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西北医学教育》2016,(5):661-664
大力扶持医学院校学员的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是我国培育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途径,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学专业人才。其中,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本科学员培养模式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保证医学人才质量的重中之重。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育人的重要模式,已被我国大多数医学院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大学生创新基金和第二课堂科技论文报告会为导向的医学本科学员第二课堂科研创新实践体制,建立学员与教员互进合作的科研关系,可以有效推动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对提升医学本科学员的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进修医师培养多采用“放养”模式,缺乏有效的监督引导机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自2017年以来,对进修医师采用全程导师制“精准”带教;1∶1匹配导师与进修医师,然后根据进修医师的来源、经历、进修时间、此次进修想达到目标以及导师建议,共同制定个性化、循时间轴细化的培养方案,便于导师及进修医师自身的精准化管理。该模式自实施以来,进修医师能更加高效地完成进修计划,其收获甚至超出预期;导师的带教能力相应明显提升,取得良好的继续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实施"9A"培养计划导师制对学生科研能力提升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个班学生,在参加了本科生导师制一年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调查。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参与导师制培养的104名同学在科研思维、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P<0.01)。结论通过实施导师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显著提高了医学检验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进修医师培养多采用“放养”模式,缺乏有效的监督引导机制。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自2017年以来对进修医师采用全程导师制“精准”带教模式,1:1匹配导师与进修医师,然后根据进修医师的来源、经历、进修时间、此次进修想达到的目标以及导师的建议,共同制定个性化、按照时间轴细化的培养方案,便于导师及进修医师自身的精准化管理。该模式自实施以来,进修医师能更加高效的完成进修计划,甚至超过最初的预期目标,导师的带教能力明显提升,取得良好的继续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能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为此,我校自2008年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实施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利用优势资源成立六个研发小组,利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以科研为纽带,促进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西北医学教育》2015,(6):955-957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新型师生关系,改变了以往军校医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有助于因材施教。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军校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加强教师自身队伍建设,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探寻"学教研"复合型医学人才导师制学生的培养方式,构建以专业学习为基础,理论讲述为提升,科学研究为宗旨的"学教研"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导师制培养模式。方法以欠发达地区民族医科院校为例对大学导师制的培养宗旨、培养模式与培养重点进行调整。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对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及个人能力进行锻炼。结果培养具备学习能力、授课能力与科研能力并存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以解决我国应试教育对人才培养所遗留的短板问题及我国目前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缺乏的现状,为新医改政策下医学教育事业的适应性发展变化及高校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结论 "学教研"复合型导师制为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人才输出质量、拓宽学生视野,间接推动医学教育教学及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进修医生的继续教育培养方式。方法 在统一学习专业理论基础、新进展、新技术的基础上,将导师制培养引入进修医生学习阶段,进行进修医生的个体化教学。结果 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里,较为系统地学习有关专题的新进展、新技术,使学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综合素质有较大的飞跃,三年来,学员们写的论已有十余篇发表在公开专业刊物上。结论 这种培养方式可满足各个不同层次的学员的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加强进修学员继续教育管理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进修学员的继续教育 ,是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进修学员其自身的特殊性 ,在培养管理上提出几点设想。1 实施灵活的教学计划进修学员大多来自基层医院 ,理论知识水平不一 ,实践技能参差不齐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采取的是灵活的教学计划 ,分专业定内容 ,分阶段定时间。在教学上派年资较高的且具有临床工作经验的副教授以上人员进行教学 ,广泛征求进修学员建议 ,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和方法。2 注重介绍医学新进展从医学最新动态入手 ,重点讲解医学新动态、新进展。还注意介绍…  相似文献   

10.
《西北医学教育》2016,(5):684-688
当今医疗科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基础、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和本科生科技论文报告会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导向的科研创新实践体制,是经过长期探索得到的提升医学本科学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基于导师制开展本科生第二课堂科研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本科学员能力发展贪多求全、兴趣导向动力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不同学员开展第二课堂的感受与收获各有差异。对不同学员开展医学科研创新实践的过程进行观察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学员心理特征和能力特长制定不同的科研入门培养方案,通过因"材"施"教"、团队合作竞争,充分发挥本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本科学员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热情,将对第二课堂医学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合理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颈部教学说课设计为例,展现“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的局部解剖学教学;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理论教学和“主刀负责制”实验教学;并将感恩“志友”人文教育贯穿于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全过程。该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与人文素养、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大连医科大学制定实施了“5+3”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以导师制培养为载体,在医学本科教育全过程中,制定分阶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涵盖课程、讲座、实验设计、论文等基本科研能力训练,强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对首届“5+3”学生阶段性培养成果的统计学分析发现,“5+3”学生发表中文期刊、SCI,主持国家级创新项目、省级创新项目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普通5年制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以导师制为核心的科研基础训练对提高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效果显著,对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密集,口腔疾病病变位置较特殊,观察范围狭小,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不足,从口腔医学自身规律及临床医学的培养目标出发,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联合翻转课堂的新教学,对传统的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颠覆性改革。改革后的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为达到“以本为本”的临床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更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检验专业实习的教学目标,通过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及科学设计毕业论文,将实习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科研思维能力,据此制定出符合检验专业实习的教学模式。从岗前培训、实际操作、检验数据解读能力、医德医风教育、临床沟通能力、科研设计等方面进行实习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重点通过临床实际操作和毕业论文撰写帮助学生建立并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这对培养集临床、检验、科研于一体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151-154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本科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医学教育要求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引导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向主动,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提高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医学免疫学部分教学内容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课堂指导学生,结合多样化评价方式,构建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社会、个人与医学”课程为例,比较我国和加拿大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差异。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社会、个人与医学”课程贯穿整个医学教育阶段,包括统计与流行病学相关知识、健康相关问题、职业发展三个主题。教学采用丰富的授课模式,广泛使用电子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借鉴加拿大医学教育的经验,我国应注重:促使医学生早期接触并终身学习医学人文类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实用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考核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我校积极进行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贯穿到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通过医教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强化其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合格医师,提高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根据儿科学专业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和社会行业需求情况,着重探讨构建基于儿童发展的系统综合化课程知识体系与培养方案,制订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儿科医学生具体目标和培养体系,明确儿科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教育路径,强化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的要求,完善人才培养的过程性管理与政策落实,提升儿科学专业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儿科医学生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与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临床岗位胜任力和医德素养是应用型医学人才应具备的关键要素,医教协同是深化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医教协同背景下,结合学院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定位,探索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实践、早期接触临床递进式的“三早教育”路径,同时加强贯穿“三早教育”全过程的医学生医德素养培育,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训阶段打好基础。实践表明,递进式的“三早教育”模式及贯穿其全过程的医德素养培育,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20.
浙江大学自2005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培养过程中借鉴国外医学教育发展的经验,改革创新,形成颇具特色的行医学课程体系。行医学是着重学生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的纵向课程。它以传授关于人类健康行为、疾病和医疗发展的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让学生在医疗团队合作环境下学习所需的医患人际沟通技巧,运用临床工作所需的医学知识与操作技能,同时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在终身学习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