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环甲膜穿刺套管针通气对呼吸道梗阻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对10只健康小型猪及12例呼吸道梗阻患者经皮环甲膜穿刺套管针通气,观察治疗前后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血二氧化碳分压测试结果。结果:小型猪经皮环甲膜穿刺套管针通气后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未出现明显变化;12例呼吸道梗阻患者经皮环甲膜穿刺套管针通气后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均显著提高,而血二氧化碳分压则显著下降。结论:经皮环甲膜穿刺套管针通气未对健康小型猪生命体征产生不良影响,而对呼吸道梗阻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甲膜穿刺术与环甲膜切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Ⅳ度呼吸困难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抢救,采用环甲膜穿刺19例(气管切开术前进行环甲膜穿刺15例,气管切开术中进行环甲膜穿刺4例),环甲膜切开6例。结果行环甲膜穿刺19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环甲膜切开患者均已成功插入气管套管,但仍有3例即时(1h内)死亡;1例24h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抢救成功,并于病情平稳后行常规气管切开。结论对大部分Ⅳ度呼吸困难的患者采用环甲膜穿刺结合气管切开可以解决气道通气问题。环甲膜切开术可适用于:血氧饱和度90%以下,呈快速进行性下降;上气道大出血随时有阻塞气道导致窒息危险;呼吸突然停止等病例。  相似文献   

3.
环甲膜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国良  郭军  周树夏 《医学争鸣》2002,23(15):1419-1421
目的 通过测量环甲膜的解剖学数据 ,为经环甲膜穿刺呼吸急救提供依据 .方法  10 0例成人在超声波下进行环甲膜观察 ,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 ,并结合2 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环甲膜测量比较 ,测量有关数据并在标本上摹拟环甲膜穿刺 .结果 裸露于两环甲肌内侧缘之间的环甲膜近似于长方形 ,超声波测量环甲膜中线处上下径为(4.4± 1.0 ) mm,宽度为 (11.9± 3.2 ) mm ,皮肤至环甲膜内侧气管面为 (3.9± 0 .6 ) m m,成人尸体标本测量分别为 (4.0±1.0 ) ,(10 .2± 2 .2 )和 (3.3± 0 .7) mm.环甲膜上下径在 4 mm者占 71.2 % .结论 环甲膜空间可提供直径为 3m m的穿刺针通过 ,经皮环甲膜穿刺一般穿刺深度为 5 mm即可到达气管内 .当进行环甲膜穿刺抢救上呼吸道梗阻时 ,经环甲膜穿刺套管针直径最好不要大于 3m m,以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吴江燕  程高升 《中国医疗前沿》2011,(20):47+52-47,52
目的探讨应用喉罩通气技术施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自愿接受无痛纤支镜检查的住院患者,麻醉诱导前用2%的利多卡因3ml予患者行环甲膜穿刺局部麻醉,予芬太尼、咪唑安定、丙泊酚静脉推注行麻醉诱导,待患者入睡后插入喉罩及牙垫,连接呼吸机给氧,让患者处于保留自主呼吸的浅麻醉状态。纤维支气管镜从L型吸痰通气接头的吸痰口插入进行操作。术中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并记录。结果所有患者检查中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4%以上,呼气末二氧化碳在35-45mmHg,血压、心率波动在基础值的20%之内。对整个检查过程无任何记忆和痛苦感觉。结论喉罩应用在静脉麻醉无痛纤支镜检查中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猪环甲膜穿刺和切开模型,供临床医师学习环甲膜穿刺和切开技术,提高紧急气道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麻醉气道相关的死亡率和脑损伤发生率。方法 选取会厌、声门、甲状软骨、环甲膜、环状软骨和气管等完整的猪喉做环甲膜穿刺和切开模型。在隆凸上方离断气管,注射器针筒连接气管和模拟肺。利用食指、中指和拇指触摸确定环甲膜的位置,然后依据流程行穿刺或切开建立有创气道并通气。结果 猪喉环甲膜定位明确,穿刺后建立的气道连接喷射通气装置。环甲膜切开后置入气管导管,连接呼吸皮囊进行通气,以上操作均获得理想的通气效果。结论 猪喉结构和人喉结构非常相似,能够模拟真实的环甲膜穿刺和切开,为临床医师教学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环甲膜穿刺用药结合持续正压经鼻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给药组及环甲膜给药组,分别通过气管插管、环甲膜气管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100mg/kg,再联合经鼻持续正压(NCPAP)通气治疗。结果 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愈率均超90%。结论 用24G静脉套管针经环甲膜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应用NCPAP治疗NRDS,同样能达到传统的经气管插管给药的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对患儿干扰轻微、并发症少、可重复给药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杂志》2022,(15):1123-1124
本文报道1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 术前合并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因拔管后患者出现声音嘶哑、上呼吸道阻塞、血氧饱和度大幅下降, 考虑存在喉返神经损伤。先立即给予抬下颌、置入口咽通气道、面罩加压给氧等措施, 患者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随后使用肌松监测仪, 提示患者存在肌肉松弛(肌松)残余, 使用舒更葡糖钠快速拮抗肌松残余。最终患者未再次发生上呼吸道梗阻等事件, 呼吸频率、潮气量正常, 血氧饱和度达到100%。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老年食管癌手术时采用保护性单肺通气模式,对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肺呼吸生理学的影响,探讨保护性单肺通气最佳呼吸参数.方法 选择食管癌手术患者3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A组(15例)和B组(15例),快速静脉麻醉诱导下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先行双肺通气模式,潮气量为8~10 ml/kg,呼吸频率为10~12次/min,进胸后改行单肺通气.A组采用普通单肺通气模式(潮气量10 ml/kg,PEEP 0 cm H2O),B组采用保护性单肺通气模式(潮气量6 ml/kg,将PEEP维持在8 cm H2O左右).连续监测潮气量、气道峰压(Ppeak)、平均压气道(Pmean)、气道阻力(Raw),动脉氧分压(PaO2),监测心电图(ECG)、动脉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B组术中潮气量、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A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食管癌手术采用低潮气量结合呼气末正压的保护性肺通气可改善单肺通气中的氧合,有利于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不同使用方法的效果。方法对40例需用辅助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手和双手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进行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采用双手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组患者比单手组血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高(P〈0.05);而呼吸频率和心率却较低(P〈0.01)。结论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技术是一个有效的协助的透气方法,最好采用双手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叫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不同使用方法的效果。方法对40例需用辅助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手和双手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进行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采用双手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组患者比单手组血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高(P〈0.05);而呼吸频率和心率却较低(P〈0.01)。结论口咽通气管加气囊面罩通气技术足一个有效的协助透气方法,最好采用双手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甲膜穿刺麻醉联合雾化吸入麻醉在电子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进行电子气管镜检查的18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90例采用雾化吸入麻醉,B组91例采用环甲膜穿刺麻醉联合雾化吸入麻醉,观察麻醉效果、通过声门时心率和指氧饱和度。结果两组麻醉效果、通过声门时心率和指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甲膜穿刺麻醉联合雾化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单纯雾化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潮气量、呼吸末正压 (PEEP)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应用。方法 :选择 2 4例ARDS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 ,比较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与低潮气量十PEEP机械通气治疗的两组病例血气指标、中心静脉压 (CVP)、血氧饱和度 (SpO2 )及出现多器管功能不全(MODS)的时间。结果 :两组中血气指标、CVP、SpO2 ,无显著性意义。出现MODS时间氏潮气量十PEEP机械通气组明显延长 (P <0 .0 5 )。结论 :低潮气量 ;PEEP机械通气在ARDS患者治疗中 ,改善氧合状况与传统方法无差异 ,但因能比较有效地防止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 ,适于ARDS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杜建蓉  荣秀华  谢群芳  黄丹 《西部医学》2011,23(10):1998-1999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抽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阶段研究急诊科接诊的41例抽搐患者,其中2008年4月~2009年3月使用开口器20例为对照组;2009年4月~2010年6月使用口咽通气管21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在处置前后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及安置所耗费时间和成功率。结果两组处置前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处置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放置口咽通气管后病人的缺氧症状有明显改善。两组置管耗费时间、成功率相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口咽通气管能迅速为抽搐患者建立有效气道通气,保持呼吸畅通,防止舌后坠及舌咬伤。  相似文献   

14.
张国良  张晓峰 《医学争鸣》2002,23(15):1375-1375
0 引言 套管针环甲膜穿刺紧急气管通气是快速简便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们在近 2 a做了 6例套管针环甲膜穿刺通气建立通气道 ,对缓解上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通气困难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男 5 ,女 1)例患者 ,年龄 14~ 6 2岁 ,就诊时间 :4 5 min~ 2 7h.其中颌面部爆炸伤 2例 ,撞击伤 3例 ,刀砍伤 1例 .患者均在就诊时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低氧血症 ,脉搏氧饱和度 (Sp O2 )监测在 6 0 %~ 80 % .患者均有意识不清 ,呼吸急促 ,常规气管插管困难 .1.2 套管针环甲膜穿刺通气方法 患者仰卧位 ,头后仰 ,充分暴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小潮气量辅助/控制(A/C)通气方式与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实施肺保护的差别,寻找更利于ARDS病情的机械通气的方式。方法前瞻性、对比观察APRV和小潮气量A/C通气方式对ARDS病人氧合指数、肺顺应性、血液动力学及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APRV通气方式与小潮气量A/C组(对照组)相比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明显改善,血液动力学稳定,肺顺应性增加,带机时间缩短。结论 APRV通气方式可从限压、小潮气量方面,打开肺通气策略实施肺的保护性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6.
气管内喷射通气用于喉显微手术宋言珠,程保安,杨华(菏泽地区人民医院,274031)我院先后采用18#硬脊膜外穿刺针头经环甲膜刺入气管内和细导管经口插入气管内喷射通气,应用支撑喉镜行施喉显微手术93例,取得良好效果,本组男39例女54例、年龄15~68...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变化,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和病房确诊为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IV型胶原、层黏连蛋白的水平。结果:所有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层黏连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以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解剖定位法在危重新生儿颈外、腋及股静脉留置中的应用.方法 将180例重症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解剖定位法),对两组一次成功穿刺平均时间、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穿刺前后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一次成功穿刺平均时间、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穿刺前后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定位法在危重新生儿颈外、腋、股静脉留置的应用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一次成功穿刺平均时间快,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对机体刺激和影响小,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穿刺,建立简单、有效、经济、实用、方便的静脉通道,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吴月丽  吕雪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0):2401-2403
目的 探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对行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卧位调整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行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及监测组,各75例,常规组患者更换体位3 min内行经皮血氧饱和度、潮气量记录,监测组患者同时持续监测PETCO2.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情况;机械通气治疗撤除3 h后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呼吸、血气分析情况.结果监测组较常规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缩短,VAP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机械通气治疗撤除3 h后心率、呼吸减慢,经皮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卧位时给予PETCO2监测,可依据PETCO2调控呼吸机相关参数、指导撤机程序、及时预警呼吸机故障,使患者更为安全、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照无创呼吸机气道正压通气前及应用无创呼吸机4h后的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脉率(PR)、潮气量、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应用无创呼吸机4h后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脉率、潮气量、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可减轻COPD患者的吸气阈负荷,减少呼吸肌做功,降低耗氧量,促进呼吸肌,膈肌收缩功能恢复,增加通气量,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使相应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