71.4%)以及滑膜关节周围(81.0%),半数以上患者以无痛性肿物为主要症状(61.9%),X线检查对关节受肿瘤侵犯的检出率低(66.7%),但MRI非常敏感(100%),病理检查提示大部分肿瘤细胞增生活跃(52.4%)。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可将其分为两型:A型位于足踝部腱鞘周围;B型位于足踝部大关节周围。其中B型又划分为Ⅰ期:局限于包膜内;Ⅱ期:突破包膜局部浸润;Ⅲ期:弥漫侵袭并进入关节腔。21例病例中A型4例,B型17例(Ⅰ期6例,Ⅱ期9例,Ⅲ期2例)。对A型和B型Ⅰ期患者行边缘切除,B型Ⅱ期给予灶内切除和术后放疗,Ⅲ期在扩大切除的基础上辅以放疗。对所有病例经过平均119.6个月的随访,仅1例B型Ⅲ期患者于术后9月复发并恶性变,其余患者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足踝部的腱鞘巨细胞瘤包含生物学行为特点不同的两种亚型,根据临床资料对肿瘤进行分型、分期,可以很好地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发病情况及好发率、好发部位与性别年龄的差异性。方法:选取骨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450例,按类别、发生部位、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性骨肿瘤患者215例(47.78%),好发于骨软骨瘤病(77例,35.81%);恶性骨肿瘤患者178例(39.56%),好发于转移瘤(80例,44.94%);骨瘤样病变25例(5.56%),好发于单纯性骨囊肿(9例,36%);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32例(7%),好发于腱鞘巨细胞瘤(12例,37.5%);结论:骨关节肿瘤良性多于恶性,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骨巨细胞瘤局部溶骨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法、Westen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对10例骨巨细胞瘤、5例骨肉瘤和5例正常人血清进行了TNF-α和M-CSF表达及定位检测。结果:骨巨细胞瘤组织TNF-α含量和M-CSF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肉瘤和正常人血清。TNF-α由骨巨细胞瘤的部分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分泌;而M-CSF由部分单核基质细胞分泌,多核巨细胞则不表达。结论:骨巨细胞瘤中各种细胞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该肿瘤的局部骨质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Ets-1、c—myc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预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ts-1、c—myc在30例采用刮除手术治疗的骨巨细胞瘤患者石蜡切片中的表达。结果 3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复发10例,复发率33.3%。Ets-1在复发组中阳性表达5例,未复发组4例,差异无显著性。复发组与未复发组c—myc阳性表达分别为6例、4例,存在统计学差异。两者同时表达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分别为4例、1例。Ets-1和c—myc同时过表达与骨巨细胞瘤复发有关。结论 在排除手术方式影响下,c-myc表达与Ets-1、c—myc同时表达可以作为帮助评估骨巨细胞瘤预后复发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腱鞘巨细胞瘤1129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10年间文献报导腱鞘巨细胞瘤的病例共1 129例,就其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外伤史、临床表现、肿瘤的性质、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误诊情况、治疗经过及治疗效果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36(478:651),年龄3~87岁,平均37.17岁。病程最短5 d,最长43年,有外伤史者占16.61%。肿瘤生长部位在上肢占68.14%,下肢占30.58%,上肢以手指部多见、下肢以膝部多见。肿瘤局部骨质有缺损、破坏者占20.84%。误诊率为79.3%,手术治疗后复发率为23.64%。本组病例中恶性腱鞘巨细胞瘤有15例,占1.33%。有4例死亡,死亡率为0.35%。结论腱鞘巨细胞瘤多发于手部小关节及腱周组织,多发于青壮年,上肢以手指部多见、下肢以膝部多见,误诊率高,彻底切除局部病灶是最佳治疗方案,但术后复发率高。该病有恶性变的可能,对反复发作的恶性腱鞘巨细胞瘤可以行截肢术,没有病例证明单纯放疗或化疗对本病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年龄19-52岁,平均29岁,均行X线平片及MRI检查。结果病变位于膝部6例,踝部6例,足部3例,手部3例。X线上病变均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块,其内均未见明显钙化灶,15例可见邻近骨质的破坏。MRI上病变呈分叶状肿块,边缘欠清,T1WI呈等、低为主混杂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为主,高信号并存,所有病例均可见特征性的含铁血黄素沉着的低信号区域。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MRI上有12例病变累及邻近骨髓,3例造成邻近骨皮质压迫性骨质吸收,3例邻近骨质未见异常。结论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对其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VEGF和Ki-67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揭示这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滑膜肉瘤和18例腱鞘巨细胞瘤石蜡包埋组织中VEGF和Ki-67的表达,对56例病例进行整理和随访。结果:VEGF和Ki-67在滑膜肉瘤中显著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组中VEGF蛋白和Ki-6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随临床分期的升高,VEGF和Ki-67的阳性表达上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分析在滑膜肉瘤中两种蛋白表达的关系时发现,VEGF和Ki-67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性(r=0.795,P<0.05)。结论:Ki-67可作为滑膜肉瘤恶性表型标志,且与滑膜肉瘤的血管形成有关。VEGF和Ki-67蛋白表达对判定滑膜肉瘤的预后和了解其生物学行为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18例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至少随访24个月的桡骨(15例)或尺骨(3例)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3例桡骨远端病变患者接受了囊内刮除手术,另12例采用瘤段切除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术;2例尺骨远端病变患者接受单纯瘤段切除术,另1例于切除瘤段后进行腕关节融合.术后随访患者复发情况和关节功能状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45个月,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无感染或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例患者接受自体腓骨移植后出现骨不连,采用自体髂骨块植骨治疗后骨愈合.术后Enneking肢体功能评价平均得分为74%,肢体功能评分与患者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和Campanacci骨巨细胞瘤影像学分期无关,与手术方式有关.结论 瘤段切除术治疗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可显著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自体腓骨移植是重建桡腕关节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18例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至少随访24个月的桡骨(15例)或尺骨(3例)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3例桡骨远端病变患者接受了囊内刮除手术,另12例采用瘤段切除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术;2例尺骨远端病变患者接受单纯瘤段切除术,另1例于切除瘤段后进行腕关节融合.术后随访患者复发情况和关节功能状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45个月,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无感染或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例患者接受自体腓骨移植后出现骨不连,采用自体髂骨块植骨治疗后骨愈合.术后Enneking肢体功能评价平均得分为74%,肢体功能评分与患者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和Campanacci骨巨细胞瘤影像学分期无关,与手术方式有关.结论 瘤段切除术治疗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可显著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自体腓骨移植是重建桡腕关节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生长分化因子-5(GDF-5)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肌腱细胞及腱鞘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在体内局部添加GDF-5以促进损伤肌腱愈合及改善外源性愈合所致粘连打下基础.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GDF-5在体外对肌腱及腱鞘滑膜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的GDF-5在体外对肌腱及腱鞘滑膜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GDF-5可以明显促进肌腱细胞的增殖,而对腱鞘滑膜细胞的增殖率的作用较弱.对两种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添加一定浓度的GDF-5后肌腱细胞增殖率较腱鞘滑膜细胞提高更为明显,而凋亡并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