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克 《广西医学》1998,20(3):368-370
报告15例临床上用Steffee椎弓根螺钉槽式钢板治疗脊椎滑脱的结果,平均随访2年6个月,效果满意。分析Steffee钢板的结构原理及其术式方法,体会到Steffee钢板治疗脊滑脱能达到较满意的复位,并具有术式简单,切口创面小,出血少以及固定牢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我院采用Steffee钢板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3例,其中椎弓根崩裂型2例,退变型1例。X光片示:滑脱Ⅱ°2例,Ⅲ°1例。3例行椎管探查,神经根管扩大减压,采用Steffee钢板复位固定。手术取硬膜外麻醉,俯卧位,后正中入路,行椎管探查减压术。再行椎弓根钻孔,放置螺钉,钻孔点在两横突根部中点连线和脊柱关节平面纵行延长线的交点上,钻孔角度一般是向外侧倾斜约15°,L5平面钻孔时还需向头侧倾斜10~20°,S1钻孔在S1下关节突软骨面中点上方2mm,向头侧倾斜20~40°。螺钉置入后先将钢板套在螺钉上…  相似文献   

3.
报告54例胸椎不稳定性骨折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随访结果满意,比较改良RoyCamille,RF,改良Dick,Steffee钢板及APF,提出APF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物,本文对椎弓根定点,螺钉置入角,深度及探查椎管作讨论。  相似文献   

4.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应用于脊柱损伤已较普遍[1,2 ] 。常用固定器有Dick和Steffee钢板两种 ,它们有短节段、三柱固定和不影响脊髓的特点 ,较哈氏棒与鲁氏棒为优[3] 。但此手术的关键是螺钉位置正确与否 ,因而导针的穿入更是关键。作者从 1993年 4月至今应用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损伤 2 0例。现将术中穿插导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男 17例 ,女 3例。年龄 2 4~ 76岁 ,平均 33岁。病程 1周至 2年。脊柱骨折 14例 ,脊椎椎体滑脱 6例。采用Dick钢板 14例 ,Steffee钢板 6例。术中 19例行X线摄片检查 ,证实导针位置正…  相似文献   

5.
3种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种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38例中,Harrington棒14便,Dick钉上0例,Steffee钢板14例。平均随访30个月。结果:!6例完全恢复,20例部分恢复,无恢复2例,认为3种方法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原理相似,但Steffee钢板如能有C臂电透配合探针定位则手术更简单安全。术中再通过“提拉螺旋”和“压榨螺旋”的机械功能复全,使春复位再固定,Harrington棒在胸椎或多多  相似文献   

6.
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应用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应用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共应用R-F系统及Dick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163例,脊柱滑脱Steffee钢板内固定35例。出现并发症有定位错误2例,螺钉位置不良15例,神经部分损伤3例,螺钉弯曲松动16例,矫正度数丢失12例,深部感染1例,对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1991年以来,我们对有症状的6例脊柱滑脱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Steffee钢板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滑脱程度由术前的31%矫正到术后的7%。全组患者无一例神经损伤,无螺钉松动、拔出或折断,融合率达100%。各项指标均校本院采用的其它术式为优。本文报道此组病例,并就本病的手术适应征、复位,固定融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通过椎弓根的固定是目前最有效的固定,利用螺帽被旋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干燥成年男性腰椎为标本,利用椎弓根螺钉、steffee钢板及X线机通过多角度系统折片对比研究,提出了椎弓根螺钉固定中几个常见的错误包括偏上、偏下、偏内、偏外、过长等,并且获得了高阳性率的特殊拍片法。认国螺钉或椎弓根的轴位片,左右30度斜位及头倾10度片,能够清晰地显示椎弓根螺钉的位置错误,在椎弓根螺钉的定位诊断只优于常规的正侧位拍片法。  相似文献   

9.
从1990-1996年,利用椎弓根螺钉钢板内固定加横空间植骨治疗脊柱滑脱症25例,14例得到完全复位,11例部分复位,滑脱率从术前平均30%减少到11%,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6年,平均4.2年,22例腰腿痛症状消失。X线片均显示植骨融合。认为steffee钢板是治疗脊椎滑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报告15例临床上用Stefee椎弓根螺钉槽式钢板治疗脊椎滑脱的结果,平均随访2年6个月,效果满意。分析Stefee钢板的结构原理及其术式方法,体会到Stefee钢板治疗脊椎滑脱能达到较满意的复位,并具有术式简单、切口创面小、出血少以及固定牢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提高Steffee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或避免术中失误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作者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992年1月至1995年1月开展的30例Steffee手术情况进行了总结。结果发现术中失误及术后并发症有:1.椎弓根钉置入不当,误入椎间隙,椎旁及椎管内3例。2.切口深部感染2例,感染率为6.6%。3神经根损伤3例。4.复位失败3例;5褥疮2例。结论术者应熟练掌握每一椎弓根的解剖及定位方法,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用Dick钉和Steffee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12例。平均随访7.4个月,无1例发现有神经症状加重或内固定松动等,全部骨折均获得坚固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后路椎弓根螺钉Steffee器械治疗脊柱前中柱损伤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及前纵韧带在Steffee钢板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采用新鲜人体胸腰段脊柱标本。计算平均顺应系数(fs)。结果 Steffee能恢复前中柱损伤的轴压、旋转稳定性,提高前屈、侧弯稳定性,前纵韧带对前中柱损伤后伸、侧弯有明显力学影响。结论 推荐Steffee器械治疗前中柱损伤,前纵韧带对Steffee有明  相似文献   

14.
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腰椎滑脱症57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总结应用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腰椎滑脱症57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应用Steffee钢板法33例,RF技术24例。手术方式采用全椎板减压、器械复位固定、小关节突横突植骨或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43例,优19例,良20例,可4例,优良率达90.7%,滑脱椎体平均复位率:Steffee73.4%,RF90.8%。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在滑椎复位率上RF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应用过程中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Steffee系统、RF系统、SF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及腰椎滑脱143例。结果:随访8月 ̄3年,发生并发症26例(18.2%),对各种并发症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结论:术者应充分阅片,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注意术后的护理,是减少椎弓根螺钉应用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用Steffee钢板变形对43例腰骶椎滑脱,椎弓根崩裂坐骨神经进行手术治疗。平均随访6年,腰骶椎滑脱完全复位38例(88.4%),滑脱明显好转2例(4.7%)未能纠正3例,Seffee钢板变形符合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使钢板和组织密切接触,术后复位满意,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骨科(325200)胡绍森[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器,骨折胸腰段不稳性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自1991年5月至1994年12月间,我科采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方法治疗25...  相似文献   

18.
Steffee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截瘫(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卫平 《广西医学》1997,19(1):18-20
作者报告应用Steffee椎弓根螺丝钉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截瘫42例。脱位完全复位者占74%,无一例出现截瘫加重和内固定松动现象。认为这种内固定系统具有复位和双重作用,能够使受伤脊柱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得到良好恢复。术后早期便能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经椎弓根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具有三维空间复位和短节段固定的特点 ,近十年来在国内外已广泛开展。围绕椎弓根螺钉的应用 ,出现了Roy camille ,Steffee和Dick等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继之在RF基础上出现改良后的新型内固定器—SF内固定器[1 ] 。我院自 1997年 5月~ 1999年 5月 ,采用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 38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 ,男 30例 ,女 8例 ,年龄 2 2~ 5 0岁 ,平均 35 .6岁。单节脊椎骨折 37例 ,双节脊椎骨折 1例。骨折按Denis分型[2 ] :屈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骨盆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对5例骶髂关节脱位采用后路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固定及前路钢板固定治疗。结果:X片示5例均复位满意,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随访5.18个月,固定无松动断裂,髂关节无再脱位,且无明显松动。结论:腰4、5椎弓根螺钉及骶髂螺钉系统结合前路钢板骨折不稳定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可获得即刻稳定性并良好维持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