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髂腹股沟和K—L联合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程度,用Brooker标准评价异位骨化。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例达到解剖复住,13例复位满意,总满意率高达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Brooker分级I级1例,Ⅱ级1例,总异位骨化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髂腹股沟和K-L联合入路切开复住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宗和 《当代医学》2016,(31):21-22
目的:观察经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盆骨折患者共98例,按手术方式异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外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Majeed评分等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及Majeed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复位显示直观,患者无需改变体位,操作也相对简单,避免了医源性损伤,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两窗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实用性,为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62例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两窗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的髂腹股沟人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种入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骨折复位的优良率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后的两窗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髋臼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在漂浮体位下,对照组48例给予髂腹股沟联合K—L人路依次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47例给予髂腹股沟联合K—L人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解剖复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髋臼骨折术后优良率为91.49%,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分级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漂浮体位下行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部分复杂髋臼骨折等复杂髋臼骨折疗效确切,具有术野暴露充分、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手术器械使用方便、解剖复位满意和固定牢靠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本科收治的80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复位Matta评分、骨盆功能Majeed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满意率(95.00%)和骨盆功能优良率(92.50%)高于对照组(87.50%、82.50%),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骨盆骨折的复位满意率及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相当,但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暴露充分、创伤小、解剖清晰,对血管神经组织损伤小,能有效缩小患者切口长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敏  胡学峰  胡平 《当代医学》2022,28(10):61-63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及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8例同侧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髂腹股沟入路,观察组行腹直肌旁入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复位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髋臼复杂型骨折前后联合手术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复杂型髋臼骨折行联合入路手术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3.5 h,平均失血量为1200 ml。术后以Matta复位标准:优6例,良4例,中1例。经6个月~3年随访,按照Matta功能评分法:优5例,良5例,一般1例。K-L入路发生BrookerⅢ度异位骨化1例(9.1%),BrookerⅠ~Ⅱ度3例(27.3%),髂腹股沟入路无1例异位骨化。结论:经髂腹股沟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显露充分、方便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髋臼双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联合入路治疗双柱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髂腹股沟入路+ Kocher-Langenbeck(K-L)联合入路复位治疗髋臼双柱骨折12例,使用AO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术,术后采用Matta标准评定X线结果,改良Merle D'Aubighe与Pa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4个月~5.1年,术后达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2例,不满意复位2例.临床髋关节评分优9例,良1例,可1例,差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无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无骨折不愈合.1例术后3.5个月时复查可见髋关节骨化性肌炎(2级).结论 对髋臼双柱骨折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暴露良好,复位直接方便,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治疗髋臼骨折18例,应用骨盆重建钢板进行复位内固定术,采用Matta标准评定X线结果,改良Merle D'Aubighe与Pa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月至3.2年,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1例,不满意复位2例;优1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异位骨化3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无深部感染,无血管神经损伤,无骨折不愈合病例。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最佳选择,暴露充分、复位方便,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和Kocher-Langenbeck(K-L)联合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的累及髋臼取柱的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通过前后联合切口手术内同定治疗的38例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拄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全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Aubi2ne和Brooker标准评估。结果:解剖复位29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3例。髋关节功能优3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7%。骼腹股沟入路无例异位骨化;K-L入路I~II度异位骨化4例,III度异位骨化1例,无7例感染。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术中能更好的显露.便于骨折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肘关节异位骨化术后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07年12月66例肘关节异位骨化患者手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患者术后均随访6~60个月,对康复前后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肘关节异位骨化术患者手术前肘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康复治疗后,患者均得到6~60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为(101±15)°;对照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为(84±22)°;观察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者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两窗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月沈阳市第十一人民医院髋臼骨折手术患者42例.分为改良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后的两窗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采用了标准的三窗髂腹股沟人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据Matta影像学评分进行疗效判断。结果对照组和改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8.15±10.23)min和(55.46±9.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0,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20.4±54.0)mL和(232.0±25.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6,P〈0.05)。据Mmta影像学评分进行疗效判断,对照组和改良组优、良、可、差的病例数分别为17、2、1、0例和16、4、2、0例,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比91%,P〉0.05)。结论改良后的两窗髂腹股沟人路与标准三窗髂腹股沟人路比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解剖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波理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92%、8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骶部酸痛消失时间、子宫及附件压痛消失时间、白带异常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腹胀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04%、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5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术后3d用米非司酮片,1次/d,12.5 mg/次,连续应用3个月,对照组未用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3~12个月,观察组缓解率(53.3%)明显高于对照组(48.1%)(P<0.05),...  相似文献   

15.
吴君梅 《医学综述》2014,(8):1489-1491
目的观察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盆底肌肉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简单的盆底肌肉锻炼治疗。采用盆底康复仪评价两组患者的盆底综合肌力,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的性生活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基本恢复和完全恢复等级的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生活次数在5次以上的比例、性欲增加的比例、性高潮频率增加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交痛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性感程度自我评分、性感程度他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性功能障碍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产后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徐振文 《中外医疗》2014,(17):12-1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关节外侧小切口术式治疗,对照组行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hner-Wruh评分优良率高达92.5%,优于对照组优良率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观察组4例(10%)不良反应,对照组11例(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应用关节外侧小切口术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将重庆市九龙坡区笫五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常规髋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为人工关节置换组(50例);采用改良髋关节前外侧入路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为微创关节置换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微创关节置换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人工关节置换组(92.0%vs 84.0%),微创关节置换组临床疗效优于人工关节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0,P=0.017);微创关节置换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平均引流量均少于人工关节置换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微创全髋置换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清化散对创伤性异位骨化模型大鼠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除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外,其余64只行右侧跟腱切断术,建立创伤性异位骨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8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将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模型组、局部外用清化散治疗组、口服西乐葆治疗组、局部外用清化散并口服西乐葆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用药32、61天后每组各处死一半大鼠,取组织标本,检测跟腱组织内BMP-4的含量。结果:用药32天后,模型组的BMP-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治疗组(P〈0.05)。各治疗组的BMP-4含量均较对照组稍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61天后,模型组的BMP-4含量较30天前增幅更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治疗组(P〈0.05)。各治疗组的BMP-4含量较30天前降低,接近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清化散、西乐葆或者二者联合应用均能抑制跟腱组织内BMP-4的合成,从而抑制创伤性异位骨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DCO)原则在重型骨盆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7例重型骨盆骨折患者按是否遵循DCO的救治原则分为对照组(n=48)及观察组(n=69).观察组采用DCO策略,实施挽救生命+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待全身情况好转再行确定性处理的损伤控制性护理,对照组行早期手术治疗,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APTT恢复时间及PT恢复时间的差异性,比较两组患者ARDS、MOF发生率及致残、死亡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APTT恢复时间及PT恢复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ARDS、MOF发生率及致残、死亡例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CO原则救治护理重型骨盆骨折患者,能减少严重并发症、降低骨盆骨折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救治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