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与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对210例经头颅CT证实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进行了分析,发现有心电图异常128例(占60.95%),主要表现为T波,ST段的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出血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缺血组(P〈0.01),心电图异常组与正常组比较病死率差异显著(P〈0.05),表明心电图改变与脑血管病的类型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稳态噪声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稳态噪声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对连续接触稳态噪声的工人进行了调查。方法接触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血压、心电图、脑血流图及心血管功能的测定,并测定现场噪声强度。结果作业环境噪声强度平均为91.2dB(A);接触组血压异常率及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异常改变主要以窦性心律不齐为主;接触组上升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转折高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低波幅与波幅差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接触组脉率、心搏出量及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平均动脉压、冠状动脉灌注压、血管总外周阻力及标准周阻高于对照驵(P<0.05)。结论长期接触稳态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心、脑及血管功能存在明显的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TCD)在诊断和预测老年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31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组的875条血管进行TCD检测。结果两疾病组血流异常以缓慢多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疾病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血流呈加速改变中,两疾病组与对照组以及两疾病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及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动态监测TCD改变,尤其在血流以加速改变为主时,TCD对预测和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脂蛋白(a)水平与脑血管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对118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LP(a)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血管病组LP(a)平均为468.77±147.84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6.42±82.61mg/L(P<0.01);其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梗塞患者LP(a)平均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LP(a)异常在脑血管病不同年龄及病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析表明,LP(a)升高与脑血管病发病显著相关,是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分析了11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资料。结果 住院初期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78.81%和86.05%。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ST-T改变,其次为各种心律失常和左心室肥大(包括左室高电压)经过治疗后复查心电图,脑梗塞与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41.93%和44%,心电图异常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急性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介入诊疗对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行介入诊疗的脑血管病患者635例,根据脑血管病类型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组481例,出血性脑血管病组154例,于介入诊疗操作前、后进行心电图检查,并结合年龄、脑血管病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635例患者中发现明确心电图异常403例,异常率为63.5%。<45岁患者发现心电图异常13例(14.6%),45~60岁患者发现心电图异常80例(38.1%),>60岁患者发现心电图异常310例(92.3%),不同年龄段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1)。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发现心电图异常362例(75.3%),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发现心电图异常41例(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00,P<0.01)。介入诊疗操作前、后,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组(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介入诊疗操作后心电图异常率与介入诊疗操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介入诊疗操作后心电图异常率高于介入诊疗操作前(P<0.05)。结论 介入诊疗与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有关,完善心电图检查,能够及时了解脑血管病患者接受介入诊疗操作过程中的心脏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组采用由Rose等修改的Minne-Mota心电图编码分类法,分析了398例微波站作业人员异常心电图。微波站作业人员明显异常者104例(26.1%),多于对照组32例(18.6%),P<0.05。主要异常表现为ST-T改变,左室高电压,右束支阻滞及P≥0.10s等。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起病前、后血压的变化,对128 例有高血压病史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脑出血63 例,脑梗塞65 例) 起病前,起病时及起病后不同时间的血压进行记录并对其血压变化的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脑出血及脑梗塞分组比较研究。结果:脑出血及脑梗塞组之间起病前血压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 ,起病时与起病后血压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0 .01 , P < 0 .05) 。脑梗塞患者在起病后较起病前的血压明显降低( P < 0 .01 , P < 0 .05) ,脑出血患者起病后在原高血压的基础上显著升高( P < 0 .01) 。提示:急性脑血管病与血压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防止血压过高增加病死率或加重病情;同时,防止血压过低加重脑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头外伤心电图改变15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头外伤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53例头外伤病人按格拉斯哥打分法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头外伤后的心电图呈多样化改变,以ST段改变、T波改变、窦性心律失常、U波改变为常见;显著性检验显示三组间的异常发生率与损伤程度有关。ST段改变(P〈0.01),三组间差异非常显著,T波改变(P〈0.05),窦性心律失常(P〈0.05),三组间差异显著,说  相似文献   

10.
老年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低电压与预后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心电图低电压与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分析72例有心电图低电压和72例无心电图低电压的老年DCM的心电图及住院病死率。结果:低电压组合并其它心肌损害的心电图改变如病理性Q波、ST-T异常,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非低电压组(P〈0.05或P〈0.01),住院病死率(42%)显著高于非低电压组(21%)P〈0.05。结论:低电压老年DCM患者有更高的病理性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性假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后脑性假性心肌梗死(MI)的心电图及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 结合文献,对24例脑性假性M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电图大多数为异常Q波不伴心肌酶增高,少数出现酷似MI样改变且心肌酶增高,可以从QRS波形态上的动态变化结合心肌酶改变鉴别假性MI与MI。结论 脑性假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通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指数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 (AcuteCerebralVascularDisease,ACVD)患者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 ability ,HRV)频域指标所反映的植物神经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6 0例ACVD患者 (包括 30例脑梗塞 ,30例脑出血 ,其中 1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 )及 30例正常人 ,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分析HRV的频域指标所反映的植物神经改变。结果 :ACVD患者的HRV频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急性脑出血组的HRV频域指标显著低于脑梗塞组 (P <0 0 1) ;破入脑室的脑出血组较未破入脑室组的HRV频域指标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HRV频域分析可作为一项定时评价ACVD后交感和迷走神经受损程度的指标 ,并对ACVD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血管病的脑心综合征及防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08例ACVD患者起病5天内和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OT,LDH,CK,CK-MB和AHBDH进行检测,同时行心电图检查,并动态观察心肌酶谱.结果血清GOT,LDH,CK,CK-MB和AHBDH水平急性脑血管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ACVD患者心电图改变占50.0%~86.9%;随着病情控制及好转,心肌酶谱逐渐下降.结论ACVD患者急性期极易产生脑心综合征,只要防治及时,病情可好转,从而提高ACVD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血压异常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BPM)观察40例异常者37例(92.5%)其中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超过正常值者32例(80.0%),血压波动较大者19例(47.5%),其中多数合并存在MSBP、MDBP升高;低血压状态5例(12.5%),血压正常3例(7.5%),结论 血压异常包括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波动等,与ACV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心率变异性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所反映的植物神经功能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ACVD患者(包括30例脑梗塞、30例脑出血、其中1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及30例正常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HRV的时域指标所反映的植物神经改变情况,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型,并分析轻、中、重三型神经功能缺损与植物神经受损程度的关系。结果:ACVD的24h正常窦性心搏间期  相似文献   

16.
陈红 《华夏医学》2002,15(1):10-1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测定480例ACVD患者的血BUN和Cr,分为肾功能异常组(100例)和肾功能正常组(380例),比较两组的病死率,以及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史,住院时血压,意识状态,血糖,血钾,血氧饱和度,病变性质和部位,药物的使用等因素,结果:ACVD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死亡39例,占39%,对照组死亡27例,占7.10%(P<0.001),其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65岁,嵩血压病史和高血压,糖尿病史和高血糖,低血压,深昏迷,低氧血症,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塞,丘脑和脑干病变,使用甘露醇等。结论:ACVD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预后对照组差,其发生主要与上述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无心血管病史的脑卒中病变部位与ECG改变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无心血管病史的9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CT、ECG及DCG检查。结果脑卒中后ECG异常70例(75.3%),ECG正常23例(24.7%);4周后复查ECG,恢复正常者6例(8.6%)。经分类分析,作者等认为,脑卒中后出现ECG异常改变:(1)主要与脑损害部位有关,基底节区病变致ECG异常较其它部位明显增多;(2)与病变性质无明显关系;(3)与优势半球无关;(4)部分患者ECG异常改变呈可逆性,而并非永久性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CIS)老年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与心电图变化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入院时(48 h内)、发病第7天实行12导联心电图进行监测,研究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梗死分型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结果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80例(66.67%)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异常的类型为S-T段及心律失常;检测出心电图异常患者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未检出心电图异常者(P<0.05);检出者心电图异常情况≥2次的其病情严重程度显著高于48 h内检出心电图异常者及发病第7天检出异常者(P<0.05)。结论老年急性CIS患者大多存在心电图异常情况,加大对心电图变化观察对CIS评估及近期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从而为防治脑血管疾病及改善预后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利用标准同步12导联心电图机进行心电图检查,同时利用B19800型便携式动态心电图机检查并记录24 h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 50例脑梗死患者经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发现其中40例有心电图异常,以心律失常最常见。40例有心电图异常表现的脑梗死患者中,位于基底节31例(77.5%)、丘脑6例(15.0%)、小脑1例(2.5%)、蛛网膜下腔1例(2.5%)、脑叶1例(2.5%)。50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40例,死亡12例,病死率30.0%;其余10例心电图正常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1例,病死率10.0%。心电图异常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P0.05)。结论分析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对于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引起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增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612例老年人ACVD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ACVD并发肺部感染发病率为24.7%;病死率占31.5%,明显高于同期未并发肺部感染的AVCD病死率(P<0.01)。病死率与AVCD的类型、发病前所患的慢性疾病、各衰竭器官的发生率和器官衰竭数目关系密切。结论:老年人ACVD发病后,应重视和处理引起肺部感染的因素,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发生率,由此可望降低AVVD并发肺部感染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