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芸 《中国医疗前沿》2013,(3):31+44-31,44
目的探讨血液疾病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血液系统疾病患者963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患者发生感染的不同的危险因素。结果全部患者中有237例患者发生感染,占24.61%。急性白血病感染率最高,慢性白血病出现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年龄〉55岁、住院时间〉45d、安置导管、进行侵入性治疗者或使用化疗药物感染率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疾病患者急性白血病感染发生率高,同时住院时间、老龄、安置导管、进行侵入性治疗或使用化疗药物也是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14年至2015年血液风湿病科18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科182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6例,111例次,感染率47.25%,例次感染率60.9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血液为主;年龄、住院时长、粒细胞减少缺乏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高危人群,呼吸道是主要的感染部位,年龄、住院时长和粒细胞数低下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琨琨  李忠俊 《重庆医学》2007,36(24):2477-2478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所引起的医院感染,为医院感染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本院血液科2001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144例经临床、血象、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并接受治疗白血病患儿进行研究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44例患儿中,发生感染70例,感染发生率为48.6%.感染部位及器官:以呼吸道、胃肠道、败血症、皮肤及口腔多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9/L 39例,占发生感染病例的55.7%;外周血中性粒细胞(0.5~1.0)×109/L 21例,占发生感染病例的30%;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0×109/L 10例,仅占发生感染病例的14.3%.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患儿医院感染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并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AL)并发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株特点.方法 对1185例次AL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其发生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AL 合并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5.06%,病死率为0.6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4.14%(P<0.01).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及中性粒细胞非缺乏组两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65%和0.88%(P<0.01).AL初发组、复发及未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07%、6.81%和1.57%(P<0.01).高肿瘤负荷组15.38%、低血红蛋白组6.79%、低血清蛋白血症组14.78%高于对比组(P<0.01).经验性治疗正确与否的病死率分别为8.8%和28.7%.病原体以G-菌为主,头孢三代耐药多见.结论 AL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率高.高龄、治疗前高肿瘤负荷、初治及复发状态、中性粒细胞缺乏、低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血症等是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根据血流感染病原特点经验性正确选择初始抗生素有助于改善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血液科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血液病中心收治的484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48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2例,256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5%,52.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血液、和下呼吸道为主,分别为20.3%、16.4%、14.8%,67%的感染发生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住院时间长是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化疗及住院时间与感染呈正相关,做好化疗期间及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能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科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患儿临床资料。结果:485例次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8例次,医院感染率22.3%。呼吸道感染43例,占39.8%,其次为败血症、口腔感染、不明部位感染等,分别占15.7%、14.8%、12.0%。108例次医院感染患者中检出21株致病菌,其中15株为革兰阳性球菌,占71.4%。住院时间延长、粒细胞减少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出现医院感染概率相对较高,为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针对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医院感染防控,如根据治疗要求尽量缩短住院时间,针对骨髓抑制程度采取有效措施等,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尽可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2010年9月漳州市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7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茵感染69例,发生率为14.48%,发生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有中性粒细胞数、激素的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和急性白血病的类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数、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激素的使用是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测因素.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易发生真菌感染,积极控制易感因素是预防真菌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4年12月~2008年12月住院的103例AL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AL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6.6%(48/103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化疗周期,近期感染、治疗阶段、住院季节、住院天数是AL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L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年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化疗周期、近期感染、治疗阶段、住院季节、住院天数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白血病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并为其有效防控提供对策。方法 收集362例次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样本来源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患者预后,并对是否感染多重耐药菌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提出防控对策。结果 共有47例次(13.0%)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检出样本中,痰液及血液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1例次(44.7%)及9例次(19.1%);在多重耐药菌的分布构成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占40.4%;32例次(68.1%)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好转出院。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住院次数≥6次、发热、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留置引流管及既往感染过多重耐药菌5个变量是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留置引流管及既往感染过多重耐药菌是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白血病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种类较多,多从痰液及血液中检出,且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总体预后较好;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白血病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危险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应加强监测与筛查,制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573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3例发生医院感染,另410例无任何感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8.44%(163/573),感染部位主要为口腔及呼吸道。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侵入性操作、化疗周期、未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激素。结论:住院时间延长,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接受侵入性操作、未使用抗菌药物、长时间应用激素和长周期的化疗均为急性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