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祛寒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来氟米特与依托考昔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来氟米特与依托考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祛寒通络方离子导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指标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ESR、CRP及R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祛寒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来氟米特与依托考昔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推拿按摩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的改善作用。方法本次所选研究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共61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共30例,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治疗组(共31例,联合采用温针灸、推拿治疗),对比2组治疗疗效及对患者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VAS、HSS评分与对照组对比(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推拿按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疗效确切,且有利于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可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益气血、祛湿通络法治疗气血不足、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气血不足、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片、正清风痛宁片;治疗组口服来氟米特片,同时口服补益气血、祛湿通络中药。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疾病疗效,症状体征评分变化,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小板(PLT)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25例中,显效3例(12%),进步10例(40%),有效8例(32%),无效4例(16%),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25例中,显效1例(4%),进步6例(24%),有效10例(40%),无效8例(32%),总有效率为68%。经Ridit分析,U=-2.086,P=0.043,P<0.05,说明治疗组的疾病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恶寒喜温、乏力气短、面色、肌肉麻木、多梦健忘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恶寒喜温、乏力气短、面色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肌肉麻木、多梦健忘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时间、恶寒喜温、乏力气短、面色、肌肉麻木、多梦健忘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ESR,CRP,RF,PLT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生活质量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益气血、祛湿通络法治疗气血不足、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恒温中药包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炎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炎患者联合恒温中药包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干预。治疗2个疗程(14 d)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VAS)和生活质量(HAQ)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78.3%(P0.05);观察组关节疼痛评分为(2.33±1.6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4.08±3.39)分,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效改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针灸科2015年3月-2016年12月诊治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门诊和住院患者9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温针组与普通针刺组各45例,分别接受温针治疗与普通针刺治疗,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Mc Gill疼痛分级评分及腰痛JOA总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Mc Gill疼痛分级评分及腰痛JOA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温针组改善更显著(P<0.05);温针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普通针刺组的86.67%(P<0.05)。结论温针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普通针刺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疼痛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内服外洗法配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甲氨蝶呤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内服,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洗方,比较两组药物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控5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2%;对照组临控2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7.1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内服外洗法配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通痹胶囊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痹胶囊。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美国风湿病学会评分(ACR 20、ACR50)、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以了解其临床应用安全性。 [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P<0.05),尤其在麻木、怕凉等症状改善尤为显着;治疗1 a后治疗组ACR20、ACR50分别为88%、74%,显着高于对照组66%、60%(P<0.05);通痹胶囊能够更好降低IL-1、IL-6、TNF-α含量。两组在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联合应用通痹胶囊及慢作用药改善怕凉、麻木等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治疗婴儿湿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婴儿湿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溻渍治疗,对照组用温水洗浴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皮损部位数量积分、皮损情况积分、自觉症状及日常表现积分、病情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中痊愈9例(30.0%),显效15例(50.0%),有效5例(16.7%),无效1例(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20例中痊愈0例(0%),显效4例(20.0%),有效4例(20.0%),无效12例(60.0%),总有效率为40.0%。2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Z=-2.277,P=0.023,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皮损部位数量积分治疗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皮损情况积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自觉症状及日常表现积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病情总积分2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溻渍治疗婴儿湿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通敷合剂火龙疗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早期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通敷合剂火龙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通敷合剂塌渍疗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对照组为86.0%(43/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敷合剂火龙疗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疗效优于通敷合剂塌渍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温络疗痹"理论干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中远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参照纳入诊断标准筛选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且明确诊断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据是否接受采用"温络疗痹"法强化干预作为分组唯一标准,将最终完成该临床试验合格的103例病例分为强化联合治疗组(QG组) 52例和常规治疗组(CG组) 51例。强化联合治疗组在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络疗痹"疗法。检测两组间治疗前后临床疗效、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实验室检查及RA预后相关因素评价并规律随访,对中远期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强化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强化治疗组患者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压痛关节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DAS28水平均低于常规对照组(P 0.05);相关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发现,采用温络疗痹疗法配合规律关节锻炼,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缓解及降低疾病活动度的维持具有保护性意义(P 0.05)。结论行温络疗痹法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更易被患者接受,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督脉隔物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结合督脉隔物灸治疗.对比2组病例在90天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86.67%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的疗效(P<0.05);2组病例在治疗90天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较治疗前较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隔物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痹阻证)的有效性。[方法]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痹阻证),进行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组62例应用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涂于患处,3次/d,对照组20例应用麝香祛痛搽剂涂于患处,3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通过对两组受试者用药前后的疗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的检测,综合评价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痹阻证)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在中医证候疗效指标和疾病的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痹阻证)有效,且疗效优于对照药麝香祛痛搽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基于辨证论治和中药药理研究的病证结合治疗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洛索洛芬钠片、甲氨蝶吟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病证结合组方的中药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价指标作为整体疗效评价标准.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本组用药前比较,2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用药前后差值比较,在疼痛评分(VAS评分)、晨僵时间、关节肿胀个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个数、关节压痛指数、握力、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SA28评分)、健康评估问卷调查(HAQ)、患者评价、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方面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CR20,ACR50,ACR70分别为23.34%(7/30)、40.00%(12/30)、23.34%(7/30),对照组分别为40.63%(13/32) 、28.13 %(9/32)、9.38%(3/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病证结合组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疗效显著且能降低西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7-70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除痹止痛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该院中西医结合门诊就诊的寒湿痹阻型LDH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针灸疗法,取穴关元、肾俞、委中、阴陵泉和阿是穴,每周用5 d,连用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除痹止痛汤治疗,1剂/d,连用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JOA评分量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量表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M-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较前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结论针灸结合除痹止痛汤治疗寒湿痹阻型LDH的疗效确切,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质针治疗寒湿痹阻证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为银质针治疗寒湿痹阻证AS提供可靠的疗效分析依据。方法选取51例确诊的中医辨证分型为寒湿痹阻证型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脱落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前后BASDAI、BASFI、BASMI比较,分析银质针对寒湿痹阻证型AS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SDAI、BASFI、BASMI评分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BASDAI、BASFI、BAS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疗法对寒湿痹阻证AS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青白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12例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8例,给予口服甲氨蝶呤和塞来昔布;治疗组38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青白通痹胶囊(青风藤、白芍、炙甘草等),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实验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及实验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白通痹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正清风痛宁辨证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以及寻求联合方案所适合的RA类型。方法选择中医辨证为风湿痹阻和瘀血痹阻的活动期RA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MTX联合正清风痛宁)52例和对照组(MTX)52例,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早于并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12周时,治疗组整体改善率分别为69%、81%、96%,高于对照组的44%、63%、87%,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风湿痹阻证的整体改善率分别为86%、86%、96%,高于瘀血痹阻证的50%、75%、96%,两种证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联合正清风痛宁辨证治疗活动期RA,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独使用MTX,尤其适用于风湿痹阻证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臭氧化自血回输联合温针灸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观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臭氧化自血回输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DAS28评分及HAQ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S28评分呈下降趋势,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Q评分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AQ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臭氧化自血回输联合温针灸可安全、有效地提高RA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为治疗RA的有效治疗方案,可向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寒湿透骨散治疗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随机平行、双肓和双模拟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案,试验组入选360例,对照组入选120例,试验组采用寒湿透骨散外敷,对照组采用模拟药物外敷,敷用1次,观察3d.观察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屈伸不利和晨僵评分,比较其疗效并得出结论.结果 两组除关节屈伸不利外,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安全性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①寒湿透骨散能改善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晨僵等症状.②寒湿透骨散未发现存在明显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止痛散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4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MTX),第1周5 mg,第2周7.5 mg,第3周起10 mg周1次口服;试验组:在口服MTX基础上采用止痛散穴位贴敷,每5 d 1次,连续3次。观察治疗前、4周、12周后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CRP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治疗3~4周后临床症状逐渐缓解;对照组在治疗5~6周后临床症状逐渐缓解。试验组治疗4周及12周后在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CRP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ACR20有效率77.61%,对照组56.52%;试验组总有效率89.55%,对照组总有效率72.46%。结论:止痛散穴位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