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永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34-36,3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743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及预后资料,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3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生率为9.83%,经治疗处理死亡18例。年龄、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营养状况、侵人性操作、抗菌药物种类、呼吸机使用、住院时间与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有关(P〈0.05),其中死亡组和对照组年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营养状况、抗菌药物种类、呼吸机使用、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种类是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营养状况是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合并症、治疗性操作和用药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合并症多和营养状况差的患者预后差,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将有助于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因、临床生理特征、病死率以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均在诊断MODS当天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及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其他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起病至确诊时间、既往慢性疾病史、RICU滞留时间、脏器损伤数目、血气分析指标(A—aDO2,RI)、乳酸(Lac).[结果]69例MODS患者主要致病因素为中毒(46.74%)及重症感染(18.48%).生存组与死亡组起病至确诊时间、RICU滞留时间、APACHEII评分及MODS评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A-aDO2,RI,Lac值明显高于生存组(P〈O.05).MODS患者的病死率与发病至确诊时间、脏器损害数目呈正相关(P〈0.05).MODS患者最易受累器官为肺(81.16%),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62.32%)及心脏(52.12%),累及心脏病死率最高(58.33%),死亡率高于中枢神经系统(48.84%)及肺(46.43%).Logistic回9-5分析结果显示,脏器损害数目、Lac是影响MO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中毒为MODS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MODS患者最易受累器官为肺,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累及心脏病死率最高,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及肺.脏器损害数目、APACHEII评分、MODS评分、Lac、A—aDO2及RI可作为影响MODS预后的危险因素,其中脏器损害数目、Lac可作为影响MO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的变化。方法78例老年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依据是否并发MODS分组,分为对照组、单纯心肌梗死组(AMI)、MODS组。观察其与血浆CRP及TNF—α的相关性。结果AMI和MODS组患者血浆CRP及TNF-α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并发MODS组血浆CRP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老年单纯AMI组(P〈0.05)。结论血浆CRP及TNF-α水平与老年AMI及合并MODS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老年AMI合并MODS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208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 2 0 8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衰竭 (MOF)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发现脑出血组并发MOF的严重程度重于脑梗死组 (P <0 .0 1 ) ;年龄 60~ 70岁组发生MOF的数量较年龄小于 60岁组明显增多 (P <0 .0 5) ;同时发现既往患 2种及 2种以上慢性疾病的患者发生MOF多于潜在疾病少于 2种慢性疾病的病例 (P <0 .0 5) ;合并肺部感染组发生MOF的数量、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 (P <0 .0 1 ) ,且存活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5)。结果提示肺部感染和既往所患的慢性疾患是MOF发生的重要因素 ,并结合文献提出MOF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发病机理、防治与预后。方法:对478例ACVD患者分为MODS组124例,无MODS组354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ODS发生率25.9%,MODS死亡率58.5%,对照组死亡率6.5%(P〈0.05)。疾病累及器官越多,死亡率就越高,死亡的主要原因系脑损害、脑疝和继发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心肾功能衰竭等。结论:为降低MODS的发生率,对ACVD患者应积极正确治疗及严密观察,一旦发生MODS则应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表对120例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抑郁状况调查。结果54.2%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COPD并发抑郁组肺功能(FEV1、FEV1/FVC)、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02)与无并发抑郁组比较,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回归分析:缓解期COPD患者的SDS评分与肺功能(FEVl、FEVl/FVC)、动脉血PaO2呈负相关(r=-0.325,-0.364,-0.253);与动脉血PaC02、病程、经济负担呈正相关(r=0.265,0.216,0.227)。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障碍,应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60例COPD并发肺性脑病患者。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4—0.8mg加静脉注射,2—3次/天,观察其疗效并做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PaCO2明显下降、PaO2明显上升2(P〈0.01)。结论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性脑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蝮蛇伤病人中毒程度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70例蝮蛇咬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蝮蛇伤病情严重程度及与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的关系,分析蝮蛇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对疾病的病情及顸后估计的意义。方法根据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按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设轻型、重型、危重型,比较各型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根据ACCP/SCCM提出的SIR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RS组与非SIR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根据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酶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结果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IRS组与非SIRS组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MODS组与非MODS组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SIRS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SIRS组与非SIRS组MOD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X^2=19。73,P〈0.001)。结论蝮蛇咬伤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其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得越明显;蝮蛇咬伤患者并发SIRS时,血清CRP升高明显,发生MODS几率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D-二聚体、乳酸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120例SIRS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的项目数,分为Al组、A2组、A3组;根据是否由感染诱发分为B1组(sepsis组)、B2组(非sepsis组);根据疾病结局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各组的血D-二聚体、乳酸水平。结果SIRS组D-二聚体、乳酸水平、均高于非SIRS组(P〈0.01),各亚组间A3组、A2组间D-二聚体、乳酸水平均高于A1组(P〈0.01和P〈0.05);B1组(sepsis组)D-二聚体、乳酸水平高于B2组(非sepsis组)(P〈0.01);MODS组、死亡组D-二聚体、乳酸水平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5和P〈0.01)。结论SIRS时血浆D-二聚体、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病情危重程度有密切关系,测定D-二聚体、乳酸对判断SIRS患者炎症反应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贫血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贫血的主要类型,研究各种类型的贫血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活动度、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以及药物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连续就诊的明确诊断RA的患者,抽血化验,完善研究所需的各种相关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结果98例中有44例贫血,占患者总数的44.98%,其中慢性疾病性贫血21例(占总数21.42%),缺铁性贫血15例(占总数15.30%),巨幼细胞性贫血8例(占总数8.16%);慢性疾病性贫血组的DAS、ERS、CRP值与无贫血组比较明显升高,分别为P〈0.05(P=0.046)、P〈0.01(P=0.00t),P〈0.05(P=0.016),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71岁,与无贫血患者(平均59.75岁)相比较年龄明显高于无贫血患者,两组比较P〈0.05(P=0.036),具有显著性差异;慢性疾病性贫血组、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各组的白蛋白量与无贫血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5(P值分别为0.003、0.045、0.018),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RA患者发生慢性贫血的发病率非常高,在本次研究中占总患者数的44.98%,其中频度依次是慢性疾病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②慢性疾病性贫血的发生与RA患者的DAS、ERS、CRP相关,炎症反应明显、病情活动度高的RA患者极易于并发慢性疾病性贫血。③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服用甲氨蝶呤的老年女性患者身上,可能与老年女性患者对甲氨蝶呤的耐受性低下有关。@RA各类贫血患者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均降低,因此RA患者的贫血的治疗和预防除了有效抑制慢性炎症和合理的药物以外,在饮食中  相似文献   

11.
大黄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大黄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的疗效。方法:将68例SAOPP患者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大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粉鼻饲,监测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CHE)活性、C反应蛋白、自细胞计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阿托品用量、氯磷定用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黄治疗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缩短(P〈0.05)、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0.01)、CHE活性升高(P〈0.05或P〈0.01)、C反应蛋白含量降低(P〈0.05)、白细胞计数降低(P〈0.05或P〈0.01)、APACHE珏评分降低(P〈0.05或P〈0.01)、阿托品用量减少(P〈0.05)、氯磷定用量减少(P〈0.01)、VAP发生率降低(P〈0.05)、MODS的发生率降低(P〈0.05),其死亡率亦有所下降。结论:大黄可改善SAOPP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肠道毒物排泄、减少解毒药物的用量,并且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及早撤离呼吸机、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防治MODS。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急性重症脑血管病(ACVD)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72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因素。结果随着功能障碍脏器数目的增多,患者的病死率逐渐升高(P〈0.01),受累器官主要是肺、胃肠道、心、肾,病死率为54.07%。结论患者年龄和既往慢性疾史是发生MODS的重要因素,器官损伤数目越多预后越差,应及早预防、控制原发病,进行综合救治,合理用药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脑氧代谢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脑氧代谢的特点。方法:选择75例发病前无肝脑功能障碍而由外科疾病并发MODS的患者,予以原发病治疗、器官功能支持、基础支持、对症治疗等综合处理。监测MODS期间患者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及动脉和颈内静脉血乳酸盐含量(ABL和JVBL),并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桡动脉颈内静脉血乳酸盐差值(DLA-V)。结果:患者CjvO2、SjvO2、ABL、JVBL、DLAv进行性增高,CER02进行性降低(P〈0.05,P〈0.01)。结论:MODS状态时,存在以组织缺氧为主的脑氧代谢失衡。  相似文献   

14.
CRRT在抢救MODS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危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患者分为CRRT组(A组)和普通透析组(B组)。A组7l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进行175台次CRRT,B组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普通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抽血检测尿素氮(BUN)、肌酐(Scr)、血钾、血钠、血氯、二氧化碳结合力(CO2 CP)、pH,HCO3^-,PCO2和PO2等指标,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一般情况、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情况得到改善。组内比较显示,患者治疗后BUN,Scr,血钾(均P〈0.01)、血钠均下降(A组P〈0.05,B组P〈0.01),C02CP升高(A组P〈0.01,B组P〈0.05)。组间比较显示,BUN,Scr,血钾(均P〈0.01)、血氯、CO2CP(均P〈0.05)有明显的差异,表明A组的疗效比B组更佳。另外,A组30例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经过CRRT后pH,PO2和HCO3^-明显上升(P〈0.01),PCO2明显下降(P〈0.05),CRRT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9例中毒患者使用CRRT加血液灌流,有7例完全缓解,2例死亡。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术前48h的患者使用肝素浸泡血液滤器法后,没有发生出血或出血加重的情况。结论:CRRT与普通透析相比,在清除毒素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方面疗效更佳,对提高患者PO2、减轻CO2潴留,改善脑水肿和肺功能效果明显,MODS患者的死亡率很高,早期使用CRRT治疗对抢救MODS等危重症和改善患者预后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引起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83例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比较不同年龄段(〈50岁、50~60岁、〉60岁)、不同超滤量(〈3kg≥3kg)及不同并发症患者(冠心病、高血压、心包积液、重度贫血)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并比较透析中有无心律失常患者透析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血清钾、钠、氯、钙离子)的差异。结果:83例患者共行血液透析2408例次,发生心律失常758例次(31.48%),发生于上机后2~4h者494例次(65.17%)。随着年龄增长,透析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不同年龄段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滤量≥3k患者心律失常率明显高于超滤量〈3kg者(P〈0.05);并发冠心病、心包积液、重度贫血的患者透析中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并发相应疾病者(P〈0.05);透析中出现心律失常患者的血压、肾功及血清离子在透析前与透析中未出现心律失常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透析后血压、血清钾离子明显低于透析中未出现心律失常患者(P〈0.05)。超滤量、并发症、血透相关性低血压、低血钾有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年龄超滤量、并发症、血透相关性低血压、低血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心衰患者房颤发生率的相关性及相关机制的探讨。方法人选240例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心衰患者,入院后24h内记录患者病史,并行十二导心电图检查,根据是否并发房颤分为房颤组和窦律组,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析影响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相关因素。结果240例心衰患者中并发房颤153例(63.75%),房颤组与窦律组的LDL水平[(1.96±0.77)mmol/Lvs(2.38±0.93)mmol/L,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L水平与LAD、年龄及FT3有一定相关性(r分别为-0.263、-0.225和r=0.295.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2.57mmol/L对应着房颤发生率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OR:0.302,95%CI:0.114~0.803,P=0.016)。结论过低的LDL水平可能增加收缩功能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PAI-1、t-PA、AT-Ⅲ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慧  宋学权 《浙江医学》2007,29(6):540-541,573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早期凝血、纤溶的变化规律及其对AL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ALI组患者22例,按有无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是否死亡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死亡组和存活组;ICU内对照组10例,健康对照组10例。均除外血液病、肝病和肿瘤。ALI组、ICU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在确诊3d内,ICU对照组在入ICU3d内,健康对照组在体检当天,测定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抗凝血酶m(AT-Ⅲ)的含量。结果 (I)ALI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AI—1、t-PA值显著升高、AT-Ⅲ值显著降低(P〈0.01);(2)MODS组PAI-1值、t-PA值高于非MODS组(P〈0.05),AT-Ⅲ值低于非MODS组(P〈0.05);(3)死亡组AT-Ⅲ值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 (1)ALI早期表现为高凝、纤溶活性降低;(2)病情严重者凝血、纤溶系统变化更显著;(3)AT-Ⅲ降低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元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传统抗感染、平喘、化痰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气管插管率,第3、6、12、24小时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气分析的pH、Pa02、PaC02指标变化及住院时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72.5%,治疗组气管插管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3、6小时的HR、RR、pH、PaO2、PaCO2平均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以上各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第12、24小时的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患者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状况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3.27±2.31)d明显短于对照组(21.14±4.26)d。故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气管插管率,较快纠正酸中毒、减少住院时间,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的器官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急诊病房脓毒症患者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1例),UTI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200000U静注,q8h×7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氧合指数(PaO2/FiO2)、肝肾功能(ALT、Cr)、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CRP、WBC、ALT、C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第1、3、7天UTI组PaO2/FiO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UTI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改善各项炎症指标及氧合指数,保护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可以有效阻断MODS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将96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单纯COPD组及合并DM组,分析两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及转归。结果观察组下肢浮肿及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WBC及痰液培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PaO2、U-ALB低于对照组(P〈005),PaC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合并DM可明显增加患者细菌感染的发生几率,增加血气分析指标的异常,加重呼吸衰竭的发生概率;导致患者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发生,增加抗生素使用时间,延长住院治疗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