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术前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7例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术中采用了血液稀释自体输血 ,术后检测观察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血小板 (PLT)的恢复情况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和用量 ,15例术中同种异体输血病例为对照组。【结果】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组术前HB 134g/L ,HCT 0 42 8% ,PLT 14 6× 10 9。术后 3dHB 119g/L ,HCT 0 36 8% ,PLT 12 2× 10 9。术后 1周HB 12 1g/L ,HCT 0 40 2 % ,PLT 12 5× 10 9,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抗生素应用时间及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有利于病人术后的恢复 ,减少输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稀释式自身输血应用于心脏手术中观察不用或少用异体库血进行心脏手术效果.方法 对40例进行心脏手术患者(试验组)术中采用稀释式自身输血节血措施,同期使用异体输血法的40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见血小板(plt)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压积(HCT) 异体输血等差异.结果 稀释式能避免和减少输用异体血液,术后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无统计学行状差异(p>0.05).结论 心脏手术中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少输和不输异体血,降低对库血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3.
46例肿瘤手术中自体输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手术中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76例身体状况好、需要手术输血的肿瘤患者,自体输血患者46例,其中预存式输血(PABD)40例,稀释性自体输血(AHD)6例.异体输血患者30例.观察输血前后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变化以及输血反应.结果 自体输血前后,患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异体输血组相比,自体输血组手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后血红蛋白含量高、输血后发热及皮疹较少.结论 身体状况良好的肿瘤患者手术时,自体输血有明显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稀释式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例心脏病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采集自体血,并补充等量液体,然后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手术结束同时回输自体血。观察患者血液稀释前与手术后第1天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变化及异体输血量情况。结果 3例心脏病患者术后Hb、Hct、Plt恢复良好,手术异体输血量减少。结论稀释式自体输血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有良好作用,对节约用血、减少或避免血源性传染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7,(11):1542-1544
目的: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完成初次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血液回收组)和对照组(不使用血液回收机组),各50例。检测并对比两组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数量、术后24h的引流量、术前和术后24h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结果:试验组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24h引流量、术前和术后24h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应用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节约了大量库存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需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使用抽签法将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预存自体输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异体输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异体血使用总量与患者术前3天、麻醉诱导前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对比不存在差异(P 0.05)。两组患者的异体血使用总量比较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术前3天、麻醉诱导前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无差异(P 0.05)。观察组术前3天、麻醉诱导前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赵欣  吴丽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0):1349-1350
目的:探讨外科大手术患者行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120例择期外科手术患者(预计出血量>800ml,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40):A组采用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技术,B组单纯自体血回输技术,C组不采取以上血液保护措施。各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4h,术后48h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红蛋白水平(Hbg)、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记录术中液体出入量、术中出血量、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C组术后24h和术后48h的血小板数量和凝聚功能明显降低(P<0.05),术中出血量及异体输血率则明显提高(P<0.01)。结论:外科大手术中联合应用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能明显减少异体输血,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42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自体血液回输)和观察组(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于术前、输血前、手术结束、术后24h,监测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异体血输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择期手术患者,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能够有效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的用量,确保患者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单采自体血液在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估计术中出血量较大,符合国内外预存自体输血标准的外科择期手术患者8例,入院后第2、3天下午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单采压积红细胞3~6U(来源于800 ~ 1200ml静脉全血的红细胞)和机采血小板1U,采集中补充生理盐水500 ~ 1000ml.当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患者收缩压下降至90mmHg以下时,开始回输自体血液,并于手术结束前全部回输入患者体内.观察8例患者预存采血前、单采后、手术前、手术结束后血常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手术结束时血压(SPB,DPB)、心率(HR)及手术中液体输入总量、术中出血量、自体输血量、异体输血、输血反应等情况.结果 8例患者术中输注自体血液,未输注异体血液成分,单采中和输血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单采储血后和手术后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自体储血前,手术失血量300 ~ 1200ml,占整体血容量的7%~ 26.49%.术后患者心率、血压平稳.结论 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液成分进行自体备血安全且疗效较好,能保障中型及大型手术的手术用血.  相似文献   

10.
自体引流血回输在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期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期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作用。方法44例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期置换手术患者,31例术后使用CBCⅡConstaVacTM型回输血器予自体引流血回输作为观察组,13例术后仅异体输血作为对照组。记录回输血总量并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第7天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共回输自体引流血24980ml,占总输血量52.5%,人均输血量628ml,对照组共输异体血12000ml,人均输血量923ml,两组人均输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恢复接近正常。结论自体引流血回输是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期置换手术中安全有效、简便可靠的输血方式,可减少异体输血量,避免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等综合节血措施在小儿先心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60例小儿先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综合血液保护策略:自体血回输;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和甲泼尼龙;术前3d肌注Vit K1;应用改良超滤.对照组常规操作.两组患者剩余机血均回输体内,转中监测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值结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间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数、异体血输入量、心包纵膈引流量、血红蛋白尿、ICU带管时间等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体外循环停机后HCT、Hb、PLT数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血输入量、心包纵膈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血回输等综合节血措施可以有效浓缩血液,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和止血功能、保护血细胞、减少异体血的输入,节约用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对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循环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22例骨科手术病人术前行挠动脉穿刺采自体血,同时于外周静脉输入2~3倍的长源雪安和平衡液,术中连续监测HR、MAP、CVP、SpO2及尿量变化,分别于采血前、后30 min,回输血前、后30 min及术后1 d和7 d监测HCT、Hb、PLT、RBC的变化.结果 手术全过程的HR、MAP、CVP、SpO2无明显变化(P>0.05),ECG未见心肌缺血表现,稀释后HCT、Hb明显降低(P<0.01),但未低于最低值(0.25).PCT、RBC有所下降(P<0.05);术后7 d HLT、Hb、RBC恢复较快,PLT明显升高.结论 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能保证术中及术后循环功能及凝血功能的稳定,术后凝血功能明显恢复,并能减少输异体血所至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自体输血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中自体血回收加等容性血液稀释(ANH)的可行性并与单纯术中自体血回收做比较.方法 择期全髋置换术2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例,术中自体血回收 ANH;对照组:12例,术中自体血回收.分别监测采血前、采血后即刻、术毕、术后1d的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术中失血及输血情况.结果 采血后即刻实验组Hb、HCT、PLT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T、APTT明显延长 (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无明显差别.实验组无一例输库血,对照组4例需输异体血,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NH加术中自体血回收是减少全髋置换术中失血及输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对择期因外周动脉疾病(PAD)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围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6~2010年因PAD进行手术的患者81例,根据手术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情况分为3组,未用药物组29例,单独服用阿司匹林组27例,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25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是否输血及术后血肿发生率。结果三组手术前后APTT、INR、PLT、HCT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术后HB较术前减少,但均在正常范围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手术时间较前两组有延长,术中出血量与前两组比较显著增多,术后血肿发生率较前两组有所增加(均P〈0.05)。结论单用阿司匹林患者行择期PAD手术不必常规停用阿司匹林,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患者需权衡术中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海脉素的临床作用,减少术中异体血液或血浆制品的用量。方法:50例全子宫切除病人,失血量在225±132mL,术中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后开始输入海脉素500~1000mL,观察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BP、HR、sPO_2、RBC、PLT、HB与术前相比虽有下降,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海脉素能够维持正常的血流动力学,避免心功能干扰,维持正常的氧供和氧耗,又可节约血源,避免由输血引起各种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海脉素是一种理想的改善机体循环功能的血浆代用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血液稀释技术(ANH)在狗断肢冷冻再植实验中对改善术中、术后动物全身状态的作用。方法在狗后肢深低温冷冻再植实验中,对照组(A组)采用静脉补充等量乳酸钠林格氏液,实验组(B组)采用急性血液稀释技术,对比两组各时点循环动力学指标、血常规、术后动物苏醒时间、抬头时间、站立时间、术后进食、进水时间。结果 1术中两组Pa O2、PCO2值均在正常范围,呼吸频率正常,B组心率明显低于A组,术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输血前A组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术后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存在显著性。2术后动物苏醒时间、抬头时间、站立时间、术后进食量、进水量B组均明显优于A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狗断肢深低温冷冻再植实验中,急性血液稀释技术(ANH)能明显改善动物术中的全身状态,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手术患者采用京精Z-2000A血液回输机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术中回收原血66352 ml,经回收机处理后每例患者获得洗涤后浓缩红细胞为855 ml。所有患者无一例回输血过程中出现寒战、发热、溶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心脏外科大手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血输注量,特别是在经济落后以及爱滋病、传染病高发地区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抑肽酶对脑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抑肽酶对脑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63例颅脑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三组,小剂量抑肽酶组(A组):手术开始前给予0.5×106 kU预给量,而后持续泵入5×105 kU/h直至手术结束;大剂量抑肽酶组(B组):手术开始前给予2×106 kU预给量,而后持续泵入5×105 kU/h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C组)则给予维生素K1 20mg.观察手术失血量;术后24h引流量;术中及术后3 d输血量;术前、术毕、术后24 h Hb、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结果 A组术毕、术后24h Hb分别为(101.80±10.95)g/L和(109.45±11.14)g/L;B组分别为(98.75±6.08)g/L和(104.55±5.23)g/L;C组为(90.30±6.66)g/L及(98.40±7.34)g/L.A组术毕和术后24h 的HCT分别为(0.32±0.03)和(0.34±0.03);B组为(0.31±0.03)和(0.33±0.02);C组为(0.27±0.04)和(0.31±0.02).A、B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与C组比较P均<0.05.凝血功能的检查中,各时间点上三组的FIB、PT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A、B两组的APTT显著延长,术毕A组为(26.15±1.35)s,B组为(26.40±1.93)s,C组为(24.40±1.43)s,C组与A、B组比较P<0.05;术后24hA组APTT为(30.05±1.47)s,B组为(32.45±2.24),C组为(22.45±1.67)s,A、B组比较P<0.01,C组与A、B组比较P<0.05.PLT在术后24 h时间点A、B两组较C组的值高(P<0.05).结论 抑肽酶可明显减少围术期出血及异体输血,APTT显著延长,其他检查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小剂量抑肽酶与大剂量抑肽酶同样有效,且更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价值。方法对35例宫外孕患者采用京精Z-2000A血液回输机进行自体血回输。术中密切观察病情,避免自体血液回输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结果。结果35例患者术中出血总量60400 ml,自体血回输30950 ml,患者无自体血回输并发症发生。结论回收式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手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血输注,是一种经济、安全、实用的血液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探讨稀释式自身输血技术在头颈癌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意义。②方法 对 46例头颈癌病人采用稀释式自身输血 ,仅在术中失血过多时 ,再输入适量异体血 ;选病情及手术方法与实验组一致的头颈癌病人 46例作为对照组 ,不采用稀释式自身输血 ,有输血指征时输入异体血。③结果 实验组中仅 14例需输入异体血 ,而对照组 46例中 2 9例需输入异体血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χ2 =9.82 ,P <0 .0 1)。两组均无术中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12 ,P >0 .0 5 )。④结论 稀释式自身输血可使许多需手术治疗的头颈癌病人避免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