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灸-免疫学研究是采用针灸学同现代免疫学理论、多学科方法和技术,研究针灸于腧穴后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是针灸学同现代医学交叉的新兴领域.大量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已经证实,针灸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能力,包括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功能,这种调节作用与针灸治疗时间的长短,针刺的次数,疗程的长短,艾灸的壮数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这种时效-量效关系存在于多种疾病中.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效应与时效、量效的关系及针灸量效与时效在调节机体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使得针灸对机体免疫调节的作用研究更加规范化,更好地为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病即止"原则是中医指导用药处方的经典理论,其在针灸经典中也有相关论述。根据现代实验及临床研究,针灸疗效与针灸刺激量密切相关,但不完全成正比关系,而如何把握有效刺激量,达到"中病即止",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本文将从留针时间、针刺疗程及灸量三个针灸刺激参数来探讨"中病即止"原则在针灸治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化痰祛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160例2型糖尿病I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足三里等穴配合化痰祛瘀方,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C反应蛋白、TNF-α、IL-6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化痰祛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IR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并可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蝶腭穴"结合常规针灸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临床表现及血清P物质(SP)的影响,探讨针灸对变应性疾病的神经免疫作用机制. 方法 40例AR患者并随机分为常规针灸组和针刺蝶腭穴组(常规针灸加针刺蝶腭穴),每次治疗30 min,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 d,共2个疗程. 结果 1疗程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蝶腭穴组较常规针灸组明显降低.2个疗程后,症状体征积分同1疗程后相比,针刺蝶腭穴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常规针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个月后2组积分较2个疗程后都有一定反弹,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无显著性意义,但针刺蝶腭穴组的显效率高于单纯常规针灸组.治疗前2组血清S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5).2个疗程后,2组血清SP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针刺蝶腭穴组较常规针灸组降低更显著(P<0.05). 结论 ①组均能有效地缓解AR的临床表现,但针刺蝶腭穴组能有效地缩短疗程,短期内控制病情发展.②AR可能与SP的过度释放有关,2组能降低SP释放,把SP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缓解AR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
针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胰岛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东晓 《中外医疗》2009,28(31):95-96
针灸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许多研究证实针灸可便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下降。但对针灸对血糖等的影响缺乏系统的分析,针久对患者胰岛素的影响报道禾多一为探讨针灸对面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笔者进行了系列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浅谈影响针刺刺激量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东勉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2):2357-2358
针刺刺激量直接影响针灸临床的治疗效果,本文从医惠双方两个方面来讨论了影响针刺刺激量的10个重要因素,目的是为了提高临床针灸治疗时对刺激量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取得较好的针刺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重症创伤患者静脉滴注木糖醇后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静脉滴注木糖醇500ml前后1h各采集静脉血1次,测定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结果:静脉滴注木糖醇注射液前后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木糖醇注射液不会升高患者的血糖,但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关于针刺刺激量的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的刺激量是决定针刺效应的重要因素,在针灸临床中要重视刺激量的把握,本文着重从刺激量的分类,刺激量的选择,并分别从性别、年龄、体质、疾病的病性、病位、范围、程度、穴位特点及机体的机能状态,各方面进行阊述,旨在认识影响刺激量的因素,把握针刺的刺激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与胰岛素释放的关系,以及血糖水平对由血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的影响。方法124例2型糖尿病在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24 h后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对血糖和胰岛素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分析空腹和餐后血糖的高低、峰值血糖的时相、血糖峰基比等对基础和刺激后胰岛素释放的影响。结果空腹血糖与IRT 5个时间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峰值水平(Imax)和峰基比(M/Bi)都有明显负相关;OGTT负荷后血糖与IRT的刺激后胰岛素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特别是所有5点血糖及峰值血糖与1、2 h、峰值胰岛素水平和M/Bi呈负相关。但血糖峰基比(M/Bg)和5点胰岛素和Imax呈显著正相关。空腹血糖大于11.1 mmol/L者,其IRT的最高胰岛素浓度及峰基比仅为小于11.1 mmol/L的1/3(P<0.01);峰值血糖大于16.7 mmol/L者的Imax和M/Bi不足小于16.7 mmol/L者的1/2 (P<0.01~0.05);血糖峰基比大于两者Imax和M/Bi明显高于较小者(P<0.01);峰值血糖时相越延迟,Imax和M/Bi就越低。结论2型糖尿病高血糖(基础血糖或负荷后血糖)对由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名正常人分别空腹顿服甜菊甙1g及2g,测其负荷后血糖及血清胰岛素释放效应,并与空腹顿服75g葡萄糖后的血糖及胰岛素释放效应相对照。结果表明:空腹顿服甜菊甙1g后血糖及胰岛素释放效应是低平曲线,说明无明显升血糖作用及促进胰岛素释放作用。与空腹顿服葡萄糖75g后血糖及胰岛素释放效应相比,有显著差异。空腹顿服甜菊甙2g后,血糖及胰岛素释放效应表明,有明显升血糖及促进胰岛素释放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耳针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40只,正常组10只,另30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剂量55 mg/kg)法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3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剂量52mg.kg-1.d-1)、耳针组。治疗前,各组大鼠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30 d后再检测各组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胰岛素、C肽水平,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胰腺形态学改变。【结果】各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30 d后,模型组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二甲双胍组、耳针组与模型组及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和耳针组大鼠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二甲双胍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胰岛组织光镜和电镜下形态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受损伤程度尤为明显,而耳针组和二甲双胍组大鼠胰岛组织结构损伤较轻。【结论】耳针除了具有改善糖代谢的作用外,还可以一定程度促进胰岛素和C肽的释放,保护糖尿病大鼠的胰腺组织。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①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与2型糖尿病病人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96例2型糖尿病病人及32例正常人的SF和胰岛素水平,并同时检测血糖、血脂等。③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SF明显高于正常人(t=4.22,P〈0.01)。SF水平与血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胰岛素抵抗有关(F-67.36,72.82,q-6.24~9.32,P均〈0.01;t-3.240,P〈0.01)。④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皮酰胺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胰岛素治疗组(10 U.kg-1胰岛素皮下注射)、黄皮酰胺高剂量治疗组(50 mg.kg-1黄皮酰胺灌胃给药)和黄皮酰胺低剂量治疗组(25 mg.kg-1黄皮酰胺灌胃给药),另取大鼠腹腔注射pH 4.4柠檬酸缓冲液作为对照组,每组15只。给药3个月后,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不同;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海马GFAP mRNA的表达。结果给药3个月后,与对照组和胰岛素治疗组相比,模型组和黄皮酰胺高、低剂量组大鼠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升高(P<0.01);而黄皮酰胺组大鼠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的GFA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而黄皮酰胺高、低剂量组大鼠海马的GFAP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皮酰胺可能通过抑制海马GFAP mRNA的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起到保护作用,但没有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豆番粉与玉米粉对人体血糖胰岛素胰升血糖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豆番粉和玉米粉对人体餐后血糖、胰岛素、胰升血糖素的影响。方法选择Ⅱ型糖尿病人、肥胖人、健康人,d1均进食面粉,d2随机进食豆番粉或玉米粉,测量2d的空腹血糖及餐后30、60、120、180min各5个时点的血糖、胰岛素、胰升血糖素值。结果糖尿病人进食豆番粉后60、120、180min的血糖值低于进食面粉,P分别<0.01、0.01、0.05;进食玉米粉后120、180min血糖值低于面粉,P<0.05。2种实验食物的血糖增值面积均低于面粉,P<0.05;进食豆番粉后各时点胰岛素值、胰升血糖素值明显低于进食面粉,P<0.05或<0.01;进食玉米粉后同时点胰岛素值与面粉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胰升糖素值30、120min有显著性差异。肥胖人进食豆番粉后血糖值与面粉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胰岛素值、胰升血糖素值有明显下降,各时点值P均<0.05。结论①豆番粉血糖指数低,可控制餐后高血糖状态,不增加胰岛素、胰升血糖素分泌,可减轻胰岛素抵抗。②玉米粉血糖曲线增值面积、低于面粉,可作为糖尿病人选择的食品,对改善胰岛素抵抗也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降糖胰生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糖胰生胶囊(人参、生地、黄芪、黄连、水蛭)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 方法:研究降糖胰生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胰高血糖素释放及肝糖原的影响以及对肾上腺素性小鼠高血糖的影响. 结果:降糖胰生胶囊对链脲霉素所致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有明显降低血糖的作用(P《0.01),能改善糖耐量(P《0.01),提高血清胰岛素含量(P《0.01),同时能降低血浆胰高血糖素的含量(P《0.01),并能调节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某些血糖代谢环节,如促进肝糖原、肌糖原的合成等;并能明显降低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P《0.01). 结论:降糖胰生胶囊具有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促进胰岛素释放和肝糖原、肌糖原的合成,并可降低血浆胰高血糖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岭山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血糖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社区2型老年糖尿病体检患者140例,其中高脂血症患者60例,非高脂血症患者80例,选择体检中健康的老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数(HOMA-IR)、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指标。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FPG、FINS、HOMA-IR、TC、TG、HDL-C等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脂血症组患者的FINS、HOMA-IR、TG、HDL-C水平明显高于非高脂血症组(P〈0.05),其他指标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在相关性方面,FPG、FINS是影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血糖与血脂异常率比较高,两者可以相互影响,在社区中要加强预防与管理,合理应用药物。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糖耐量的改变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患者糖耐量的改变及其发病机理。方法 :对 110例甲亢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根据OGTT结果将病人分为 2组 :糖耐量减低者为A组 ,糖耐量达诊断糖尿病标准者为B组 ,并设立正常对照组 (C组 )。采用胰岛素释放试验进行空腹及早餐后 2h血糖、胰岛素测定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标(ISI)、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及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指标 (HOMA -IS)。结果 :糖耐量减低者 37例 (A组 ,占 33. 6 % ) ,糖耐量达诊断糖尿病标准者 14例 (B组 ,占 12 7% ) ,A、B两组餐后 2h血糖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5 ) ;ISI:A、B两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下 (P <0 0 5 ) ,HOMA -IR :A、B两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5 ) ,HOMA -IS :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B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下 (P <0 0 5 )。结论 :甲亢时可影响糖代谢 ,出现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 ,其机理主要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降低及外围组织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的影响。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针刺组(n=40)和优降糖组(n=40),针刺组辨证施治12周,优降糖组根据血糖调节剂量持续12周,比较治疗前后体重、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状态。结果治疗前针刺组和优降糖组的体重、BMI、FPG、GHb、FINS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PG、GHb及HOMA-IR均明显下降,ISI明显回升,而针刺组体重、BMI均显著下降(P<0.01),优降糖组体重、BMI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针刺组FINS下降明显,优降糖组FINS有所上升。治疗后针刺组降低FPG、GHb水平与优降糖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降低FINS的作用明显优于优降糖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针刺对体重、FPG、FINS的调节可能是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金黄地鼠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清洁级金黄地鼠20只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均给予质量分数10%高脂膳食。运动组金黄地鼠作跑台运动10周,对照组在原有条件下饲养,不作跑台运动。10周后检测金黄地鼠血糖、胰岛素及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GluT4的基因表达。结果跑台运动10周后运动组金黄地鼠空腹血糖为(12.89±3.35)mmol.L-1,低于对照组的(19.23±2.45)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血清胰岛素水平[(20.95±6.96)mmol.L-1]、胰岛素抵抗指数(2.47±0.35)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1.70±6.51)mmol.L-1、6.3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组骨骼肌GluT4 mRNA表达(0.35±0.06)高于对照组(0.1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周脂肪组织中GluT4 mRNA表达运动组(0.21±0.09)也高于对照组(0.09±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组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中GluT4 mRNA的表达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强GluT4 mRNA表达并向细胞膜转移,促进骨骼肌细胞及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后以及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不达标,分别加用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及地特胰岛素,对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糖降低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口服降糖药或三餐前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加用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甘精胰岛素组与地特胰岛素组在血糖下降程度、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在控制血糖方面同样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