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同伴教育对提高初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例初产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前门诊宣教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同伴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Latches母乳喂养评估量表评分,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及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产后2d、42 d、4个月观察组产妇Latch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1、2、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教育干预可提升初产妇产后哺乳技能,帮助初产妇适应母亲角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产科常规护理项目之余,于产前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产前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产科护理和传统方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产后第1周、第4个月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均值、纯母乳喂养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前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干预使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有显著提高,能缓解纯母乳喂养比例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产前产后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新生儿喂养情况以及母乳喂养不良因素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产后新生儿母乳喂养率达62.0%,高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各项母乳喂养不良因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初产妇产后新生儿母乳喂养率,降低母乳喂养不良因素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产妇148例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产妇产前、产后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比2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及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泌乳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率为85.14%,高于对照组的66.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初产妇产前产后护理在促进母乳分泌及改善母乳喂养方式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初次分娩的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后泌乳时间和新生儿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产后母乳喂养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泌乳后1-2d的泌乳情况和2-3d的泌乳情况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泌乳后0~1d的泌乳情况和>3d的泌乳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进行产前及产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缩短泌乳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产妇100名,按初产妇来到医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初产妇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于对照组的初产妇,护理人员实施普通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的初产妇,护理人员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为其实施产前及产后护理,分别观察两组初产妇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母乳喂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96%)、护理满意度评分(96.92±2.5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64%)、护理满意度评分(82.42±2.53),(P<0.05)本次实验研究中的护理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初产妇,能有效的提升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身心健康,提升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率和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产后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在母乳喂养率和持续时间上的不同.结果:观察组出院时、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并延长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双维度解决模式对初产妇剖宫产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行剖宫产的97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予常规产科剖宫产后护理模式,观察组49例予双维度解决模式进行剖宫产后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剖宫产后喂养自我效能、泌乳始动时间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双维度解决模式可提高初产妇剖宫产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使泌乳始动时间提前,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前宣教对初产妇产后恢复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产检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的产妇进行产前宣教,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产后感染率、母乳喂养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产后感染率较对照组低,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高,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宣教可以有效促进产妇恢复,提高母乳喂养率,应加强对孕妇进行产检宣教的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对母婴分离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母婴分离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产妇实施乳房穴位按摩,比较2组产妇满意度及产后3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7%,对照组满意度83%,观察组产后3个月母乳喂养率90%,对照组喂养率7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母婴分离初产妇实行乳房穴位按摩,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婴儿喂养费用、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1.
廖红  李婉容  李明丽 《河北医学》2016,(7):1182-118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经产道分娩率86.00%,高于对照组的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h 出血量(259.03±33.47) mL,对照组产妇产后24h 出血量(378.14±39.0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产后均随访3个月观察组纯母乳喂养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泌乳功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有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2.
杨富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77-1378
目的:探讨提高母乳喂养率护理干预的措施。方法:将1 0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05例,对照组49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院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1个月及4个月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产前及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作用,希望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5年03月至2015年12月自然分娩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每组各40例。第二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干预,第一组在第二组基础上采用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的母乳分泌及喂养情况。结果第一组乳汁分泌、疲乏状况以及母乳喂养率均明显优于第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及产后护理用于初产妇的分娩护理,可以明显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宋海华 《吉林医学》2014,(9):2010-20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图表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情况、母乳喂养及母婴保健知识掌握率、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对初产妇进行程序化、标准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使产妇获得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影响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待产的初产妇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5例观察组和35例对照组,分别采用产前产后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的时间以及新生儿喂养的情况。结果在泌乳时间方面,观察组产妇24-72 h范围内的产妇共计26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1例,而72 h以上的观察组只有4例,对照组出现20例,观察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前,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有21例,占比60%,对照组仅有12例,占比34.3%,低于观察组,P 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产妇产后泌乳的情况,缩短泌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个性化干预对剖宫产妇女产后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行为和母乳喂养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7月1日~8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n=171)和对照组(n=170),干预组实施产前与产后相结合的个性化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记录两组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出院时及产后42 d母乳喂养情况并比较两组间差异。  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民族、麻醉类型、术前进食时间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 d失访17例,此时干预组163例,对照组161例。干预组在出院时、产后42 d的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满意度、计划母乳喂养时长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出院时及产后42 d的乳房胀痛发生率及程度、乳头皲裂发生率、24 h配方奶添加次数、奶瓶使用率、喂养问题发生率均高于干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对象出院时,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均高于入院时,但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 < 0.001)。  结论  产前与产后相结合的个性化干预可提高剖宫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和母乳喂养满意度,改善母乳喂养行为,进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干预改善初产妇乳头凹陷程度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乳头凹陷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无缝隙干预护理。比较两组乳头凹陷纠正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BSES)、产后母乳喂成功率。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试验组乳头凹陷纠正率76.19%,高于对照组的42.86%(X~2=4.842,P=0.028);试验组内心活动、母乳喂养技能及BSE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2周和产后2个月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乳头凹陷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加显著,能更好改善乳头凹陷程度,提高BSES评分,增加母乳哺育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初次分娩孕妇8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产妇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化的临床护理方法,给予产妇产前及产后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初产妇分娩后的母乳喂养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产妇1~2 d 以及2~3 d 母乳喂养率要高于对照组(P <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初产妇在人工喂养、混合喂养、0~1 d 泌乳和超过3 d 的泌乳并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加强对初产妇产前与产后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产妇母乳喂养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同时观察其对产妇自我效能的影响,从而为初产妇母乳喂养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初产妇122例列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61例/组),其中产后实施常规在院护理为对照组,产后实施延续护理为观察组;统计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自我效能评分、社会支持评分,并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个月其BSES评分、SSR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95.08%(58/61)同样优于对照组81.97%(50/6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社会支持,改善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0.
《右江医学》2016,(1):34-37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桂西地区农村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桂西地区农村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住院期间均按爱婴医院要求进行常规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母乳喂养同伴教育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水平、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出院前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78);出院后1个月两组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掌握较出院前均明显提高(P<0.001),且研究组提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的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152.56±13.78)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27.94±15.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81.36%,对照组为6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结论同伴教育能提高桂西地区农村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水平,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提高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和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