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脑瘫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根据患儿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对比治疗前后患儿日常活动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配合针灸治疗用于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者对其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9例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给予康复治疗+针灸,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评估不同治疗方式患儿恢复情况,组间对比两组疗效差异,门诊随访1年以粗大运动功能表(GMFM)、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ADL)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运动能力、生活能力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DL、GMFM治疗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4.6%(P<0.05)。结论:临床以康复治疗配合针灸治疗用于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者其疗效理想,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衡疗法”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为临床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平衡疗法”和常规按摩干预。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评定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得分均明显增加(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GMFM评分提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与常规按摩干预相比平衡疗法对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值得从事小儿脑瘫康复训练的治疗师和特教老师们借鉴和参考,以更好地促进脑瘫患儿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ow-rTMS)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给予观察组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Low-rTMS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GMFM、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GMFM、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联合Low-rTMS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患儿的尖足、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康复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治疗、生物反馈等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虚拟现实技术。两组均康复治疗3个月,康复治疗前后采用改良Tardieu量表(MT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 经3个月康复治疗,治疗组康复治疗前后踝关节MTS角度R1、R2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康复治疗前后GMFM量表D区、E区得分及ADL得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尖足症状,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弹性绷带的应用对脑瘫儿立位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立位及步行功能异常的脑瘫患儿71例,随机分为矫正组50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以Bobath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矫正组同时据患儿情况配备弹性绷带进行训练。2组治疗前后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对爬和跪、立位、步行等项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GMFM得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矫正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备弹性绷带并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更有利于患儿立位及步行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小儿脑瘫早期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选取本院小儿脑瘫患儿9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运动疗法,观察小儿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在小儿脑瘫患儿早期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疗法,能促进小儿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及身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医院-残联-家庭康复模式,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痉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纳入安徽省"七彩梦行动计划"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5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每组均给予常规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BTX-A治疗,医院康复1个月后转入残联康复机构持续康复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分别评价患儿双下肢痉挛程度、站立及行走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带养方式、MAS、GMFM D区、E区、ADL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2)半年后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GMFM D区和E区、ADL得分高于治疗前,MAS痉挛程度得分低于治疗前(P0.01)。(3)半年后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GMFM D区、GMFM E区、ADL得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MRS得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TX-A注射治疗缓解痉挛的疗效肯定,BTX-A注射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联合医院-残联-家庭康复模式,在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站立行走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总结坐位平衡能力训练在脑瘫患儿作业治疗中的临床体会。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着重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观察组患儿除此之外还进行坐位平衡功能训练,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6个月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WISC、GMFM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儿的C-WISC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瘫作业疗法中对患儿进行坐位平衡能力训练可以提高其智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上可加以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患儿86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运动功能(GMFM量表)及综合能力(PEDI量表)。结果:护理后两组GMFM、PEDI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对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综合能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城乡脑瘫患儿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并探讨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选取脑瘫患儿52例,城市和农村组各26例,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在家庭康复前及康复治疗6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和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or Children, WeeFIM)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康复治疗6月末GMFM和Wee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城市组患儿康复6月末两项评分均高于农村组( P<0.01)。结论家庭康复能明显改善粗大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城市患儿农村患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在痉挛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4例痉挛性脑瘫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干预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盖什尔(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评估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3个月,两组Gesell、GMFM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Gesell、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性脑瘫采用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患儿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杨红梅  张虹  张萍 《黑龙江医学》2021,45(4):373-375
目的:探讨基于核心肌群训练理念的康复护理在痉挛型脑瘫(SCP)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9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SCP患儿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的47例患儿资料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基于核心肌群训练理念的康复护理的55例患儿资料纳入观察组.护理4个月后,比较两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GMFM中D区、E区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BS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P患儿采用基于核心肌群训练理念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对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脑瘫儿童在我中心接受1学年(10个月,除外寒暑假期)的引导式教育,康复效果评价前后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和脑瘫儿童实用技能记录表进行评价。结果:引导式教育10个月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的五个能区的得分均有明显提高,引导式教育前后的得分对比P<0.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脑瘫儿童实用技能记录表中的大肌能活动的得分有明显提高,引导式教育前后的得分对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结论:引导式教育能明显提高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佩戴矫形鞋下利用减重仪对脑瘫患儿进行步态训练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大龄(≥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配戴矫形鞋下进行减重训练,结合运动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运动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进行摄像,评定粗大运动评分(GMFM)、Berg平衡评分,运动功能分级(GMFCS)等。结果摄像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步态改善明显,运动能力明显提高:GMFM、Berg平衡评分、GMFCS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也有所改善,但不如治疗组改善明显。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在运动综合康复治疗下结合佩戴矫形鞋进行减重训练能有效改善和提高脑瘫患儿步态及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家庭康复支持与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50例脑瘫患儿,对患儿家属进行康复训练技巧指导,经4个月的训练后观察其疗效,运用粗大运动功能-88项(Gross Motor Function-88)评定量表对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后GMFM得分有比康复训练前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康复支持能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将76例脑瘫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前后采用小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GMFM-88)对患儿站立与步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GMFM的D、E区功能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D、E区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站立与步行能力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20-23+27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肌张力障碍型脑瘫的疗效,探讨其对脑瘫儿童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8年12月接受康复治疗的肌张力障碍型的脑瘫患儿46例。将46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肉毒毒素注射。在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后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GMFM、BBS、ADL评定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GMFM、BBS、ADL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康复治疗2个月后的GMFM、BBS、ADL较术前有显著提高,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GMFM、BBS、ADL分数提高得更显著(P0.05)。有1例患儿出现轻微副作用。结论 BTX-A阻滞术可有效缓解肌张力障碍型脑瘫儿童的肌肉过度收缩,此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综合疗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治疗的7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功能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刺综合疗法(头针+体针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功能总疗效、儿童独立运动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 FIM)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Wee FIM评分和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综合疗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患儿则给予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和改良Ashworth法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和肌张力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评分和肌张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GMFM评分和肌张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脑瘫患儿治疗时给予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对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有益,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