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易水学派以金代易州张元素为开山鼻祖而得名,自金元至明清,师承授意,亲炙私淑,代有薪传。王好古博采众家之长,敷扬药物归经理论,传承脏腑辨证思想,重视内伤在发病中的作用。以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遗方用药,对常见内伤杂病中气血虚弱诸证的治疗,以及脏腑与气血的生理、病理关系,做了极精辟的研究,组方多用固护脾胃之品等,全面继承和发扬了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亦是易水学派的中坚人物。  相似文献   

2.
《汤液本草》一书虽为王好古所撰,但却是易水学派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这三位医家药学成就的集中体现,书中对许多药物的议论都颇有新意.对于黄芪,王好古认为此药上中下表里无所不至,称其兼为表药、中州药、里药.纵观张、李、王临床用药,既以黄芪补虚,又用之以驱邪,将祛风、寒、热、湿、瘀之药与黄芪同用,使邪气去正气实,而邪不复至.元气虚则百病生,黄芪运用之广,皆因其可充一身之元气,清代王清任受此启发,用大剂黄芪治瘀血证,今之临床或可由此发挥.  相似文献   

3.
王好古基于其师张元素的"肾命"辨证论治体系,着重阐发了肾阳虚有寒的证治,形成了"寒邪犯本"的系统理法,包括:中寒及下,当脾肾双温;阴阳离决,急温肾散寒。王好古创制了许多温阳散寒类方药,既可用于治疗肾伤寒,也可用于治疗下焦有沉寒的内伤杂病,如常见的慢性肾病、女子痛经、经闭、不孕等属下焦阳虚寒积的杂病。王好古的思想也促使易水学派的研究重点由中焦转向下焦,启发了明清温补学派对"肾命"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金元医家以易州(今河北易水县)人张元素为首,通过弟子李呆、王好古及再传门人罗天益等对张氏学说的发展和传播,建立了一套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临床证治体系,被称为“易水学派。”药性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反复验证药物的作用而归纳出来的理论认识,其主要内容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惯于将“专主脏腑病机研究,力倡土为万物之本”视为是易水学的学术特点,而忽视了其在本草学方面的突  相似文献   

5.
王好古,字进之,晚号海藏老人。河北赵州人(今河北赵县),执业于晋州(今山西太原)。家世及具体生卒年月不详,但传早年以通经举进士,晚年独喜言医。王氏以进土官赵州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著名于金末元初。先生初受于张元素,后又从李呆学习,亦是易水学派中的一个中坚人物。著有《阴证略例》一卷,《医垒元垒》十卷(现残存一册,不  相似文献   

6.
对于易水学派,大家普遍认为李东垣和王好古曾同师于张元素,王好古年辈较晚,后又师于李东垣。本文据有关传记和相关著作序跋的内容,结合相关史料进行考证,得出结论:王好古早年通经举进士,晚喜言医,并师承李东垣,但并不曾师于张元素,且王好古年龄长于李东垣。“王好古师于张元素”一说发端于《四库全书总目》,“少时学医,年辈较晚”发端于清代汪曰桢《阴证略例·后序》。  相似文献   

7.
<正> 金元医家以易水张元素为首,通过弟子李杲、王好古及再传门人罗天益对其学说的发展和传播,自成体系,被称为“易水学派”。就影响深远而言,李杲是关键性人物,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张元素张元素,金代易州(今河北易县)周庄社人,字洁古,约生于公元十二世纪前期,年龄小于刘完素(考据家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五十五,“跋济生拔萃方”将张氏置于刘氏之前,在时间上还须要进一步核查),对后世影响较大,尤其经过弟子李杲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关于王好古的生平,史料中记载甚少,诸多问题尚有争议。本文从史源学的角度,对王好古亲炙张元素一事的材料进行梳理,考辨"先师"一词的内涵,得出王好古师从张元素乃四库馆臣臆断的结论。并运用年代学方法,通过王好古的著述及序文等相关史料,考证出《阴证略例》《汤液本草》《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的成书时间,进而得出王好古约生于十三世纪初,卒于公元1308年之后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私淑易水学派的明代医家赵献可传薜己之学,其学术以先后天并重致此谓之易水学派为之一大变革,但赵氏独重薜氏的肾命水火说,其所著亦有二、三,但有些早已亡佚如《二本一例》、(《邯郸遗稿》,唯其现有的《医贯》最能反映他的学术见谛,纵观《医贯》,足见赵氏所论后天多宗薛氏之旨,较平淡见之一斑,未有所创新,今笔者就其独重肾命水火之说试述其要。  相似文献   

10.
易水学派肇始于金代,因创始人张元素是河北易县(金之易州)人而称其为易水学派。该学派师承传人及私淑者,以张元素、李东垣、张景岳、薛已、李中梓、赵献可六大家最著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和探讨近10年来国内学者关于易水学派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并导出近10年易水学派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工具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发文量、研究团队、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检索。研究共纳入相关文献2 397篇,得到关键词3 649个,关键词聚类得到17个;有53位作者发文量大于5篇,发现以张保春、任北大、刘桂荣、姚文轩、李付平、董尚朴等学者为代表的三个较大学术影响力团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李东垣和脾胃学说,近5年开始重视明清时期其他易水学派医家,近两年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出了一定成果,但总体分析对脏腑辨证理论等研究略显不足,研究方法略显陈旧,提示在今后应当加强对易水学派的溯源研究,进一步完善易水学派的传承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王好古,元代医家,将伤寒学说与脾胃内伤学说有机地结合而创立阴证学说。认为阴证的病因为外感寒、内饮冷,"人本气虚"和"内已伏阴";病机为"元阳中脱";辨证着重三阴阳虚证;治疗亦偏重于温补,善用附子、干姜,并讲究服药时间、方法。其对于阴证的论治,既补充了仲景之学,又发挥了易水学说,至今仍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易水学派研究重在创新,要创新就要讲究思维和方法。思维要灵活,要能“脱壳”。方法则可以从学派的科学内涵、学派主要医家的学术思想及医界认可和主要医家的常用方剂和中药上进行探求。例举易水学派医家一些方剂和药物,临床应用治验以示一斑。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①师承授受私淑、言学术源流,②脏腑标本,寒热虚实论辨证,③注重脾肾、命门、水火畅温补,④参太极之理,研究生命之源,等方面辨析,认为朱氏不仅是河间学派医家,且具易水思想。  相似文献   

15.
九味羌活汤的方名载于金·张元素《洁古家珍》一书,但有名无方,其方则见于元·王好古(海藏)所撰之《此事难知》一书。该书是由王好古编辑的李东垣的论文集,载述医  相似文献   

16.
金元时期,以刘完素为代表的河间学派与以张元素为代表的易水学派,因各自的学术思想不同而展开争鸣。据《金史》记载:有一次刘完素罹患伤寒,久治不愈,恰逢张元素途经此地,便前去刘府探望。  相似文献   

17.
"加减冲和汤"为易水学派开山祖师张元素经验之方,其充分诠释了临证用药须当"补、行兼备、不宜滞涩,阻碍升发之机"这一准则。虽自金之后,对其方、证讨论不多,但其制方之思维,至今仍具指导意义,故笔者据此稍作阐述。  相似文献   

18.
王好古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阴证略例》和《此事难知》的研究 ,阐发王好古的阴证学说和运用五输穴的学术精华 ,认为王好古重视脾肾 ,在选用输穴上很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运气学说外延及大运气司天学说的论述,借鉴竺可桢所制之"气候环境史",陆九芝所提出的"运气司天学说",指出运气学说不能单纯局限于六十甲子计算法,易水学派、温病学派等医学思想、模式的形成与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临床常用方,李东垣《兰室秘藏》头痛门范天騋之内痰厥头痛案充分反映了本方的组方结构和治疗特点。半夏白术天麻汤为补中益气汤加减而成,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之痰厥头痛,半夏祛痰,天麻疏风,余药补中益气并兼泻火。全方引脾胃之气上行,引火下行,充分显示了易水学派严谨精致的组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