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告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 10例左房黏液瘤 ,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对左房黏液瘤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自 1990年至今经彩超诊断的左心房黏液瘤 10例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8~ 6 2岁 ,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仪器采用 ATL UL TRAMARKT7探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8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特点,并结合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CT影像主要表现为腹、盆腔内实质脏器边缘的扇贝形压迹 16 例;腹、盆腔内多房黏液性团块13 例:直径多为0.5~8 cm;团块内水样均匀密度,多发线样分隔影,分隔囊壁较薄9 例,增强扫描后分隔可见强化,2例可见分隔囊壁厚薄不均,但未见明确软组织结节影突入,3例黏液性团块囊壁可见散在钙化;8例合并有网膜、肠系膜增厚,呈网饼状或种植性团块状改变;2例出现肝脏内浸润性病灶;3 例可显示原发病灶;3 例表现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 例合并有腹水,1 例伴发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和下胸壁胸膜肥厚.结论 CT 检查对腹膜假性黏液瘤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18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特点,并结合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CT影像主要表现为腹、盆腔内实质脏器边缘的扇贝形压迹 16 例;腹、盆腔内多房黏液性团块13 例 :大小多为0.5~8cm;团块内水样均匀密度,多发线样分隔影,分隔囊壁较薄9 例,增强扫描后分隔可见强化 ,2例可见分隔囊壁厚薄不均,但未见明确软组织结节影突入,3例黏液性团块囊壁可见散在钙化 ; 8例合并有网膜、肠系膜增厚,呈网饼状或种植性团块状改变 ; 2例出现肝脏内浸润性病灶 ; 3 例可显示原发病灶; 3 例表现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 例合并有腹水,1 例伴发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和下胸壁胸膜肥厚。 结论: CT 检查对腹膜假性黏液瘤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 腹膜假黏液瘤 ;临床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相似文献   

4.
赵文灿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9):1013-1013,1016,F0004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囊肿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囊肿的临床与CT资料。结果CT平扫均表现为右下腹髂窝区圆形、椭圆形或管状囊性包块,囊内密度均匀,7例边缘清晰,1例边缘稍显模糊,2例囊壁伴有颗粒状或线条状钙化。6例行增强扫描,4例增强后囊壁可见轻度强化,2例囊壁未见明显强化。结论阑尾黏液囊肿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可避免穿刺引流或术中破裂而引起腹膜假性黏液瘤。  相似文献   

5.
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响特征。回顾性分析5例经过手术病例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病患的CT检查资料。发现有5例胃肠道间质瘤根据肿块生长方式不同分为附壁腔外生长型1例、跨壁生长型3例、腔内生长型1例;其中有两例瘤内出现钙化灶;胃肠道间质瘤瘤内容易发生黏液变、坏死液化或者出血从而导致瘤密度及其不均匀。逐渐增强CT期扫描瘤体延时强化更加显著,而且肿瘤内部黏液变区增强后轻度强化,瘤内坏死液化区不强化,通过这两者不同现象可以加以鉴别。因而我们可以通过病例分析,能够看出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以外生性为主,瘤体内血液丰富,黏液变、坏死液化、出血及钙化现象很常见。所以仔细观察研究以及深入分析胃肠道间质瘤CT影像特征,对于术前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脏黏液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心脏黏液瘤患者的超声声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彩超均作出正确诊断,共检出瘤体5个,均位于左心房,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能对其引起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对心房黏液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诊断心房黏液瘤。结果 26例病例均经临床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心房黏液瘤,与超声诊断相符。结论 超声对心房黏液瘤的诊断,是诊断心房液瘤最有临床价值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24例胃肠道间质瘤X线及多层螺旋CT的检查方法的对照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X线和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和CT检查,结果:经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24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14例,小肠8例,横结肠系膜2例.结论:钡餐造影和CT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在发现GIST病变时,应进行消化道钡餐检查病灶与胃肠道的关系,而CT扫描显著提高了胃肠间质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65例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疗效。方法:65例心脏黏液瘤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摘除术,其中44例阻断主动脉,21例仅阻断上、下腔静脉,在心脏跳动下进行手术;右心房黏液瘤经右心房切口入路,左心房黏液瘤经右心房、房间隔入路;缺损房间隔用涤纶补片缝合31例,余直接缝合;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5例,二尖瓣成形术1例。结果: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15年,心功能恢复至NYHAⅠ级63例,Ⅱ级2例。手术2年后,复发1例,经二次手术后治愈,复发率为1.54%。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黏液瘤简便、有效的方法,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彻底切除是防止复发的关键,要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0.
颈部淋巴管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学证实的颈部淋巴管瘤的CT资料,CT平扫11例,同时增强扫描5例.结果11例中,囊性淋巴管瘤7例,海绵状淋巴管瘤4例.颈部淋巴管瘤的CT特点:①单囊性肿块3例,多囊性肿块4例;②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③沿疏松结缔组织浸润性生长;④合并出血或感染,瘤内显示斑片状高密度影;⑤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部分强化显影.结论CT检查对颈部淋巴管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90年4月~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左心房肿瘤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左心房黏液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1例左房黏液瘤致脑梗死及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诊疗能力。 方法 回顾1例诊断为左房黏液瘤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疾病进行总结。 结果 患者为69岁、男性,入院前6个月因急性脑梗死检查发现左心房占位,术后病理显示左房黏液瘤;入院前3个月检查发现颅内多发占位;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显示:心房黏液瘤转移。 结论 心房黏液瘤可引起多发急性脑梗死及脑转移,对于多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必要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脑转移通常在诊断为心脏黏液瘤的同时或几个月后发现,因此,心房黏液瘤患者需要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21例腮腺肿瘤患者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CT增强扫描。结果 121例患者中,I类70例,除3例腺淋巴瘤外,67例均为良性混合瘤;II类34例,其中16例良性混合瘤,5例恶性混合瘤,7例腺淋巴瘤,4例血管瘤,2例黏液表皮样癌;III类17例,其中恶性混合瘤6例,黏液表皮样癌5例,囊腺癌2例,恶性淋巴瘤3例,腺泡细胞癌1例。结论 CT检查有助于腮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对分辨良恶性腮腺肿瘤仍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党宏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8):1824-1825
目的:讨论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结果:10例共11只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平扫为眶外上方类圆形较高密度影;可有轻到中度强化;眶壁可有压迫性吸收,局部骨缺损;眼球可向前下突出.结论:CT对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诊断准确率高,应做为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左房黏液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对7例临床诊断为左房黏液瘤的患者进行CT检查,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结果 7例患者平扫左房黏液瘤密度低于正常心肌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三维重建清晰显示病灶有蒂与房间隔相连,多期相重建能显示肿块跨二尖瓣运动。结论 16层螺旋CT能较好地显示左房黏液瘤的位置、形态、大小、与房间隔关系,对左房黏液瘤的定性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左心房黏液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的左心房黏液瘤69例,均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黏液瘤摘除术,3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结果术后无低心排量综合征,无围术期死亡,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至8年,1例复发再次手术,复发率1.45%。结论左心房黏液瘤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息,但应注意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MSCT表现,提高对本病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腹膜假性黏液瘤CT表现。结果本组患者均为腹腔内弥漫性病变,CT表现为胶冻样腹水伴有分隔囊性包块,肝脾表面扇贝形压迹,肠管受压移位,腹膜外囊性包块,腹膜、大小网膜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增强病变的边缘、系膜、腹膜轻度强化。结论 MSCT检查是诊断腹膜假性黏液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原发性心房肿瘤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原发心房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RT-3DE检查30例原发心房肿瘤,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后ECG复查随访.结果 原发心房肿瘤的RT-3DE图像特征明显:根据RT-3DE图像特征对30例原发心房肿瘤全部做出正确诊断.所有心房肿瘤RT-3DE均实时显示与肿瘤大小相同的立体形态图像;心房黏液瘤立体形态图像与心房壁界限明显,都通过一短蒂与房间隔或心房壁相连,瘤体以蒂为固定点随心脏收缩、舒张在心房与房室瓣口之间往返运动;心房黏液瘤收缩期瘤体导致房室瓣相对关闭不全,舒张期瘤体导致房室瓣相对狭窄,但瘤体不引起房室瓣器质性病变,瘤体摘除后房室瓣功能即恢复正常;恶性心房肿瘤立体形态图像与心房壁关系密切,界限不明显,接触范围广泛,无蒂,瘤体不随心脏收缩、舒张运动.结论 RT-3DE比二维超声心动图更清晰显示原发心房肿瘤全貌形态,黏液瘤与恶性心房肿瘤图像特征差别明显,RT-3DE是诊断原发心房肿瘤简便、快捷和准确的检查方法,RT-3DE对原发心房肿瘤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左心房黏液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10例左心房黏液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结果:通过术前护理,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加强左心房黏液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时发现、解决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52例腹膜假性黏液瘤诊疗及随访情况.结果5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膨隆、腹胀及腹痛,经超声、CT、腹腔穿刺活检证实43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2例术后死亡,余恢复良好;45例随访2月-11年,7例死亡.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瘤虽属低度恶性,但病死率高,超声、CT、腹腔穿刺活检联合检查有助于明确术前诊断,减瘤术为本病主要治疗手段,改进切除范围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生存率亦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