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对27例窒息新生儿及18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清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窒息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酸(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窒息可以造成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酶谱的变化和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心肌酶谱反映了心肌损害的变化,其中CK-MB的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2.
心肌酶及其同工酶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25例窒息新生儿与18例无窒息新生儿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CK-MB/CK进行对照检测.结果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明显增高,CK-MB与CK-MB/CK早期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肌酶、同工酶及其与全酶活性比值定量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住院治疗窒息后心肌受损的84例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加入10% 葡萄糖注射液18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10d;血必净注射液用0.6ml/(kg·d)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76.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肌酶谱数据(CK-M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活性检测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窒息新生儿及60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清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窒息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结论:窒息可以造成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酶谱升高,心肌酶谱的检测对新生儿窒息患儿心肌损害有诊断价值,其中CK-MB的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14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儿71例。给予观察组患儿1,6-二磷酸果糖复合丹参进行治疗,仅给予对照组患儿1,6-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心电图,并对心肌酶谱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儿心肌酶谱结果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在临床症状消失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6 6,P<0.05);观察组患儿ECG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儿ECG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2 3,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后CK和CK-MB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1例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8.73%;对照组71例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1.83%。两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二磷酸果糖复合丹参对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对患儿心肌组的恢复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预后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牛磺酸(Taurine)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56例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新生儿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在其他治疗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口服牛磺酸干预,疗程10-14d,观察治疗过程中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电图及病儿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促进心肌酶谱、心电图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改善病儿症状体征及促进病情恢复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牛磺酸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小颖 《黑龙江医学》2006,30(6):453-45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临床表现及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疗效。方法窒息患儿51例,均接受常规心电监护,查心肌酶中的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CK-MB)和心电图,对比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的CK、CK-MB值。诊断为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者40例,予FDP治疗5~7 d,复查CK、CK-MB及心电图。结果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表现以心肌酶CK、CK-MB值升高最为敏感,其升高程度与窒息程度相关。FDP治疗后CK、CK-MB值显著下降。结论CK、CK-MB值可作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FDP可用于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80例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依据建档顺序分组,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建档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建档的40例患儿为研究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磷酸肌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阿氏(Apgar)评分、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29/4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Apgar评分和CK、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Apgar评分和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Apgar评分,改善心肌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0.5g,1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P<0.01)。在改善CK-MB、cTnI方面,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磷酸肌酸钠可显著提高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游森水  陈梅 《中外医疗》2013,(25):125-126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将90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保证内环境及生命体征稳定的治疗或其他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而治疗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1.0 g/d,7~1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68.9%(31/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P<0.01);治疗组的症状体征、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FDP)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 250mg/(kg·d),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改变,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36例,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27例,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儿血清CTNⅠ和CK-MB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DP辅助治疗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磷酸钠肌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雪莉 《当代医学》2008,14(23):13-14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 Bodium CP)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 64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53).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0.5g/次,1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症状,体征、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54%,明显高于对照组172.72%(P<0.01).治疗组在改善心肌酶谱水平方面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磷酸肌酸钠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心肌缺氧损伤的恢复,提高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相关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脓毒症心肌损伤纳入标准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血必净组24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液体复苏、营养支持、对症支持治疗和重要脏器功能支持治疗等。血必净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B型脑利钠肽(BNP)、血浆降钙素原(PCT)等指标和心电图的变化,并比较2组28 d病死率情况。【结果】(1)治疗后,血必净组患者外周血cTnI、BNP、PCT浓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浓度较对照组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血必净组28 d病死率为8.33%,对照组为1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整个治疗期间,2组39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改善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心肌损伤,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冯战桂  苏展鹏 《吉林医学》2013,(20):3979-3981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程度、不同日龄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情况,了解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和临床意义,为寻找更客观、敏感地反应缺氧后心肌损害的指标提供理论依据,以利于临床及时地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择58例窒息新生儿,分为两组,重度窒息组36例,轻度窒息组22例,分别于生后12 h内及生后第3天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活性,并将同期住院的无缺氧新生儿4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窒息新生儿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CK-MB、AST较灵敏,且与缺氧程度呈正相关,生后第3天心肌酶水平大部分恢复,LDH水平恢复较慢。结论:血清心肌酶水平能较及时地反映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程度,生后第1天尽早测定其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窒息后心肌损害为一过性,经及时复苏,保护心肌等治疗,心肌酶水平常在3 d内逐渐恢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林祖华 《当代医学》2008,(16):71-72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FDP 250mg/(kg.d)10min内静脉滴入,每天一次,7天一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做心肌酶谱测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1,6-二磷酸果糖(FDP)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窒息新生儿共60例,其中轻度窒息为A组,重度窒息为B组,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为C组.均为30例,全部病例均在出生后24 h内及出生后第7天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组患儿出生后24 h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显著高于C组(P<0.01).A组与B组患儿之间的心肌酶谱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儿经治疗后7 d,心肌酶谱活性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1)新生儿窒息程度与缺氧性心肌损害有相关性;(2)新生儿窒息早期即有心肌酶谱升高,且心肌酶谱增高与缺氧程度成正相关;(3)心肌酶检测有助于临床早诊断、早治疗及病情程度的判断,并指导临床早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新生儿窒息伴心肌损害时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且重度窒息患儿应长期随访心肌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7.
林祖华 《当代医学》2008,(15):71-72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耱(FDP)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FDP 250mg/(kg.d)10min内静脉滴入,每天一次.7天一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做心肌酶谱测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羟丁酸脱氢酶(HBDH)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1,6-二磷酸果糖(FDP)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耱(FDP)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FDP 250mg/(kg.d)10min内静脉滴入,每天一次.7天一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做心肌酶谱测定.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羟丁酸脱氢酶(HBDH)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1,6-二磷酸果糖(FDP)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1,6-二磷酸果糖联含维生素C治疗西宁地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儿科50例新生儿窒息并血清心肌酶谱变化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和维生素C治疗,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宁地区低氧因素使机体应激反应强烈,内脏低氧缺血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心肌损害严重,1,6-二磷酸果糖联合维生素C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增强促进心肌低氧损伤恢复,保护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检测与心电图检查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7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窒息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组40例与重度组32例,另取同期72名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三组均行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检测与心电图检查,比较各组血清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新生儿窒息程度越严重,LDH、CK、CK-MB和AST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QT-离散度>轻度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5.00%,高于轻度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各指标水平、QT-离散度可预测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新生儿窒息程度越轻则心肌损害越小、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