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阐述姑息关怀是通过控制疼痛和治疗躯体的、社会心理和宗教困扰,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从而改善病人和其亲人的生命质量[1]。姑息关怀护理是对患有进行性发展的、且对根治性治疗无反应的疾病的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姑息关怀的主要任务是疼痛的管理、症状管理、患者其及家属的社会情感、精神支持、照顾者的支持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建构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对老年人关怀的伦理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老龄化是新世纪人类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老龄问题的核心内容是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和对其关怀问题.解决老龄问题是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今天,重视对老年人关怀和建构对老年人关怀的伦理原则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年关怀的概念界定及其内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关怀是在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边缘学科的交叉概念。它涉及医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领域。老年关怀是以为老年服务为中心 ,满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使其在物质上得到保障、精神上得到慰藉  相似文献   

4.
护理人文关怀是社会发展和护理进步的表现,是市场竞争条件下各医疗卫生机构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文关怀能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患者,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塑造医院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5.
王翠兰 《当代医学》2011,17(8):38-39
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变,人文关怀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过程,这就要求医疗服务者,不但要具备过硬的医疗技术和医学知识,更需要有广博的人文素质。在医疗服务中,注重人文关怀,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医疗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不可缺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人文关怀是广告传播中受众心理接受的基础条件.广告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具有向人们传达人生哲学观念和精神诉求的现代意义.消费文化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广告传播中的人文关怀状况,重视广告传播担负的社会责任,使广告真正成为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有机部分.以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坤  贾玉茹  段丽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1,(10):157-158
社会和谐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更改,致使护理模式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人文关怀将成为以后护理模式的主要导向。精神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依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将精神科病房的环境和护士的人文素质作为切入点,注重人文关怀,使现代化护理更好,更和谐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我校573名医学生,使用Jan Nyberg的关怀特征量表和Ngozi O.Nkongho的关怀能力量表,对他们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医学生的关怀能力与国外常模比较均偏低;女生的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与男生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护理专业学生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与其他专业学生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级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组间比较统计学均无差异(P>0.05)。结论:医学生的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偏低,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以增强其关怀意识,提高其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9.
关怀(Caring)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可以解释为关心、关爱、关照。它与不同的领域结合在一起就会有新的内涵。如人文关怀、生态关怀、临终关怀等。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体现的是对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是一种实践人类内心价值追求的、具体的、动态的过程。人文关怀可以延伸到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任何方面和领域。人文关怀的这种多元性与多样性特点不断扩展与延伸的过程正是人类自身不断走向文明和自由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HIV/AIDS病人心理关怀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HIV/AIDS病人的心理关怀和支持不仅影响着其生存/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对HIV/AIDS心理关怀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笔者分析当前国外在对HIV/AIDS病人实施全面关怀的具体做法和国内一些地区的尝试,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立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为中心、全社会参与的心理关怀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现代护理伦理学应用于临终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于一些恶性疾病,治疗已经没有意义,进行临终护理尤为重要。运用现代护理学开展临终护理工作,应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充分尊重病人及其家属的选择权。在进行死亡教育时要适宜适度。在护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与协作。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老年临终关怀新型文化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21世纪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日趋加重,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老年临终关怀文化模式显得尤为迫切。从灵性照顾、艺术审美观照、家庭伦理与社会关怀诸方面对构建老年临终关怀文化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定光莉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2):231-233,236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对临终者的人文关怀,社会工作者在临终关怀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案主自决原则作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之一,充分体现了临终关怀的“提高生命质量”的照护宗旨与社会工作的“尊重案主权利”的服务态度的结合。探讨在我国具体的国情下,案主自决原则在临终关怀中的运用范围,具体分析三类限制案主自决原则的伦理冲突:医疗保护中隐瞒病情与知情同意中告知原则的伦理冲突;中国传统孝道观念与尊重案主抉择权利的伦理冲突;对待死亡讳莫如深的态度与商讨死亡、预办后事的伦理冲突。结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诸多矛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社会工作者应运用访谈法、参与观察法、讨论法等专业方法和引领性、影响性、支持性等实务技巧,充分协调案主意愿、家属心理、社会舆论之间的关系,把握案主自决原则的运用尺度。同时,要在临终关怀中改变传统的死亡观念,完善死亡教育和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4.
王雪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5):26-27,35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与照护的一种特殊的医疗保健服务,是一项新兴的社会公益事业。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水平、服务质量等,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试从经济学的视角对这些问题与现象加以分析,并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临终关怀的性质、发展水平、模式选择、政策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传统道德的视角看临终关怀本土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道德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及其家庭道德这三个方面均富含有益于倡导和推进我国临终关怀的道德养料。尤其应重视家庭道德中的孝道观,基于它良莠并存,不能简单地回归;而是要弘扬其积极因素,以推进临终关怀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反思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宁养院构建宁养疗护"本土化"实践的历程。认为符合国情的"本土化"宁养服务是宁养疗护的根基所在;宁养疗护在改善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医药费用的开支;宁养疗护是对癌症患者治疗上的哲学思考,是理念不是界限。为使肿瘤防治走出"治疗过度"和"姑息不足"的误区,发展以居家服务为特色的中国宁养疗护模式,尚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中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新的医疗改革在整合医疗资源时于情于理都要扩大对老龄人群的关注,其中包括对临终人群细致周到的人文关怀。改变传统"重生贱死"的临床服务思想,为临终人群及其家属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在"乐生安死"的生命伦理信条下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遵义市社区居民和医务人员安宁疗护的调查,以期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开展安宁疗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遵义市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各25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比城镇社区居民对安宁疗护了解程度高,学历高低与安宁疗护认知的高低成正比,不愿意接受安宁疗护的人居多,对社区卫生服务能否开展安宁疗护缺乏信心。结论受访者缺乏对安宁疗护相关知识的了解,在遵义市开展安宁疗护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9.
非医疗性临终性关怀服务,是情感支持与精神慰藉层面上服务,在提高生命质量的同时也维护了患者的尊严.但传统观念、医患关系、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了临终关怀服务的大力开展,对此提出开展临终关怀谈话、建立关怀目标、设立医学伦理咨询顾问、开展家庭会议、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等相应措施,以期真正实现临终关怀所内涵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20.
梳理了临终关怀在我国本土化发展的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临终关怀还存在传统文化对临终关怀的影响;公费医疗报销问题;临终关怀团队成员基本素质与临终关怀的照护水平不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死亡教育;重塑"孝道"观;明确责任主体,完善法律、法规;多方筹措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打造优秀的临终关怀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