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杓型心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24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按24 h动态心电图分为两组,即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结果非杓型心率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明显高于杓型心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18,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治疗状态下,要关注心率昼夜变化调节的同步治疗,能够在保障心肌血流灌注的同时调节心率的节律变化,进一步控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安闽生  杜荣生  李珂  张春伟 《四川医学》2012,33(7):1179-1181
目的了解不同时间服用降压药物对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0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早晨顿服非洛地平+咪达普利;B组:晨服非洛地平,晚服咪达普利;C组:晨服咪达普利,晚服非洛地平,于服药前、服药后4周分别行动态心电图,比较其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服药4周后,各组SDNN、SDANN、rMSSD、PNN50较服药前升高,提示心率变异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杓型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较非杓型患者更加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中,非杓型患者心率变异性改善较杓型患者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降压治疗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其血压类型采取不同服药方式能更进一步改善HRV。  相似文献   

3.
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异同。方法:采用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法,观察86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异曲线,依据昼夜不同时段(上午8:00,下午16:00,子夜0:00)的心率变异性指标,研究杓型、非杓型两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异同,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血压昼夜变异曲线62例(72.1%)呈杓型,24例(27.9%)呈非杓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交感性指标增大,副交感性指标减小,LF/HF比值升高(P<0.05或0.01)。健康对照组在子夜时交感性指标最低,副交感性指标最高;杓型组具有此特点,而非杓型组不具有此种自主神经昼夜变化特点。杓型组子夜的LF/HF比值极显著小于白天(P<0.01),而非杓型组三时段的LF/HF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杓型组3时段的LF/HF比值均极显著大于构型组(P<0.001)。结论:非杓型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较杓型组更重,已失去“子夜LF/HF比值小于白天”这一正常的自主神经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异同.方法采用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法,观察86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异曲线,依据昼夜不同时段(上午800,下午1600,子夜000)的心率变异性指标,研究杓型、非杓型两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异同,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血压昼夜变异曲线62例(72.1%)呈杓型,24例(27.9%)呈非杓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交感性指标增大,副交感性指标减小,LF/HF比值升高(P<0.05或0.01).健康对照组在子夜时交感性指标最低,副交感性指标最高;杓型组具有此特点,而非杓型组不具有此种自主神经昼夜变化特点.杓型组子夜的LF/HF比值极显著小于白天(P<0.01),而非杓型组三时段的LF/HF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杓型组3时段的LF/HF比值均极显著大于杓型组(P<0.001).结论非杓型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较杓型组更重,已失去“子夜LF/HF比值小于白天”这一正常的自主神经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5.
徐霞君 《右江医学》2003,31(6):597-597
目的 探讨不同血压模式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 (HRV)频域变化特征、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确诊高血压患者 12 0例 ,按不同血压模式分成两组 ,分别对两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杓型组昼夜LF均显著高于非杓型组 ( P<0 .0 1)。非杓型组与杓型组比较 ,日间LF显著减低 (P <0 .0 5 )说明非杓型组患者日间交感神经受损 ;夜间LF/HF显著降低 (P<0 .0 1) ,但昼夜LF成分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说明交感神经张力昼夜平衡 ,夜间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均受损 ;HF显著低于杓型组 ,说明迷走神经受损更严重 ;LF/HF比值昼夜无差异 (P >0 .0 5 ) ,说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保持基本平衡。结论 心率变异频域监测对高血压的协助诊断、指导用药、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与血压昼夜模式之间的关系 ,以及EH非杓型现象的机制。方法 对 39例EH患者及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 39例做Holter心电图检查以获取HRV频域指标 ,对EH患者还在Holter心电图检查的同时做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评价其血压昼夜模式。结果 非杓型组病程长于杓型组 ;EH患者甚低频 (VLF)、低频 (LF)及高频 (HF)成分均较对照组降低 ;与EH杓型组比较 ,非杓型组上述参数的昼夜节律性变化明显减弱 ,夜间HF降低 ,而VLF、LF及LF/HF比值显著增加。EH患者日夜VLF比值与日夜平均动脉压 (MAP)比值呈正相关 (r=0 .33,P <0 .0 5 ) ,而日夜HF比值与日夜MAP比值无显著相关 (r=- 0 .2 2 ,P>0 .0 5 )。结论 非杓型现象可能是EH患者较晚期的动态血压临床类型 ;EH患者夜间交感活性相对增高 ,由此导致的交感活性昼夜波动减弱 ,可能与非杓型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洛汀新对不同血压模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干预效应,并探讨其原理。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杓型组(n=32)与非杓型组(n=28),在停用所有降压药及对HRV有影响的药物2周后应用洛汀新治疗6周,记录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且杓型组各项指标增幅均大于非杓型组,P〈0.05。结论洛汀新可以改善不同血压模式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 且其效果对杓型高血压患者要优于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主要原因是后者自主神经的损害和功能障碍要重于前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曲线变化与自主神经昼夜活动的关系. 方法 将9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分为杓型组(n=42)和非杓型组(n=48),以频域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为参数,对两组的昼夜HRV指标(包括总频带,高频带,低频带,低频带倩频带,标准化高频带及标准化低频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杓型组白天舒张压及平均压水平均高于非杓型组(分别P<0.05或<0.01);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及平均压水平明显高于杓型组(P<0.01).白天杓型组低频带(LF),高频带(HF)较非杓型组升高(P<0.05);夜间杓型组标准化高频带(Hfnu)较非杓型组升高;杓型组夜间LF/HF显著低于日间(P<0.01). 结论 高血压曲线非杓型组患者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较杓型组患者严重,而夜间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其血压昼夜趋于平衡,杓型曲线消失.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后24h动态血压及节律的变化,对42例AMI患者进行了24h动态血压监测。发现42例AMI患者中35例(83.33%)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呈非杓型),其心率变异性(HR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其病理生理及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率变异性(HRV)与血压曲线类型及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的4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DNN)检测结果,将SDNN< 100 ms 241例患者纳入HRV偏低组,SDNN≥100 ms 159例纳入HRV正常组,对两组HRV指标、血压曲线类型以及心室重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HRV偏低组检出非杓型有34例(21%)、杓型有113例(71%)、反杓型有6例(4%)、深杓型有6例(4%),HRV正常组检出非杓型171例(71%)、杓型63例(26%)、反杓型5例(2%)、深杓型2例(1%),HRV偏低组血压曲线昼夜节律波动较HRV正常组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正常组和HRV偏低组两组患者组内非杓型患者左心房的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指标均高于杓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V偏低组非杓型患者的LAD、IVS、LVDd、LVPWd和LVMI指标均高于HRV正常组非杓型患者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V下降使血压昼夜节律减弱,HRV是导致心室更易发生重构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口服胺碘酮转复持续性房颤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对反复发作和持续发作的持续性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有症状持续性房颤患者 82例,予口服胺碘酮治疗,负荷量为3次/d,200 mg/次,连服1~4周后减至2次/d,200 mg/次,1-4周,维持量为每天 200 mg或100 mg。(2)比较43例复律患者与39例地高辛或倍他乐克控制室率患者心脑事件的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 (1)口服胺碘酮后43例复律,成功率52%。18例射血分数从(32±8)%上升至(46±10)%。左房内径从(4.6±1.1)cm缩小至(4.1±0.8)cm。除2例T4轻度升高、1例QT延长和心动过缓外,未发现明显副作用。(2)复律病人中仅1例半年后心衰恶化住院,而室率控制组1例脑栓塞、1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1例心衰合并出血死亡。结论有症状、高危、有可能复律的持续房颤,不宜或不需电复律患者,应尽可能给予药物复律机会;药物复律应用胺碘酮是相对简便、安全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对16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并发心律失常的75例进行分析讨论,其发生率为46.2%,以房性异位节律多见。原因与感染、缺氧、心衰、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肾功能损害有关,与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张晓红  马礼坤 《医学综述》2008,14(21):3281-3284
窦性心率震荡是指单个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率短暂的初期加速和紧随其后的减慢现象,是室性期前收缩所致的心排血量的变化引起压力反射的结果,它反映了迷走神经的反射功能。作为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电学指标,窦性心率震荡对心血管死亡危险的预测价值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应用动态心电图观察5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人和50例正常人心率变化,并探讨了SSS病人心率变化规律及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4h平均心率在SSS组为53.67次/min,正常组为76.54次/min(P<0.01)。在7h-,12h-,21h-,0h-时间组平均最高心率和最低心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SSS组最低心率发生的时间以0h和6h最明显。SSS组最低心性别方面男女间差别无显性;但是,心率<50岁组的心率明显快于≥50岁组。交界性逸搏和窦性停搏发生的次数以0h-6h最多,而每次持续的时间以≤3s最多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关系。方法对100例EH患者进行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平均收缩压(24hSBP)、平均舒张压(24hDBP)、昼夜节律、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斜率(TS),根据动态血压结果将患者分为24hSBP、24hDBP1、2、3级组;昼夜节律正常组、昼夜节律消失组,并比较各组患者TO及TS均值。结果TO值:24hSBP各组间T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2.15)vs(-1.55±1.29)vs(-1.07±1.02)%],24hDBP各组间T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2.03)vs(-1.65±1.18)vs(-1.14±0.93)%],血压越高TO负值越低;昼夜节律正常组较昼夜节律消失组TO负值增高[(-1.89±1.05)vs(-0.45±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值:24hSBP各组间T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6±2.07)vs(2.43±1.68)vs(1.88±1.37)ms/RR],24hDBP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6±2.12)vs(2.63±1.45)vs(1.78±1.39)ms/RR],血压越高TS越低;昼夜节律正常组较昼夜节律消失组TS明显增大[(3.21±2.10)vs(2.33±1.88)ms/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T现象减弱或消失与其血压高低及昼夜节律有密切关系,提示血压越高者及昼夜节律消失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6.
The mortality rate is high from advanced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ssociat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re is reason to believe that if in these patients the hearts are electrically paced with an endocardial pacing catheter, the mortality rate can be considerably decreased. Five patients in second- and third-degree heart block associat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paced with a considerable lowering of the expected mortality rate. Twenty-three cases from the literature are also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A silastic bipolar electrode catheter was used in these five cases. Four of the five cases returned to normal sinus rhythm within the first 10 days.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pacing was 6.7 days. It is the opinion of the author that second- and third-degree heart block associat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hould have a pacing catheter introduced at the earliest possible moment for continuous or demand endocardial pacin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猝死患者心肺复苏中心脏按压在心肺复苏中的时间及顺序的选择,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和抢救。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到我院紧急实施心肺复苏的患者120例,根据不同的心肺复苏顺序分为选择顺序组(n=61)及常规组(n=59),对两组复苏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选择顺序组窦性心率、自主呼吸恢复和复苏成功人数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顺序组复苏死亡人数(35例)低于常规组(4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时发现心脏猝死首选心脏按压,较首选开通气道所进行的心肺复苏,将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郑强  李磊  赵宏宇  赵敏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64-1266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控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疗效。方法 34例高血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静脉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后各时间段的血压和心率以及达到治疗目标值的患者例数。结果美托洛尔联和尼卡地平治疗10 min后血压和心率即明显下降,治疗后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30 min后达标率为85.3%,治疗60 min后达标率为94.1%。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和尿量无明显变化。出现脸红发热感1例,低血压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在减慢用药速度后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尼卡地平可以快速、有效、安全地控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