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神经皮肤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系统的总结、复习神经皮肤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方法 收集36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此类病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结果 ①结节性硬化17例,12例CT平扫见两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小结节状高密度钙化灶,3例在幕上脑实质内有斑点状钙化,2例见等或稍高密度的结节突入脑室内和脑室周围,并发右侧脑室内星形细胞瘤1例;②神经纤维瘤病7例,影像学表现为颅骨和椎管异常,椎体后缘呈明显的切凹改变;③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6例,X线平片和CT可见顶枕部沿脑回分布的弯曲的条状高密度钙化,部分延伸致侧脑室内,增强后见病灶内有扭曲的条状和结节状明显强化的血管影;④视网膜小脑血管瘤病6例,影像学表现为小脑大囊、小结节样占位性病变3例,1例伴有出血改变,1例伴发视网膜血管瘤,1例胸段髓内病变合并全脊髓广泛的空洞形成;病灶MRI呈等T1WI和稍高的不均匀T2WI信注射Gd-DTPA后病灶呈明显的均匀性强化.结论 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分析不同的影像学征像,可以对神经皮肤综合征做出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经CT诊断13例神经皮肤综合征,其中结节性硬化6例;神经纤维瘤病6例;颅面血管瘤综合征1例。结节性硬化CT表现为两侧脑室室管膜下脑室周围或脑实质内单发或多发之钙化结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颅内钙化灶可可以先于面部皮脂腺瘤出现之前。神经纤维瘤病可合并脑膜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证实的17例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头部CT检查图像显示,患侧皮层钙化17例,脑萎缩13例。17例患者磁共振平扫,14例显示患侧沿皮层或脑沟线状低信号,局限性脑萎缩13例。其中行磁共振增强扫描的13例患者均见软脑膜呈线样强化。17例患者中,7例行X线检查,其中5例于面部血管瘤同侧的脑内见不同程度高密度钙化影,呈双层线条状或脑回状。结论 CT平扫有助于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诊断,而磁共振增强扫描对确定病变范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及MRI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脑内CA患者的CT及MRI资料,重点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无占位效应,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钙化占68.7%,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MRI表现为桑椹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结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MRI对脑实质内CA的检出率优于CT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滑膜性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通过对11例滑膜性骨软骨瘤病患者的CR平片、CT和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9例CR片病变关节四周均见多枚钙化或骨化结节影,形态呈点状、圆形或卵圆形,有的聚集团块状、石榴状或不规则形,钙化结节中心密度低,周围密度高;而CT显示细小游离体数目明显多于CR片,能见一些没有钙化的小体,还可见游离体的中心和周边密度的变化,有无骨化或钙化,滑膜的增厚和钙化;MRI可显示滑膜增厚,关节积液,关节及周围游离体包括软骨性游离体,T1WI和T2WI通常显示为低信号结节,T2WI上与滑膜内高信号的液体形成对比,小结节 T2WI可见其信号不均,钙化部分呈低信号.结论 受软骨结节的钙化或骨化程度的影响,X线平片诊断滑膜骨软骨瘤病有一定限度,需要结合CT检查,MRI检查.手术病理的检查往往是提示滑膜有软骨化生改变作为确诊依据.X线诊断简单、方便、及时,而CT、MRI则能提供更多更完整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的CT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又称为三叉神经血管瘤,面部和软脑膜血管瘤病(sturge-weber-dimitri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神经皮肤综合征。我院于1992年以来共发现4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17岁。因抽搐就诊,无肢体活动障碍及智力低下。查体:右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见紫红色血管痣。CT所见:右侧大脑半球顶枕部脑皮质区见脑回状高密度钙化影。CT值175Hu,中线结构右偏。右侧大脑半球体积缩小,脑沟增宽,右侧颅腔变小,局部颅板增厚,增强扫描见钙化灶周围轻度不规则强化影。  例2:患者,女,7个月。因抽搐就诊,智力低下及肢体活动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面血管瘤病的CT和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脑面血管瘤病的CT、MRI资料,9例均行CT、MRI检查,其中2例行MRA检查。结果:单侧病灶7例,双侧病灶2例。患者病侧均有不同程度脑萎缩,CT显示7例脑皮质有点片状及脑回样高密度钙化﹑颅骨板障不同程度的增厚,MRI在CT显示钙化区内仅2例显示为T2WI稍低信号,颅骨板障增厚见4例且脑表见管条状丰富血管影;2例MRA示患侧动脉较对侧细小。结论:CT是诊断脑面血管瘤病的首选检查方法,MRI和MRA有利于显示畸形血管,CT与MR联合应用,更有利于脑面血管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赵顺延 《罕少疾病杂志》2011,18(1):24-25,33
目的 探讨MRI、CT对滑膜软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及临床综合确诊的8例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变累及膝关节5例,髋关节2例,肩关节1例,影像学表现为关节均有轻度肿胀,关节周围见大小不等的小结节样钙化或骨化影.结论 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3岁。因间断性胸闷憋气十余年加重20d来我院就诊。自述劳累、精神紧张或接触烟雾后加重。查体:神智清,发育正常。鼻翼面部见有蝶形略高于皮肤面皮疹,较皮色略红,表面毛孔扩张。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见室管膜下多发结节状高密度钙化影并向脑室内突出。肺部CT示两肺广泛分布的小囊状影,壁厚薄均匀,未见明显间质纤维化及结节影。肾脏超声发现双肾弥漫性病变、双肾多发错构瘤。CT发现肾实质占位性病变,境界清楚,密度不均并见有脂肪密度。X线及CT检查可见椎体上下缘、椎弓根及骨盆骨多发圆形、类圆形高密度硬化灶,边缘清楚。影像学诊断:结节性硬化合并多器官错构瘤。  相似文献   

10.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MRI、MRA和CT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6例中,16例行CT检查,23例行MRI检查,12例行MRA检查。所有病例都属脑内型,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 T2WI表现为桑椹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低信号环绕,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结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综合MRI、MRA和CT表现可明确诊断。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面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11.
神经皮肤综合征少见。本文报告11例,包括神经纤维瘤病3例、结节性硬化症4例和脑面部血管瘤病4例,其中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着重分析了它们的 CT 表现,并与头颅平片表现作了比较,认为 CT 是评价本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结合文献讨论了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和 CT 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石丽霞  李继来  王培福 《北京医学》2010,32(10):801-803
目的探讨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Fisher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神经系统症状:眩晕、视物成双、四肢轻无力、手足麻木,主要神经系统体征:眼外肌麻痹、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共济失调等。脑脊液蛋白升高9例(0.5~1.8g/L,平均0.85g/L),细胞数均正常,肌电图示神经性损害9例,CT和MRI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免疫球蛋白可有效缓解病情。结论 Fisher综合征呈相对良性病程,预后较好,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河南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疑似病例的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河南省2003年4~6月诊断的31例SARS疑似病例的临床表现、血常规、胸部X线、其他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高热29例(93.5%),咳嗽28例(90.3%);血白细胞计数正常23例,降低4例,升高4例;胸部X线示片状浸润性阴影29例,正常2例。最终诊断为细菌性肺炎8例,支原体肺炎7例,肺结核5例,衣原体肺炎5例,真菌性肺炎2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病毒性肺炎1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31例均排除SARS。结论:加强鉴别诊断,可以减少SARS的过诊。  相似文献   

14.
AIDS脑部病变CT和MRI表现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AIDS患者脑部病变影像特征,对比和探讨CT和MRI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1例AID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并将CT和MRI进行对照研究。结景(1)本组脑萎缩占78.7%;2.病变绝大部分为多发,多见“三多”征象,以顶额叶居多,占43.6%,大部分同时累及皮髓质,平扫大多呈兜片状,占位效应相对较轻,增强后大部分呈环状强化;(3)AIDS患者脑部病变在MRI上可呈现多种颇具特征的征象,如圈套征、搭桥征等;(4)病变大多呈CT低密度,MRI大多T1WI呈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弓形体脑病居多;(5)MRI平扫在阳性病例捡出、病变数目显示均多于CT平扫,所能观察到的征象也明显多于CT。结论(1)脑萎缩为AIDS脑部病变最早最多见的影像改变,主要源自HIV感染所致;(2)脑内多发、多部位、多种形态并存的“三多”征象,在AIDs脑部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3)对AIDS脑部病变MRI检查明显优于CT,Flair像应作为常规检查序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T征象特点。方法 时1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确诊患者的CT检查资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表现为多发边缘模糊的球形和结节状或片状实变,密度不均匀。3例为单发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的团块状病灶。1例患者可见线状、网状阴影。所有病例均见晕轮征,5个邻近胸膜的病灶见方形征。实变病灶中伴有空气支气管征5例。3例病变邻近肺野内见磨玻璃阴影。胸膜增厚3例,少量胸腔积液2例。结论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CT征象为非特异性急性感染性病变,CT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早期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2例脂肪栓塞患者的X片、CT、MRI检查资料。结果:肺部X片示3例弥漫密度增高影,4例多发片影,1例少量胸腔积液,4例正常。CT示12例斑片状、磨玻璃、结节影,2例胸腔积液;脑部CT示2例示低密度影,6例正常;MRI示8例T2WI均为高信号。对称分布在基底节区、侧脑室旁白质、分水岭区、额叶。结论:鉴于FES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病灶显示肺部CT优于X片,脑部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的CT和MRI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临床和病理诊断的TS患者CT和MRI特征及临床表现,15例均行颅脑CT平扫,CT增强2例;4例行颅脑MRI平扫,MRI增强1例。结果:15例患者多以癫痫、智力低下就诊。CT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高密度钙化结节13例,单发结节2例,1例并有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4例MRI均见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结节,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则为低信号。结论:CT和MR对T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相结合可对TS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王炜  李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1):943-945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本组24例符合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其中治愈21例,死亡3例;32例符合脑性盐耗综合征,治愈21例,死亡9例。结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与脑性盐耗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对其进行正确诊治能降低颅脑损伤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心综合征的诊断方法与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颈心综合征患者症状、心电图变化、影像学检查、误诊情况。结果42例患者经颈椎X线、CT或MRI检查,发现颈椎异常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或CTA冠脉无异常情况,心电图检查发现37例出现心律失常,出现ST-T改变者34例,确诊前误诊为基础心血管系统疾病31例(73.8%):其中冠心病21例(50%),高血压心脏病6例(14.3%),心包炎3例(7.1%),心肌炎1例(2.4%),误诊为冠心病率最高,达50%。其他病例误诊为反流性食管炎2例,肋间神经痛1例,肩周炎2例,纵膈肿瘤1例。结论颈心综合征易误诊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对结肠憩室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结肠憩室炎的CT表现,男5例,女3例,均行CT平扫,1例行CT增强扫描。结朵4例位于升结肠,1例位于降结肠,3例位于乙状结肠。8例均见多发憩室形成,最大憩室直径约大小7~16mm;相邻肠管壁增厚8例(6—13mm),8例憩室周围脂肪均见不同程度的炎性渗出影,1例并脓肿形成,2例合并穿孔。结论结肠憩室炎具有相对特征性CT表现,CT在其诊断方面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