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范冠杰教授以“动—定序贯八法”辨治消渴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定序贯八法”理论是广东省中医院范冠杰教授基于消渴病中医临床诊治经验所创立的用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思维方法.通过阐述范冠杰教授在“动-定序贯八法”理论指导下辨治消渴病的经验特点,并附案例说明其具体运用及临床疗效,总结其辨治消渴病“动-定结合,连贯有序”的思路,以资临床借鉴.“动-定序贯八法”的提出,不仅丰富了中医诊治消渴病的理论和方法,而且拓宽了现代环境下的中医辨证论治思路,对指导其他疾病的中医诊治亦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老先生,在临床实践中重视疾病病机、分期、证候、症状相结合的诊疗思路。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总体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诊治疾病的医疗实践总结创立的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分期辨证论治、症状论治为一体的思路与方法,是对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的发展和延伸。先生在各科疾病的诊疗中普遍应用,尤其在对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中多用其说,丰富了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3.
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多处记载了关于消渴病的认识,但多散在分布于诸篇章中。本文对《黄帝内经》中有关消渴病的论述中加以总结归纳,从病名、脏腑定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等方面加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从病位来看消渴病的发生与五脏皆相关,其病因有外感六淫、内伤积损(禀赋不足、积热内蕴、情志失调)、其他原因(房劳过度、药食不当)的不同,正虚邪实为其基本病机,为今后消渴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完素的《三消论》是现存最早的消渴专书,它对消渴病诊治的主要贡献在于详实的论述致病机理,指出起因为肾水阴虚及脾胃虚燥,显相则为心火实热,较强调三消渴病的共同病机,不拘泥于三焦辨证,以寒湿之药补肾脾之虚,兼清心阳之实热,运方灵活且常以一方通治多消,对消渴病的诊治理论产生承先启后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内经》"二阳结,谓之消"的理论剖析消渴病的发病病机,并结合"三消"论中消渴病发病不同阶段的病机演变与临床表现剖析"二阳结"思想在古代组方中的多重内涵,以及"二阳结"思想对古代消渴病饮食调摄的深远影响;同时分析近现代名老中医对"二阳结"病机理论的传承与内涵的迁移及扩大,丰富消渴病从脾胃系统论治的立法组方思路。  相似文献   

6.
浅谈历代医家对消渴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消渴病机的认识,将其归纳为阴虚燥热等四类,以期拓广临床诊治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医学说将糖尿病归属于祖国医学"消渴"范畴,"消渴"最早见于《素问·奇病论》,由大多古文献可知,由于人体感受外邪,或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太过,或饮食失节,或情志失调,或脏腑寒热相移等诱发消渴病(糖尿病)。而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当中,周围群山环绕,夏天气候炎热潮湿为主,冬天气候寒冷干燥为主,地区的气候条件及风俗习性决定人们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尤偏好燥热辛辣之味,进而表现为引起消渴病的病因病机与传统文献阐述的病因病机有所差别,文章对此做简要阐释,以期对该地区消渴病(糖尿病)的中医诊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消渴病名考证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病是一组慢性综合症性质的疾病.病史长,多呈慢性发展过程,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共性特征.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中医消渴病与西医糖尿病的特点基本一致.中医的消渴病症状范围在某种程度上,虽然也包括部分"尿崩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现代疾病的临床表现,但这并不妨碍目前"消渴病"作为糖尿病的中医病名被大家所接受.但早期的消渴病名原本是表示两种消耗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叶天士在《黄帝内经》"肝脆则善病消瘅"的基础上,具体阐发了消渴病从肝论治理论。其认为情志失调是消渴病发生的重要病因,肝失疏泄是基本病机,并将消渴病从肝论治理论运用于临床诊疗中。  相似文献   

10.
吕仁和教授根据《内经》的相关论述及临床经验,将消渴病按症状特点和病机的演变分为三期:脾瘅期、消渴期及消瘅期。脾瘅期以阴虚为主,治疗以补脾胃、滋阴为主;消渴期以阴虚化热为主,治疗以健脾益胃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热证用药;消瘅期久病入络,耗伤气阴、血瘀为主,治疗以调理气血为主,兼补五脏之不足。结合《内经》中对消渴病的论述,探讨吕仁和教授分期诊治消渴病思想的源流。  相似文献   

11.
葛根类方是以葛根为主药的一类方剂,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应用广泛。本文通过阐述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桂枝加葛根汤及葛根芩连汤这类方证的内涵,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实践,浅析葛根类方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提出抓主症、方证对应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思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继发性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60例继发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60例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多为原发病症状不典型的,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糖尿病,治疗原发病以后,血糖恢复良好.结论:提高对继发性糖尿病的认识,及时诊断治疗对继发性糖尿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静 《医学综述》2008,14(20):3199-320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对39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分别检测尿mAlb及血清hs-CRP水平,并和39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mAlb和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型糖尿病患者尿mAlb与血清中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尿mAlb和血清hs-CRP联合检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126例甲亢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3组,即先诊断甲亢后合并糖尿病组、先诊断糖尿病后合并甲亢组和两种疾病同时诊断组,对其临床特点、诊治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亢与糖尿病同时诊断组症状更为典型,更容易合并心衰、心律失常、周期性麻痹等并发症;3组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病综合治疗中,胰岛素能有效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随着甲状腺激素逐渐恢复正常,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合并症得到缓解。结论甲亢和糖尿病均为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应相互筛查两者指标,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126例甲亢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三组:先诊断甲亢后合并糖尿病组、先诊断糖尿病后合并甲亢组和两种疾病同时诊断组,对其临床特点、诊治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亢与糖尿病同时诊断组症状更为典型,更容易合并心衰、心律失常、周期性麻痹等并发症;三组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病综合治疗中,胰岛素能有效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随着甲状腺激素逐渐恢复正常,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合并症得到缓解。结论:甲亢和糖尿病均为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应相互筛查两者指标,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家庭自我管理在糖尿病儿童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儿童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自我管理护理,通过出院后的家庭访视及电话回访指导患儿家庭进行居家护理,强化家庭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比较两组患儿血糖控制情况、遵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长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两组患儿出院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过家庭自我管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家庭自我管理后遵医行为中门诊就诊、血糖监测、饮食规律、运动锻炼及安全用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出院前患儿家长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患儿家长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儿童治疗中实施家庭自我管理效果理想,有利于控制患儿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0例确诊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症状多不典型,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应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使用敏感抗生素,全身支持治疗可治愈。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诊治困难,控制血糖是关键,应用有效抗生素、全身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及文献报道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发病机制多样,处理措施各异.结论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对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EIA法测定了110例初诊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清中GAD-Ab。结果:110例NID-DM患者中GAD-Ab总阳性率为19.1%,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率12.7%,ICA阳性者全部检出GAD-Ab,而GAD-Ab阳性者ICA的阳性率66.7%,而且GAD-Ab阳性的病人具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临床特点,即低体重指数及低胰岛素分泌功能。结论:血清中GAD-Ab的测定是早期预报及诊断IDDM的最灵敏的免疫标志,而且对于早期诊断“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及时给予胰岛素治疗,防止糖尿病眼、肾、神经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背景 线粒体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从而耽误治疗;基因检测是诊断线粒体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的 对3例临床疑诊为线粒体糖尿病的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线粒体基因测序,明确诊断,指导精准治疗。方法 选取2017-2019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六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疑诊为线粒体糖尿病的3例患者,将3例先证者及7名家系成员纳入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行线粒体基因测序。结果 3例疑诊患者及其部分家系成员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存在线粒体tRNA 3243A→G点突变,明确诊断为线粒体糖尿病。对家系成员的分析显示部分成员存在该位点突变,已诊断为糖尿病,患者1家系成员基因检测显示其母亲、哥哥、女儿均为tRNA 3243A→G基因阳性者,其中1例虽有该基因突变,但目前尚未表现为糖尿病。结论 对于临床疑诊为线粒体糖尿病的患者应积极对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检测,以求明确诊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