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出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康复组进行远程家庭康复指导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按照出院时的口头康复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出院时、出院3个月末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 3个月末康复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出院时明显提高(P<0.05),但康复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恢复期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社区家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残疾后遗症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7月~9月对辖区内6个街道年满35周岁并在当地居住满5年的常驻人员中的脑卒中患者497例.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249例与对照组248例,分别比较入组时、干预1年和2年时的Brurnmertorm 偏瘫功能评定及改良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Brummertorm分级:康复组与对照组在于预1年时分别为3.00±0.06、2.68±0.47(P<0.01)、干预2年时分别为3.88±0.36、3.03±0.18(P<0.01).ADL评分: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干预1年时分别为47.03±9.66、45.17±9.64(P<0.05),干预2年时分别为68.19±9.69,64.54±7.48(P<0.01).结论 全面有效的社区家庭康复训练指导,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且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曾丽吟  黄仕青  杨衬  张娟 《吉林医学》2005,26(7):679-68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4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康复组(2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康复组除一般护理外,予以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与康复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组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早期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和重视心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张艳华  张国华 《中原医刊》2006,33(21):37-37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康复组除进行药物治疗外,还给予康复治疗,观察1个月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总有效率康复组83.33%,对照组52.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治疗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自评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出院后采取家庭康复治疗护理的56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作为家庭康复组,同时选取早前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45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家庭康复组患者抑郁评分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家庭康复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后,家庭康复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家庭康复治疗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抑郁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结合针灸、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两组给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行综合康复、针灸、高压氧;对照组仅给针灸、高压氧。治疗前及治疗30d后,运用Fugl-Meyer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标准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早期康复组有效110例,有效率达92.60%,而对照组有效92例,有效率为7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后,两组神经功能、FMA与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结合针灸、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6例,康复组实施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和院外恢复期康复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对两组患者活动情况、脑卒中和再梗死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溶栓治疗后康复组活动情况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01);在体力健康、精神健康和总体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01);康复组脑卒中和再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体能恢复,降低脑卒中和再梗死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病灶的部位、大小不同对早期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497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为8组,康复组与对照组各4组:A组(皮层、小病灶组)、A组对照组;B组(皮层、大病灶组)、B组对照组;C组(基底节、小病灶组)、C组对照组;D组(基底节、大病灶组)、D组对照组.康复组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及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康复指导和治疗.入院次日及出院前一天每个患者分别作ADL和FM评分,并作康复效率计算.结果 ①各组治疗前的ADL及FM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FM、ADL评分均较其对照组高(P<0.01);C组(基底节、小病灶组)康复效率与A、B、D康复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②康复效率与年龄、病变部位、病灶大小、是否有糖尿病相关.结论 ①早期康复治疗大病灶患者比小病灶的患者疗效相对低,皮层梗死患者比基底节梗死患者疗效相对低.②脑梗死患者康复的效率与年龄、病变部位、病灶大小、是否有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康复组和针灸康复组。康复组在给予常规西药的基础上结合康复治疗,针灸康复组在给予常规西药的基础上集合中医针灸和康复联合治疗,连续治疗3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间的平均压力峰值(MF)、平衡参数、偏瘫下肢运动功能(FMA)、平衡功能(BBS)及日常生活能力(MBI)的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足底压力峰值、平衡功能、偏瘫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并且针灸康复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针灸康复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但康复组治疗后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院内外康复训练对终末伸膝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院内康复组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至术后12 w,院外治疗组术后3d出院给予康复计划及指导,每2周门诊复查,至术后12w.对照组出院后家中自行训练.通过测量对比两组膝关节角度来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60例患者均获随访,院内康复训练组患者术后4 w后膝关节伸直角度(8.3±2.1,12)w膝关节不存在伸膝(2.3±0.7),而院外康复治疗组有的患者术后1个月与3个月存在终末伸膝角度分别为(19.7±4.6)和(10.9±3.8),对照组分别为(27.1±4.5)和(20.6±3.0).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院内康复训练,可以更好地防止膝关节伸膝迟滞带来的一系列膝关节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2.
早期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脑梗死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两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康复组除一般护理外,同时早期实施系统的、规范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结果康复组患者入院后30dFugl~Meyer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实行肢体功能康复治疗能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沈守赋 《中外医疗》2008,27(13):14-14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综合征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脑梗死偏瘫患者122例随机分成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康复组除进行药物治疗外,还给予康复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治疗30d,90d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 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90d后,康复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67.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0d,90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FMA提高程度康复组与治疗组相比有高度量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综合性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恢复期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右江医学》2017,(4):414-4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口服脉血康对脑梗死后下肢功能和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根据出院后采用的康复治疗方式分为三组,对照组30例,出院后自行康复治疗;康复联合脉血康组36例,使用脉血康胶囊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康复组31例,单纯使用早期康复训练。记录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简化FMA(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下肢评分及Barthel评分,90天时完成随访,记录治疗90天后Ashworth评分、下肢FMA及Barthel评分。结果三组患者在急性期的Ashworth评分、下肢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天时康复联合脉血康组和康复组FMA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康复联合脉血康组与康复组之间比较,90天Ashwort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使用脉血康后,90天时下肢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高于普通康复组(P<0.01)。结论康复联合脉血康治疗能更好地恢复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治疗痉挛性瘫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海洛因脑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海洛因脑病患者分为康复组30例与对照组26例,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分(FIM)量表分别比较出院时及出院后3,6和12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康复组在出院后家庭康复3,6,12个月时的FIM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的对照组(79.5±16.3 vs62.3±14.6,88.2±20.0 vs 65.5±13.4,99.6±21.2 vs 68.7±15.8,均P<0.05)。康复组家庭康复后3,6,12个月时的FIM较本组出院时逐渐提高(P<0.01)。结论:家庭康复能有效改善海洛因脑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105例脑梗死伴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组61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药物治疗、静脉输注高氧液体及吞咽康复训练.综合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综合康复组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6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等综合康复治疗能够促进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恢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脑梗死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早期康复组采用康复护理介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4周后两组吞咽障碍分级比较双侧检验 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康复组为91.67%,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对脑梗死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与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康复组实施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护理,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和简易Fugl Meyer积分评定法对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时、3个月后及随访时进行评定。[结果]入院时康复组Barthel指数和简易Fugl Meyer积分评定法分别为36.5±8.7和24.0±19.4,对照组分别为36.7±10.0和24.6±20.2;入院3个月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和简易Fugl Meyer积分评定法分别为70.9±12.6和65.8±25.2,对照组分别为49.2±12.6和37.6±24.9;出院后随访康复组Barthel指数和简易Fugl Meyer积分评定法分别为90.9±18.3和85.7±26.8,对照组分别为72.2±17.8和55.9±24.8。两组病人得分比较,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护理及一般护理对脑卒中病人的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但康复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软化期后患者医院内和医院外(社区或家庭)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急性脑梗死软化期后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家庭康复组60例,院内常规康复组60例,分别进行有计划的康复训练治疗。结果两组康复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软化期后患者较早出院,由神经康复小组指导,在社区(家庭)继续康复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脑梗塞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在采取常规治疗及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康复组联合实行早期康复护理,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康复组治疗6周的疗效(总有效率87.9%)明显优于对照组(67.2%),两组间率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采用康复护理对于改善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