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LP)对炎症性肠病(IBD)小鼠肠道菌群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白介素10基因敲除(IL-10^-/-)小鼠作为IBD动物模型,将8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IL-10^-/-组和IL—10^-/- +LP组三组。IL-10^-/- +LP组每日灌胃0.5mLLP菌液(1.0×10^9 CFU/mL),其余两组灌胃Ringer缓冲液0.5mL,持续4周。以小鼠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及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细菌移位为检测指标。结果IL-10^-/-小鼠肠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明显下降,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升高,且肠道细菌移位明显增加;而连续灌胃LP菌液4周后,益生菌发挥了对肠道的调节作用,纠正了肠道菌群失衡,并降低了肠道细菌移位。结论LP能纠正炎症性肠病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减少细菌移位,从而增强了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金仁陈子方对脾虚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评价其对肠道微生态调节的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脾虚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妈咪爱组、金仁陈子方高剂量组、金仁陈子方低剂量组.以苦寒泻下中药大黄造成脾虚模型小鼠,灌胃给药7天后,选用厌氧及需氧菌选择性培养基测定粪便标本中代表性菌种: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结果 脾虚模型组小鼠肠道双歧杆菌(P<0.01)、乳酸杆菌(P<0.05)等厌氧菌含量显著下降.给予金仁陈子方灌胃后这两种厌氧菌含量均恢复正常(P<0.05),大肠杆菌(P<0.01)、肠球菌(P<0.01)、产气荚膜梭菌(P<0.05)在造模完成时含量显著上升,灌胃金仁陈子方之后大肠杆菌(P<0.01)、肠球菌(P<0.05)、产气荚膜梭菌(P<0.01)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脾虚证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异常低下,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含量显著增加,金仁陈子方可通过扶植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从而调节肠道微生态,对脾虚泄泻的恢复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2):87-91
目的:研究普拉梭菌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免疫应答、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C组、普拉梭菌组,后2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灌肠的方法建立UC模型,普拉梭菌组给予普拉梭菌的菌液灌胃干预。干预7d天后,比较3组间免疫应答、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的差异。结果:UC组血清中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及肠黏膜中叉头框P3(Foxp3)、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密封蛋白-1(claudin-1)、密封蛋白-2(claudin-2)的表达量及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白介素-17(IL-17)、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的含量及肠黏膜中视黄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的表达量及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的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普拉梭菌组血清中IL-10、TGF-β1的含量及肠黏膜中Foxp3、ZO-1、occludin、claudin-1、claudin-2的表达量及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目明显高于UC组,血清中IL-17、DAO、D-LA的含量及肠黏膜中RORγt的表达量及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的数目明显低于UC组(P<0.05)。结论:普拉梭菌用于UC小鼠的干预能够改善Th17/Treg免疫应答、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4.
合生元益生菌冲剂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合生无益生菌冲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合生元益生菌冲剂组.阴性对照组灌服蒸馏水14 d,合生元益生菌冲剂组灌服1 g/kg·d剂量的台生元益生菌冲剂14 d,检测实验前后肠道菌群数量.结果 灌服后小鼠肠道菌群与灌服前比较,,双歧杆菌数量有显著性增加(P<0.05),肠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有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合生元益生菌冲剂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七才汤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七才汤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小鼠灌服蒸馏水,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灌服不同剂量的七才汤14d,观察各组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等6种菌群变化.结果 实验前后对照组和七才汤低剂量组小鼠肠道内菌群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行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肠道细菌移位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SAP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发病至入院时间将SAP病人分为观察组(发病至入院≤48 h)与对照组(发病至入院时间>48 h),各50例,2组病人入院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比较2组病人肠道菌群数目(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和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及IL-10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菌群数及葡萄球菌菌群数明显减少,有益菌菌群数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群数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外周血IL-6、TNF-α含量均明显减少,IL-4、IL-10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早期超声引导腹腔穿刺引流可以减少SAP病人肠道细菌移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等四种单味中药颗粒剂按传统黄连解毒汤配方制成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只灌胃生理盐水,高、中、低剂组量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颗粒剂组方灌胃,观察各组小鼠饮食、运动、体重等情况,灌胃14天后,对各组小鼠的淋巴细胞数、细菌移位现象、肠道菌群和肠道病理切片等进行分析.结果: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高、中剂量组小鼠在试验期间体重增长缓慢,灌胃14天后其肠道益生菌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杆菌比大于1/3,出现了菌群结构失调;回肠黏膜变薄,绒毛显著萎缩变短脱落,细菌移位频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淋巴细胞数明显少(P<0.05).低剂量组体重增加明显,肠道菌群比例正常,淋巴细胞数未见变化,无细菌移位现象,回肠黏膜和盲肠均正常.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增加,条件致病性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较正常组减少.结论:高、中剂量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对肠道益生菌有抑制作用及对肠道粘膜有损伤作用.低剂量使用时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活动期、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肠黏膜标本中梭菌属、肠球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及拟杆菌属、大肠杆菌属这6种菌群含量,探讨肠道膜菌群改变在U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35例UC患者(活动期组20例、缓解期组15例)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乙状结肠黏膜活检组织,提取标本细菌DNA,根据细菌的16S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不同细菌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活动期组的肠黏膜标本中大肠杆菌含量增加,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梭菌属含量减少(P<0.05),但肠球菌属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缓解期组拟杆菌属及双歧杆菌属减少(P<0.05),大肠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梭菌属、肠球菌属含量无明显变化。活动期组患者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值<1,较对照组降低,而缓解期组与对照组B/E值均>1,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UC患者结肠黏膜存在明显的菌群变化,以活动期UC更明显,提示肠道菌群改变与U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王氏保赤丸对小鼠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的影响,从肠道菌群变化方面研究长期用王氏保赤丸是否引起小鼠肠道菌群失调,为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王氏保赤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王氏保赤丸147、49、17mg/(kg.d)灌胃14天;设正常对照组和抗生素致菌群失调对照组,分别予生理盐水灌胃、盐酸林可霉素灌胃14天。取盲肠内容物培养后分离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鉴定并计数。结果:各组大肠杆菌数量无差异。抗生素组肠球菌数量增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王氏保赤丸高、中、低剂组3种菌群计数无明显变化,与抗生素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期服用王氏保赤丸不会引起抗生素样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0.
崔路佳  王裕宣 《海南医学》2014,(20):3014-301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改变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并按照入组时疾病状态分为活动期组62例和缓解期组32例,与同期健康查体对照组50例进行大便菌群结构和细菌数量比较,同时检查三组人群中的内毒素、TNF-α、IL-6、IL-10、IL-4水平并分析这些炎性指标与菌群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发作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数量明显较少,肠杆菌、肠球菌和小梭菌菌群数量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酵母菌菌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组的内毒素、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而IL-4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及TNF-α与双歧杆菌数量呈负相关,与肠杆菌呈正相关;IL-6与乳酸杆菌、真杆菌呈负相关,与肠球菌呈正相关;IL-4与小梭菌呈负相关,与双歧杆菌呈正相关;IL-10与消化球菌呈正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菌群结构被破坏,体内促炎因子分泌增加,抑炎因子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益生菌对大鼠肠道菌群紊乱和细菌易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肠道补充益生菌对腹腔感染大鼠肠道微生态的改变、细菌易位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经盲肠结扎穿孔法及颈静脉空肠置管制成腹腔感染模型后,单独给予肠外营养或加用益生菌,持续5 d。第6天处死,取盲肠内粪便做厌氧菌培养,取腔静脉血及匀浆后的肺、肝、肠系膜淋巴组织作细菌培养,检测细菌易位率。结果加用益生菌的大鼠,肠道内的正常菌群除肠杆菌无明显差异外,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都较单纯给予肠外营养的大鼠多;肠道内的潜在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较单纯给予肠外营养的大鼠少(P<0.05)。单纯给予肠外营养的大鼠血、肺、肝和肠系膜淋巴组织的细菌易位率也明显高于加用益生菌的大鼠(P<0.05)。结论益生菌能纠正腹腔感染大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减少细菌易位,从而保护肠黏膜。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诱导的胃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稳定的抗生素诱导的胃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方法 SPF级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组,一组随机饮用0.5 mg/mL的头孢曲松溶液,一组灌胃125 mg/mL的头孢曲松溶液,连续4 d后检测盲肠菌群的变化,并且检测停用抗生素一周后菌群是否恢复正常.结果两种途径均能诱导菌群失调,且停用抗生素一周内难以恢复正常水平,但灌胃大剂量抗生素组小鼠的肠黏膜在一周内恢复较快,淋巴结的细菌移位率低于随机饮用抗生素组.结论饮用低浓度的抗生素是一种更优化的诱导菌群失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B2(PCB2)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炎及肠屏障的保护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 法选取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建立TNBS结肠炎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PCB2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 10)。PCB2治疗组小鼠每日给予PCB2灌胃(100 mg/kg,0.2 mL),对照组每日给予0.2 mL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处死小鼠,采 用H&E、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法等评估疾病症状、肠道炎症、肠粘膜细胞屏障功能和结构及PI3K/AKT信号改变情况。结果 PCB2治疗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在干预第3周和第4周均低于对照组小鼠(P<0.05),而平均体质量在干预第3周和第4周均高于 对照组小鼠(P<0.05)。PCB2 治疗组小鼠结肠炎症评分及肠粘膜炎症介质白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而白介素-10高于TNBS组(P<0.05)。PCB2治疗组小鼠肠粘膜对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通透性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阳 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及半定量分析显示PCB2治疗提高了TNBS模型小鼠claudin-1及ZO-1的表达水 平(P<0.05)。同时,PCB2治疗组小鼠肠粘膜p-PI3K及p-AKT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B2 可能通过抑制肠道PI3K/AKT信号途径发挥抗炎及肠粘膜功能和结构保护作用,可能会成为克罗恩病治疗新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心理应激对小肠细菌和小肠黏膜的影响,探讨心理应激后小肠功能的变化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用猫恐吓小鼠的方法制备心理应激模型.取近端小肠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小肠细菌.通过测定血浆中的D-木糖含量来观察小肠黏膜的损伤情况.结果 (1)应激组近端小肠大肠杆菌(1.79±0.27)log10(CFU/g) 与对照组(1.32±0.22)log10(CFU/g)相比明显增加(P<0.01),应激组乳酸杆菌与大肠杆菌的比例(0.52±0.56)较对照组(1.14±1.07)明显降低(P<0.05),应激组乳酸杆菌(2.31±0.63)log10(CFU/g) 较对照组(2.41±0.34)log10(CFU/g)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心理应激后血浆中的D-木糖含量[(3.02±0.85)mmol/L]较对照组[(0.94±0.33)mmol/L]明显升高(P<0.01).(3) 血浆中的D-木糖含量与近端小肠大肠杆菌数量呈正相关(r=0.6713,P<0.05).结论 心理应激后小肠功能紊乱可能与小肠微生态失衡和小肠黏膜的损伤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物白散干预肝癌原位移植瘤小鼠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回肠组织中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的表达及其和肠道菌群间的关系。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三物白散(56.47 mg·kg-1)组、万古霉素(5 mg·kg-1)组、消胆胺(2%消胆胺饲料)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肝内注射H22细胞复制肝癌模型,连续给药3周后,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水平;运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回肠组织中FXR的表达;通过16S rRNA法检测小鼠肠道菌群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物白散组和万古霉素组Th1细胞因子IL-2、TNF-α和IFN-γ水平升高,Th2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降低;回肠组织FXR表达降低;肠道中梭状芽孢杆菌丰度降低。结论:三物白散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下调回肠组织FXR的表达,逆转Th1/Th2漂移,发挥抗肝癌免疫应答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细胞因子、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5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以及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粪便中九种肠道菌群含量,比较三组间肠道菌群变化;同时采用 ELISA 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7A(IL-17)、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 IL-6)、干扰素-α( INF-α)、CXC 趋化因子(CXCL-13)的浓度,分析肠道菌群与细胞因子以及肝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属以及瘤胃球菌属含量减少;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梭菌属、白色念珠菌以及普雷沃氏菌含量明显增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肠杆菌科细菌与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性,肠球菌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呈正相关性;双歧杆菌与 AST、碱性磷酸酶(AKP)以及 HBV DNA水平呈负相关性,普雷沃氏菌属与 AST、AKP 以及 PT 呈负相关性,拟杆菌属与 AST 和 PT 呈负相关性,瘤胃球菌属与白蛋白(ALB)呈负相关性。另外,9种肠道菌群中只有肠球菌与 IL-17A 呈正相关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其中乙肝患者体内过度繁殖的肠球菌与 IL-17A 协同参与肝脏炎症反应过程,以致于肝功能受损呈恶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7.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A live cultures or sonicated sporulating cells, all containing enterotoxin, were repeatedly inoculated into sheep and calves by the intraduodenal route over periods of 30 to 35 days. Serum antibody to C. perfringens enterotoxin, tested by ELISA, developed in four of seven sheep and in two of four calves. The titers ranged from 400 to 1600. The live organism introduced into the duodenum did not become established in the bacterial flora of the intestinal tr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