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基于全民健康覆盖内涵,分析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现状、公平性差异,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利用国家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山东省部分)居民数据(12 006户家庭,33 060例居民,其中城市6 006户家庭,10 391例居民,农村6 000户家庭,22 669例居民),结合收入5分法,比较不同城乡类别、收入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及其公平性。结果 城市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年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两周患者就诊率低于农村居民(P<0.05);两组居民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年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住院率随其收入的增加而降低,两周患者就诊率随其收入的增加而升高(P<0.05);城市不同收入居民两周患病率、年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两周患者就诊率、住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公平性分析发现,集中曲线位于公平线上方的指标分别是城乡两周患病〔集中指数(CI)=-0.091 5〕、农村两周患病(CI=-0.117 9)、城乡慢性病患病(CI=-0.118 4)、农村慢性病患病(CI=-0.168 2)、城市两周就诊(CI=-0.006 4)、城乡/城市/农村住院利用(CI值分别为-0.094 1、-0.001 5、-0.112 4);集中曲线位于公平线下方的分别是城市两周患病(CI=0.012 9)、城市慢性病患病(CI=0.006 4)、城乡/农村两周就诊(CI值分别为0.062 5、0.080 0)。结论 农村低收入居民两周卫生服务需要高于高收入居民,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慢性病患病、两周就诊公平性差于城市。仍需强基层,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弥合城乡差异,提高全民卫生服务可获得性。应继续细化医疗保险补偿对象的划分,重点提高农村中低收入居民的补偿水平,加强该人群疾病风险保护,提高全民卫生服务可负担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郑州市商都路社区中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郑州市商都路社区常住中老年居民10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及现场测量方式分别获得研究人群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以及饮食、运动、疾病史等资料.使用双能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0例居民中,有160例患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6.00%,其中男性为10.78%,女性为2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01,95%CI:1.091~1.455)、性别(OR=1.396,95%CI:1.024~1.468)、身体质量指数(BMI)(OR=1.382,95%CI:1.011~1.485)、糖尿病(OR=1.408,95%CI:1.024~1.458)、高血压(OR=1.025,95%CI:1.011~1.474)、跌倒(OR=1.352,95%CI:1.025~1.385)、饮酒(OR=1.411,95%CI:1.063~1.438)、吸烟(OR=1.385,95%CI:1.285~1.402)均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患病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女性、低BMI、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吸烟、跌倒史等是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我国东、中、西部三省农村居民就医时是否选择基层首诊的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基层首诊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多阶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7—9月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3省6 500例农村居民作为调查样本,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主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97.05%农村居民患小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41.96%农村居民患慢性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4.73%农村居民患大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社会保险类型、家庭经济状况、患病未就医经历及自行购药经历(均P<0.05)均能够对居民患小病时选择基层首诊产生影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社会保险类型、看病报销比例影响、过去1年的费用低于500元及患者的健康状况(均P<0.05)等因素影响居民患常见病时基层首诊意愿;社会保险类型、一年能承受的看病费用、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看病报销比例(均P<0.05)这四个因素影响居民患大病时的基层首诊意愿。 结论 社会保险类型与疾病费用负担是影响居民自愿基层首诊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对居民自愿选择基层首诊的影响作用有限,看病报销比例是患常见病、大病居民自愿基层首诊行为的首要影响因素,居民自身因素及经历是影响居民自愿首诊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城镇居民自杀意念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问卷、PHQ-9健康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O-7)、自编自杀意念等,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516名山东新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城镇居民过去一年内自杀意念检出率为7.33%,焦虑(OR=11.781,95%CI:4.531~30.633)是过去一年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与父母关系一般(OR=0.179,95%CI:0.036~0.900)、与父母关系融洽(OR=0.084,95%CI:0.019~0.368)为保护因素.新城镇居民终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3.88%,亲人有自杀意念(OR=8.653,95%CI:3.323~22.533)、偶尔饮酒(OR=2.579,95%CI:1,180~5.637)、睡眠异常(OR=2.602,95%CI:1.333~5.078)、焦虑(OR=3.680,95%CI:1.412~9.590)是终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60岁及以上(OR=0.232,95%CI:0.100~0.537)、偶尔吸烟(OR=0.099,95%CI:0.014~0.687)为保护因素.结论 亲人有自杀意念、偶尔饮酒、睡眠异常、焦虑的新城镇居民易产生自杀意念,与父母关系融洽或一般、60岁及以上、偶尔吸烟的新城镇居民不易产生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济宁市社区居民抑郁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方法选取899名济宁市任城区某小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自编基本信息问卷与自编抑郁筛查量表调查其基本信息及过去两周抑郁情绪.采用χ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有抑郁情绪的有196人,占21.8%;无抑郁情绪703人,占78.2%.回归分析显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OR=0.355,95%CI:0.183~0.687),睡眠正常(OR=0.387,95%CI:0.262~0.573)是居民存在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饮酒(OR=1.576,95%CI:1.080~2.301),主观幸福感一般(OR=1.703,95%CI:1.089~2.664)是居民存在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居民存在抑郁情绪率较高,应提高对社区居民抑郁情绪的关注度.身体健康状况、睡眠、饮酒及主观幸福感影响社区居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湖北省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寻医行为的现状,科学分析患者寻医行为的特点,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改革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城乡居民寻医行为进行调查,对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寻医现状的差异进行检验或卡方分析。结果:湖北基层医疗机构医保覆盖率高,患者首诊选择基层的比例较高(城市73.5%,农村91.1%);患者对医疗保健知识的关注积极性不高,城市患者要显著高于农村患者(x2=32.69,P<0.01),获得途径均主要为电视;患者首先自我治疗的比例较高(城市61.5%,农村44.1%),城市显著高于农村(x2=10.96,P<0.01);农村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要高于城市患者,两组不满意的原因都是觉得基层医疗机构技术低和设备差;农村患者的服药依从性(x2=8.02,P<0.05)和行为控制依从性(x2=5.54,P=0.02)都显著高于城市患者。结论:应改善患者获得医疗保健知识的渠道,提高基层医生的健康教育力度;依据基层医疗机构患者特点和疾病特点,引导患者作出合理医疗决策;规范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分析患病率影响因素,为高血压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对江苏某县级市的8966名18岁以上农村居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男性4149人,女性4817人.结果 参与调查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分别为36.10%、55.22%和20.38%,已知患病人群的血压控制率为36.90%.初次诊断医院以村卫生室和镇医院为主(79.35%),81.30%的患者主要选择在村卫生室测量血压.调整年龄和性别等潜在混杂因子后,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目前饮酒(OR =1.43,95% CI:1.21~1.69)、体力劳动强度偏大(中等强度劳动,OR=1.17,95%CI:1.02~1.34;重体力劳动,OR=1.28,95% CI:1.04~1.58);罹患糖尿病(OR=1.95,95% CI:1.56 ~2.43);肥胖(OR =2.14,95% CI:1.85~2.49)或超重(OR=4.12,95% CI:2.97 ~5.72);腰围偏大(OR =2.00,95% CI:1.72~2.32).文化程度高者患病风险降低(P <0.001).结论 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而知晓率和控制率偏低,迫切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管理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建新  李馨  王瑜  鲁朝敏 《重庆医学》2018,(14):1889-1895
目的 探讨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和胃癌的关系,寻找在中国河南省汉族人群中食管癌和胃癌的共同遗传风险位点.方法 选择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00例,胃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600例,挑选了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采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通过无条件逻辑回归计算相对优势比(OR)及其95%的置信区间(95%CI).结果 在等位基因模型下,有2个SNP位点与食管癌的患病风险相关,分别是rs4785204(OR=1.43,95%CI:1.12~1.85,P=0.01)和rs4924935位点(OR=o.76,95%CI:0.61~0.99,P=0.04).有4个SNP位点与胃癌的患病风险相关,分别是rs13361707(OR=1.23,95%CI.1.13~1.56,P=0.00)、rs4779584(OR=1.25,95%CI.1.11~1.58,P=0.04)、rs4785204(OR=1.24,95%CI:1.03~1.49,P=0.03)和rs4924935位点(OR=0.76,95%CI:0.60~0.99,P=0.04).在遗传模型分析中,发现有4个位点与食管癌的患病风险明显相关(P<0.05),分别是rs6687758、rs401681、rs4785204和rs4924935位点;有3个位点与胃癌的患病风险相关(P<0.05),分别是rs13361707、rs4779584和rs4785204位点.结论 中国河南省汉族人群中多个SNP位点与食管癌和胃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联,rs4785204和rs4924935位点的遗传变异可能同时在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不同部位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为预防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社区和苹果园社区40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部位的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3 840名研究对象,其中冠心病组481名(12.6%),非冠心病组3 349(87.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血脂、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压药物、降糖药物因素后,颈总动脉、颈动脉膨大部、颈内动脉,斑块检出者均比未检出者患冠心病风险高[(OR=1.486,95% CI:1.122 ~1.968)、(OR=1.501,95% CI:1.183 ~ 1.904)、(OR=1.566,95% CI:1.213~2.022)];颈总动脉、颈动脉膨大部、颈内动脉每增加一个斑块,冠心病风险分别增加26.5%(OR=1.265,95% CI:1.083~1.478)、24.7%(OR=1.247,95% CI:1.120~1.390)、30.5% (OR=1.305,95% CI:1.102 ~1.546),颈内动脉斑块总面积每增加1mm2,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1.6%,(OR=1.016,95%CI:1.005~1.027);斑块病变部位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线性趋势检验P<O.001).结论 颈动脉不同部位的斑块与冠心病存在关联关系,且颈内动脉斑块与冠心病最具有关联性,颈动脉斑块病变部位数增加提示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病史与小肠肿瘤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收集各数据库从建库到2015年4月所有关于胆囊结石病史与小肠肿瘤关系的观察性研究.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章后,提取资料,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8篇,其中队列研究4篇,样本量831 209例,病例对照研究4篇,样本量105 59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胆囊结石病史可能增加小肠肿瘤的患病风险(OR=2.25,95%CI:1.44~3.52,P=0.000).按照肿瘤的类型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认为胆囊结石病史既增加小肠恶性肿瘤(OR=2.11,95%CI:1.18~3.78,P=0.011),也增加小肠良性肿瘤(OR=2.00,95%CI:1.40~2.85,P=0.000)患病风险.按是否性胆囊切除进行亚组分析,未行胆囊切除的胆囊结石病患者(OR=1.30,95%CI:1.12~1.52,P=0.001)和行胆囊切除的胆囊结石患者(OR=2.25,95%CI:1.38~3.68,P=0.001),小肠肿瘤患病风险均增高.结论 胆囊结石病史可能增加小肠肿瘤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Pneumoconiosis,an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that occurs from breathing in certain kinds of damaging dust particles,is a major occupational disease in China.Patients diagnosed with occupational pneumoconiosis can avail of free medical treatment,whereas patients without a 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cannot not claim free medical treatment in most provinces from the government before 2019.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priority of medical facility selec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patients with pneumoconios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淮安市报告的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和救治情况,评估医疗机构在输人性疟疾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0-2016年淮安市网络直报系统和疟疾防治系统的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中疟疾疫情、病例诊断和治疗等个案数据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医疗机构在疟疾病例的报告、确诊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2010-2016年淮安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286例,其中死亡2例,均为恶性疟,输入来源地为非洲,病死率为0.70%.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分别报告病例207例(占72.38%)和79例(占27.62%).在201例输人性疟疾病例中,171例首诊为疟疾,诊断正确率为85.07% (171/201).医疗机构的首诊正确率(78.87%,112/142)明显低于疾控机构(100.00%,59/59) (P<0.05).乡镇级及以下、县级、地市级和省级医疗机构的首诊正确率分别为4.12%(15/34)、95.24% (40/42)、87.69%(57/65)和0(0/1),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确诊的病例比例分别为65.67%(1 32/201)和34.43%(69/20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级及以下、县级和地市级医疗机构的确诊比例分别为4.98%(10/201)、21.39%(43/201)和39.30% (79/201),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疾控机构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间的首诊准确率和确诊率差异较明显,基层医疗单位的疟疾诊疗知识溃泛和镜检疟原虫的能力较差,其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同级疾控机构.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is study examined vegetable and fruit(VF) consumption rate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Chinese adults.Methods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 from the 2013 China Chronic Disease Surveillance survey were used. Dietary intake data, including VF consumption during the last 12 months, were collected. All analyses were weighted to obtain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estimates. Associations between VF consumption and other factors(e.g., meal frequency and physical activity) were examined throug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The average fruit consumption was 102.3 g/day(95% CI: 97.0‐107.6) and the average vegetable consumption was 350.6 g/day(95% CI: 339.3‐361.8). Over half(53.2%, 95% CI: 50.9‐55.4) of Chinese adults met the VF consumption of 400 g/day recommended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Rural residents ha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low VF consumption rate than urban residents[49.20%(95% CI: 46.2%‐52.2%) vs. 44.0%(95% CI: 41.7%‐46.3%) P 0.01]. Old age(OR = 1.01, 95% CI:1.00‐1.01), low educational level, low income, minority ethnicity(OR = 1.41, 95% CI: 1.15‐1.74),underweight(OR = 1.17, 95% CI: 1.03‐1.33), single marital status(OR = 1.20, 95% CI: 1.08‐1.33), low health literacy, irregular breakfast(OR = 1.20, 95% CI: 1.04‐1.38) or lunch(OR = 1.58, 95% CI: 1.26‐1.99)habits, and no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 VF consumption.Conclusion Only half of Chinese adults met the VF consumption recommended by the WHO.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irregular diet, and poor health literacy were likely associated with low VF consumption. National efforts and programs are needed to promote VF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4.
叶蕾  吴亮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4):659-662
目的 了解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流行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减少护士职业损伤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于2015年6-8月抽取浙江省4所三甲医院的202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腰背痛的评定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ICU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职业性腰背痛患病状况、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采用 x±s、构成比和率等描述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现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202名ICU护士中共有143名在过去一年中存在职业性腰背痛,职业性腰背痛年患病率为70.8%。在有职业性腰背痛的ICU护士中,在过去一年中,有40.1%的ICU护士总患病时间超过30 d,有19.3%的ICU护士因腰背痛而减少活动总时间超过30 d,有21.8%的ICU护士因腰背痛检查治疗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因素有:工龄(OR=2.17,95%CI:1.38~3.66)、搬抬重物次数(OR=2.14,95%CI:1.18~4.35)、工作紧张(OR=1.83,95%CI:1.24~2.99)、身体锻炼(OR=0.62,95%CI:0.41~0.86)、月夜班数(OR=2.37,95%CI:1.53~3.72)。 结论 ICU护士职业性腰背痛患病状况严峻,为降低其职业性腰背痛患病率,应针对可改变的影响因素采取适当的职业防护措施,如加强培训,纠正不良姿势,加强体育锻炼,科学排班等。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分级诊疗制度是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发挥各级医疗机构作用,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其就医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分级诊疗制度作用的发挥。目的 了解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分级诊疗制度认知及就医选择情况,分析其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为急慢分诊的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2017年7-8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徐州市60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问卷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及其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及就医选择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慢性病患者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34份,有效回收率89.0%。534例慢性病患者中,41.9%(224/534)的患者知晓分级诊疗制度,76.6%(409/534)的患者赞成分级诊疗制度。287例患者最近一次就医选择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占53.7%,247例选择综合医院就诊,占46.3%。居住地〔OR=2.142,95%CI(1.331,3.448)〕、平均月收入〔3 000~4 999元:OR=4.489,95%CI(2.165,9.311);≥5 000元:OR=5.773,95%CI(2.216,15.037)〕、步行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时间〔≥30 min:OR=3.421,95%CI(1.685,6.947)〕、乘车到综合医院时间〔30~59 min:OR=0.480,95%CI(0.255,0.906);≥60 min:OR=0.244,95%CI(0.126,0.472)〕、疾病严重程度〔中度:OR=1.799,95%CI(1.053,3.071);重度:OR=2.559,95%CI(1.400,4.679)〕、知晓分级诊疗制度〔是:OR=0.288,95%CI(0.186,0.445)〕、赞成分级诊疗制度〔是:OR=0.311,95%CI(0.188,0.513)〕是慢性病患者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徐州市慢性病患者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率不高,且居住地、平均月收入、步行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时间、乘车到综合医院时间、疾病严重程度、知晓分级诊疗制度情况、赞成分级诊疗制度情况是其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因此卫生行政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规范慢性病诊疗流程,促进急慢分诊的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海南省15岁及以上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人群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 295名海南省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卷调查.结果 (1)被调查的3 295名居民中410名有心理疾病,占调查总人数的12.44%.海南省居民SCL-90总分低于全国常模(t=14.647,P=0.000).(2)不同性别间心理疾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x2=0.27,P=0.60),婚姻状况、对环境满意度、家庭和睦情况间心理疾病患病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x2=46.53,P=0.00;wald x2=51.97,P=0.00;wald x2=89.47,P=0.00).(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有婚姻(OR=0.52)、家庭类型(OR=0.57;0.53)、对环境满意度(OR=1.26)、家庭和睦情况(OR=1.31)、健康自我检查(OR=0.72)、急需时2d内借到5 000元(OR=1.31)、总体幸福感(OR-0.86).结论 影响居民心理疾病的因素是多方位的,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锦屏县2010-2014年确诊的1 166例肺结核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就诊延迟相关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就诊延迟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4年锦屏县报告的1 166例肺结核患者中,就诊延迟568例,就诊延迟率为48.71%(568/1 166),就诊延迟时间大于或等于30 d者为67.25%(382/568),≥183 d(半年)者为6.51%(37/568),≥365 d者为2.64%(15/568),就诊延迟最长时间达7年(2 549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非农民、痰阴、非重症患者比较,农民(OR=1.867,95% CI:1.300~2.700)、痰阳(OR=1.631,95% CI:1.200~2.100)、重症患者(OR=0.684,95% CI:0.500~0.900)是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与民族差异无关,患者职业农民、痰检阳性与是否重症是少数民族地区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社会资本对居民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为推动分级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Exhaustive CHAID法建立分类树模型对居民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效应.结果 分类树模型包括4层,8个终末结点,共筛选出个体社会资本、自评生理健康、文化程度、社区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