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郭全周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1):1538-1539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无痛ERCP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芬太尼2 μg/kg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地佐辛0.1 mg/kg静脉注射,5 min后2组均给予丙泊酚血浆靶控质量浓度为3 μg/ml,分别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在麻醉期间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体动次数、SpO2<90%的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结果:2组患者检查前SBP、DBP、HR、SpO2以及镇痛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丙泊酚总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置镜时收缩压和检查毕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检查毕的HR及置镜时和检查毕的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SpO2<90%的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与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ERCP时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地佐辛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患者更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罩插管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在胸外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行胸科日间手术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喉罩插管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监测患者入室时(T0)、插管时(T1)、手术开始5min(T2)及拔管时(T3)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水平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麻醉苏醒后疼痛情况,记录麻醉苏醒时间和镇痛补救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SpO2、MAP、HR相对稳定,且T1~T2段SpO2相对升高,MAP、HR明显降低(P<0.05);麻醉苏醒时间缩短,术后12h、24h患者VAS评分降低,镇痛药使用比例减少(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呛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镇痛对泌尿外科全麻病人术后导尿管相关性膀胱刺激征(CRBD)发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行全麻手术的男性病人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DD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D组和D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1.0 μg/kg右美托咪定,DD组在诱导后常规消毒外阴及尿道口,经尿道注入5 mL达克罗宁胶浆镇痛,并将2 mL达克罗宁胶浆均匀涂抹于导尿管上润滑,C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行常规导尿术。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麻醉诱导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及拔管后15 min(T3)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躁动评分(R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麻醉恢复时间及术后CRBD发生率与程度。 结果 与T0时刻比较,C组T1、T2、T3时刻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明显升高(P < 0.05),D组T1、T2时刻SBP、DBP、HR明显升高(P < 0.05),而DD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C组比较,D组T2、T3时刻SBP、HR和T2时刻DBP及DD组T1、T2、T3时刻SBP、HR和T2时刻DBP均较低(P < 0.05),与D组比较,DD组T1、T2时刻SBP较低(P < 0.05),其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比较,D组、DD组T1、T2、T3时刻R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降低(P < 0.05),而C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C组比较,D组及DD组各时间点RS评分均较低(P < 0.05),Ramsay镇静评分较高(P < 0.05);与D组比较,DD组各时间点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除T0时刻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时间点评分均较高(P < 0.05)。3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及DD组术后CRBD发生率较低(P < 0.01),CRBD程度较轻(P < 0.01);与D组比较,DD组术后CRBD发生率较低(P < 0.01),CRBD程度较轻(P < 0.01)。 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镇痛可有效抑制泌尿外科全麻病人神经冲动,减少局部不良刺激,使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躁动程度,有效预防CRBD,并减轻病人的CRBD程度,增加导尿舒适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艾司洛尔对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和拔管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择期手术的61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常规麻醉前后缓慢注射艾司洛尔1 mg/kg。分析2组病人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3 min(T3)、拔管前(T4)、拔管后即刻(T5)、拔管后3 min(T6)7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T0、T3、T6时血浆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水平变化,以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BP、DBP、HR时间因素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事后多重比较显示,2组病人T1时SBP、DBP、HR水平低于T0时(P < 0.05),T2、T3时SBP、DBP、HR水平高于T1时(P < 0.05),对照组T5、T6时SBP、DBP、HR水平高于T4时(P < 0.05),观察组仅T5时HR水平高于T4时(P < 0.05)。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T2、T3时SBP、DBP、HR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T4时HR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T5、T6时DBP、HR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d、NA时间因素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事后多重比较显示,观察组病人T3、T6时血浆A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病人T3、T6时刻血浆Ad、NA水平明显高于T0时(P < 0.05),观察组T0、T3、T6时血浆Ad、N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拔管期呛咳的发生率为77.4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3.33%(P < 0.01)。结论艾司洛尔可有效减轻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和拔管的心血管反应,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黎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023-1025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芬太尼组(A组)和常规对照组(B组)各52例。所有患者检查前常规以2%利多卡因喷鼻腔、咽喉部4次,表面局部麻醉,1.5 ml/min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A组检查前5 min缓慢静脉输注咪达唑仑3.0 mg+芬太尼50 μg;B组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5 ml。2组患者均在用药后2 min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记录2组患者用药前(T0)、用药后2 min(T1)、用药后5 min(T2)、用药后10 min(T3)、用药后15 min(T4)及用药后30 min(T5)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患者呛咳、恶心呕吐、憋气、中断检查及不良记忆等不适反应。结果:A组T1~T3 SBP、T1~T4 MAP和HR均较T0降低(P<0.05~P<0.01),而T5 SBP、T1~T4 MAP和HR及T1~T5 RR与T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1~T4 MAP和HR均较T0和A组增高(P<0.05~P<0.01),2组SpO2均较T0下降(P<0.01),但B组T1~T4 SpO2均低于A组(P<0.01)。B组患者呛咳、恶心呕吐、憋气和不良记忆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A组高(P<0.05~P<0.01),B组8例因刺激过大而中断检查。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患者良好镇静的理想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预防双腔气管导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择期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行双腔气管插管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羟考酮0.1mg·kg-1组(OL组)、0.15mg·kg-1组(OM组)、0.2mg·kg-1组(OH组)和对照组。羟考酮各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5min给予相应剂量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4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入麻醉恢复室(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3min(T2)、拔管后5min(T3)时的心率(HR)及血压(SBP、DBP)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各时间点血浆皮质醇质量浓度,并观察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羟考酮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OL组T1—T3时的HR、SBP、DBP及皮质醇水平与T0比较显著升高,OM组和OH组T1—T3时的HR、SBP、DBP及皮质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均P<0.05);OM组和OH组T1—T3时HR、SBP、DBP、皮质醇水平与T0时比较,OL组T1—T3时HR、SBP、DBP、皮质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H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拔管后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OL组、OM组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5min给予0.15mg·kg-1的盐酸羟考酮可有效地减轻双腔气管导管拔管期应激反应,同时不影响患者的苏醒时间,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膝关节置换术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病人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C组采取全身麻醉,E组采取超声引导下SGB联合全身麻醉。比较2组止血带充气前(T0)、止血带充气后30 min(T1)、止血带充气1 h(T2)、止血带放气前(T3)、止血带放气5 min(T4)、止血带放气30 min(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并分析病人的麻醉药物用量(舒芬太尼)、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睡眠质量,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T0、T1、T2、T5的HR、SBP、SpO2、BIS比较,2组T4的HR、SpO2、BIS比较,2组T3的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3的HR、SBP、BIS高于E组(P < 0.05~P < 0.01)。C组的麻醉药物用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E组(P < 0.05);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与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GB可降低膝关节置换术止血带反应,从而稳定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术中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闭环靶控输注与持续输注对胆囊切除术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肌松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胆囊切除术病人中90例,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观察组采用顺式阿曲库铵闭环靶控输注,对比2组诱导前(T1)、插管后5 min(T2)、拔管前1 min(T3)、拔管后2 min(T4)、拔管后24 h(T5)MAP、HR、SpO2、ETCO2,肌松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同组内病人不同时间点的MAP和HR水平比较均显示,与T1时相比,T2时明显降低(P < 0.01),T3时升高(P < 0.01),而后逐渐恢复到T1水平(P>0.05);组间比较显示,不同时间点2个指标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病人不同时间点的SpO2和ETCO2水平比较显示,各时间点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显示,仅在T1时间点,观察组病人ETCO2水平略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他时间SpO2和ETCO2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松药物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1),2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闭环靶控输注与持续输注对胆囊切除术均具有很好效果,但前者肌松药物用量更少,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椎管内麻醉)及观察组(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各40例,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对比两组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10 min(T2)、麻醉后15 min(T3)、麻醉后30min(T4)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Ⅰ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时刻HR、MAP、Sp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麻醉在肺叶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行肺叶切除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TPVB麻醉(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入室后(T0)、切皮前(T1)、切皮后即刻(T2)、切片后1 h(T3)、切皮后2 h(T4)时刻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和麻醉苏醒时间、气管插管拔管时间、术后48 h舒芬太尼消耗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T0比较,观察组T1~T4时刻HR降低,MAP升高,且同时刻观察组HR、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IL-6、TNF-α、Cor、NE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血清IL-6、TNF...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与全身麻醉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21年5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140例,患儿均行腹腔镜疝气手术治疗,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GS)组、全身麻醉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GT)组,每组70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近远期认知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5月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1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硬膜外腔麻醉。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应激反应、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近远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时间、出血量、输液量、输血、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T0~T3时MAP、HR、SpO2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间的MAP、HR、SpO2有差异(P <0.05);②各组的MAP、HR、SpO2比较有差异(P <0.05);③各组MAP、HR、SpO2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T4~T6时MMSE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MMSE有差异(P <0.05);②各组MMSE有差异(P <0.05);③各组MMSE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T0、T3~T5时血清AD、NE、ET、Cor水平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间的AD、NE、ET、Cor水平有差异(P <0.05);②各组AD、NE、ET、Cor水平有差异(P <0.05);③各组AD、NE、ET、Cor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研究组T6时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T7时POCD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腔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可保障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近期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用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淮安八十二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80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超声引导下对照组行腹横筋膜阻滞(TAPB),观察组行双侧QLB。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睡眠质量[主观睡眠质量评分、24 h内镇痛泵总消耗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和不良反应及术后止痛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T0、T1、T2、T3的SBP、DBP、HR水平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SBP、DB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22.396、15.403和7.676,均P =0.000);②观察组与对照组SBP、DB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44.528、21.176和21.683,均P =0.000);③两组SBP、DBP、H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38.764、19.075和12.840,均P =0.000)。观察组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24 h内镇痛泵总消耗量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6、12、24 h的静息、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静息、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4.635和20.754,均P =0.000);②观察组与对照组静息、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48.432和51.267,均P =0.000);③两组静息、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8.416和22.763,均P =0.000)。观察组术后CD3+、CD4+、CD8+、CD4+/CD8+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术后止痛药应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QLB用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术中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药物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6月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瑞芬太尼+七氟醚,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统计两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水平、脑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64例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联合组(n=32)采用全身麻醉联合B超引导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中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状态、麻醉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及苏醒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T2时刻,联合组和对照组HR、MAP均较T1时刻明显下降(P<0.05),T3~T5时刻,联合组HR、MAP均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均明显高于T1时刻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联合组苏醒后躁动的发生率、躁动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行下肢骨折手术,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镇痛药物用量,促进早期苏醒和拔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超声胃镜检查中应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3月期间门诊行超声胃镜检查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镇痛方案选择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研究组镇痛方案选择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对比两组患者T0(麻醉前)、T1(麻醉后)、T2(入镜时)、T3(入镜后3min)、、T4(退镜时)各项生命指标(HR、SBP、DBP、SpO2)变化情况、丙泊酚剂量、检查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塑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1、T2、T3时HR、SBP、DBP水平较T0时明显降低(P<0.05),T4时恢复至T0水平(P>0.05),两组患者各时刻HR、SBP、DBP水平基本相当(P>0.05);对照组患者T1、T2时SpO2水平较T0时明显降低(P<0.05),T3、T4时恢复至T0水平(P>0.05),研究组T0-4时SpO2水平无明显波动(P>0.05),T1、T2时Sp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丙泊酚剂量、超声胃镜检查时间基本相当(P>0.05),研究组患者定向力恢复、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00%、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40.00%的对照组患者(P<0.05);低血压、心动过速、体动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当(P>0.05)。结论:超声胃镜检查镇痛方案选择羟考酮复合丙泊酚较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降低不良反应率更具优势,且缩短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更高,可在今后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曲马多减轻全麻患者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全麻患者拔管前静脉注射曲马多对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抑制效应,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术毕前30 min停用麻醉药物,观察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5 mg/kg,对照组不用药。观察用药时、吸痰时、拔管时瞬间、拔管后1 min、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 对照组吸痰、拔管瞬间、拔管后1 minSBP、DBP、HR均较用药时明显增高(P<0.01),拔管后5 min稍下降,但SBP仍高于用药时(P<0.05),而观察组SBP、DBP、HR在上述各期稳中略有升高,但与用药时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各数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01)。观察组患者苏醒平稳,无躁动,无切口疼痛。结论: 曲马多能有效减缓全麻术毕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曲马多复合丙泊酚对老年患者气管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和儿茶酚胺的影响. 方法 选择全麻术毕送PACU的老年患者40例,均为上腹部开腹手术,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于术毕拔管前给予静脉注射曲马多1.0 mg/kg和丙泊酚0.5 mg/kg;对照组给予10 ml生理盐水静脉缓慢推注,3-5 min后 予吸痰拔管.连续监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 min 3个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氧饱和度(SpO2);观察呛咳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同时于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0 min各采血4ml,检测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 结果 对照组拔管时HR、SBP、DBP、MAP显著升高,拔管后5 min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观察组拔管时HR、SBP、DBP、MAP较对照组更为平稳;两组各指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即刻与拔管后10 min E、NE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拔管后10 min E较拔管即刻明显增高,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NE拔管即刻与拔管后10 min比较无明显变化,与观察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中重度呛咳率观察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老年患者在拔除气管导管前给予曲马多复合丙泊酚能有效预防拔管时老年患者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阻滞(TPVB)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0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接受VATS肺叶切除术的早期肺癌患者106例纳入研究。将患者分为TPVB组和EA组,各53例。TPV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PVB+全身麻醉,E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全麻。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肺功能、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的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间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有差异(F =25.842,P <0.05)。②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有差异(F =101.268,P <0.05),TPVB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EA组低,相对镇痛效果好。③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有差异(F =42.638,P <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MAP、HR、SpO2比较有差异(F =19.635、27.415、40.362,均P <0.05)。②两组患者MAP、HR、SpO2比较有差异(F =12.845、24.632、31.486,均P <0.05),TPVB组切皮时高于EA组。③两组患者MAP、HR、SpO2变化趋势比较有差异(F =89.563、102.542、117.635,均P <0.05)。两组患者拔管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PVB组术后48 h的FEV1、VC、MVV及拔管后与术后48 h的差值大于EA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PVB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EA组(P <0.05)。TPV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EA组(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TPVB应用于VATS肺叶切除术的镇痛效果确切,有助于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护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符合ERAS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