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小海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543-4544
目的: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8月,来我院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患者11例作为观察组,选择69例同期单纯患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较高,血小板计数水平较低,复发率较高;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能有效减少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粟世勇  黄莘芳 《华夏医学》2002,15(6):882-88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亚型 ,病情严重 ,常伴致死性出血。 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相继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后 ,完全缓解率大大提高 ,病死率减少。笔者就目前治疗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即AML-M3型),以骨髓中含有异常颗粒的早幼粒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APL是急性白血病中病情十分凶险的一种类型,除具有急性白血病的共同特点外,出血症状明显重于其它白血病,往往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表现,尤其是在化疗过程中DIC可以加重,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致患者早期死亡.  相似文献   

4.
杨环 《中外医疗》2013,32(8):58-58,60
目的探讨了在该院近几年来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其患病率、发病时间及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与非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了3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以及病发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的病史临床资料,按照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在33例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病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病例里,其中23例经过鞘内注射化疗手术他们的发病时间以完全缓解1~2年内为多,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组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比非预防鞘内注射化疗组显著降低。结论近几年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中患者病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病率并不低,预防性鞘内注射化疗可显著降低病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病率,预防性鞘内注射最佳时间为患有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后1~2年内。  相似文献   

5.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生物学基础和现状张景云(赤峰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AL)也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很常见的一型,它是以白细胞分化阻滞在原始和早幼粒细胞阶段为特点...  相似文献   

6.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eleukemia,APL,FAB分型为M3)是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特殊类型,并不少见。在国内为同期急性白血病的3.3%~17.4%,在国外则为5.0%~23.8%。我院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应用维甲酸、三氧化二砷(As2O3)及联合化疗进行诱导缓解治疗,达  相似文献   

7.
李正良  高心慰 《四川医学》1993,14(12):744-74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占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10%。由于化疗缓解率低,常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因此生存期短,病死率高。寻找非细胞毒治疗药就非常重要。急性白血病时,大量幼稚细胞积累和丧失成熟能力,细胞动力学研究表明,白血病增殖率并未增加,因此分化受阻可能是增殖、分化比例失调的原因。维甲酸(Retinoic Acid,RA)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大量体内外试验证明RA能诱导APL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RA是通过诱导分化促进早幼粒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的。 1983年Flynn首次用13—顺维甲酸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以验证有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方法 采用乳胶凝集法(半定量法)。结果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显著增高。结论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有价值的实验指标。其测定方法简便、及时、准确,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较特殊的一个类型,DIC是APL常见的并发症和早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积极治疗原发病是终止DIC关键之一,早期治疗并及时中止DIC的发展,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初治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治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对照组(46例)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对两组患者诱导缓解治疗间相关指标及相关预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诱导缓解期间相关指标完全缓解(CR)率、达CR时间、白细胞峰值、早期病死率、感染率及诱导治疗结束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PML)/维A酸受体(RAR)α融合基因转阴率进行比较,除早期病死率、感染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跟踪随访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无病生存率、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比较,除1年生存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可以明显降低复发率、提高CR率及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早幼粒细胞自血病发生DIC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较特殊的一个类型,DIC是APL常见的并发症和早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积极治疗原发病是终止DIC关键之一,早期治疗并及时中止DIC的发展,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维甲酸加联合化疗诱导缓解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饶雪燕呼和浩特铁路局中心医院01001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常伴凝血功能障碍,以出血为其突出的临床表现,易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现将我院采用全反式...  相似文献   

13.
儿童恶性肿瘤中以白血病的发病率为最高。随着科学的进步,小儿白血病治疗效果也不断提高,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国外5年以上生存率已达50%,但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来势凶、发展快、治疗困难、死亡率仍较高。国内少数医院试用维甲酸(reti-noic acid,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APL),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科收治一名APL病儿,用多种化疗方案治疗4个多月无效,后改用维甲酸治疗29天,达到完全缓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例临床分析吴晓萍1礼丰午1周伟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种具有凝血机制异常的特殊类型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易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原发性纤溶亢进,比其它白血病更易于发生严重出血。近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后转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对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的诊断、连续缓解和复发的整个过程应用细胞形态学、组织化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进行监测。结果该患儿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染色体以及融合基因检查确诊为APL,缓解期间PML/RARα融合基因始终阳性;完全缓解30个月后复发,而此时染色体恢复正常、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示转型为AML-M5,转型后经再诱导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转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为特殊复发形式,耐药性强,治疗效果差。其原因可能与白血病次级克隆扩增或药物诱导的克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髓系肉瘤(MS)是一种未成熟髓细胞在骨髓外增生和浸润形成的肿瘤性包块,可见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S可作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首发症状,或作为复发时的表现,也可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随发生,或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的表现.目前为止,以t(15;17)为标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并发MS的报告较少.该科近期收治1例以胸椎MS为首发表现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报告全反式维甲酸分化诱导治疗1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缓解期与生存期、治疗期血象、骨髓象变化及维甲酸的副作用。并与常规化学治疗的14例作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维甲酸分化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高,服药方便,毒副作用小,治疗过程中不诱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也不出现骨髓抑制。全反式维甲酸应作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期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加深对此合并症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连续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并复习国外相关文献。结果该科于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间共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116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8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1例;共有5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占4.31%(5/116)。5例患者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对较高,如有相应症状应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用三氧化二砷、化疗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将22例应用化疗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象,将29例应用化疗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对象,对比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77.27%(χ~2=4.479,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治疗组27.59%(χ~2=4.570,P0.05),所有患者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联合应用三氧化二砷、化疗治疗,效果好,但不良反应高,尤其是高血糖症状,因此,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汪菲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5):469+484-469,48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种特殊类型白血病,大多数初发及复发患者有治愈可能。但伴有第二原发肿瘤的鲜有报道。本文报告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发肺癌的病例,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发肺癌可能的原因。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汉族,因高热伴皮肤瘀斑于2009年7月入本院,经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当日给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