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健 《中外医疗》2008,27(20):173-174
目的 了解护人遇员手消毒前后手部带菌情况以及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 对医护人员消毒前后的手表面进行卫生学检测和菌量培养.结果 医护人员手消毒前菌落数显著高于消毒后(P《0.001).结论 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意识薄弱,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可改善手部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手消毒前后手部带菌情况以及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对医护人员消毒前后的手表面进行卫生学检测和菌量培养。结果医护人员手消毒前菌落数显著高于消毒后(P〈0.001)。结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意识薄弱,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可改善手部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3.
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消毒需要具备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文章从医院护理人员手部消毒依从性的管理情况入手进行详尽地分析,认为提高医护人员对手部消毒依从性,必须要提高医院上下共同认识,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做好规范化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群体对手部卫生消毒的认可度,并在硬件上不断极大投入,完善手部清洗设备、设施,在软件和硬件互相完善的情形下,提高医护人员手部消毒效果和手部消毒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张漓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4):293-294
目的通过分析省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抽检结果,了解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现状,加强对医护人员手部卫生规范管理工作的监管及指导。方法按照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洁净手术部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结果抽查广西21家省级医疗机构296名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合格233人,合格率为78·71%。结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质量和效果不容乐观,存在明显发生医院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规范管理的监管,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薛艳梅  张庆  姚红伟 《海南医学》2013,24(21):3240-3241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门把手细菌污染的动态变化及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清洁、消毒措施,防止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方法 通过对30个母婴同室的门把手进行消毒前、消毒后即刻、2h、3h、4h不同时段的采样,了解门把手的染菌情况.同时对30名医护人员洗手后触握未消毒的病房门把手前、后的手部进行采样,了解触握门把手前、后的手部染菌情况,对其监测结果分别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消毒前,30个门把手菌落数全部超标,经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后不同时段菌落合格率分别为100%、73.3%、60.0%、11.1%;医护人员用清洁手触握未消毒门把手前、后,手部采样菌落合格率分别为100%和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母婴同室病房门把手细菌污染较严重,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消毒门把手效果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消毒后4h门把手菌落合格率明显下降,应定时对门把手进行消毒,医护人员在首次诊疗及操作前需再次消毒双手,以消除门把手所造成的手污染,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长葛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质量状况。方法:对2007年至2011年间在各类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手部采样检测582人份。结果:医生、护士的手卫生消毒检测平均合格率分别为71.6%、87.4%。Ⅰ~Ⅳ类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部卫生消毒合格率依次为90.6%、63.2%。结论:长葛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质量、卫生措施和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张爱虹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98-2099
目的为了了解医护人员洗手状况以及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总结实践经验与相关文献报道,同时对医护人员消毒前后的手表面进行卫生学检测和含菌量培养。结果医护人员实际工作中的洗手率、实际观察的各项洗手率与自我评价的洗手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手消毒前菌落数显著高于消毒后(P<0·001)。结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意识薄弱,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可改善手部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医院医护人员手消毒前后手部带菌情况以及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对中医院医护人员消毒前后的手表面进行卫生学检测和菌量培养。结果中医院医护人员手消毒前菌落数显著高于消毒后。结论中医院医护人员洗手消毒意识淡薄,应制定相应措施,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于外科手术术中外科医生的手部的细菌数量进行监控,从而为手术过程中手卫生的维持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7月我院行40例(台)“关节置换手术”和“脊柱手术”患者的10名手术医生分别于手部消毒后1 h、2h、3 h监测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及比较不同学历、职称的外科医生的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结果10名医生外科手消毒后1 h手部细菌菌落(1.3±0.4)cfu/cm2,消毒后2h手部细菌菌落(34±8.4)cfU/cm2,消毒后3 h手部细菌菌落(46±6.3)cfu/cm2。不同时间点外科医生手部细菌菌落培养结果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F=167.96,P〈 0.01)。与外科手消毒后1 h,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相比2 h和3 h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显著增多(P〈 0.01)。与2 h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相比,外科手消毒后3 h时外科医生手部菌落数显著增多(P〈 0.01)。10名外科医生手部细菌菌落的培养结果与医生学历、职称无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时间越长,术者手部细菌数量越多,引起手术后感染的机会将会增加。通过此项研究,改变了医生观念,手术时间超过3 h除应用抗生素外能主动采取重新手消毒或术前戴双层手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医护人员手部带菌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了解各种情况下医护人员手部带菌情况以及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对各种情况下医护人员手部卫生进行调查并进行菌量培养。结果:医护人员操作前及操作中手部细菌超标;工作繁忙时手部菌量成倍增加;肥皂洗手及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可使手部细菌减少65%~100%。结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意识薄弱;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可改善手部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1.
刘少飞  郑燕莲  庄如音 《海南医学》2010,21(11):127-129
目的调查口腔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和手卫生的认知及洗手的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及手卫生和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样调查口腔科的30名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和手卫生的认知。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已经具备了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积极进行预防和控制,一些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发生及控制工作有错误认识;个别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操作的依从率较低。结果口腔科医院感染疾病的发生与医护人员的手部带菌状况密切相关,口腔科医护人员应重视手部卫生,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免洗手消毒液在消毒供应中心手卫生管理中的效果.方法:以某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作为对象,对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的三种免洗手消毒液的手卫生效果和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在手卫生效果方面,使用流动水和皂液进行手卫生和使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后,手部的菌落数均减少,且和手卫生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13.
快速手消毒剂与洗手液洗手效果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使用洗必泰醇快速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方法:对洗必泰醇和洗手液两种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细菌学监测,处理前后采集手指培养标本,计算手污染菌落数。结果:洗必泰醇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可使手部细菌减少95.4%,肥皂洗手只能使手部细菌减少69.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洗必泰醇快速手消毒剂能有效减少手部皮肤细菌,消毒后手感干爽,省时有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手消毒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怀化市医疗机构手术室消毒灭菌质量,采用现场抽样和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医院手术室消毒后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为58.19%,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96.12%和84.80%;使用中消毒液质量合格率为99.47%;医疗灭菌物品无菌合格率为91.28%。结论怀化市医院手术室卫生消毒质量及院感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空气消毒质量合格率较低,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质量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贺惠娴 《吉林医学》2011,(36):7853-7854
目的:分析城镇医疗护理人员手卫生消毒的意义和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卫生消毒的意义和措施调查表,对6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60名医护人员中知道严格的洗手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的有48名。8.3%的护理人员认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或手消毒,94.2%知道六步洗手法,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和护理操作前后洗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手能有效去除手部的大部分细菌,防控医院感染。管理者应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与监管,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院》2005,9(7):78-79
1对医护人员的教育和动员 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与他们对手部卫生的知识和认识等因素有关,因此,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和动员对于改善手部卫生的执行情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措施.为了促进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医院需要制定一个正式的、长期的整体计划,在手部卫生方面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并给考核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教育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告诉医务人员哪些护理活动会导致手部污染,以及告诉他们关于各种手部清洁方法的利和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某地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实施现状,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对186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实施医疗活动前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情况监测,对调查和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在实施医疗活动前及医疗活动结束后均进行洗手消毒的比例较低(医生47.67%,护士74.00%)(χ2=11.632,P<0.01),而在进行手消毒的医护人员中,仅有26.74%的医生和62.00%的护士按照7步洗手法进行洗手(χ2=23.160,P<0.01);护士手检测不合格率为9.00%,医生为27.91%(χ2=11.325,P<0.01),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总不合格率为17.74%。结论:医护人员对手消毒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手卫生及洗手规范等相关知识较为欠缺,手消毒的总体合格率不高,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减少经手传播的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手部卫生消毒水平,养成良好的消毒习惯,对75名医务人员进行抽查,从而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法随机选择75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调查的结果中,手部卫生清洗认知情况与手部卫生消毒认知情况高达85%。部分环节,如在接触不同患者之间的切换、穿脱隔离衣等方面消毒认知还不够,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手部卫生消毒习惯认知水平较高,但实际操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通过相关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手部消毒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表》对降低口腔科门诊感染率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口腔科门诊内空气、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手部等多处进行采样与细菌学监测,详细记录监测结果,对比《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表》推行前后口腔科门诊细菌学检出情况及感染率差异。结果:(1)《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表》推行前口腔科门诊空气、器械表面及医护人员手部菌落计数分别为(47±14)cfu/g、(32±6)cfu/g和(29±8)cfu/g,明显高于推行后检出的(22±8)cfu/g、(16±7)cfu/g和(6±6)cfu/g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推行前口腔科门诊空气及医护人员手部菌落监测合格率分别为25.0%和62.5%,明显低于推行后的93.8%和93.8%,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表推行前、后我院医疗器械表面菌落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5.0%和100.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推行前感染发生率为27.4%,明显高于推行后的10.3%,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口腔科门诊推行《院内感染控制规范表》可有效减少诊室空气、器械物品及医护人员手部等多处细菌学检出率,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等在手部卫生创议第2次专家组会议上披露:在我国,作为预防感染最基础的环节,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工作现状不容乐观:78%的医生和61%的护士从未接受过有关手部卫生的培训,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据介绍,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