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体内注射氨喋噙(MTX)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165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体内注射MTX治疗,剂量50-60mg,每月1次,连续注射3个月,超声下观察肌瘤体积变化。其中9例患者在注药1个月后接受手术治疗,切除的肌瘤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注药1个月后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3次注药6个月后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缩小(P〈0.01),注药1年后肌瘤体积与注药2年后的体积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注药后的肌瘤标本光镜下可见其单位视野内的血管数明显减少,并有管腔变窄,肌瘤细胞有明显的水肿及变性;电镜下可见瘤细胞内内质网及线粒体有明显的水肿及变性,而正常子宫肌组织未见异常。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体内注射MTX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明显,操作简单,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体内注射氨甲喋呤(MTX)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变化.方法 对31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体内注射MTX治疗,剂量50~60mg,每月1次,连续注射3个月,超声下观察肌瘤体积和注射前后血流信号变化.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注药1个月后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第2、3次注药1个月后肌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缩小(P<0.01),注药6个月后肌瘤体积与注药3个月后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注药后肌瘤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结论 行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体内注射MTX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明显,操作简单,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070931结合雌激素配伍安宫黄体酮行激素治疗对子宫肌瘤的影响/徐先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2)·—133~134探讨雌激素加安宫黄体酮行激素治疗(HT)对子宫肌瘤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就诊的绝经1年以上的子宫肌瘤患者45例,采用倍美力0·625mg配伍安宫黄体酮2mg每天各1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分别检测子宫肌瘤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及雌激素(E2)和卵泡刺激素(FSH)的变化。结果:HT治疗3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由治疗前的(26·9±12·3)mm3增大到(33·5±14·5)mm3,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为(33·1±10·2…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非麻醉下应用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6年3—10月期间所收治的29例48个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非麻醉下进行超声聚焦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治疗6个月后的肌瘤体积由(37.2±6.7)cm3、缩小至(19.5±5.3)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患者的UFS评分和QOL评分亦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UFS评分由(35.65±2.44)分减至(22.75±4.25)分,QOL评分由(76.45±9.38)分增加至(100±8.45)分.可见随时间推移UFS逐渐减轻,QOL逐渐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非麻醉下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22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对不同类型子宫肌瘤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了解此方法疗效、副反应及并发症 ,探索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方法 对 2 2例以子宫出血、月经失常、贫血、下腹包块等为主要表现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1次 ,碘化油用量以瘤染色消失为限 ) ,随访复查瘤体大小、出血多少、月经、贫血等方面的变化 .结果 随访 12 m o,瘤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其中 ,粘膜下肌瘤由术前 (8.7± 1.2 )cm缩小至 (2 .0± 0 .9) cm,P<0 .0 1;肌壁间肌瘤由术前 (7.2± 0 .8) cm缩小至 (1.4± 0 .4) cm,P<0 .0 1;浆膜下肌瘤由术前 (6 .4± 0 .9) cm缩小至 (2 .0± 0 .7) cm,P<0 .0 1],所有子宫出血病例 ,月经恢复正常 ;贫血病例 ,血红蛋白升至正常范围[其中 ,粘膜下肌瘤由术前 (7.2± 1.7) cm升至 (13.7± 1.9) g· L- 1 ,P<0 .0 1;肌壁间肌瘤由术前 (9.8± 0 .6 ) g· L- 1升至(13.6± 1.8) g· L- 1 ,P<0 .0 1;浆膜下肌瘤由术前 (10 .5± 1.2 ) g· L- 1 升至 (14.0± 2 .6 ) g· L- 1 ,P<0 .0 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各类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对于想保留子宫、不愿手术、有手术禁忌证等情况的子宫肌瘤患者 ,不失为良好的选择 .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45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观察肌瘤体积,内部血管变化情况,及血色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肌瘤体积分别缩小55.88±17.17%;76.2±19.57%;彩色多普勒血流示肌瘤血流减少明显,月经量明显减少,盆血症状改善。[结论]超声引导阴道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和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和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对 3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从月经第 5天开始 ,每天口服米非司酮 12 .5mg ,连续 3个月 ,治疗前后彩色超声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RI)和肌瘤血流RI。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 ,治疗后子宫体积平均缩小 (2 6 .79± 12 .78) % ,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40 .2 8± 14.15 ) % ,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RI明显增高 (P <0 .0 0 1) ,肌瘤内部血流明显减少。结论 :米非司酮是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 ,可明显增加子宫动脉血流RI ,从而减少肌瘤内血供。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B超测量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及检测血清孕酮水平。结果表明小剂量米非司酮用药3个月后肌瘤体积缩小42.8%,治疗后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44.25±2.01)%,孕酮水平下降(49.25±3.02)%。结论米非司酮可能通过对抗孕激素而发挥其缩小子宫肌瘤的作用,适用于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4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聚乙烯醇微粒作为栓塞剂,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子宫体积:术前、术后3、6个月分别为(318±112.00)、(238±150.00)、(202±98.00)cm3;子宫肌瘤体积:术前、术后3、6个月分别为(139±110.00)、(82±52.00)、(78±48.00)cm3,比较术前术后子宫与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10.
梁洪 《微创医学》2004,23(3):301-302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经阴道对2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单发肌瘤9例,多发肌瘤11例;浆膜下肌瘤3例,肌壁间肌瘤17例.结果 2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204.30±104.55)ml,手术时间(60.77±22.31)min,术后肛门排气(21.46±6.51)h,术后住院天数(3.27±1.20)d,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秉承了阴式手术微创性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在注入氨甲喋呤 (MTX)后缩小的机制。方法 对 5例子宫肌瘤在注入MTX 2周及 1个月后行手术治疗 ,对其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 ,并与同期未注药标本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注入MTX的标本光镜下 ,均可见明显的平滑肌细胞的水肿、变性。电镜下见平滑肌细胞内变性、水肿 ,扩张的内质网和线粒体等。结论 MTX的缩瘤效果是通过减少肌瘤内的血供和直接的细胞凋亡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的新途径.方法: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50例子宫肌瘤患者,比较栓塞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肌瘤大小的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结果:50例患者1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复查肌瘤体积:3个月后平均缩小大于50%.6个月后平均缩小大于82%.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保留子宫完整性,满足年轻或需保留生育能力妇女的要求,同时具有住院时间短,损伤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胡峥  齐国华 《河北医学》2005,11(4):351-352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变性时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子宫全切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平滑肌瘤的23例病历进行分析。结果:变性子宫肌瘤的症状与无变性子宫肌瘤症状相似(红色变性除外),子宫肌瘤的症状与肿瘤生长部位及大小有关。结论:变性子宫肌瘤以特殊临床体症如子宫质软或下腹疼痛,及特殊声像图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时对妊娠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与同期 99例正常妊娠对照研究 ,以观察两组的妊娠。结果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时 ,与对照组相比 ,易引起孕妇流产、早产、难产、足月产率降低 ,剖宫产率增加及产后出血等 (P <0 .0 5或 <0 .0 1)。结论 孕期B超检查能够帮助早期诊断 ,已出现的不同症状及时处理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后位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先经腹部超声筛选后位子宫可疑肌瘤患者500例,再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后位于宫可疑肌瘤患者在阴道超声下能清晰的显示子宫实质,内膜回声,有肌瘤,肌瘤位置,数量、大小。结论:高分辨力的阴道超声在后位子宫经腹可疑肌瘤患者中,能准确诊断肌瘤,并对宫腺肌症(瘤),宫内膜息肉,妊娠物残留宫腔等的鉴别起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后位子宫中应联合经腹经阴道二种超声途径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究肘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行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6~65岁,平均(45.6±4.3)岁。按照O'Driscoll四步法对肘关节僵硬进行松解,术后肘关节常规冰敷1周,术后第1天佩戴铰链支具,指导下进行屈伸功能锻炼。记录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肘关节的屈伸活动,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患者肘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变化,使用Mayo评分标准评价患肘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29例,失访1例,随访9~12个月,平均(10.6±1.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切口感染、肘关节异位骨化等并发症。肘关节平均最大ROM:术前63.30°±21.20°,术后1周77.82°±13.75°、术后1个月85.52°±11.32°、术后3个月110.19°±10.18°,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平均最大RO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Mayo评分:术前(52.34±14.32)分、术后1周(63.48±10.35)分、术后1个月(73.44±8.77)分、术后3个月(80.43±13.74)分,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肘关节Mayo评分与术前Mayo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肘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肘关节僵硬可改善肘关节活动度,早期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床边超声引导下胃内注水鼻肠管置入法在ICU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需行肠内营养的65例ICU脑外伤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胃内注水法33例,盲插法32例,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当天和7 d后鼻肠管幽门通过率、置管后达到目标营养值所需时间、置管营养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置管营养7d后相关营养指标的差异。结果:和盲插组相比,超声引导组置管当天及7 d后的幽门通过率明显提高(28/33 vs.9/32,P<0.05;29/33 vs.11/32,P<0.05),达到目标营养值所需时间明显缩短[(2.1±0.9)d vs.(3.7±1.5)d,P<0.05],置管营养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置管7 d后相关营养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超声引导胃内注水鼻肠管置入法方便易行,可提高营养管的幽门通过率,能安全快速达到目标营养,是ICU脑外伤患者建立肠内营养通道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心包腔途径转染血管新生基因对缺血心肌的血管生成及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随机将12头中国小型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两组猪均采用球囊堵塞前降支第一对角支远端以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即刻,采用经皮剑突下穿刺方法,将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心包腔内转染Ad-LacZ。以胶原酶1200 u及透明质酸酶3000u预处理心包后,在心包腔内注射含Ad-LacZ基因2.0×109pfu。对照组心包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3天、7天及28天处死动物,对缺血心肌进行染色及病理观察。第二部分:随机将20头中国小型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每组又分3天(n=2)、7天(n=6)及28天(n=6)三个亚组。注射后3天、7天及28天分别用免疫组化、超声心动图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情况进行检测,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心包及心肌组织中Ad-VEGF165的表达。第三部分:20头小型猪随机分为心包转染组(心包组)和冠脉转染组(冠脉组)。心包组和冠脉组均注射Ad-VEGF1651.0 ml(2×109pfu),于注射前及其后3、7、28天分别测定组织内VEGF水平、微血管密度(MVD)、心功能。结果:①实验组注射Ad-LacZ基因后第3天、第7天及28天后X-gal染色有阳性细胞,以第7天最明显,对照组无阳性细胞。②Ad-VEGF165基因经心包腔转染缺血心肌组织后,在心包及组织中成高表达,于7天达到高峰,28天降至基线水平,血浆中无目的基因的表达;28天时,实验组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MVD)、心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VD,517.0±75.7/mm2vs 226.5±54.1/mm2,P=0.009;LVEF72.11±5.2%vs 55.14±4.37%,P=0.005]。③心包组和冠脉组的心脏均表达有VEGF165基因,组织内VEGF水平在7天时达高峰,28天时降至基线水平,前组高于后组(702±85pg/ml vs 592±59 pg/ml,P=0.026)。而两组的MVD、心功能随转染时间延长均明显增加,但心包组优于冠脉组(28d,MVD,517.0±75.7/mm2vs 326.4±24.1/mm2,P=0.001;FS,32.9±2.2%vs 30.6±2.1%,P=0.049;LVEF,72.11±5.2%vs 65.87±2.16%,P=0.034)。结论:①应用球囊堵塞法可成功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胶原酶及透明质酸酶预处理心包后,腺病毒载体可转染缺血心肌,并持续表达4周。②用胶原酶及透明质酸酶预处理心包腔后,经其转染Ad-VEGF165可以诱导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局部VEGF蛋白表达,促进缺血心肌组织血管新生并能改善心功能。③导管介导的心包腔与冠脉转染Ad-VEGF165基因治疗心肌缺血是有效的、切实可行的,而前者可能是更有前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中文 《吉林医学》2009,30(13):1258-126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操作技巧。方法:对7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明确临床应用价值,总结手术操作技巧。结果:76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无蒂浆膜下肌瘤及壁间肌瘤65例,有蒂浆膜下肌瘤5例,阔韧带肌瘤4例,宫颈肌瘤2例。肌瘤直径3.5~10cm。平均手术时间(87±35)min,术中出血量(89±2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2±6)h,术后体温最高38℃,2d后恢复正常,术后住院天数(5.2±1.5)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器官的手术方法,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术前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术中良好的手术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