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托宁用于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前用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长托宁作为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Ⅱ-Ⅲ级的稿人5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东莨菪碱组,免用术前药,入室后肌注长托宁0.01mg/kg和东莨菪碱0.006mg/kg,40min后开始麻醉和手术。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20、30、40min时的心率(HR)、血压(Bp)变化情况及观察病人镇静、口干程度。[结果]Ⅰ组SBP在给药后30、40min时低于给药前;DBP在20、30、40min时较给药前低;HR在20、30min时较给药前低,(P〈0.05)。Ⅱ组SBP、DBP在给药后30min时均较用药前高,且明显高于I组,(P〈0.05)。HR在20、30、40min时高于给药前,且较Ⅰ组明显增快,(P〈0.05)。组间比较口干与镇静程度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长托宁作为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前用药较东莨菪碱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简称依托咪酯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简称异丙酚组),采用静脉靶控输注系统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前后各1min、切皮后3min、探查后3min、病灶切除后3min以及气管导管拔除后3min等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心率(HR)值。结果气管插管前、后1min时点依托咪酯组SBP与DBP均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SBP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异丙酚组DBP、HR麻醉前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气管插管后1min两组患者SBP、DBP、HR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P〈0.01)。探查后3min,依托咪酯组SBP、DBP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病灶切除后3min,依托咪酯组DBP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能平稳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诱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依托咪酯、异丙酚静脉全麻诱导插管,观察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min、插管后5min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观察血糖及皮质醇在诱导前后的变化。结果插管前即刻两组患者SBP、DBP差异明显(P〈0.05),插管后3min两组患者SBP、DBP较插管前即刻显著升高(P〈O.05,P〈0.01),异丙酚组HR在插管前即刻明显降低,而在插管后3min则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插管前即刻及插管后3min两组患者SBP、DBP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诱导后异丙酚组明显低于依托咪酯组(P〈0.05),两组患者诱导后血糖虽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依托咪酯对循环、内分泌的影响小,应激反应轻,静脉诱导平稳,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静脉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4.
王汝梅  卿胜强 《中外医疗》2009,28(25):18-20
目的评价盐酸地尔硫卓注射荆在治疗圈手术期高血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开放性病例收集研究。共收集124倒非心脏外科手术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先以5~10μg/(kg·min)静脉漓注或泵入,每5分钟遵增5~10μg/(kg·min),平均点滴速率在30min内渐增至10~20μg/(kg·min)。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段对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的作用效果分别为:从治疗前的SBP/DBP208.8±19.4/118.4±10.2(mmHg)变为治疗后10min的SBF/DBP182.4±16.2/95.1±10.2(mmHg),和用药前相比P〈0.05;治疗后60min:SBP/DBP154.5±16.3/84.2±8.4mmHg,和用药前相比P〈0.001。给药前与给药后各时间段的心率无显着性改变(用药前心率:89.4±18.4次/min,用药后60min81.1±14.7次/min),P〉0.05。结论地尔硫卓注射剂治疗围手术期重症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前用药对血压、心率和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Ⅰ组)和阿托品组(Ⅱ组),ASAⅠ~Ⅱ级,选择全身麻醉。入室后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盐酸戊奎醚1.0mg和阿托品0.5mg,记录两组用药前(基础)、用药后20min、插管后10min、CO2气腹10min和手术结束时的HR、SBP、DBP、SP02,并观察用药后10min的口干程度(VAS评分)以及气管插管后口腔及呼吸道分泌情况。结果:两组基础SBP、DBP、H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后20min、插管后10min及C02气腹10minⅡ组比Ⅰ组明显增快(P〈0.05),Ⅱ组各时点HR均较基础值显著增快(P〈0.05),Ⅰ组HR仅在CO2气腹10min时较基础值略有增加外,其余各时点略低于基础值(P〉0.05)。两组SBP、DBP在气腹10min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时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时点无显著性差异;Ⅰ组SBP、DBP仅在CO2气腹10min时略增高外,其余各时点较基础值略有下降。两组VAS评分给药后20min较给药前20min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具有选择性优势,药效强且作用维持时间长,比传统的抗胆碱药作用效果好,有利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术中和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长托宁和阿托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前的应用。方法 全麻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P组)和阿托品组(A组),分别观察两组在静脉注射药物前和给药后5、10、15、20rain时的HR、SBP、DBP变化;观察给药20rain后口干程度、镇静评分;记录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P组HR、SBP、DBP在用药后低于用药前,但无统计学差异;A组HR、SBP在用药后各时点明显高于基础值,且较同时间点的P组高(P〈0.05);A组DBP在用药后5、10min明显高于用药前,且较同时点的P组患者高,10min后其变化无统计学差异;SpO2在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口干程度、镇静评分在两组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未发现谵妄、躁狂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长托宁0.01mg/kg术前静脉给药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效学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40例,其中20例有阻塞性黄疸的肝功能异常病人,AsAⅢ级,为肝功能异常组(Ⅰ组),另20例肝功能正常病人,ASAⅠ~Ⅱ级,为对照组(Ⅱ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第8~9胸椎硬膜外穿刺成功后,2min内注入0.75%RP溶液(含肾上腺素5μg/m1)2mg/kg,30min后分别静注γ-羟丁酸钠、瑞芬太尼和阿曲库铵诱导插管并维持,并持续吸入N2O:O2(1:1)。观察硬膜外注药后30min内的感觉、运动阻滞效果;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均连续测定并记录注药前、后10、20、30、60、90、120和180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心电图(ECG);同时记录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特征相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注药后各时点SBP、DBP、MAP均下降,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注药后10~90min内各时点SBP、DBP、MAP均下降,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注药120min后各时点SBP、DBP、MAP均趋向回升,Ⅱ组回升明显,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R:两组注药后均减慢,Ⅰ组或Ⅱ组分别在注药30min或90min后各时点减慢明显,与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低血压发生率较高,麻黄素用量较大,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75%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肝功能正常和异常患者在注药后30min内,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无明显差别;肝功能异常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差,低血压发生率较高,故麻醉用药要分次、少量,并应加强对循环功能的监测及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缩宫素的剂量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以及缩宫素的最低有效剂量,避免缩宫素导致的患者血压、心率的过分波动。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于剔除肌瘤时分别将缩官素5u(I组)、10u(Ⅱ组)、20u(Ⅲ组)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0min内),观察三组患者在注药前和注药后1、3、5、10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以单盲法向妇科医师询问止血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HR在注药后1、3min高于注药前(P〈0.05),Ⅲ组患者HR高于同时点Ⅰ组(P〈0.05),三组的SBP、DBP注药后1、3min显著低于注药前(P〈0.01),在注药后1min时,Ⅱ、Ⅲ组的SBP低于Ⅰ组(P〈0.01)。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静脉滴注缩宫素5u即可达到止血目的,同时可避免血流动力学的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9.
刘爱好 《中原医刊》2011,(21):124-125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纽和联合用药组,疗程均为16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钾(K+)变化。结果各组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后,SBP、DBP、UAER均有明显下降,各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联合用药组DBP降低程度与单独用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SBP、UAER降低程度与单独用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降低幅度较大。各组BUN、Cr、K+治疗前后及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用卡托普利或氯沙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效果。方法6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E)组,丙泊酚(P)组。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后、电刺激治疗即刻、电刺激后1min、5min、10min两组患者的SBP、DBP及HR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睁眼时间、返回病房时间、平均癫痫发作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发生发作不良次数、注射痛、恶心呕吐和躁动的发生率。在MECT治疗前及疗程完成后,以韦氏记忆量表(WMS-MQ)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记忆及精神状况。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SBP、DBP、HR比麻醉前降低(P〈0.05),丙泊酚组SBP、DBP、HR降低幅度高于依托咪酯组(P〈0.05);MECT即刻和MECT后1min,两组患者SBP、DBP、HR比麻醉前升高(P〈0.01),MECT后10min,两组患者HR、SBP、DBP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两组患者在平均睁眼时间、返回病房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注射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P〈0.01),依托咪酯组躁动的发生率高于丙泊酚组(P〈0.05)。依托咪酯组患者的平均癫痫发作时间明显长于丙?自酚组(P〈0.05),发作不良次数少于丙泊酚组(P〈0.05);依托咪酯组治疗后WMS—MQ评分、PANSS减分均高于丙泊酚组,但电量指数低于丙泊酚组(P〈0.01)。结论与丙泊酚相比,依托咪酯能减轻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统的负反应,延长癫痫发作时间,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并能降低注射痛的发生率,但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稍高。  相似文献   

11.
谢雷  阚炯  方向东 《安徽医学》2011,32(3):288-290
目的观察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使用羟乙基淀粉预扩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剖官产手术200例,随机分为2组(n=100),A组给予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500 ml进行预扩容,B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ml进行预扩容。术中监测血压(MAP)、心率(HR)、新生儿评分和产妇仰卧位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术中A、B组最高HR值和最低SB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使用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预扩容是可行的,有利于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过敏安全性。方法进行了主动全身过敏反应试验、体内过敏指标测定与筛查及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的方法,考察样品的过敏安全性。结果我们对3个企业45批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进行了豚鼠全身过敏反应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均未发生过敏反应。通过对血浆中过敏性指标,组胺(HIS)、Ig G、Ig M和Ig E进行测定和比较,发现Ig M和Ig E在各组间均无明显变化;组胺及Ig G阳性组与阴性组及样品组间均有差异。结论建议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安全性评价应包括过敏反应,还可在羟乙基淀粉临床应用时进行组胺及Ig G这两项过敏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武猛  王燊  白琳 《黑龙江医学》2012,(11):818-819
目的观察研究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对腹腔内压升高程度的不同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感染性休克需液体复苏治疗病人40例,分为两组,其中晶体组20例应用乳酸林格氏液复苏,胶体组20例应用6%羟乙基淀粉(万汶)复苏,每组又按6 h内复苏液体量,细分为20 ml/kg以内组和20 ml/kg以上组。分别监测复苏前、复苏6 h后腹腔内压,比较腹内压力变化。结果应用晶体液液体复苏后,腹内压升高的程度与胶体液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尤其在20 ml/kg以上组差异更为显著。结论感染性休克病人液体复苏时,从对腹内压升高的影响来看,胶体液优于晶体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辅助脑活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方法:治疗组42例,用20 ml脑活素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再用400 mg葛根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 ,qd.对照组42例,单用400 mg葛根素加入10%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qd,两组均20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61%,对照组有效率88.10%.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脑活素注射液联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效果优于单用葛根素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休克期应用不同人工胶体复苏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头雌性巴马小型猪制备成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为40%的Ⅲ°烧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为:琥珀酰明胶组(胶体应用人工胶体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羟乙基淀粉组(胶体应用人工胶体羟乙基淀粉(130/0.4))及异体血浆组(胶体应用异体血浆),在烧伤后2小时按国内通用烧伤休克液体复苏公式进行复苏治疗。分别在烧伤前及烧伤后4h、8h、24h、48h 测定各组小型猪的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及纤维蛋白酶原(fibrinogen,Fib)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琥珀酰明胶组和羟乙基淀粉组PLT的24h、48h时相点[(124.3±52.7)×109/L、(78.8±16.4)×109/L和(159.0±62.8)×109/L、(87.3±32.0)×109/L]及异体血浆组PLT的8h、24h、48h时相点[(234.3±52.6)×109/L、(136.0±47.4)×109/L、(75.8±31.0)×109/L]与烧伤前[(383.3±77.9)×109/L、(382.7±65.7)×109/L、(381.0±49.4)×109/L]比较呈显著下降(P<0.05、P<0.01);各组PLT烧伤前及及烧伤后各组各相应时相点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琥珀酰明胶组、羟乙基淀粉组PT的24h时相点[(14.5±1.5)S、(16.2±1.3)S]及异体血浆组PT的8h、24h时相点[(13.0±0.9)S、(14.5±1.5)S]与烧伤前[(10.8±0.9)S、(11.4±0.8)S、(10.6±0.7)S]比较有显著增加(P<0.01); 8h、48h时相点PT的琥珀酰明胶组[(11.7±0.9)S、(11.3±1.1)S]与羟乙基淀粉组[(13.2±1.6)S、(13.0±1.4)S]的组间比较有显著增加(P<0.05),PT的48h时相点羟乙基淀粉组与异体血浆组[(11.4±1.0)S]的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增加(P<0.05)。INR的24h时相点的琥珀酰明胶组(1.26±0.13)、羟乙基淀粉组(1.40±0.11)及异体血浆组的8h、24h时相点[(1.13±0.07)、(1.26±0.13)]与烧伤前[(0.94±0.08)、(0.99±0.07)、(0.92±0.06)]比较显示增加(P<0.01);INR的8h、48h时相点的琥珀酰明胶组与羟乙基淀粉组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羟乙基淀粉组与异体血浆组48h时相点的INR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PTT的24h时相点琥珀酰明胶组[(13.1±1.1)S]、羟乙基淀粉组[(14.6±2.9)S]及异体血浆组的4h、8h、24h时相点[(10.9±1.4)S、(11.8±1.1)S、(13.7±1.5)S]与烧伤前[(11.5±4.2)S、(11.2±3.3)S、(10.1±1.4)S]比较有显著延长(P<0.01);各组APTT烧伤前及及烧伤后各组各相应时相点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Fib 24h、48h时相点的琥珀酰明胶组[(4.3±0.3)g/L、(4.7±0.2)g/L]、异体血浆组[(4.1±0.3)g/L、(5.0±0.1)g/L]及羟乙基淀粉组的8h、24h、48h时相点[(2.9±0.4)g/L、(4.0±0.5)g/L、(4.6±0.6)g/L与烧伤前[(2.4±0.2)g/L、(2.5±0.3)g/L、(2.6±0.5)g/L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Fib烧伤前及及烧伤后各组各相应时相点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度烧伤后休克期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与烧伤有关,而与应用人工胶体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酰明胶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羟乙基淀粉130/0.4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预扩容行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在麻醉前30min内分别给予5ml/kg(A组)、10ml/kg(B组)、15ml/kg(C组)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监测麻醉前、麻醉后1、5、15min和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记录麻黄素用量,以及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结果:A组术中发生低血压14例(46.7%),高于B组7例(23.3%)和C组6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应用麻黄素总量分别为100mg,多于B组的63mg和C组的68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0ml/kg羟乙基淀粉130/0.4预扩容更适合应用于CSEA下行择期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7.
注射用头孢尼西钠在3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考察配伍后溶液的外观性状,采用HPLC法对配伍后溶液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在6h内配伍稳定,在外观性状和含量上无显著变化;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优于其他两种注射液。结论: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为临床使用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甲磺酸帕苏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使用C18柱:以乙腈:(甲磺酸/三乙胺缓冲液):1mol/L磷酸氢二钾水溶液(150∶50∶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2nm。结果:甲磺酸帕苏沙星氯化钠的线性范围为8~160μg/mL,r为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RSD%为1.14(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以用于甲磺酸帕苏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   

19.
肖兰  彭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74-2075
目的:观察比较夫西地酸钠和阿洛西林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0例,夫西地酸钠组40例。阿洛西林钠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不加用任何抗菌药物;夫西地酸钠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夫西地酸钠针10-20mg/(kg·d),2次/d,疗程7d;阿洛西林钠组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洛西林钠针100-200mg/(kg·d),2次/d,疗程7d。结果夫西地酸钠组(91.7%)和阿洛西林钠组(82%)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k0.01);夫西地酸纳组和阿洛西林钠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夫西地酸钠和阿洛西林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均有效,夫西地酸钠较阿洛西林钠更加显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无菌检查的方法,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无菌检查.方法:本试验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附录"无菌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具有抑菌作用,采用一定量的0.1%蛋白胨水溶液冲洗滤膜后可消除其抑菌作用.结论:采用验证过的试验方法进行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检查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