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博  招伟贤  廖敏  林明  贺必梅 《广东医学》2008,29(8):1261-126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在静脉全身麻醉乳腺手术中的镇痛效应。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全身麻醉。实验组在麻醉前30min采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和2/100Hz疏密波,经皮肤电极持续刺激手术侧合谷和内关穴直至手术结束。以抑制50%手术切皮体动反应的瑞芬太尼血浆浓度(ED50)、术中心率、血压变化及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消耗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使瑞芬太尼切皮时血浆靶浓度ED50减少0.33ng/ml,约降低14.3%。在乳腺手术中可减少丙泊酚用量17%、瑞芬太尼用量26%。结论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中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加强麻醉镇痛作用,明显减少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伤害性刺激指数与脑电双频指数导向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将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伤害性刺激指数与脑电双频指数导向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对照组患者给予生命体征指导向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术中交感神经活性、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瑞芬太尼、异丙酚用量少于对照组,睁眼时间、拔出喉罩时间短于对照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伤害性刺激指数与脑电双频指数导向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异丙酚有助于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缓解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是腹腔镜手术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麻醉在妇科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5例妇科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血浆浓度为靶浓度,舒芬太尼组(45例)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组(40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并逐步升高异丙酚靶浓度,调整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平稳,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及镇痛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血压、心率波动较瑞芬太尼组平稳,舒芬太尼组躁动发生率低,术后需镇痛率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结论妇科腔镜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效果明显,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龙飞  张恒胜  蒋华  王家美 《吉林医学》2011,32(28):5936-593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临床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60例,并选取使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患者术后清醒、恢复、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制插管操作应激反应方面,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适合用于持续输注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可用于与异丙酚复合的前静脉全身麻醉中,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小儿唇腭裂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Ⅰ组用瑞芬太尼2~4ng/ml持续靶控输注,Ⅱ组用氯胺酮芬太尼复合,2组均间断吸入0.5%~1%异氟烷,并用仙林等肌松药维持。结果Ⅰ组麻醉维持中循环稳定,苏醒期平稳,Ⅱ组麻醉维持中血压偏高,心率增快,苏醒期烦躁。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维持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无痛结肠镜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择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间断注射组(对照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组(以下简称芬太尼组)以及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以下简称瑞芬太尼组),记录各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进镜时间、麻醉后苏醒时间以及恢复时间;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诱导用量和应用总量;比较结肠镜进入到乙状结肠、回盲瓣以及手术结束时各组患者出现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患者诱导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瑞芬太尼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和芬太尼组(P<0.05);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丙泊酚诱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瑞芬太尼组丙泊酚应用总量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和对照组(P<0.05);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在结肠镜进入乙状结肠和回盲瓣时其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结肠镜检查麻醉效果良好,且比较而言,其丙泊酚用量更少,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采取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术前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进行术前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血管活性物质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发生肌颤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进行术前麻醉,对于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而言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静脉麻醉用于老年胸腔手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胸腔手术患者45例,年龄65~78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组(S组)、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靶控维持组(SR组)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R组),每组15例。术中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调整麻醉深度。观察诱导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5min(T3)、切皮后5min(T4)及开胸探查时(T5)的MAP、HR、BIS值和术毕苏醒各时段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SR和R组拔管时间短于S组(P〈0.05),术后躁动、切口疼痛S和SR组少于R组(P〈0.05),术后呼吸抑制SR和R组少于S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靶控维持更适合于老年开胸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小儿唇腭裂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Ⅰ组用瑞芬太尼2~4ng/ml持续靶控输注,Ⅱ组用氯胺酮芬太尼复合,两组均间断吸入0.5%~1%异氟烷,并用仙林等肌松药维持。结果:Ⅰ组麻醉维持中循环稳定,苏醒期平稳;Ⅱ组麻醉维持中血压偏高,心率增快,苏醒期烦躁。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维持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在大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情况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4例择期行大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22例,以血浆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对照组共22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检测血浆皮质醇的浓度变化并记录两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浆皮质醇浓度在麻醉诱导及手术期各时点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麻醉恢复期拔管及拔管后10min,各监测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低。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均适合于大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但舒芬太尼麻醉组在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患者不良反应少,适合l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周曙  丁云霞 《重庆医学》2015,(24):3352-3354
目的:通过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技术辅助老年全髋置换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多模式镇痛方法。方法腰部麻醉下全髋置换术且术后进行 PCIA 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分别于术毕、术后4、24、48 h 对患者进行 TEAS;两组于术前30 min(T1)、术毕30 min(T2)、术后第1天清晨(T3)、术后第2天清晨(T4)均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糖;两组术后均进行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调查其他不良反应及镇痛用药量。结果试验组在 T2皮质醇、血糖水平较 T1均明显升高(P <0.01),在 T3、T4皮质醇、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 VAS 各时段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辅助 TEAS 治疗后,试验组镇痛药液消耗量明显减少,按压次数减少(P <0.05)。结论用 TEAS 技术辅助老年全髋置换手术后 PCIA 能有效抑制应激,增强镇痛效果,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术中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本院接受取卵手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治疗,比较两组镇痛情况、胚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评级指数、视觉模拟评分、现存疼痛强度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获卵率、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术患者予以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可发挥良好镇痛作用,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中药膏摩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关节科81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术后,对照组手术患者行常规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中药膏摩治疗。分别记录术后第1、3、7、14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痛阈值评价膝部疼痛程度,记录术后第7、14天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患膝疼痛VAS评分和痛阈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7、14天,试验组VAS评分对照组(P<0.05),痛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14天,试验组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中药膏摩能有效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促进膝关节术后早期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翳风穴体表电刺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急性期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急性期Hunt综合征患者56例,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口服泛昔洛韦颗粒剂、甲钴胺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翳风穴体表电刺激与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并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疱疹消退时间、面瘫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VAS评分)、疱疹消退时间以及面瘫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E、NE含量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翳风穴体表电刺激联合 SGB治疗急性期Hunt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且能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避免了因应激反应增强而导致的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白环俞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曲马多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治疗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的止痛作用与对照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避免口服止痛药的副作用,且操作方便安全,有推广运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春霞 《海南医学》2014,(9):1292-1294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吐措施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镇吐组(对照组)和多模式镇吐组(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中持续吸入七氟烷及50%N2O维持麻醉,术毕前30 min静脉输注昂丹司琼4 mg。观察组术中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并于诱导麻醉后静脉输注地塞米松10 mg,术毕前30 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及托烷司琼4 mg。观察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镇痛效果及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Ⅱ~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Ⅱ~Ⅳ级恶呕吐发生率为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 h、6 h、24 h、48 h镇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静吸诱导麻醉,术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g,术毕给予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及长效止吐剂托烷司琼行多模式镇痛可有效降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且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血浆胃动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5):121-124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与妇科患者术后麻醉镇痛药用量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择2014 年8 月至2020 年10 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手术患者62 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术前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测定感觉阈和耐受阈。术中使用舒芬太尼诱导并全凭静脉维持,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分析术前感觉阈和耐受阈与术后舒芬太尼用量(S)及舒芬太尼总量(SS)的相关性。结果 47 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并纳入统计。感觉阈与术后4 h、8 h 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舒芬太尼总量不相关(P>0.05)。感觉阈与术后12 h、24 h 舒芬太尼用量和舒芬太尼总量呈正相关(P<0.05)。耐受阈与术后4 h、8 h、12 h、24 h 舒芬太尼用量及舒芬太尼总量均呈负相关(P<0.05),且越接近24 h 相关系数越大。结论 术前经皮穴位电刺激感觉/耐受阈可以预测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而耐受阈可能更灵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5)和瑞芬太尼组(B组,n=15)。常规全麻诱导,两组术中均采用吸入1.5%~2.0%异氟烷维持麻醉。B组于气腹前据血压术中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10~0.25μg/(kg.min),维持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5μg/L,麻醉维持期在2.0~4.0μg/L之间,手术结束前1 min停用瑞芬太尼,其余处理两组完全相同。记录A组与B组患者气腹前(T1)、气腹5 min(T2)、30 min(T3)及放气后10 min(T4)、拔管后(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的改变,同时测定T1、T2、T3和T4血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的浓度。结果 B组各时点上述指标与T1相比无明显改变。A组气腹期间各时点的SBP、DBP、MAP与T1相比明显升高(P〈0.05);各时点血液中NE、E、DA与T1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腹腔镜全麻手术辅助应用瑞芬太尼能有效减轻气腹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适度抑制腹腔镜手术中的应激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9.
张大政  张旭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9):1294-1295,1298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控制性降压在脊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11月进行脊椎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则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将两组患者降压前、降压后10,30,60min及停止用药后10min的MAP、PgCO2、HR、CI及苏醒质量、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降压后10,30,60min时MAP、PgCO2、HR、CI均低于对照组,而停药后10min则恢复效果也优于对照组,苏醒质量和出血量也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控制性降压在脊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心脏及呼吸的影响也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