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临时性血管通路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经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66例血液净化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其中颈内静脉14例,股静脉52例,观察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颈内静脉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29.4天,股静脉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30.6天,局部血肿的发生率为3%,感染发生率为4.5%,导管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透析时血流量150~250ml/min。结论: 股静脉插管和颈内静脉插管具有安全、方便、实用而创伤小的特点,是建立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两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英建  李宏岩 《当代医学》2009,15(13):77-77
目的分析、探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和改进技术。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11月35例应用颈内中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进行分析,了解颈内中心静脉穿刺和置管过程中并发症。结果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1.4%,其中局部出血、血肿2例(5.7%),误穿动脉1例(2.9%),局部红肿感染1例(2.9%)。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置管在急诊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急诊血液透析(HD)治疗患者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经验,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急诊HD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行急诊HD治疗病例173例,其中右颈内静脉置管130例(75,2%),右锁骨下静脉置管31例(17.9%),右股静脉置管12例(6.9%),分析不同置营方法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 置管术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13例(7.5%)、皮下血肿11例(6.3%)、穿刺部位渗血19例(11.0%);置管术常见远期并发症有:血流量不足20例(11.6%)、导营相关感染13例(7.5%)、导管栓塞9例(5,2%)、导管意外脱落8例(4.6%)。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方便快捷、操作技术简便、并发症少且可以预防和治疗、能提供足够血流量等优点,是建立急诊HD治疗临时性血管通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榆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381-2382
目的:探索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术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术的成功率。方法:69例75次血液透析患者均采用美国kendall公司生产的永久性导管仰卧位静脉穿刺置管。结果:右颈内静脉穿刺永久性置管血流量充足,透析效果满意,穿刺成功率达94.7%,并且具有不影响患者活动的优点。结论: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血液透析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一种较好选择,特别适合高龄、糖尿病等血管条件差和心功能不全及预期寿命有限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对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效果的影响及优缺点,以供临床合理选用.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122例分别应用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各类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研究导管留置时间、相关并发症、血液净化时最大血流量、净化效果及患者耐受性等.结果 颈内静脉置管较股静脉置管血流量充足,留置时间长(P<0.05),患者耐受性较好,且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均较低(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是中毒患者血液净化首选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颈静脉与经股静脉建立临时性血液透析通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方法87例未建立永久性血透通道透析患者先后共经股静脉建立血透通道47例,经颈内静脉40例。观察两种插管途径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结果经股静脉者均一次性成功建立通路,经颈静脉者有4例未能成功穿刺,改用经股静脉;颈内静脉组平均留置时间(114.1±17.5)d,明显优于股静脉组的(92.2±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内静脉插管的感染及导管堵塞发生率低于股静脉插管。结论经颈静脉建立的临时通路并发症较少,但穿刺难度相对较大,对于穿刺经验不丰富的年轻医生推荐经股静脉建立血液透析通路。  相似文献   

7.
298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中应用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而行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的29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颈内静脉253例,股静脉45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并发症。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94.3%,更换部位后成功率100%;渗血或血肿的发生率9%;血流不足或阻塞的发生率4%;感染的发生率1%;导管脱落发生率1%。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是目前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的最理想选择,注意操作细节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锁骨下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在置管及使用情况中的优缺点。方法采取回顾性的对照研究,438例需紧急血液透析患者中先后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342例,颈内静脉置管96例。观察对比两种置管途径在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锁骨下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1%,颈内静脉93%,两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锁骨下静脉穿刺失败率为5.9%,颈内静脉5.6%,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平均58.5d,明显长于颈内静脉置管35.4d(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导丝未入上腔静脉8例,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0例;静脉回流不畅在锁骨下静脉置管11例,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感染及脱管发生率均低于颈内静脉置管。结论选择颈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应根据术者穿刺技能的熟练程度、患者的要求而定,两者各有其优劣。欲在右上肢造瘘时严禁在右锁骨下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9.
樊桂娟  许敏昭 《广西医学》2011,33(5):622-624
目的观察股静脉、髂外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需行血液净化治疗急、慢性肾衰竭患者130例,随机分为4组:股静脉置管(A组)组35例,髂外静脉置管(B组)组35例,颈内静脉置管(C组)组3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D组)组30例。观察4组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组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留置时间最短,D组留置时间最长。4组局部感染、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流量不足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不同的深静脉置管均可作为血液透析理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0.
刘莲琴  史珂慧 《中外医疗》2011,30(9):144-145
目的总结分析输液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及术后护理,为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提供一个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西安北车医院24例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穿刺部位选择、穿刺要点、术后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24例患者均成功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术后输液通畅;(2)1例患者发生血肿,发生率为4.1%,2例患者发生置管处皮肤轻微感染,发生率为8.3%。未发生其他并发症。(3)导管平均留置时间(20±9)d。结论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安全可靠,是经外周静脉输液困难的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的一个途径,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发症及处理。方法随访我院32例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的使用情况、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共计32例患者导管置入后均正常使用,其中2例为颈外静脉切开置管,其余均为右颈内静脉置管。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1.2±8.5)个月,最长时间为61个月。2例因导管感染拔除,1例因栓塞拔除,1例导管拔脱,4例因原发病死亡。结论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可长期保留,感染率较低,血流量可以达到充分透析,为不能建立瘘管的患者解决血管通路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发症及处理。方法随访我院32例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的使用情况、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结果共计32例患者导管置入后均正常使用,其中2例为颈外静脉切开置管,其余均为右颈内静脉置管。导管平均使用时间为(11.2±8.5)个月,最长时间为61个月。2例因导管感染拔除,1例因栓塞拔除,1例导管拔脱,4例因原发病死亡。结论带涤纶套双腔静脉导管可长期保留,感染率较低,血流量可以达到充分透析,为不能建立瘘管的患者解决血管通路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焱  赵爱琴  余洋 《医学综述》2013,19(9):1710-1712
目的探讨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解放军第309医院旃坛寺门诊部血液净化中心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行间心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7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68例半永久性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治疗,385例临时性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治疗,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采用美国Permcatch带涤纶套双腔导管,临时性双腔导管留置应用Seldinger技术,分析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半永久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功能不良占10.10%,感染占6.56%,临时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时间短,导管功能不良占27.6%,感染占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并发症低,解决了由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而不能做内瘘或人造血管的血液透析,为临床需要透析的患者提供宝贵意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颈内静脉留置涤纶环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为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右颈内静脉涤纶环双腔导管作为血透用血管通路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情况。结果:⑴导管留置时间(14.3±10.5)月,经导管血透时血流量200~300mL/min;⑵导管使用终点12例次,导管退出时平均使用时间(8.2±6.1)月;⑶术后渗血或血肿发生率43.9%,导管位置不良发生率2.4%;⑷平均感染率0.586次/100导管日,导管血栓发生率31.7%;⑸尿素下降比例为(71.5±0.06)%,尿素清除指数(KT/V)为1.42±0.19。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右颈内静脉留置涤纶环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透)用临时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特征,寻求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对104例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的血透患者进行观察。(1)对不同部位(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组及股静脉组)置管的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2)对相同部位不同预防方法感染发生率的比较:从样本中筛取80例经颈内或锁骨下静脉途径的临时性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前期3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预防导管感染;后期43例为试验组,使用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给药的试验方法,两组的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1)常规预防感染方法的61例临时中心静脉导管中,共发生与静脉导管相关的感染12例(19.6%),股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29.2%)显著高于颈内及锁骨下静脉(13.5%)(P〈0.05);(2)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大肠杆菌属;(3)两组采用不同的预防感染方法感染率分别为13.5%和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置管易发生感染,而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用药有助于降低感染率,延长置管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可能减少重新置管的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的效果。方法对16例尿毒症患者运用Seldinger技术留置带涤纶环(Cuff)双腔导管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导管置入后均能够正常使用,血流量均达到230~300ml/min.Kt/V为1.44±0.15,与使用内瘘的透析患者[Kt/v=1.43±0.19(n=1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半永久双腔导管平均留置15.2个月,最长25个月,最短4个月;16例患者中,2例出现感染,经抗感染2周后治愈,感染率12.5%;4例出现血栓,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2例治愈;血栓形成率25%,l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6%。结论对于血管条件差,内瘩建立困难,需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颈内静脉半永久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可以达到透析充分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颈外静脉穿刺建立长期血透导管的方法及护理。方法 4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经皮颈外静脉建立长期血透导管,对照组采用经皮颈内静脉建立长期血透导管。观察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导管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颈外静脉建立长期血透导管可以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长期血透导管的又一选择,尤其适合于颈内静脉穿刺失败者、颈内静脉长期导管感染需更换导管者、颈外静脉显露较粗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TCC)在血液透析中的可行性。方法:30例无法建立血管内瘘的患者,采用Permcath双腔导管作右侧颈内静脉内置入。结果:30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期间发生血栓形成或血流不畅2例,感染2例,出血2例,经处理后消失。除4例死亡外(非导管因素),其余均在继续透析中,血流量在200~300 mL/min之间。透析充分性与动静脉内瘘(AVF)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C长期导管安全性能高,能满足临床透析需要,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极好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中最合适的血管通路。方法对1996年12月~2008年12月的794例患者1350例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进行分析。记录每次单采术所采用的血管通路,观察并记录与血管通路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血流不足、局部血肿、感染、空气栓塞、穿刺部位出血、导管堵塞、血栓形成等)的发生情况。结果1350例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中,所采用的血管通路方式有3种:外周静脉穿刺+外周静脉穿刺、直接动脉穿刺+外周静脉穿刺及锁骨下/颈内静脉插管,其中外周静脉穿刺+外周静脉穿刺占97.8%(1320/1350),直接动脉穿刺+外周静脉穿刺占0.8%(11/1350),锁骨下/颈内静脉插管占1.4%(19/1350)。1350例次单采术中共有61例次发生与血管通路相关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5%(61/1350),其中外周静脉穿刺+外周静脉穿刺组为4.3%(57/1320),直接动脉穿刺+外周静脉穿刺组为9.1%(1/11),锁骨下/颈内静脉插管组为15.8%(3/19)。各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50例次单采术中无出现穿刺部位感染、空气栓塞、出血、血栓形成等与血管通路相关的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外周静脉穿刺作为单采术中简便、快捷、安全、舒适、经济的血管通路方式,更易为患,供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处理,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8例,留置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置管82例次,其中有11例患者重复置管(2~3)次。右颈内静脉置管134例,左颈内静脉置管4例,锁骨下静脉置管13例,股静脉置管31例。结果:导管留置时间:平均留置时间(14士12)月,其中颈内静脉(4~36)月,平均16月;锁骨下静脉(3~25)月,平均11月;股静脉(2~7)月,平均4月。导管置管时相关的并发症主要为:局部血肿17例(9.0%)、渗血21例(12%)和导管功能障碍3例(1.6%)。导管留置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通路功能障碍和感染,本组导管通路功能障碍13例(7.0%),其中血栓形成8例、隧道段打折2例,导管外鞘形成1例,血管狭窄1例。10例导管通路功能障碍经调整导管、尿激酶溶栓或手术修复,得到纠正,余3例拔管后重新进行穿刺置管。本组有15例患者发生局部感染(8.0%),给予消毒换药,管周皮肤涂察百多帮软膏后好转。结论: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但仍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重点防治置管期间局部巨大血肿和渗血以及导管留置期间血栓形成和局部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