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初次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护理的80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优质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的现状,探讨其关系.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109例骨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骨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是35.78%、31.19%.积极应对得分低于常模,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消极应对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345、0.226,P<0.05).结论 骨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反应普遍存在.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消极面对压力.焦虑、抑郁情绪对患者的应对方式有负性影响,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应对越消极.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人格特质以发现不良的心理变化,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指导,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张爱萍 《大家健康》2016,(4):221-22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期间进行住院治疗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细致护理,随访期6个月,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结果:(1)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抑郁率与焦虑率分别下降为20%与16%,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开展相应的细致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吴卸仙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50-152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消除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 将衢州市衢江区人民医院2009年4月~2010年8月收治的66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33例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与行为干预.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焦虑情绪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焦虑发生率为18.1%,治疗组焦虑发生率为45.4%;治疗后对照组HADS评分为(9.32±2.41)分,治疗组HADS评分为(5.24±1.9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7%,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3.6%,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96.9%;两组比较,各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恢复有很大好处,能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宣  刘剑英  赵翠花  杨青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1954-1955
目的探讨以理性情绪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45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配,23例为对照组,22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理性情绪疗法为主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后用焦虑、抑郁评估量表分析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及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适合临床护理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冻结肩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及其与睡眠及肩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74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为本研究试验组,1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使用医院抑郁焦虑量表(HADS)、疼痛(VAS)和肩关节功能(SST)自评量表调查分析,并记录冻结肩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结果 冻结肩患者中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23.6%和28.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无焦虑抑郁情绪的冻结肩患者相比,有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冻结肩患者其睡眠障碍发生率和VAS评分明显升高[有焦虑情绪者/无焦虑者分别为:70.7%/45.9%,(7.6±1.2)分/(6.6±1.4)分,均P<0.05;有抑郁情绪者/无抑郁者分别为:77.6%/54.4%,(7.5±1.1)分/(6.8±1.4)分,均P<0.05],SST评分明显降低[有焦虑情绪者/无焦虑者为(4.5±1.3)分/(5.3±1.9)分,有抑郁情绪者/无抑郁者为(4.4±1.5)分/(5.3±1.8)分,均P<0.05].且睡眠障碍发生率,VAS、SST与焦虑及抑郁情绪评分明显相关(与焦虑情绪评分的相关性分别为r=0.42,0.38,-0.36,均P<0.05;与抑郁情绪评分的相关性分别为r=0.54,0.48,-0.45,均P<0.05).结论 冻结肩症状与焦虑抑郁情绪有一定相关性,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冻结肩患者其自觉疼痛更重、睡眠障碍发生率更高、肩关节功能受限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赵辉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130-131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情绪调节的效果。方法应用Zung焦虑评定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乳腺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情绪状况较差,焦虑得分为(63.47±14.93)分,抑郁得分为(66.75±15.11)分;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明显改善,得分较干预前低,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较重,心理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统计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在躯体化、强迫感、人际敏感性、焦虑、抑郁等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得分与抑郁自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得分与抑郁自评得分均优于护理前(P <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得分与抑郁自评得分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老年冠心病患者排解负性情绪,树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克服心理压力,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一个月后,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发生焦虑比例为7.5%,对照组为26.3%,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抑郁比例为12.5%,对照组为3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更为明显.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辩证情志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前瞻性随机选取浙江省义乌市中医院妇产科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接收的122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临床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辩证情志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健康知识得分、焦虑及抑郁评分、分娩期疼痛程度、妊娠结局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5.59±1.83)d、健康知识得分(29.1±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9.21±2.43)d、(21.2±2.1)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46.1±5.7)分、抑郁评分(45.0±7.7)分、分娩期疼痛评分(3.58±1.2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5±6.8)分、(53.6±6.9)分、(4.85±1.52)分,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8.5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41% (P<0.05);观察组非病理性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分别21.31%、1.64%、3.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34%、11.48%、14.75%(P<0.05),母乳喂养率86.89%明显高于对照组63.93% (P<0.05).结论 辩证应用情志护理于孕产妇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减轻分娩期的疼痛程度,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同时还能极大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黄小琴  马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699-170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2例有焦虑、抑郁症状的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胃肠道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胃肠道反应,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改善痤疮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90例痤疮患者,给予基础护理与健康宣教,同时实施心理护理,选择SCL-90自评量表、SAS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治疗后的焦虑(SAS评估)明显优于患者治疗前,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的SCL-90人际关系、抑郁、恐怖、躯体化、精神病性、焦虑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患者治疗后,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SCL-90因子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痤疮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负性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戚小青  梁卓琼  胡月珍 《西部医学》2014,26(10):1402-1404
目的 探讨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87例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体能调节训练及心理辅导教育,癌因性疲乏(CRF)程度使用简易疲乏量表(BFI)评估,焦虑及抑郁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生活质量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量表(OLD评估,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无疲乏及轻度疲乏患者均明显增加,而中度疲乏及重度疲乏患者明显减少,干预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活动能力、日常生活等OLI五个方面的得分及总分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能够缓解患者的疲乏程度,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妊娠剧吐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11~2013-10间于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妊娠剧吐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焦虑抑郁值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7.83%、(5.98±2.54) d,对照组为78.26%、(10.15±3.85) d,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值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组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6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26%,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改善患者出院时的紧张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杜娟  雷岸江 《西部医学》2014,(5):675-677
目的 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问卷(BDI)及焦虑自评量表(SDS)对5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术后抑郁及焦虑状态进行调查,并分析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抑郁及焦虑发生率分别为51.85%、44.44%;术后分别为16.67%和24.07%,手术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抑郁、焦虑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和0.56.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存在严重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经过规范化治疗及心理护理,术后抑郁及焦虑状态有所减轻.规范化治疗及整体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退休军队干部痴呆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状况,为相关对症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退休军队干部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分阶段的对症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护理后治疗组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生存质量各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军队离退休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痴呆患者抑郁焦虑的总体患病率较高,有效的对症护理能提高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适合冠心病住院期失眠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并评价其临床效果,为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主观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110例,干预组56人,对照组54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模式。两组被试干预前后分别应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测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在时间和分组因素上均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对照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被试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冠心病住院期失眠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8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缓解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细致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焦虑抑郁状况.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对7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均P< 0.01);无固定职业亲属焦虑自评量表评分高于有固定职业亲属(P<0.05).其中抑郁情绪检出率为70.51%,焦虑情绪检出率为61.54%,二者同时存在者高达51.28%.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诸多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因此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对提高患者亲属的支持度和监护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门诊炎症性肠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各入组患者在入组时和干预4个月后均分别采用中文版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4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 采用焦点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