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廖清 《吉林医学》2013,34(18):3649-3649
目的:探讨在头位难产中采用低位产钳术的应用指征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采用低位产钳术助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第二产程中出现异常且吸引术失败的产妇可采用低位产钳术助产,术后母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可很快恢复。结论:正确使用低位产钳术可降低头位难产中母婴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
何惠端 《广东医学》2003,24(7):713-714
目的 对产钳助产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正确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 观察5年间收治的162例产钳助产术产钳位置不同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高位产钳对母婴损伤大,中位产钳比低位产钳对母婴损伤发生率高,低中位产钳比低位产钳对母婴损伤率高。结论 高中位产钳术在胎儿存活的条件下,应由剖宫产取代。低中位产钳在解决分娩难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及操作方法,才能降低产钳术对母婴损伤及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改良产钳助产阴道分娩的母婴并发症情况,探讨提高产钳助产质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270例双人配合的低位或出口产钳助产患者为产钳组,随机选取同期270例头位顺产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母婴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的近期并发症包括严重会阴裂伤、产后出血、阴道血肿、宫颈裂伤、伤口感染、伤口裂开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远期并发症包括性交痛、尿失禁、大便失禁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轻度窒息、胎头血肿、骨折、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钳组新生儿皮肤擦伤率2.96%,对照组没有皮肤擦伤发生(P<0.05)。两组新生儿均无远期不良结局。结论 加强助产人员产钳以及会阴保护配合技巧的培训,与术者相互配合对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产钳助产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阴道分娩低位产钳助产的指征及其对母婴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低位产钳术在难产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正确运用产钳助产提供指导。方法:对实施低位产钳助产术患者98例和剖宫产患者11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在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2项指标差异不明显,产后出血及出血量2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位产钳术能降低产后并发症风险,是在头位难产中降低剖宫产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分娩属生理过程,可自然结束,不需干预和进行手术助产,但分娩发生病理现象危及母婴生命时,则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结束分娩。产钳较胎头吸引器难于掌握,若使用不当,可造成母婴创伤,多在胎头吸引术未成功时才考虑应用。产钳术分类:根据儿头在盆腔内位置的高低,分为高位、中位及低位产钳术。高位系指儿头未衔接时上产钳,危险性大,已不采用。胎头衔接后上产钳,称中位产钳术。目前也很少采用。儿头颅顶骨最低部位(不是先锋头的最低部分)降达会阴部时上钳,称低位产钳术。儿头显著于阴道口时上产钳,为出口产钳术。尤其是出口产钳术,困难多较小,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对707例产钳术母婴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产妇并发症型要有软产道裂伤101例(14.28%),产后出血42例(5.94%);新生儿并发症主要有产钳致软组织擦伤或血肿229例(32.25%).就中位产钳术与低位产钳术对比分析,产妇软产道裂伤发生率前者离达50%(5/10例),后者为13.36%(93/696例),两者有极显著差异(x~2=11.04,P<0.001);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前者为20%(2/10例),后者为0.29%(2/696例).两者有极显著差异(x~2=64.08.P<0.001);上述情况表明低位产钳术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剖宫产与低位产钳术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生产方式将42例患者分成2组,剖宫产组与产钳组,每组21例.比较2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羊水栓塞、重度窒息、头面部损伤发生率,病死率.同时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头面部损伤发生率为9.52%(2/21),羊水栓塞及病死发生率为0.00%(0/21),新生儿中毒窒息发生率为4.76%(1/21),产钳组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中毒窒息发生率均为4.76%(1/21),羊水栓塞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为0.00%(0/21),新生儿头面部损伤发生率为19.05%(4/21),2组患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钳组的剖宫产新生儿头面部损伤发生率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住院时间为(7.5±3.4)d,产钳组的住院时间为(3.5±1.5)d,剖宫产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高于产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产钳术可缩短产妇住院时间,且不明显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根据产妇的适应证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8.
对 94例头位难产用产钳和胎吸术助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对母婴的影响及中、低位产钳术对母婴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产钳术在胎儿大、产力差及危急情况下优于胎吸术 ,但对产妇的影响大于胎吸术 ,尤以中位产钳损伤最大 ,而对新生儿影响两者无显著差异。提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是减少母婴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林斌 《海南医学》2013,24(1):95-96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低位产钳术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期间收治的行低位产钳术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8-2011年我院剖宫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0-2011年剖宫产率高达49.50%,而低位产钳率呈现下降趋势,从2008-2009年的10.80%下降至2010-2011年的8.47%。剖宫产发生切口感染、产后出血、产褥病、羊水栓塞以及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发生面皮损伤、重度窒息、死亡率,与低位产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位产钳发生头皮出血以及轻度窒息的比例要低于剖宫产,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产钳安全、方便且可行性高,可根据产妇的适应证合理选用低位产钳,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剖宫产,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刘延玲 《海南医学》2001,12(9):33-34
现就我院1995年-2000年间产钳术3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产钳术对母婴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及方法:孕妇年龄均在21岁-38岁之间,其中初产妇286例,经产妇50例,37-42孕周者294例,42孕周以上者42例.产钳术适应症中,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110例(占32.7%),胎位异常(枕后位、枕横位)90例(占26.7%),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73例(占21.7%),巨大儿25例(占7.4%),疤痕子宫17例(占5.1%),子痫、先兆子痫13例(占3.6%),妊娠合并内科疾病8例(占2.8%).其中,低位产钳310例,中位产钳26例.本组手术方法均按中低位产钳术操作常规:常规消毒外阴,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后行会阴侧切术,常规检查胎位,枕横位者须转成枕前位或枕后位,胎头转正后保留内诊手固定胎头,置入产钳,待下一次宫缩开始时即可牵拉,如遇胎儿宫内窘迫时,应立即牵拉,无需等待宫缩.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低位及出口产钳术适应证及并发症的分析,指导临床正确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对低位及出口产钳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位及出口产钳对母儿损伤与正常产相比无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及出口产钳术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阴道助产手段,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余平芝  谢穗  江世芳 《安徽医学》2012,33(6):714-715
目的产钳术应用历史悠久,它是解决分娩不可缺少的助娩手段,低位产钳应用得当母子均不会造成损害,并可大大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的5年间172例低位产钳术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实施低位产钳术主要指征是胎儿窘迫,其次为宫缩乏力、胎头位置不正,第二产程延长等。结论行低位产钳时胎头位置低,放置产钳较易,牵引阻力小,是目前解决头位难产,缩短第二产程有效的助产手段,是产科良好的助产手段之一。其优点是可迅速终止妊娠,尤其在紧急情况下可争取时间,抢救母婴生命,并对降低剖宫产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钳术的安全性。方法对77例施行产钳助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低位产钳或低中位产钳处理,无一例发生严重母婴并发症。结论正确施行产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陈莉莉  宣婉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139-3139
目的:掌握产钳助产适应证及近远期并发症,使临床医生进一步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将我院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10a中产钳术进行分析。结果:高中位产钳对母儿损伤大,低位及出口产钳对母儿损伤小。结论:低中位产钳、低位产钳及出口产钳在解决头位难产时有很重要的作用,高中位产钳因对母儿损伤大,应当放弃,由剖宫产代替,强调对第二产程的监测,熟练产钳术的适应证,操作规程,降低母儿发病率,提高围产医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分析100例头位难产产钳术的并发症,并与同期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比较,认为产钳术术后母婴并发症与剖宫产术并无显著差异,并对产钳术适应证作讨论。  相似文献   

16.
对94例头位难产用产钳和胎吸术助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母婴的影响及中、低位产钳术对母婴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产钳术在胎儿大,产力差及危急情况下优于胎吸术,但对产妇的影响大于胎吸术,尤以中位产钳损伤最大,而对新生儿影响两者无显著差异。提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是减少母婴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王劭敏 《当代医学》2012,18(21):51-52
目的 对阴道分娩产钳助产的指征及其对母婴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低位产钳术在难产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正确运用产钳助产提供指导.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实施低位产钳助产术的58例患者和70例剖宫产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在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2项指标差异不明显,产后出血及出血量2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低位产钳术能降低产后并发症风险,是在头位难产中降低剖宫产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产妇实施阴道助产术和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20例足月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依据分娩方式将其划分研究组(n=60例)与对照组(n=60例),对照组行剖宫产,研究组行低位产钳术。统计分析两组胎头娩出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胎头娩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剖宫产比较,对足月妊娠患者实施低位产钳术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及婴儿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胎头娩出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产钳助产术不同术式及其所致母婴损伤进行分析,评价不同术式及不同损伤之间的差异,指导临床正确认识产钳助产术.方法 对我科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五年间共137例产钳助产术按不同术式和损伤类型分类,将分类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低位产钳术应用率较其它两种术式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中位产钳术引起母婴损伤率最高,出口产钳术最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同术式所致母体损伤中阴道裂伤发生率较其它高(P<0.01),但各种婴儿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出口产钳术安全性好,低位产钳术在产钳助产中具有重要地位,产钳助产中需要进一步防止阴道裂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位剖宫产术中使用产钳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在陕西省神木县医院支医期间52例(观察组)采用产钳实施头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与另外徒手娩头50例(对照组)子宫下段剖宫产做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术中胎头娩出时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产钳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徒手组(P〈0.05),术中损伤率均明显低于徒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钳用于头位子宫下段剖宫产安全可靠,能有效确保母婴健康,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