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景:在荷兰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项确定成人社区获得性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的研究。方法:1998年10月至2002年4月,对所有脑脊液培养证实为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所有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行神经病学检查,预后分为良好(出院时GCS评分5分)或差(出院时GCS评分1~4分)。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观察696次社区获得性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发作后发现,其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51%)和淋球菌(37%)。其中44%的患者出现典型三联征:发热、颈强直和意识改变。95%的患者至少出现头痛、发热、颈强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以期为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6例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败血症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同时收集26例其他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结果 26例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中,14例为败血症,12例为脑膜炎。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居多,占46.2%。22例住院患者中18例(81.8%)患有基础疾病,9例(40.9%)患者曾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20例确诊后经治疗的患者中,17例好转出院,3例预后不佳,30.0%(共6例,好转患者4例,预后不佳2例)的患者接受了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和蛋白质升高,葡萄糖降低,58.3%以多个核细胞增多为主。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相比,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蛋白质和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葡萄糖水平更高( P=0.001)。结论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免疫低下和老年人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可能缺乏典型的细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液葡萄糖水平较正常水平降低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59-62
目的 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 年2 月至2019 年10 月在黄冈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合并肺部感染组(n=116)和非合并肺部感染组(n=587)。调查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Logistic 回归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116 例合并肺感染,占16.5%;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分离出大肠埃希菌23 株,铜绿假单胞菌22 株,肺炎克雷伯菌12 株,肺炎链球菌7 株等。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在年龄≥60 岁、意识障碍、休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高于非合并肺部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构建Logistic 多因素回归方程结果发现,年龄≥60 岁、意识障碍、休克是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年龄≥60 岁、意识障碍及休克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236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以G^+球菌为主,占65.38%。以肺炎链球菌(23.08%)和流感嗜血杆菌(15.38%)为主;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77.78%。以铜绿假单胞菌(27.78%)、大肠杆菌(14.81%)和肺炎克雷伯菌(11.11%)为主。两组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医院获得性组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社区获得性组。结论 老年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分别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医院获得性肺炎细菌耐药性明显增高,应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111例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峰  赵美华 《河北医学》2010,16(11):1309-1311
目的:调查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11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患者留取呼吸道标本(痰或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结果:111例患者中病原学检测阳性33例(29.73%),其中真菌阳性20例(18.02%),细菌阳性11例(11.71%),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2例(1.80%)。结论:革兰氏阳性菌属仍然是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除了细菌性感染以外,真菌感染的比例呈上升的趋势,因此经验治疗除了选用对常见细菌有效的药物,同时应充分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特点、严重程度、预后。方法回顾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对照分析其年龄、基础病、1年内因肺炎住院史、病原学特点、严重程度、预后等。结果1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男性120例,女性65例。大于60岁老年肺炎129例(占70%),非老年组56例(占30%)。老年组中均存在1种以上的基础疾病,非老年组中基础疾病少;老年组预后较差,且预后与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多少相关。老年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结论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预后较非老年组差,慢性基础疾病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多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影响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6例TB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出院恢复情况并分组,BI≥12分为恢复良好,〈12分或死亡为恢复不良;研究影响患者恢复不良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本组156例TBM患者,治疗后出院148例(94.87%),其中BI≥12分者102例(65.38%,恢复良好组),BI〈12分者46例(29.49%,恢复不良组);治疗无效死亡8例(5.13%),其中呼吸衰竭死亡4例(2.56%),脑疝死亡2例(1.28%),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0.64%),上消化道出血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1例(0.64%)。②恢复不良组患者肢体瘫痪、脑积水和脑脊液(CSF)蛋白含量高于恢复良好组,恢复不良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CSF氯化物含量低于恢复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GCS评分和CSF蛋白含量是TBM患者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肢体瘫痪、脑积水、GCS评分、CSF氯化物含量和CSF蛋白含量与TBM患者恢复不良密切相关,其中GCS评分、CSF蛋白含量及脑积水是影响TB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人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一般指年龄超过65岁的CAP患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的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肺部医院获得性丝状真菌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珍  吴丽娟 《重庆医学》2006,35(24):2209-2210
目的了解肺部丝状真菌感染特点并调查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过去5年临床肺部医院获得性丝状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38例肺部感染病例中发生肺部医院获得性丝状真菌感染36例(3.16%),感染菌种以曲霉菌为主,包括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土曲霉菌等。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呼吸机、皮质粪田醇激素、侵入性诊疗措施等。感染病例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病例,预后差。结论肺部医院获得性丝状真菌感染率高,危险因素多,应采取综合措施将其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500例肺炎病原菌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500例肺炎病原菌构成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l0月,500例肺炎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500例患者共分离出细菌334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73株: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265株。老年肺炎患者(〉60岁)共分离出细菌258株,其中社区获得性肺炎分离菌株56株,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菌株202株,有23例患者出现≥二重病原菌感染。结论 嗜血杆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之一。医院获得性肺炎排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呈上升趋势;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等,已成为老年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高龄、严重的基础疾病、抗菌素的反复使用是引起下呼吸道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和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差异。方法 312例初发AMI患者分为非老年组(年龄<60岁,n=124)和老年组(年龄≥60岁,n=188),比较分析两组间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冠脉病变的特点。结果非老年组绝大多数为男性(84.7%),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阳性及心理压力较大者比例、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老年组,而高血压、糖尿病史在老年患者更为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冠脉病变以单支为主(56.1%vs 13.7%,P<0.05)、症状典型、并发症少、预后好,老年组冠脉病变以三支多见(53.4%vs 15.9%,P<0.05)、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3.3%vs 4.0%,P<0.05)。结论老年与非老年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不同,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与非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脏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对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调查的临床资料,筛选出符合要求T2DM患者共1351例,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ER<30 mg/24 h)、微量白蛋白尿组(30≤AER<300 ms/24 h)和大量白蛋白尿组(AER≥300 ms/24 h);采用改良的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老年(≥60岁)与非老年T2DM患者的肾脏损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T2DM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伴eGFR下降的比例在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6.7%比15.8%,P<0.01;30.5%比21.3%,P<0.05);(2)正常白蛋白尿伴eGFR下降的T2DM患者中,老年患者糖尿病平均病程(7.7年比3.8年)、收缩压[(146±24)mm Hg比(134±23)mm Hg]、舒张压[(84±13)mm Hg比(80±11)mm Hg]、合并高血压(37.8%比21.1%)、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4.1%比23.9%)、发生心、脑血管病变(31.6%比11.3%及24.4%比9.9%)均明显高于非老年(P<0.05或0.01);(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046,P=0.013)和收缩压(OR=1.014,P=0.002)是影响老年T2DM正常白蛋白尿组eGFR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收缩压(OR=1.042,P=0.000)和餐后2 h血糖(OR=1.048,P=0.002)则是影响非老年T2DM正常白蛋白尿组eGFR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T2DM患者较非老年T2DM患者更易出现以eGFR下降为早期表现的肾脏损害;收缩压是老年和非老年T2DM患者正常白蛋白尿期eGFR下降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能延缓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106例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0年间(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为慢性胰腺炎的106例老年患者,与同期132例非老年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对比,比较其病因构成、性别构成、临床表现、合并症以及影像学诊断的差异。结果 106例慢性胰腺炎老年人中,男性:女性=1.72:1,平均年龄(65.3±4.7)岁。老年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分析中,胆道系统疾病占47.28%,其次为乙醇中毒21.70%,这与非老年人慢性胰腺炎以乙醇中毒为首要病因不同。老年人慢性胰腺炎虽仍以腹痛(64.15%)和腹胀(33.96%)为主要临床表现,但腹胀发生率与非老年慢性胰腺炎相比显著提高。老年慢性胰腺炎与非老年慢性胰腺炎的合并症相似。老年组的影像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EUS)、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B超,不同影像检测方法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同影像方法对两组的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慢性胰腺炎相较于非老年慢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特点,其病因中以胆系疾病居首位,腹胀的发生率增加,其诊断应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安全的、诊断率高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24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分布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为CAP的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4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集痰、支气管吸出物和血标本,进行细菌学和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结果:247例患者中,共有128例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混合感染20例(15.6%)。居前3位的病原体分别为肺炎支原体39例(26.4%),流感嗜血杆菌23例(15.5%),肺炎链球菌17例(11.5%),肺炎衣原体17例(11.5%)。同时应用PCR和血清学两种方法对标本进行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嗜肺军团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6%(33/39)、23.5%(4/17)和14.3%(1/7)。就诊前有无使用抗菌药物对于苛养菌检出率的影响显著。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仍是CAP最常见的致病细菌,但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CAP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应用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PCR方法或尿抗原检测,可以增加非典型病原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治特征,籍以提高对本症的重视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本院近10年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54例(其中老年患者134例,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120例比较),分类归纳这些病例的原发疾病、出血诱发因素、伴随疾病、临床及生化特征和治疗转归。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主要为酸相关疾病(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食管炎)71例,占73.9%;胃癌14例,占14.5%。发生低血压或休克,老年组18例,非老年组8例(P<0.05)。使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老年组28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7例,P<0.01)。老年组死亡18例,病死率为13.4%,其中15例因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死亡;非老年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5.0%(P<0.01)。结论:酸相关疾病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胃癌。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从诱发因素、病因、伴发疾病谱、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诊治过程均有别于非老年组,值得临床重视,因病施治。  相似文献   

16.
老年发热待查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006年以发热待查收住院老年患者的流行病学病因。方法病例选自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期间,以发热待查收住干部科病房的患者。将入选病例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对照组(年龄<65岁)。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软件,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不同年龄患者的发热病因、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结果老年组中存在感染危险因素的比例为86.9%(73/84),明显高于对照组29.4%(10/34)。老年组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依次为脑梗塞26.0%(19/73)、糖尿病19.2%(14/73)、冠心病19.2(14/73)、恶性肿瘤9.6%(7/73)和充血性心力衰竭8.2%(6/73)。结论感染性疾病是发热待查的主要病因,呼吸道感染以肺部感染多见。胆道和泌尿系感染、肿瘤性疾病及结核病仍是发热的常见病种,特别是老年人。并且老年病人多存在感染的危险因素或基础病。加强对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力度,是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临床疗效性价比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J L Garb  R B Brown  J R Garb  R W Tuthill 《JAMA》1978,240(20):2169-2172
Comparison of 35 elderly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pneumonia acquired in nursing homes and 35 elderly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showed that 16 (47.1%) of the nursing home patients had received previous antibiotic therapy compared with two (5.9%) of the community patients. Klebsiella pneumoniae was isolated in 14 (40%) of the nursing home patients, but in only three (8.6%) of the community patients. Staphylococcus aureus was also more frequent in nursing home patients (nine, 25.7%) compared with community patients (five, 14.3%). Persons hospitalized with nursing home-acquired pneumonia should be treated initially with antimicrobial agents active against K pneumoniae and S aureus unless the clinical picture strongly suggests otherwise.  相似文献   

18.
关新  李莉  黄秀红  杨秀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12-3413
目的了解我院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4年至2005年368例肺部感染患者的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对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检测。结果368例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1种共239株,阳性率为64.9%,50岁以上患者占73.7%,其中革兰阴性(G-)菌占总菌株的76.6%;前四位菌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显示G-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肺部感染以老年患者为主,病原菌以G-菌为主,且其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提示临床应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注意去除老年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赵海峰  付研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58-359,361
目的:了解我院南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特征及耐药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205例符合CAP诊断标准的患者留取痰或血进行细菌培养,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血中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抗体等非典型病原体。结果:193例细菌培养显示,病原分离阳性79例(40.9%);200例血清学检查,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以肺炎支原体感染最为常见。结论:CAP的病原谱及其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多重耐药菌(MDR)感染病原学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7例老年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MDR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否为MDR感染将其分为MDR感染组和非MDR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78例患者发生MDR感染,感染率为53.1%,在患者的痰标本中共分离出165株MDR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为120株,革兰阳性菌为45株,分别占72.7%和27.3%,主要病原菌种类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1.8%、17.6%和13.9%;铜绿假单胞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达到了100%,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超过50%,而对阿米卡星、依替米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均低于25%;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超过7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均低于15%;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到100%,妥布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派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超过5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25%;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于50%,而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6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青霉素G的耐药率均高于60%,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低于25%,未分离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的菌株.MDR感染组和非MDR感染组患者的吞咽困难、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和近期接受过抗生素治疗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SAP患者发生MDR感染与意识障碍情况、吞咽困难和近期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具有相关性.结论:老年SAP患者MDR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临床医生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密切的监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MDR感染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