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党业天  布桂林 《微创医学》2010,5(2):138-139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 对25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利用Cobra导管,超选择至脾下极动脉处,以明胶海绵条为栓塞剂行PSE,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脾脏大小的改变.结果 25例患者中,19例脾栓塞面积在50%~60%,4例70%~80%,2例脾栓塞面积在30%~40%.15例术后1周血细胞计数升至正常,9例术后1个月升至正常.术后23例CT示脾脏体积缩小.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腹痛,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PSE治疗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ortion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内科首选方法,不但能减轻脾亢进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还能保留部分脾脏功能。但PSE后并发症往往影响着栓塞后的效果,某些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作好PSE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对保证术后效果、减轻病人的症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PSE)治疗肝硬化合并牌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脾亢患者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或奈,行脾脏中下极动脉分支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比较术前、术后临床指标。结果:部分性脾栓塞术后1~4周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周B超提示脾脏有不同程度的梗死表现,1个月后脾脏体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术后常见腹痛、发热等不良反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性脾栓塞对肝硬化合并脾亢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介入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5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大、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PSE,栓塞剂使用明胶海绵,导管尽可能超选择到脾脏中下极分支。介入治疗术前、后定期复查血常规,CT测定脾脏大小,并对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25例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全部成功。栓塞25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全部成功。25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上腹部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的表现,经对症处理逐步缓解。栓塞面积〈40%者5例,40%~60%者16例,〉60%者4例。除2例栓塞面积〈40%者外,另外23例患者术后外周血细胞均逐步上升,术后1周患者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由术前的(2.34±0.53)×109/L和(34.45±7.34)×109/L分别上升为(7.65±2.34)×109/L和(79.36±22.38)×109/L。术后1个月患者的WBC、PLT分别为(5.78±1.21)×109/L和(97.34±21.32)×109/L。术后3~6个月CT复查,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栓塞面积〈40%者无并发症,栓塞面积40%~60%者1例、栓塞面积〉60%者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包括左侧胸腔积液1例,左下肺炎症2例。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能有效缓解肝硬化患者的脾功能亢进症引起的血细胞减少。掌握合适的栓塞面积、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抗炎及对症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并观察其并发症.方法:以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剂,对43例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脾栓塞治疗,术前以及术后检测外周血细胞数,超声测定脾脏厚经、脾静脉内经和门静脉内经.结果:PSE术后1周患者周围血白细胞、血小板数明显升高;PSE术后1月患者脾脏厚经、脾静脉内经、门静脉内经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结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PSE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缩小脾脏,降低脾静脉及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PYM)+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在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1999-2003年28例术后2年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分析,依据PSE所采用栓塞材料的不同分为:A组14例,栓塞材料为PYM+明胶海绵颗粒;B组14例,栓塞材料为单纯明胶海绵颗粒。经脾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计数直径〉1mm的脾内动脉数,栓塞上述血管的60%-80%。随访观察2组病例外周血管细胞计数改变及术后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例术后1年内血细胞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增高,A组较B组升高幅度大。2年后,A组白细胞及血小板均保持较高水平,B组血细胞计数下降趋势明显。术后发热与疼痛程度A组较B组轻。结论PYM+明胶海绵颗粒作为PSE的栓塞材料可有效治疗脾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区破坏,即末梢栓塞,使升高的血细胞持久保持高水平,作用明显优于单用明胶海绵栓塞。  相似文献   

7.
李红伟 《当代医学》2010,16(5):85-87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PSE)不同栓塞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治疗肝癌伴脾亢(HCC-HS)122例,其它继发性脾亢12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例,高雪氏病1例,其中53例行2次以上PSE;所有脾亢患者分为脾动脉主干内PSE术(主干组),脾动脉分干内PSE术(分干组)。所有患者术后观察脾脏栓塞程度,对血常规的影响,术后并发症情况,并与术前比较,以此评价PSE术的疗效。然后对主干组和分干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8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脾外栓塞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分干组较主干组轻而少。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脾动脉分支若呈二干型或三干型,则应尽量行分干内PSE术;分支若呈无干型或主干明显扭曲而插管困难时,则易行主干内PSE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意义及方法。方法对35例脾功能亢进患者以明胶海绵条为栓塞剂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PSE栓塞后白细胞计数(WBC)及血小板计数(PLT)上升,较栓塞前有明显差异。32例脾栓塞面积在40%-70%,3例80%-00%。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腹痛。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效果。②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以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剂加入庆大霉素24万U混合后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术前及术后检查外周血细胞、血小板计数。超声及增强CT检测脾脏大小及门静脉宽度并作比较。③结果术后3天复查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月、6月脾脏大小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④结论采用PSE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可以明显提高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缩小脾脏,减轻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和分析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对20例(男16例;女4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PSE治疗,观察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计数以及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术后各期计数有明显升高,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在治疗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用明胶海绵碎屑、碘油、平阳霉素进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栓塞面积约70%,并于术后第3天、第1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血细胞的变化,第1、3、6个月进行脾脏CT扫描。结果15例于第3天复查,显示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开始回升,14例3个月内达到或接近正常值,16例1-3个月CT复查脾实质均可见囊变坏死灶,14例脾脏体积缩小,以术后第3—6个月最为明显;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发热、肺部感染和少量胸腔积液。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范围控制在70%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脾功能亢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部分脾动脉分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象、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PSE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升高,脾脏回缩、脾静脉内径缩小,临床症状改善;超选脾中下极动脉分支栓塞法较脾动脉低压流控法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并发症少且轻。结论 PSE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可控,是目前治疗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背景 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患者,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大、再出血发生率高,经内镜及药物紧急治疗急性出血后,需进一步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目的 评价内镜治疗(ET)联合PSE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和EGVB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8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萍乡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和EGVB住院患者1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T组(78例)和ET+PSE组(80例)。ET组给予基本治疗和内镜处理,ET+PSE组给予基本治疗、内镜处理和PSE治疗。比较两组静脉曲张消失率、静脉曲张复发率及再出血率;于术前、术后4、12周检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黏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以及门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脾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并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T组和ET+PSE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ET+PSE组静脉曲张消失率高于ET组,静脉曲张复发率、3个月再出血率、6个月再出血率均低于ET组(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HA、PⅢP、LN和Ⅳ-C均存在交互作用(P<0.001);治疗方法和时间对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HA、PⅢP、LN和Ⅳ-C主效应均显著(P<0.001)。其中ET+PSE组术后4、12周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术前和同时间点ET组,HA、PⅢP、LN和Ⅳ-C均低于术前和同时间点ET组(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门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脾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均存在交互作用(P<0.001);治疗方法和时间对门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脾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主效应均显著(P<0.001)。其中ET+PSE组术后12周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均低于术前和同时间点ET组;ET+PSE组术后4、12周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均低于术前和同时间点ET组(P<0.05)。两组胸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PSE组发热、腹痛、腹腔积液发生率均高于ET组(P<0.05)。结论 ET能有效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和EGVB,PSE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手术前后给予优质护理。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安全可靠。优质护理能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程度及频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在我院对43例肝癌合并脾亢的患者进行脾动脉部分栓塞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脾脏栓塞面积50%~70%。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并作配对t检验。结果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1个月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术前明显升高(t=11.315,P=0.000;t=11.486,P=0.000),术后出现发热、腹痛、呕吐等并发症,未出现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术能有效提高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缓解脾功能亢进,有助于肝癌治疗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与部分性脾栓塞(PSE)联合应用对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价值。方法: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18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并PSE治疗,PSE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超选择性对脾动脉主干远端的分支进行栓塞。随访观察PSE术后反应及外周血象、CT、内镜所见,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8例行PSE28例次,栓塞范围40%~70%。术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5),末次栓塞6个月后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12例,血小板维持在正常值15例。术后内镜所见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明显减轻,患者食欲及体能有不同程度改善。28例次行PSE后均出现发热,27例次出现左上腹痛,4例次呃逆,2例次少量胸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消失。结论:PSE能有效改善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象,增强体能和免疫力,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与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应用,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栓塞量50%~70%。术后1周、2周和1个月复查血常规、肝功能,术后1个月进行CT复查。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栓塞术后1周、2周和1个月化验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高于栓塞前,红细胞、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白细胞(5.32±1.48)×109/L,血小板(105.68±18.18)×109/L;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在术后1周显著升高,术后2周和1个月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所有患者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胡建雁 《广西医学》1997,19(3):352-353
本文报道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9例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栓塞面积35%至70%,结果显示,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分别于术后第1周和第2周显著上升(P〈0.01),而血红蛋白半年后始呈现明显增高现象(P〈0.01),术后半年脾亢完全缓解率87.5%,7例随访33至50个月,脾亢完全缓解率85.7%,并发症有发热,腹痛,黄疸,上消化道出血等,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作为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前提升血小板的可行性,探讨PSE术后进行脾切除联合门奇断流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本组15例患者行PSE术后,观察PSE对血小板上升时间的影响,并明确血小板上升到适宜手术的时间。PSE术后2周内行脾切除联合门奇断流术,术中观察脾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并明确PSE后进行手术的最佳时机。结果 PSE术后血小板开始升高,1周时达峰值;脾脏与大网膜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粘连程度与PSE术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PSE纠正脾功能亢进,改善凝血功能障碍作用明显,可作为门脉高压而脾亢明显的患者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的一种术前准备措施。PSE术后2周内是进行脾切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