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予以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疗效,为选择最好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已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B组接受动力髋螺钉(DHS)治疗,C组接受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观察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锻炼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A组在临床总有效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锻炼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明显优于B组与C组(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L探讨应用KU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05月至2010年04月收治的3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KU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6周、3月、6月、12月时常规随访,以后每6月随访;记录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5~39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3~20周,平均15周。术后髋关节按Harris标准评分:优24例,良10例,中2例,差0例,总优良率94.4%,均未出现骨折再移位、内固定断裂及失败、髋内翻畸形、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KU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各种材料假体设计、改良以及置换手术技巧水平的发展,临床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MIS-THA)水平得到诸多完善,效果显著〔1〕。按照该置换手术方法分成单切口术式与双切口术式,本文拟研究针对这两种手术方法、技巧、临床疗效以及优点与不足进行综述。1手术方法1.1单切口MIS-THA单切口MIS-THA的手术方式较多,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前侧式、前外侧式、后侧式以及后外侧式等。在Coles等〔2〕的研究报道中指出,进行单切口微创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或间断声门下吸引在ICU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来我院ICU科收治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0人,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不给予声门下吸引治疗;研究组8人,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同时给予持续或间断声门下吸引治疗,通过治疗结果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P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P0.05);治疗后,研究组SpO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声门下吸引治疗在临床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上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5.
张建国  杨友刚 《西部医学》2011,23(11):2276-2276
临床一部分陈旧性寰枢脱位患者,由于长期处于脱位状态,其寰枢侧块关节已变形,寰枢椎前方的肌肉、韧带、关节囊行等软组织也已挛缩,对这一类患者,其脱位比较固定,虽经牵引或颈部极度后伸时能复位,但寰椎始终存在着向前下滑的势能,当去除牵引后很易再脱位。同时为了保持头颅的中立位,下颈椎必然出现代偿性前凸以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6.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地震致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汶川地震致骨盆骨折救治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对28例地震致骨盆骨折患者应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救治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所有患者一期行抗休克治疗及骨盆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二期进入ICU复苏治疗,经ICU复苏后,如骨折不稳定再三期进行骨盆的确定性骨折固定手术及合并伤确定性手术。结果经过损伤控制的分期处理,本组28例患者全部存活,经3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骨折固定好,疗效满意。结论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应用于骨盆骨折救治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中医院2001年5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84例老年(≥60岁)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关节置换组39例,内固定组45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年病死率、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再手术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关节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患者术后2年病死率分别为10.3%(4/39)与11.1%(5/4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内固定组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2.2%(19/45),需再次手术行髋关节置换术13例,再手术率为28.9%;关节置换组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生发生率为15.4%(6/39),再手术率为15.4%(6/39),关节置换组的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术后关节置换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9.5%(31/39),优于内固定组(55.6%,25/45)。结论区别于内固定术组,关节置换术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再手术率的发生,具有更好的术后髋关节功能,并且不会增加术后病死率。关节置换术应作为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8.
寰枢椎不稳和脱位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近期文献综述了寰枢椎不稳和脱位的诊治进展,对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定义、病因、诊断、治疗目的、治疗方法以及寰枢椎不稳和脱位的手术方法、各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等作了洋细阐述,并对其在国内外的进展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9.
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为临床行前路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游标卡尺测量21例(42侧)C1和C2成人骨标本,计算出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 螺钉内固定术中螺钉走向的最小、最大外偏角和最大后倾角。结果在前路经枢椎体 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螺钉的最小外偏角为14°±1.6°,最大外偏角为30°±2.3°, 最大后倾角为29°±2.9°,左、右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前路经枢椎体至 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临床上行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21例成人寰枢椎标本进行测量,计算出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螺钉走向的最小、最大外偏角和最大后倾角;将21例寰枢椎标本摄正、侧位CR片,在CR片上测量出此术式中螺钉走行的最小、最大外偏角和最大后倾角,将从标本上所测算出的数据与在CR片上测量得的数据作统计学分析,在标本上模拟此术式。结果:在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螺钉走向的最小外偏角为14°±1.6°,最大外偏角为30°±2.3°,最大后倾角为29°±2.9°,左、右两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从标本上所测算出的数据与在CR片上测得的数据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标本上所有螺钉都位于理想位置。结论:只要正确掌握螺钉的进钉方向,则采用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