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医培土生金是以五行理论为基础,通过培补脾土,恢复肺脏功能,以治疗肺脏亏虚。小儿肺炎喘嗽恢复期,余邪未尽而正气已虚,多表现为肺脾气虚、肺胃阴伤。运用培土生金法,从疾病本质出发,调理后天之本脾胃来恢复肺脏功能,对治疗肺炎喘嗽恢复期往往收到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武维屏教授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肺科疑难病3例,脾胃属土,肺属金,五行相生,土生金,通过培补脾土,使脾运正常,从而使肺得到补益以治疗肺脏疾病。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临床常见病、难治病范畴。近年来针对COPD的发病及病理演变机制研究逐步深入,但与明确靶向、靶点尚存在距离,无法完全揭示COPD的疾病本质,严重制约了其防控能力的提高。肠道菌群微生态是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保障因素。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时,肠源性内毒素的释放以及肠道菌群移位引起的炎性介质的释放,均能直接或间接的促进COPD的发生发展。营养调整、抗生素、活菌制剂等是目前采用的调节肠道菌群失衡的基本手段和方法。COPD归属于中医"喘证""肺胀"范畴,"培土生金""肺肠同治"强调了脏腑功能的相互依存及病理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脏腑辨证治疗COPD的优势与特色。如何依据中医药自身的理论特征与实践优势,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与,探索构建调控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防控COPD的研究体系,将逐渐成为COPD防控的重要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五行学说及脏腑学说为出发点,选取“培土生金”为  相似文献   

5.
舌苔是口腔菌群的主要集散地,舌苔菌群能够反映机体病理生理变化。口腔微生态子系统与肠道微生态子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口腔菌群与肠道菌群可借助经络循行和消化道实现口-肠联系。中医认为,舌苔是由脾胃之气熏蒸谷气上承舌面而成,所以脾胃之气的生、衰、死,均可从舌苔的变化中反映出来。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构成了舌苔形成的基础,也是疾病不同舌象的特征性体现。当脾升胃降失和,口腔环境遭到破坏,邪毒之气可由口腔乘势而下,沿消化道进入食管、胃及肠道,从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出现相应的胃肠道疾病。因此,通过舌象及证型的梳理,可间接分析肠道菌群的差异,进而实施干预措施,促进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则症状缓解,舌苔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尤其是微生物组学研究的突破,诞生了“肺-肠”轴这一全新概念,其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不谋而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诊疗方案中明确提出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肺、肠道微生物稳态对肺部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某些特定菌属及其代谢产物可参与肺部疾病进程,影响其发生发展;然而,肺、肠道微生物组成极为复杂,其免疫调节、抗炎、抗感染等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文就“肺-肠”轴及肺、肠微生态对肺部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并结合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肺部疾病有各种不同的学说和方法。根据中医“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基础理化,有用“培土生金”的方法治疗肺脾两虚之证,可收到扶正祛邪,促进康复的效果;也有根据祖国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以及“异病同治”,“实者泻之”的原理,运用“泻下法”治疗大叶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咯血等,都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根据会议交流情况,对其中几种肺系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略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鼻炎属于全球高发的气道变应性疾病,较多人群深受其影响,关于其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仍不断被探寻与挖掘。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态与肺部疾病的相互关系被深入研究,文章基于肺肠关系,结合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并从西医胚胎发育、菌群微环境、内分泌代谢、黏膜免疫等角度探讨肺-肠关系,在此基础上,认为肠道菌群可从细胞因子免疫平衡、机体黏膜等方面影响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发展,以期为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9.
脾胃气化学说是张小萍禀承家学、集前人理论之大成、累积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的创新性理论.本文总结张小萍脾胃气化学说与肠道菌群失调疾病(如脾胃病、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之间的联系,结合传统中药人中黄与现代粪菌移植的临床应用,认为中医以脾胃气化指导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疾病,在调理机体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平衡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脾胃气化之间的关系,为更有效地治疗相关疾病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肠道菌群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改善痴呆症状.中医"脾胃"与肠道菌群在生理、病理上均相类似,从脾胃治疗痴呆已被证明有效.目前,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防治痴呆的研究还处于初起阶段.本研究旨在以调节肠道微生态为靶点,探讨从脾胃论治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报》2019,(9):1859-1863
中医的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脾胃学说、肺肠相表里理论、正邪学说等基础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及宿主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来源于后天,用之于后天,受内外环境额影响,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有着和中医相似的阴阳、脏腑及正邪属性。肠道微生态是当下研究热点,其完善的理论和技术及研究结果为中医药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中医中药与肠道微生态的互相调节作用已被证实,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中药的吸收,提高中药的效能;中药也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目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动物实验上,且与中医药相关的可检索文献甚少,今后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理论研究、辨证论治及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的多靶点、多途径的机制,深入到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上,为中医药在肠道微生态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峰  严晶  卢冬雪 《中医学报》2019,34(9):1859-1863
中医的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脾胃学说、肺肠相表里理论、正邪学说等基础理论与肠道微生态及宿主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来源于后天,用之于后天,受内外环境额影响,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有着和中医相似的阴阳、脏腑及正邪属性。肠道微生态是当下研究热点,其完善的理论和技术及研究结果为中医药的研究打开了一扇门。中医中药与肠道微生态的互相调节作用已被证实,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中药的吸收,提高中药的效能;中药也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目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动物实验上,且与中医药相关的可检索文献甚少,今后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的理论研究、辨证论治及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中医药对肠道微生态的多靶点、多途径的机制,深入到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上,为中医药在肠道微生态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炎性反应为特征的全身心身疾病,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中医的整体观和恒动观与肠道微生态的整体性、动态性特征相契合;"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肠-脑-皮轴"学说,及已有有关中医药维持肠道微生态稳态的研究,为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探索银屑病的中医诊治机制提供了依据。将传统中医证候与客观的微生态学相结合,明确不同中医证型肠道微生态的特征性变化,探究可调节此类肠道微生态失调的中药复方制剂或单味药物,通过肠道菌群与中医"方"和"证"结合研究以寻找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新思路及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diffus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D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肺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变化的疾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肺部疾病的共同结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DILD属祖国医学"肺痹""肺痿""咳嗽""喘证"等范畴,从中医"治痿独取阳明"理论出发,通过"培土生金法",补益脾胃,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机能免疫能力以及御邪能力,以提高生活质量,为诊治本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病情进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培土生金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理论基础。[方法]结合历代文献的相关记述,梳理培土生金法的脉络,根据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分析培土生金法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当以脾胃亏虚为发病之本,以痰浊上犯为发病之标,肺气受损,宗气与卫气不足贯穿疾病始终。治疗当以“培土生金”之法,通过健运脾胃,杜绝生痰之源;补充宗气与卫气生成之本,恢复已伤之肺气,达到标本兼治之效。经典名方参苓白术散、麦门冬汤、黄芪建中汤等皆宗“培土生金”之旨,疗效甚佳。[结论]培土生金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通过健运脾胃治疗肺脏之伤损,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胃肠道疾病,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前,FC的治疗仍依赖于传统方法,如泻剂通便治疗和外科治疗等,但效果欠佳,可对患者肠道自身功能造成破坏。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FC的密切关系逐渐被阐明。FC患者肠道菌群组成较健康人有显著差异,且肠道菌群紊乱参与FC的发生、发展,因此,益生菌、益生元及粪菌移植等微生态治疗逐渐应用于FC的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微生态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肠道微生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参与人体代谢,促进胃肠道免疫、抗肿瘤、延缓衰老等。近年来针对肠道微生态临床医疗、药物与病证性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作者就近5年来中医药在肠道微生态领域的研究,从中医理论、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观念、新认识,分析实验研究中中药单体和复方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探讨临床研究中中医、中药治疗各种疾病时与肠道微生态的相互关系,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展现了肠道微生态的中医药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中医中药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提供参考,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肠道菌群被称为机体中"被遗忘的器官"。而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这一"被遗忘的器官"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学说之一,其与肠道微生态有相似相通之处。脏腑经络互为表里,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因此我们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魄门亦为五脏使、肾为胃之关等中医理论来探讨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9.
在中土五行的五行模式中,土行居于"中"位,调节和控制东南西北四方的木火金水四行。肠道微生态参与人体代谢的途径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理学靶点。中医药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改变宿主的代谢状况,进而阻断或逆转心血管病的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有:①关于肠道微生态与机体的发病机制研究多集中在消化系统疾病上,对其他系统疾病的研究相对较少,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②在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之间的研究多局限于动物实验,缺乏较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随着新一代核酸测序技术、宏基因组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心血管领域的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未来通过不同的方式测定机体不同物质水平,结合肠道微生物代谢物鉴定,可为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进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起始感染部位不同的脓毒症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微生态的差异,寻找肺内感染与肺外感染ARDS肺部微生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在ICU收治的脓毒症导致ARDS的病例。根据起始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肺内感染导致的ARDS(ARDSp)81例(ARDSp组),肺外感染导致的ARDS(ARDSexp)25例(ARDSexp组)和非ARDS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25例。分析比较3组患者基线水平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结果,探讨ARDSp和ARDSexp肺部微生态的异同。结果 病原微生物方面,ARDSp组的病原微生物多样,包含细菌、真菌、病毒、特殊病原体,而ARDSexp组虽原发感染灶不在肺部,但可能由于菌群移位,出现大肠埃希菌的增多。背景菌方面,ARDSp组比对照组的阳性率减少,减少的菌群可能为呼吸道正常菌群;而ARDSexp组比对照组和ARDSp组的阳性率同时增加,增加的菌群是条件致病菌和肠道菌群。结论 ARDSp患者肺内微生态的特征是病原微生物的增加及正常呼吸道菌群的减少,导致菌群多样性减少;而ARDSexp患者肺内微生态的特征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