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丽 《中国病案》2003,4(11):37-38
脑血管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而脑卒中作为脑血管病主要疾病之一,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塞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两类,是脑梗塞和脑出血的统称。本文对我院2002年全年住院的脑卒中病人进行分析,调查脑卒中在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即出血性脑卒中(原发性脑出血和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和脑栓塞)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比较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当日或入院次日描记的心电图。结果: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导致心电图异常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显著。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时心电图改变对临床观察、指导用药、病情转归等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综合性干预对老年人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 抽取2000年全镇老年人(≥60岁)体检中发现高血压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性防治,随访3年,并监测3年内两组脑卒中的发病情况。结果 综合性干预使高血压老人脑卒中发病率下降25%。结论 综合性防治能降低高血压老年人脑卒中的发病率,为脑卒中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李红敏 《中原医刊》2004,31(9):F003-F004
中药灌肠在脑卒中病人的应用观察,临床实践中我院采用中药醒脑灌肠液用于脑卒中即中风中脏腑闭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患者均经CT或脑脊液检查证实。采用以导联心电图在脑卒中发生后至少1周内进行,结果发现99例脑卒中患者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即发脑心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金云玉  张滨娜 《吉林医学》2006,27(8):987-987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脑卒中早期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明显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但多种因素使得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所以越来越多的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带着一定的残疾回家等待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家庭随访,旨在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及其健康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现存的健康问题,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减少再次发病机会,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因此,对患者进行追踪治疗,出院后随访非常重要[1]。1资料与方法1.1随访对象:出院后12周的我院神经内科首次发病…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因此,掌握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防止脑卒中的发生,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陈炳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7):839-840
脑卒中即中风,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脑卒中患者在度过急性期,病情平稳后,常留有各种后遗症状,其中肩痛临床较为常见。本研究拟综述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进展1中医学对中风后肩痛的研究脑卒中即中风,其临床症状在吴昆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干预对高血压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胜春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6):680-681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老年人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抽取2000年全镇老年人(≥60岁)体检中发现高血压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性防治,随访3年,并监测3年内两组脑卒中的发病情况。结果综合性干预使高血压老人脑卒中发病率下降25%。结论综合性防治能降低高血压老年人脑卒中的发病率,为脑卒中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李江林  李惠淑  杨涛 《中外医疗》2010,29(19):128-12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为早期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生脑卒中48h即进行康复护理与病程在3个月以后再进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达92%,后者有效率为62%。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吞,障碍困难患者60例,分为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康复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开始,腔康复训练。结果:康复组治愈率78.1%,常规组42.9%。结论:,腔康复对脑卒中后吞,障碍患者有较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1.研究背景 全球每年大约有500万患者死于脑卒中,脑血管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每年约有1500万人发生非致命性脑卒中,其中1/3致残。脑卒中发生后5年内,大约有10%~20%的患者再次发生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高度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 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非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的人群血压水平与首次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即舒张压每升高4~5mmHg,首次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就增加1/3。无论是高血压或非高血压者均为如此。一系列大样本随机对照的抗高血压临床试验汇总分析表明,舒张压每下降5~6mmHg,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就减少30%~40%。 有样本数有限的资料提示,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的再发危险有关,即患者血压水平越高,脑卒中再发的危险越大。  相似文献   

13.
康复治疗早期介入脑卒中偏瘫50例疗效观察青海红十字医院康复科(810000)严兴国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有良好疗效,近年来,我们采取在脑卒中急性期、病情稳定后(脑梗塞在发病1周内、脑出血在发病1~2周内)即开始介入针刺加体位、运动治疗,并与恢复期才开始...  相似文献   

14.
3679例脑卒中患者发病相关时间的规律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两型脑卒中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与季节时间的相关规律性.方法发病季节按春 (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分四季,昼夜以每4小时为1时段分为6个时段,分别统计各季节及时段的发病人数.结果冬季为出血性脑卒中高发期,夏季为缺血性脑卒中高发时期,与其它季节相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 or P<0.01),周六与周日为出血性脑卒中高发日,而周一、周二为缺血性脑卒中高发日,与其它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r P<0.01),8:00-12:00间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高峰期,与其它时段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16:00-20:00是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时段,且与其它时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0:00-4:00时段即国人睡眠时段发生脑卒中的人数明显少于其它时段(P<0.05).结论脑卒中类型的不同其发病也存在着不同的特征,缺血性脑卒中多发于夏季及上午,而出血性脑卒中多发病于秋季及下午,睡眠中脑卒中的发生远低于清醒状态时,其发病的基础是血压变化、血管舒缩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了解脑卒中的各自特点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对策,预防、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3679例脑卒中患者发病相关时问的规律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两型脑卒中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与季节时间的相关规律性。方法 发病季节按春 ( 3~ 5月 )、夏 ( 6~ 8月 )、秋 ( 9~ 1 1月 )、冬 ( 1 2~ 2月 )分四季 ,昼夜以每 4小时为 1时段分为 6个时段 ,分别统计各季节及时段的发病人数。结果 冬季为出血性脑卒中高发期 ,夏季为缺血性脑卒中高发时期 ,与其它季节相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 (P <0 .0 5orP <0 .0 1 ) ,周六与周日为出血性脑卒中高发日 ,而周一、周二为缺血性脑卒中高发日 ,与其它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orP<0 .0 1 ) ,8:0 0 - 1 2 :0 0间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高峰期 ,与其它时段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1 6:0 0 - 2 0 :0 0是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时段 ,且与其它时段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 0 :0 0 - 4:0 0时段即国人睡眠时段发生脑卒中的人数明显少于其它时段 (P <0 .0 5 )。结论 脑卒中类型的不同其发病也存在着不同的特征 ,缺血性脑卒中多发于夏季及上午 ,而出血性脑卒中多发病于秋季及下午 ,睡眠中脑卒中的发生远低于清醒状态时 ,其发病的基础是血压变化、血管舒缩及血液流变学的异常 ,了解脑卒中的各自特点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对策 ,预防、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刘珍霄  祝木平 《中外医疗》2012,31(3):187-187
脑卒中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一般指的是脑动脉的缺血或出血。而脑卒中又是老年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危害。积极防治高血压主要是对靶器官的保护,阻止递转并发症的发生。应对老年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各期血压的处理和全方位防治对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stroke)即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居第三位、成人致残率最高的疾病。然而,人群对脑卒中相关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针对人群对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及主要预警症状的知晓情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许艳 《伤残医学杂志》2014,(14):196-19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发生脑卒中48小时即进行康复护理的病人与26例病程在3个月以后进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48小时即进行康复护理的有效率为95.83%,3个月以后进行康复护理的有效率为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卒中的早期康复,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回归家庭、重返社会。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重新参加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发生脑卒中48h即康复护理介入与1个月以后康复护理介入的脑卒中病人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95.24%,后者有效率65.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介入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疲劳(PoSF)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症状。具有病理性疲劳的特征,即感觉身体疲倦,缺少能量并且一般不能通过休息缓解,是慢性的,有复杂的或未知的原因,伴有认知异常或过度,中风后康复治疗被广泛认同,尤其是治疗性运动对中风后偏瘫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