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问题:盆底肌肉训练(PFMT)预防和(或)治疗怀孕或产后妇女尿失禁(u1)和大便失禁(F1)是否有效? 研究范围 纳入研究的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s)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评估盆底肌肉训练(PFMT)减少怀孕或产后妇女泌尿系(UI)和大便失禁(FI)。见PFMT进一步细节的补充数据。主要结果是自我报告的UI或FI.  相似文献   

2.
黄建桃 《河北医学》2014,(3):513-516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二者其它产程时间相似,差异无显著性( P>0.05)。入组时两组孕妇各盆底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产时、产后6周及产后3个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6周两组各盆底肌纤维肌力较入组时均下降( P<0.05),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小( P<0.05);观察组产后3个月各盆底肌纤维肌力基本恢复至入组时(P>0.05),对照组仍明显低于入组时(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有助于初产妇自然分娩,改善盆底功能,促进产后康复,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强盆底肌锻炼(PFMT)指导,以对改善孕(产)妇分娩结局及促进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有所帮助。方法:将260例妊娠期孕妇按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n=130例)及对照组(n=130例),干预组在加强护理评估的基础上,由专职责任护士及盆底理疗师对入组对象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全程指导,确保所有入组对象在孕期及产后正确实施PFMT训练方案,对照组对象只接受常规的孕产期健康教育,不执行系统的PFMT训练方案;记录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阴道出血量及产程时间,产后3mo行会阴B超评价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自然分娩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组孕妇阴道出血量及会阴侧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自然分娩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干预组产妇产后3mo,膀胱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正常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医护人员加强孕产妇PFMT行为指导的持续性和系统性,重视训练依从性及过程控制,最终对改善孕(产)妇围生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辅助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选择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采用尿垫试验、排尿评分等对2组尿失禁症状进行评估对比;采用尿失禁问卷调查表(ICI-Q-SF)对2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垫实验阳性率、排尿评分、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肌肉肌电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减少尿失禁发生次数,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瑜伽操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法对于预防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取360例初产妇头位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瑜伽操组、瑜伽操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组(联合组),各120例,对照组产后行常规健康教育,瑜伽操组产后实施产后瑜伽操训练,联合组产后实施瑜伽操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法进行干预,对比分析3组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肌张力良好率、身体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瑜伽操组与联合组产妇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尿失禁发生率低于瑜伽操组(P<0.05),瑜伽操组与联合组盆底肌张力恢复良好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联合组盆底肌张力恢复良好率及满意率高于瑜伽操组。瑜伽操组与联合组产后12周腰围、臀位、腹部皮皱、体质指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联合组腰围、臀位、腹部皮皱、体质指数少于瑜伽操组(P<0.05)。瑜伽操组与联合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活动、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瑜伽操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法能有效预防头位分娩初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有助于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 二胎孕妇的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一胎孕妇,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重点。正念瑜伽可以缓解孕妇妊娠期的焦虑抑郁情绪,目前在欧美地区应用广泛,但在我国针对其有效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团体正念瑜伽对二胎孕妇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 于2017年9月-2018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长沙市某三级综合医院门诊行产前检查的二胎孕妇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进行正念瑜伽训练,两组均干预6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及血清氢化可的松水平;随访至产后第6周,比较两组的产后抑郁(EPDS>9.5分)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有38、40例孕妇完成了干预和调查。干预前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EPDS评分及血清氢化可的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干预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5%(5/40)比36.8%(14/38);χ2=6.27,P<0.05〕。结论 团体正念瑜伽可影响二胎孕妇妊娠期生理和心理状况,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颖  赵纯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58-160
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将制订好的自编问卷应用于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分娩的113例产褥期妇女临床资料,根据产褥期妇女有无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分为A组(42例)和B组(71例),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找出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结果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者占62.8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睡眠障碍(OR=3.540)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0.387)、孕次多(0尺=0.284)、孕妇充分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oR=0.238)、孕妇家属充分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OR=0.176)和产后访视人员对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情况进行检查(OR=0.187)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睡眠障碍(OR=3.891)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0.320)、孕妇充分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重要性(OR=0.124)和产后访视人员对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情况进行检查(OR=0.127)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保护因素。结论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者比例尚不高,其坚持与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可以通过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强化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减少产褥期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56例产前检查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128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孕妇学校课程教育;研究组在接受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心理干预(共5次)课。分别于产后42d采用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产后42d研究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3.9%,研究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4,P〈0.01)。结论: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吴琴  祝艳  张秀华 《四川医学》2014,(6):735-737
目的:探讨孕妇学校结合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2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孕妇学校学习及心理干预,对照组不予特殊干预,采用传统的服务模式。两组孕妇于入组时及临产前由专人进行抑郁自评量表( SDS)测评,产后1周(出院前)及产后6周由专人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测评。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入组时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5.6%和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产前分别为8.1%和2.9%,有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1周和6周抑郁症状检出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随着时间延长而检出率降低,对照组则升高。结论孕妇学校结合心理干预能改善孕期抑郁症状,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法。对于高海拔地区预防产后子宫脱垂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足月初产头位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进行10周以上的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对照组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两组均于产后6个月随访,评价kegel训练的效果。结果:观察组100例产妇均可坚持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其子宫脱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产后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方法简单,产妇依从性好,可有效预防并治疗高海拔地区产后子宫脱垂。  相似文献   

11.
背景 目前探究妊娠期盆底肌训练(PFMT)的效果研究大多基于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其结果外推到临床实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真实世界研究(RWR)能够反映临床真实情况和效果,是对RCT的进一步验证和拓展补充,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真实的证据。目的 了解临床真实环境中孕妇妊娠期PFMT的实施情况,探讨自发性PFMT对孕妇肛提肌形态的影响。方法 利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2月于深圳地区某两家医院进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的521例孕早、中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收集孕妇的一般资料和妊娠期PFMT实施情况。采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测量孕妇肛提肌形态指标〔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HAR)、Va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HAV)与两种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的差值(HAD)〕。结果 521例孕妇中没有实施过妊娠期PFMT 424例(81.38%),偶尔实施妊娠期PFMT 64例(12.28%),经常实施妊娠期PFMT 33例(6.34%)。不同年龄、流产史孕妇妊娠期PFMT实施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妊娠期尿失禁孕妇HAR、HAV、HAD大于无妊娠期尿失禁孕妇(P<0.05);有流产史孕妇HAV大于无流产史孕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PFMT实施情况与孕妇HAR〔偶尔实施妊娠期PFMT(t=-1.565,P=0.118),经常实施妊娠期PFMT(t=1.022,P=0.307)〕、HAV〔偶尔实施妊娠期PFMT(t=-1.558,P=0.120),经常实施妊娠期PFMT(t=-0.259,P=0.795)〕、HAD〔偶尔实施妊娠期PFMT(t=-0.734,P=0.463),经常实施妊娠期PFMT(t=-1.436,P=0.152)〕无关。经倾向性评分法校正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PFMT实施情况与孕妇HAR〔偶尔实施妊娠期PFMT(t=-1.514,P=0.131),经常实施妊娠期PFMT(t=1.100,P=0.272)〕、HAV〔偶尔实施妊娠期PFMT(t=-1.495,P=0.136),经常实施妊娠期PFMT(t=-0.168,P=0.866)〕、HAD〔偶尔实施妊娠期PFMT(t=-0.735,P=0.463),经常实施妊娠期PFMT(t=-1.358,P=0.175)〕无关。结论 在真实临床环境中,仅有18.61%(97/521)的孕妇在妊娠期实施过PFMT,孕妇妊娠期PFMT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孕妇自发进行的妊娠期PFMT剂量低且无法保证正确性,尚未显现出对肛提肌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钟燕 《中外医疗》2013,(22):6-7
目的探讨个体化指导孕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行规范产前检查并住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7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88)与对照组(n=388),观察组于孕20周~42d由专人每天个体化指导孕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照组孕产妇仅进行孕期检查及产后健康教育。产后42d观察比较两组SUI发生率及盆底肌肉收缩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SUI发生率及盆底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指导孕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能明显降低产后SUI的发生率,促进孕产妇盆底组织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在门诊进行产后42 d复查的妇女,其中盆底肌力测定<Ⅲ级者作为产后组(80例),分为训练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同期张力性尿失禁患者45例(其中5例为产后尿失禁)作为尿失禁组,子宫脱垂≤Ⅱ度患者23例(其中合并尿失禁6例)作为子宫脱垂组。产后训练组、尿失禁组及子宫脱垂组均采用盆底肌肉训练(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产后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及产后操锻炼。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盆底肌力测定。结果产后训练组、尿失禁组、子宫脱垂组及产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5%、46.7%、21.7%和20.0%。产后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训练组治疗后盆底肌电活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能有效提高肌肉张力,产后42 d开始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背景 体力活动对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优化盆底肌结构,然而现有研究多针对非妊娠期人群,妊娠期女性体力活动模式如何尚不清楚,对盆底肌的影响仍有待探索。目的 调查妊娠期女性体力活动模式的现状,探讨体力活动模式与肛提肌厚度(LA th)的关系。方法 通过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妊娠早中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的问卷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采用中文版妊娠期体力活动问卷(PPAQ)评估妊娠期体力活动模式,采用经会阴盆底三维B超评估LA th,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校正混杂因素效应,以分析体力活动模式与LA th的关系。结果 共266例孕妇参与调查,由于未填写完整问卷剔除10例,最终纳入256例有效样本。妊娠早中期女性的总体能量消耗为112.13(84.78,148.03)MET-h/wk。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务活动能量消耗值第四分位(Q4)组缩肛状态下LA th〔LA th(C)〕大于第一分位(Q1)组〔β=0.699,95%CI(0.146,1.252)〕,中等强度活动Q4组静息状态与缩肛状态下LA th的差值〔LA th(D)〕大于Q1组〔β=0.319,95%CI(0.117,0.522)〕(P<0.05)。结论 妊娠早中期妇女的体力活动水平不足,家务活动和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可以增加LA th,优化盆底肌结构,应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提升妊娠期体力活动水平,改善盆底健康。  相似文献   

15.
郑美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2):135-136,139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孕产妇不同时期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其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孕产妇156例,分为产前组50例,盆底肌肉锻炼自孕28周~分娩前;产后组52例,盆底肌肉锻炼自产后第3天~产后3个月;全程组54例,盆底肌肉锻炼自孕第28周.产后3个月;另设对照组55例,未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比较分析四组产前、产后3个月盆底肌张力变化。结果经产前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后,产前组和全程组阴道收缩时间、VRP、VSP较产后组和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盆底肌肉锻炼后,全程组孕产妇阴道收缩时间明显长于其他i组,VRP、VSP高于其他三组(P〈0.05);产前组和产后组阴道收缩时间、VRP、V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产妇尽早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且持续时间至产后3个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恢复盆底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背景 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进行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十分重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虽然GDM孕妇血糖控制满意,但巨大儿发生率并未有明显下降。目的 探究GDM对孕晚期糖脂水平及巨大儿的影响。方法 依托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电子信息系统,回顾性选取2014-2018年在本院足月分娩的16 13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期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GDM组,未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非GDM组。根据GDM与巨大儿的发生情况进一步分亚组:娩出巨大儿的GDM产妇为GM亚组,娩出非巨大儿的GDM产妇为GN亚组;娩出巨大儿的非GDM产妇为NM亚组,娩出非巨大儿的非GDM产妇为NN亚组。比较GDM组、非GDM组,GM亚组、GN亚组、NM亚组、NN亚组孕晚期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高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GDM组3 834例,非GDM组12 300例,其中GM亚组411例,GN亚组3 423例,NM亚组898例,NN亚组11 402例。GDM组孕晚期TG、FBG高于非GDM组,TC、HDL-C、LDL-C低于非GDM组(P<0.05)。GN亚组孕晚期TG、FBG低于GM亚组,HDL-C高于GM亚组(P<0.05);NM亚组孕晚期TC、HDL-C、LDL-C高于GM亚组,TG、FBG低于GM亚组(P<0.05);NN亚组孕晚期TC、HDL-C、LDL-C高于GN亚组,TG、FBG低于GN亚组(P<0.05);NN亚组孕晚期HDL-C高于NM亚组,TG、FBG低于NM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M〔是:OR=1.338,95%CI(1.158,1.547)〕、孕前体质指数(BMI)分类〔消瘦:OR=0.476,95%CI(0.361,0.626);超重:OR=1.770,95%CI(1.537,2.039);肥胖:OR=2.854,95%CI(2.282,3.568)〕、孕期增重〔OR=1.100,95%CI(1.087,1.113)〕、分娩孕周〔OR=1.728,95%CI(1.622,1.841)〕、孕晚期TC〔OR=0.705,95%CI(0.514,0.966)〕、孕晚期TG〔OR=1.282,95%CI(1.153,1.425)〕、孕晚期LDL-C〔OR=1.487,95%CI(1.094,2.021)〕、孕晚期FBG〔OR=1.692,95%CI(1.482,1.933)〕是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GDM孕妇TG、FBG高于非GDM孕妇,TC、HDL-C、LDL-C低于非GDM孕妇,且GDM及孕晚期血脂、血糖是孕妇娩出巨大儿的影响因素。在孕期应加强孕妇血脂、血糖监测,特别是TG和FBG,加强整个妊娠期体质量管理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前盆底锻炼联合产后服用举元煎颗粒剂对产后盆底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产检、分娩的41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6例,采用产前盆底锻炼)和试验组(20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产后服用举元煎颗粒剂)。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盆底功能(包括盆底肌电值、阴道动态压力、阴道持续收缩时间及盆底肌张力)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气虚症候的变化及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2组治疗后盆底肌电值、阴道动态压力、阴道持续收缩时间、盆底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的盆底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尿失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治疗后的神疲、气短、自汗评分、总积分及尿失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产前盆底锻炼联合产后服用举元煎颗粒剂能够有效改善孕产妇的盆底功能及尿失禁症状,对于PFD的防治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小红  卢惠  黄飘  李康英 《吉林医学》2012,33(22):4741-4742
目的:探讨产后进行盆底肌肉锻炼(PFMT)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530例住院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由专业助产士实施8周以上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及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通过两组排尿状况、盆底肌张力及尿垫试验进行评估,评价PFMT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排尿状况评分、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后6个月、12个月尿垫试验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产后行PFMT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和发展,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带菌孕妇经阴道分娩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或脐带炎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的GBS带菌孕妇129例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有无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或脐带炎,分为病例组(27例)和对照组(102例)。查阅相关病历,记录GBS带菌孕妇一般资料及分娩信息。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工破膜〔OR=5.106,95%CI(1.535,16.987)〕、总产程时间延长〔OR=1.098,95%CI(1.013,1.19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OR=1.002,95%CI(1.000,1.003)〕是GBS带菌孕妇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或脐带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适当缩短总产程时间、减少人工破膜可能减低妊娠晚期GBS带菌孕妇阴道分娩时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或脐带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