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钟盈  陈递林 《广州医药》2012,43(2):29-30
目的 结合子宫肌壁间妊娠病例资料的临床特点及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子宫肌壁间妊娠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治疗采用开腹局灶病灶切除.结论 人流术是发生肌壁间妊娠的重要病因,主要靠手术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收治的4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4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均有多次人流操作史,本次妊娠诊刮术均为宫内无妊娠物组织,B超提示均有异常妊娠,血HCG值范围与宫内妊娠近似.其中3例行剖宫取胚术终止妊娠并保留子宫.另1例在B超监护下宫腔镜电切破坏子宫内壁吸出孕囊,顺利终止了妊娠.结论 反复多次人流术是发生子宫肌壁间妊娠的重要病因.该病诊断困难,如能将B超和宫腔探查相结合,可增加确诊机会.既往治疗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最近在宫腔镜及介入技术的发展下有望在早孕期以微创治疗终止妊娠,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彭沙  钱睿亚 《医学研究杂志》2022,51(5):141-145,160
目的 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7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7例肌壁间妊娠患者中2例既往有宫腔操作史,5例有盆腹腔手术史,3例为胚胎移植术后,1例合并子宫腺肌病,1例合并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7例均有停经史,2例腹痛,4例少量阴道出血,3例无症状。术前3例诊断为肌壁间妊娠,1例诊断为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诊断为右宫角妊娠,2例诊断为普通异位妊娠。6例患者通过宫腹腔镜或经腹肌壁间妊娠物清除术均保留了子宫完整性,1例宫内合并肌壁间复合妊娠患者经期待治疗病灶逐渐吸收。结论 肌壁间妊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对具有高危因素患者应提高警惕,早期诊治有助于保全患者生育力。经阴道超声是首选筛查方法,MRI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探查可快速明确诊断并治疗。子宫肌壁间妊娠的治疗方案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子宫肌壁问妊娠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我院2009年6月-2009年9月期间收治2例子宫肌壁间妊娠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肌壁间妊娠与多次官腔操作、剖宫产以及多次盆腔手术史有关.目前主要诊断手段是B超、血HCG及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结论 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应引起重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减少病人损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为病变早期诊断及定位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5例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其MRI影像学特点。结果 5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中4例有多次宫腔操作史,1例合并有盆腔软组织粘连。3例病灶位于后壁,1例位于侧壁,1例位于宫角。病灶均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2.2×1.4×1.4)cm~(2.7×2.7×2.1)cm,病灶内信号不均匀,表现为混杂T1WI低、T2WI等-高信号影,内均可见囊泡状T1WI低、T2WI高信号,2例周围见斑片状T1WI高信号提示出血。病灶主体位于子宫壁内,子宫内膜高信号及联合带低信号连续,子宫肌层中高信号中断,呈膨胀性生长,未突破浆膜层。结论 低场MRI检查能对子宫肌壁间妊娠进行早期诊断及准确定位,对于临床及超声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进一步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子宫肌壁间妊娠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有9例患者采用剖宫取胚术终止了娠并且保留子宫;3例患者采用B超监护行宫腔镜电切术破坏子宫内壁并吸出孕囊,成功终止妊娠.结论 B超诊断结合宫腔探查,并配合动态观察血HCG可有效提高子宫肌壁间妊娠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正>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约占异位妊娠的1%,其发生率估计为1∶30 000次妊娠,于1913年由Doederlein等首次报道~[1]。肌壁间妊娠临床诊断困难,临床上多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宫角妊娠、子宫纵隔等,多为手术确诊。本研究报道我院近年收治2例肌壁间妊娠,其中1例为子宫肌壁间妊娠孕4月发生子宫破裂,另1例为刮宫术后巧合肌壁间妊娠死亡但未能识别最终通过手术确诊的肌壁间妊娠。  相似文献   

8.
毛灵芝 《右江医学》2006,34(1):109-109
子宫肌壁间妊娠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着床,不是种植在子宫内,而是四周被子宫肌层包围,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异位妊娠。笔者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学习时曾收集4例,均为该院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病例,现分析报道如下。病例介绍例1 35岁,吸宫史2次,剖宫产1次,停经58天,人流、药流术后恶心、呕吐18天,腹部彩超示:子宫7.60 cm×4.04cm×3.07 cm,宫底偏右侧见一4.28 cm×2.64 cm孕囊,入院后予诊刮术,未见绒毛组织,复查B超提示子宫肌壁间妊娠且着床部位肌层菲薄,即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右宫底部突起约4.0 cm×3.0 cm×2.0 cm大小,表面见0.8 cm破口,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宫颈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入院诊断为宫颈妊娠,经治疗后连续测定血β-HCG呈倍数下降,在备血及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条件下行宫颈钳夹及搔刮术;4例入院诊断为先兆流产,入院后行人流术,其中2例因刮宫后阴道大出血休克急诊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宫颈妊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B超、血清β-HCG水平测定,使早期宫颈妊娠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治疗和刮宫等保守治疗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降低手术风险,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4例残角子宫妊娠临床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4例残角子宫妊娠病例的报道,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和治疗现状.方法 对1995~2005年我院收治的4例残角子宫妊娠病例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3例患者因人流术后未见绒毛转入我院.入院时均无明显临床症状.3例患者行B超检查,其中2例提示为残角子宫妊娠.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论 残角子宫妊娠罕见,孕早期常无临床表现,B超及MRT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治疗妊娠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1年就诊于4家医院的妊娠4~20周的先兆流产患者127例,将其按妊娠时间随机分为A、B、C、D4组,A、B组为早期妊娠(妊娠4~12周),C、D组为中期妊娠(妊娠12~20周)。A组及C组应用间苯三酚联合常规保胎药治疗,B组及D组单独使用常规保胎药物进行治疗。对4组先兆流产患者的疗效予以评估,包括观察阴道流血和下腹疼痛情况,记录用药天数,监测妊娠4~8周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HCG及孕酮水平的变化,追踪妊娠结局。同时监控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组经治疗后阴道流血发生率从86.84%降至18.42%,B组阴道流血发生率从64.10%降至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经治疗后腹部不适发生率从44.74%降至7.89%,B组腹部不适发生率从28.20%降至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4~8周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体内HCG从(44612±49365)IU/L上升到(120802.67±56900)IU/L,但常规治疗者仅从(28080±43892)IU/L上升到(55166±36250)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天数分别为(7.97±3.83)d、(11.44±6.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D组治疗天数分别为(6.42±3.12)d、(9.53±7.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妊娠结局共失访10例,B组自然流产1例,C组自然流产2例,D组自然流产4例。使用间苯三酚的不良反应1例皮疹,1例皮肤潮红。结论间苯三酚治疗先兆流产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阴道流血和下腹疼痛的症状,促进早期妊娠HCG生长,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周贇  陈晓姣  杨钰  叶宝英 《安徽医学》2019,40(11):1208-1211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经手术证实为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3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探究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及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302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术前超声确诊218例,漏、误诊84例,总符合率为72. 2%,有腹痛、阴道流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史、异位妊娠史、人流史、剖宫产史、妇科手术史和生育史的比例分别为58. 9%、60. 6%、26. 8%、30. 5%、38. 7%、34. 8%、43. 4%和48. 3%。宫内外复合妊娠、宫颈妊娠、切口瘢痕妊娠、宫角妊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卵巢妊娠的超声诊断率较高(分别为76. 0%、82. 8%、85. 3%、81. 3%、65. 8%和51. 1%),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肌壁间妊娠的超声诊断率较低(均漏诊或误诊)。结论不同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不同。临床应重视患者病史,必要时扩大超声检查范围,或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以降低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影响宫腔形态的肌壁间子宫肌瘤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随访观察.方法 选取于生殖中心行IVF-ET,不孕合并超声检查示不影响宫腔形态的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91例,共行胚胎移植100个周期(观察组),抽取同期行IVF-ET治疗的单纯输卵管性不孕不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对照组).对两组的一般情况、控制性超排卵情况、体外受精参数和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胚胎种植率(26.7% vs 30.5%)、临床妊娠率(48.0% vs 51.0%)、自然流产率(20.8% vs 31.4%)、活产率(32.0% vs 28.0%)、早产率(9.4% vs 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81.3%(26/32)和71.4%(2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者超过半数(11/20),剔除的肌瘤大小为2~5 cm,无出现术中大出血.结论 不影响宫腔形态的肌壁间子宫肌瘤对IVF-ET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领域单胚胎移植(SET)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近两年进行SET的5130例新鲜与冷冻移植周期资料。对新鲜、冷冻周期分别进行比较,并分成选择性和被迫性SET亚组,对比患者的不同胚胎类型、不同年龄段在新鲜与冷冻周期情况下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在非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选择性SET周期中,35岁前移植第3天胚胎(D3)和第6天胚胎(D6)的临床妊娠率高达30%,第5天胚胎(D5)的临床妊娠率可高达50%;在PGT周期,小于42岁的患者临床妊娠率可达45%,特别是D5种植率在小于40岁的患者中各年龄段均可接近60%。随着年龄增加,SET妊娠率降低。在非PGT周期,D3胚胎在选择性、被迫性新鲜及冷冻周期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整体为选择性移植比被迫性移植临床妊娠率高。在D5、D6冷冻移植周期,选择性和被迫性组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和P=0.596);PGT周期中,D5胚胎选择性移植组较被迫性移植组临床妊娠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而D6胚胎选择性与被迫性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9)。非PGT周期各类型的胚胎移植在不同年龄段的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上被迫性D3和D6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最低。PGT周期在小于40岁患者的各年龄段中,选择性D5胚胎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均高于D6组,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临床上SET的临床妊娠情况良好。为避免由多胎引起的围产期并发症,临床医生及患者可以积极推进并选择SET。  相似文献   

15.
肖乾玉 《中外医疗》2011,30(10):146-147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破裂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早期发现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102例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及手术情况.结果 异位妊娠破裂患者常有早期休克体征,腹部剧痛,就诊时腹痛持续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均较短,腹腔出血量大.结论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异位妊娠患者的体表症状、有无腹部剧痛等病情变化,注意病史特点,以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资癸女贞胶囊对子宫内膜薄性不育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观察165例子宫内膜过薄导致不育症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雌二醇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服资癸女贞胶囊,监测排卵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子宫内膜厚度,黄体期血清孕酮及雌二醇质量浓度,追访妊娠及活产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A型内膜数量增加(P0.05)。结论应用资癸女贞胶囊联合雌二醇治疗子宫内膜薄性不育症,资癸女贞胶囊可通过降低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加子宫动脉的血流量,通过增加雌激素受体表达,使雌激素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进而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中药复方制剂通过调节全身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卵子质量,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部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剖宫产瘢痕部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同期53例疤痕子宫、宫内早孕患者作对照。结果53例CSP患者人工流产≥2次38例(71.7%),剖宫产≥2次16例(30.2%),单层缝合方式30例(56.6%),距前次剖宫产时间≤5年37例(69.8%),各因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史、多次剖宫产史、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式、距前次剖宫产时间≤5年是CSP发病的相关因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子宫切口缝合技术,加强宣传避孕知识,减少人流术。  相似文献   

18.
周琼 《当代医学》2014,(12):1-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HDCP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DC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HDCP的发生,与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多胎妊娠、文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HDCP与年龄、体质量、子痫前期史、孕中期平均动脉压、糖尿病史或肾脏病史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在围产儿的死亡率、窒息率方面,以32~34周胎龄为最高,其死亡率、窒息率明显高于周胎龄<32周以及32~38周的围产儿,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HDC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孕产期妇女应进行早期、合理的检测,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和药物干预,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保证孕妇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钱春枝 《安徽医学》2013,34(5):591-593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1月住院的7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按发病孕周分为两组:A组37例,28周≤孕周≤33+6周;B组36例,34周≤孕周〈37周,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A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呼吸窘迫综合症(RDS)的发生率、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8~33+6周的胎膜早破患者,应在严密监护下采取期待治疗,可改善围生儿结局,并不增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黄英 《吉林医学》2013,(36):7576-7577
目的:研究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74例患者中,63例患者经甲氨喋呤杀胚后B超监视下清宫,56例治愈,5例行经腹子宫切口妊娠病灶切除术,2例行子宫全切术;11例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48 h后行清宫术,必要时可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有效避免子宫切除。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医院条件,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施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