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4):292-293
2002年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报告指出“大多数哮喘病人都预期可以获得哮喘控制,并且应该获得并维持哮喘控制”。2006年11月GINA官方网站公布了GINA执委会于2005年起草的一份新报告,该报告不仅吸纳了新的学术成果,而且推行一项基于哮喘控制而不是哮喘严重程度的哮喘管理方法。为了增加临床医生对该指南的了解,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行该指南,本刊将对GINA指南进行连续转载。  相似文献   

2.
2002年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报告指出“大多数哮喘病人都可以预期获得哮喘控制,并且应该获得并维持哮喘控制”。2006年11月GINA官方网站公布了GINA执委会于2005年起草的一份新报告,该报告不仅吸纳了新的学术成果,而且推行一项基于哮喘控制而不是哮喘严重程度的哮喘管理方法。为了增加临床医生对该指南的了解,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行该指南,本刊将对GINA指南进行连续转载。[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02年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报告指出“大多数哮喘病人都预期可以获得哮喘控制,并且应该获得并维持哮喘控制”。2006年11月GINA官方网站公布了GINA执委会于2005年起草的一份新报告,该报告不仅吸纳了新的学术成果,而且推行一项基于哮喘控制而不是哮喘严重程度的哮喘管理方法。为了增加临床医生对该指南的了解,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行该指南,本刊将对GINA指南进行连续转载。[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02年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报告指出“大多数哮喘病人都预期可以获得哮喘控制,并且应该获得并维持哮喘控制”。2006年11月GINA官方网站公布了GINA执委会于2005年起草的一份新报告,该报告不仅吸纳了新的学术成果,而且推行一项基于哮喘控制而不是哮喘严重程度的哮喘管理方法。为了增加临床医生对该指南的了解,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行该指南,本刊将对GINA指南进行连续转载。[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王世强  王雄彪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4):3019-3024
本文介绍了成人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叙述了成人哮喘和青少年期起病哮喘之间的差异以及成人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总结了既往国内外成人哮喘的研究成果,得出其发病机制可能和空气污染、肥胖、职业暴露等因素有关,为了使成人哮喘得到良好控制,应该避免职业暴露,并控制感染、进行自我管理等;同时指出哮喘表型的确定主要依靠其临床特点而非生物标志物,为研究新的方法治疗哮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袁姝华  王薇  殷勇  张磊  杨珍 《重庆医学》2015,(18):2543-2545
目的:探讨利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区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标准中哮喘控制分级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采用哮喘专家评估GINA控制分级,患儿及家长进行C‐ACT评分,确定C‐ACT诊断哮喘控制分级的临界值,评估C‐ACT与GINA分级的一致性,以及采用不同评估方法随访的患儿用药的变化。结果 C‐ACT诊断GINA哮喘未控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灵敏度93.2%,特异度71.1%,临界值为19分;诊断GINA哮喘控制的 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灵敏度77.8%,特异度85.9%,临界值为24分;C‐ACT评分与GINA标准在哮喘控制分级的一致性检验 Kappa值为0.67,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亚组中 Kappa值均大于0.53。结论 C‐ACT可准确区别GINA标准哮喘控制程度,有助于儿童哮喘管理,可作为儿科哮喘专科医师的一个有效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7.
总结和分析了近年来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的相关文献,以揭示哮喘发病的蛋白生物学机制,为支气管哮喘的机制研究、临床诊断及获取新的治疗靶点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万欢英  汤葳  黄绍光  邓伟吾 《上海医学》2005,28(12):996-999
目的词查上海地区的内科医师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病情分级及相应的诊疗手段的掌握情况。方法通过上海市医学会哮喘组和上海市哮喘之家分发问卷至各组员单位,由参加门、急诊工作的一线医师进行填写。问卷按答题者所在科室、职称、行医年限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共124名来自本市10所二、三级医院的临床一线医师参与了问卷回答。在对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的理解和贯彻方面总体认识情况良好,对轻度持续型哮喘的分级治疗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且职称为主治以上的医师在这方面认识相对较好,三级医院中对正确病情监测的概念比二级医院好。专科医师的总体认识优于普通内科医师。临床哮喘药物的使用情况方面掌握情况良好,对长效胁激动剂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普通内科医师与专科医师存在一定差异。较新的制剂和装置即都保和准纳器的使用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在有关GINA目标与困难的相关问题中。中国医师对于哮喘造成的呼吸功能障碍、哮喘症状及因此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的担忧和关注最显著,相对而言,对于哮喘住院和急诊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担忧减轻。结论加强对医师的教育工作及更广泛地推广新型药物和制刺,可能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常春  孙永昌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5):4355-4362
哮喘是影响所有年龄段人群健康的全球问题,1995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专家组出版了《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GINA报告)。2022年世界防治哮喘日(5月3日),GINA专家组发布了2022版《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GINA 2022),其中纳入了有关哮喘的新科学证据。我国哮喘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目前我国哮喘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本文主要对GINA 2022的更新要点进行解读,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哮喘的管理问题,并提出GINA 2022对国内哮喘诊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INA方案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门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在使用抗过敏、免疫调节剂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按GINA方案实行阶梯治疗。结果临床显效率91.2%.总有效率96.2%.结论GINA方案能有效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