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延迟性术后肠麻痹(prolonged postoperative ileus,PPOI)是结直肠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关于直肠癌患者直肠前切除术(anterior resection of rectum,AR)后发生PPOI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很少.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AR后PPO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2016年8月-2018年8月行AR直肠癌根治性治疗患者130例的病例资料,统计PPOI的发生情况,分析PPOI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验证.结果 130例行AR的患者中30例(23.1%)发生PPOI.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出血大于200 mL及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大于48 h对术后发生PPOI的影响显著(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OR=3.012,95%CI:1.139~7.966)、术中出血大于200 mL(OR=5.318,95CI:1.712~16.521)、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大于48 h(OR=5.379,95CI:1.614~17.925)是PPOI发生的危险因素(P均<0.05).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PPOI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60(95%CI:0.670~0.849).结论 合并高血压、术中出血大于200 mL、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大于48 h是AR患者发生PPOI的危险因素.构建的AR术后发生PPOI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评价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衰弱指数评分对老年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行电切术进行治疗的老年膀胱肿瘤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分成并发症组(39例)和无并发症组(7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衰弱指数评分对老年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118例老年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出现并发症39例,占比33.05%;合并糖尿病(OR=1.947,95%CI:1.653~2.378)、麻醉风险评分(OR=1.543,95%CI:1.227~1.719)、手术时间(OR=1.334,95%CI:1.079~1.553)、肿瘤最大径(OR=1.823,95%CI:1.547~2.043)、衰弱指数评分(OR=2.138,95%CI:1.924~2.401)均是老年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衰弱指数评分预测老年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87,敏感度为97.33%,特异度为84.68%.结论 衰弱指数评分可有效预测老年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为临床干预、降低并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3月10日于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314例COVID-19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按住院后是否进展为重症COVID-19分为重症组(76例)和非重症组(238例),将两组患者间差异显著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重症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将所有独立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代入方程,建立一个新的联合预测因子(L)模型,以预测重症COVID-19的发生风险.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大(OR=1.138,95%CI:1.080~1.199)、身体质量指数增高(OR=2.346,95%CI:1.509~3.646)、白细胞计数降低(OR=0.519,95%CI:0.357~0.754)、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OR=0.692,95%CI:0.588~0.815)、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OR=1.029,95%CI:1.007~1.050)、D-二聚体水平升高(OR=1.278,95%CI:1.089~1.499)是患者发生重症COVID-19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这6个独立危险因素拟合为一个新变量,即为联合预测因子L,L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5(95%CI:0.974~0.996),截断点为12.90,敏感度为93.4%,特异度为95.0%.结论 联合预测因子在各变量中对于重症COVID-19发生的预测价值最高,这对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行胃癌根治术且术中清扫第14v组淋巴结的214例胃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第14v组淋巴结阳性与阴性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第14v组淋巴结转移与TNMⅢ、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214例患者中有34例(15.9%)发生第14v组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远处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长径、神经侵犯、脉管内癌栓与胃癌患者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OR=2.749,95%CI 1.947~3.882,P<0.01)、年龄(OR=2.773,95%CI 1.140~6.745,P=0.025)及第3组(OR=5.430,95%CI 1.643~17.949,P<0.01)、第6组(OR=10.244,95%CI 2.830~37.081,P<0.01)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患者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第14v组淋巴结转移是年龄≤65岁的TNMⅢ、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4.065,95%CI 1.469~11.249,P=0.007).结论 对于TNM分期较晚尤其N分期较晚或有第3组、第6组淋巴结转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建议术中清扫第14v组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黄翠丽  徐欢  李林  黄喜英 《安徽医学》2021,42(9):1008-1011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PROM)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PROM孕妇97例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按照,否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分为观察组59例(发生绒毛膜羊膜炎)和对照组38例(未发生绒毛膜羊膜炎),通过单因素分析两组对象的体质量指数(BMI)、产次、分娩方式、破膜孕周、破膜至分娩时间、人工流产史、血红蛋白及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体温、白细胞计数(WBC)和羊水过少情况的差异,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BMI、破膜孕周、破膜至分娩时间、人工流产史、血红蛋白、羊水过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6 kg/m2的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BMI<26 kg/m2患者的3.745倍(OR=3.745,95%CI:1.200~11.765),破膜孕周≥32周的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破膜孕周32周患者的0.157倍(OR=0.157,95%CI:0.049~0.499),破膜至分娩时间≥48 h的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破膜至分娩时间<48 h患者的7.246倍(OR=7.246,95%CI:2.309~23.256),有人工流产史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无人流患者的6.626倍(OR=6.626,95%CI:1.913~22.957),血红蛋白≥110 g/L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血红蛋白<110 g/L患者的0.638倍(OR=0.638,95%CI:0.171~0.946),羊水过少患者发生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羊水充足患者的8.509倍(OR=8.509,95%CI:2.392~30.271).结论 PROM孕妇发生绒毛膜羊膜炎与BMI、破膜孕周、破膜至分娩时间、人工流产史、血红蛋白水平、羊水量密切相关,BMI≥26 kg/m2、破膜至分娩时间≥48 h、有人工流产史、羊水过少,其危险因素,血红蛋白≥110 g/L、破膜孕周≥32周,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方法 分析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或保肛手术并顺利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随访过程中根据患者的LARS量表评分结果,将轻度及重度患者分入LARS组,无症状患者分入无LARS组,各项临床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内部验证和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与准确度.结果 体质量指数≥24 kg/m2(OR =2.041,95% CI:1.038 ~4.013)、术后恢复时间≤6个月(OR=2.456,95% CI:1.339 ~4.505)、肿瘤距肛缘距离≤7 cm(OR=2.735,95% CI:1.480 ~5.055)、新辅助治疗(OR=3.772,95% CI:1.109~ 12.832)、吻合口瘘(OR=5.537,95%CI:1.103 ~27.791)是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LA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上述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术后LARS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95% CI:0.689 ~0.819),Bootstrap法的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的C-index值为0.750,且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结论 基于5项危险因素所构建的模型对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LARS的发生概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人群,制定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岚  刘畅  肖明 《重庆医学》2021,50(3):461-465
目的 探讨预测甲状腺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该院行甲状腺手术的29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甲状腺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恶性肿瘤(OR=2.546,95%CI:1.383~8.556)、双侧病变(OR=3.204,95%CI:1.535~6.691)、清扫中央组淋巴结(OR=2.582,95%CI:1.135~5.875)、甲状腺后被膜破坏(OR=3.508,95%CI:1.699~7.240)、手术时间超过100 min(OR=3.658,95%CI:1.702~7.862)及甲状旁腺误切除(OR=2.553,95%CI:1.269~5.134)是甲状腺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6项危险因素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C-index指数高达0.819(0.787,0.851),说明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精准度和区分度.结论 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可有效降低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与micro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寻找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方法:下载公共数据库TCGA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及miRNA表达情况,根据病理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连续变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2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分类变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评估2组间是否存在差异,将单因素分析P≤0.01的研究指标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71个miRNA的表达水平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肿瘤的T分期和肿瘤的分化程度存在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a-mir-3940(OR=0.713,95%CI=0.524~0.970),hsa-mir-495(OR=1.479,95%CI=1.115~1.963),hsa-mir-580(OR=0.646,95%CI=0.441~0.946),hsa-mir-6720(OR=1.366,95%CI=1.018~1.834),hsa-mir-935(OR=0.862,95%CI=0.747~0.994),T分期(OR=2.831,95%CI=1.728~4.639).结论:胃癌组织中hsa-mir-3940、hsa-mir-495、hsa-mir-580、hsa-mir-6720、hsa-mir-935的表达及T分期是影响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尹丹丹  陶菊  陈霞  张理想  叶燕  刘家梅  吴元波 《安徽医学》2021,42(12):1377-1380
目的 探讨住院脑梗死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1年1~5月入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神经内科的445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分为两组,即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组(n=111)和无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组(n=33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发生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及区分度进行验证.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OR=1.869,95%CI:1.125~3.106)、低身体质量指数(OR=0.908,95%CI:0.845~0.975)和低生活自理能力(OR=0.966,95%CI:0.955~0.977)为脑梗死患者发生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基于3项影响因素,建立脑梗死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计算机模拟重复采样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7(95%CI:0.660~0.773),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合并糖尿病、低身体体质指数及低生活自理能力3项影响因素,建立脑梗死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能够较为可靠地预测脑梗死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0.
吕新才  卢家忠 《安徽医学》2021,42(10):1109-1114
目的 构建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SHG)的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初次发生ST段抬高AMI且在12 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14例非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留一法,将其分为训练集(n=233)与验证集(n=81),回顾性分析训练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生SHG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女性(OR=2.301,95%CI:1.097~4.826)、年龄≥60岁(OR=3.088,95%CI:1.410~6.761)、身体质量指数≥28 kg/m2(OR=2.178,95%CI:1.012~4.686)、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OR=5.549,95%CI:2.750~11.195)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0%(OR=4.162,95%CI:2.162~8.014)是非糖尿病AMI患者发生SHG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此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07和0.794,模型预测概率均与实际发生率相吻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95%CI:0.782~0.841)和0.804(95%CI:0.767~0.829).结论 非糖尿病AMI患者发生SHG的危险因素较多,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准确的预测能力,可为临床甄别SHG高危患者和改善AMI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