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医疠气学说是中医病因学上的创新。疠气学说在形成后却未能真正发展和提高,这与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有关,也与疠气"一气一病"的致病特异性,以及对其治疗上无特效治疗药物有关。疠气作为中医病因体系的一部分,对于流行病的防治和疾病恢复上有独特优势,并与医学发展社会化相关。在当代文化交流频繁,环境破坏严重等社会背景下,必须病证结合、中西结合、通过现代化研究来重视并发展疠气学说。  相似文献   

2.
中医急诊医学发展的思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中医急诊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已建立起中医急诊医学的理论框架,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形成了急诊辨治的理论体系,后经金元四大家急症理论学术争鸣、隋代《诸病源候论》急症病因病机学说的建立以及明清时期温病学说...  相似文献   

3.
疫病是外感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而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早在周代的文献中,如《礼记》、《墨子》、《左传》、《山海经》等都记载了疫病为害。《内经》中论述了疫病的病因、发病、类型和防治。嗣后两千年中,有关疫病的理论和防治经验不断补充、丰富,于明清时期形成了外感病学中的一个独特学说体系一一疫病学说。疫病学说与伤寒、温病学说有所不同,近代其中许多内容逐步揉合融化于温病学说中,充实和发展了温病学的内容。但在此同时,疫病学说中有许多精华却被忽视了,因而探讨疫病学说的特点对于促进中医外感病学的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4.
中医病因古今演变的研究之二——疠气学说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对疠气致病的认识由来已久,明末清初,吴又可《温疫论》,对疠气学说作了系统阐述。宋元时期种痘法的应用,有效的控制了天花的传染。但中医对疠气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宏观上。吴氏理论缺少完整的中医辨治体系,已见端睨的微观思路又遭遇扼制,所以疠气学说自呈氏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现代医学异军突起,采用先进科技,迅速将其发展为传染病学。  相似文献   

5.
中医的外感病学说,在汉代之前统称“热病”,到了《难经》、《阴阳大论》之后,逐渐转化为“伤寒”。在这个大格局的变化过程之中,张仲景承前启后,进行理论传承与创新,吸收《难经》广义伤寒学说,继承《阴阳大论》重视寒邪致病特色,改进《素问.热论》六经分证体系,扬弃传变按日期的学说,主张辨证论治,创立半表半里学说,阐发三阴虚寒证的突变理论,丰富外感病的治疗方法。他使中医外感病学说,由理论推理走向临床实际,诊治体系空前丰富,后世医家有法可依,临床疗效大为提高,他的著作被尊为经典,他本人被称为医圣。  相似文献   

6.
寒温争鸣与融合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外感热病理论在其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形成了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两大理论体系,但历史上曾有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长期、激烈的争鸣。考察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秦汉至金元的寒温合论;元末明清寒温分化、两种理论体系的对峙;近现代的寒温融合三个历史时期。寒温统一是外感热病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外感六淫学说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淫学说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汉以前部分非医学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人们认识到了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来自自然界的气候气象异常变化,但这一认识还比较粗浅,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内经》的成书,丰富与发展了外感病因学说,在运气理论"六气主时"的基础上,形成了较系统的六淫学说。  相似文献   

8.
中医内科系临床各科的基础,内容包括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两大部分。外感时病已详于《伤寒论》和温病学。《金匮要略》系杂病的基础,为杂病之源,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各家学说观点的确立,使内科学内容更加完整和系统。个人认为:中医内科临床,实际上是伤寒、温病、杂病、各家学说的独特见解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作为内科医生,必须以中医基础为根本。熟悉伤寒、杂病及各家学说内容,才能很好处理一切外感时病、内伤杂病。本文提出中医内科学的若干问题进行研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温病病因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梳理历代医学温病病因认识的基础上,对规划教材《温病学》有关论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括剖析。认为应超越温病与伤寒学派争论的局限,以更高层次的外感病为研究对象,构建属于外邪的六淫和疠气二元病因理论,进而形成融合寒温的外感病学。  相似文献   

10.
伏邪学说作为中医病因学重要内容,其理论首载于《五十二病方》,渊源于《黄帝内经》,创立于西晋,发展于宋金元时期,成熟于明清两代,经近现代医家不断发展而被逐渐完善形成伏邪致病体系。伏邪主要分为外感伏邪与杂病伏邪,邪气侵袭,伏留体内,正不胜邪则引发疾病,对于内伤杂病的诊治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肺痹病因病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肺痹病因病机理论以《内经》为源,为五脏痹之一,后世阐发多宗于此;两晋隋唐时期,医家多从气极论述肺痹,并强调脏腑内虚在肺痹发生发展的作用;宋金元时期,发挥了《内经》多种肺痹病因病机的理论,强调其虚劳性特点;明清两代,除了继承前代理论外,温病医家对肺痹病因病机的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或以肺痹为肺气痹阻,或以其为病机一环,扩大了肺痹的外延。   相似文献   

12.
魏宇澜 《医学综述》2012,18(13):2096-2098
升降散组成首载于明代医家龚廷贤《万病回春》,后为清代医家杨栗山命名,载于《伤寒瘟疫条辨》一书中,列为治疗"温病郁热内伏"十五方之总方。经后世医家潜心研究,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系统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其主要病机特点是外感邪热、火热内郁,举凡外邪束表、里有郁热或湿热内蕴者,均可随证加减化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胎毒理论是中医儿科学对某些疾病病因的独特认识。运用传统文献整理方法对中医儿科胎毒理论源流进行梳理,认为其在宋之前开始萌芽,此时尚处于胎病理论阶段,认识到小儿尤其是新生儿诸多疾病的病因是在胎儿时期获得的,与患儿母亲胎孕时期养护及饮食不当相关,防治上注重清热解毒;宋金元时期明确提出胎毒为诸多儿科疾病的病因,并出现了胎毒医案的记载;明清时期渐趋成熟,认为胎儿形成前或胎儿期,由于父母嗜食辛辣甘肥,或五志过极化火,或房事过度,或孕母感受寒热之邪,形成胎毒内蕴,导致小儿出生后罹患鹅口疮、重舌、木舌等口腔疾病,虫疖、流丹、湿疹、痈疖等皮肤疾病,胎黄、胎惊等新生儿疾病以及麻、痘等传染性疾病,防治方法上注重辨证祛胎毒。  相似文献   

14.
自《内经》提出反治法以来,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根据《内经》的思维方式,对反治法的认识也应大道至简,将其理解为在逆向思维指导下,采用与常规相反的治法即可。王孟英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温病学家,其深得《内经》反治法的精髓,临证从不先入为主,如针对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温病辨证纲领,认为“苟无其顺,何以为逆”,提出了温病顺传的理论。结合其医案对反治法进行研究,能开阔临证思维,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对历代主要医籍中的中药四性理论进行梳理。认为《黄帝内经》为中药四性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神农本草经》正式提出“四气”之说,随后四性理论逐步细化,到了宋金元时期四性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四性理论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16.
眩晕是临床多发疾病,而又以本虚标实证多见。古代各医家对本病皆有不同认识,明清时期对眩晕本虚标实证的理论基本确立。作者通过阅读明清名家医案加以临床实践,对眩晕常见的本虚标实证证型予以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的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明清时期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及两者相互为用的发展状况首次予以探究总结。该时期医家沿袭《内经》传统将脏腑辨证内容涵盖了经络辨证内容;清代发展成熟起来的络脉理论深化了脏腑、经络的内在关联,丰富的络脉辨证内容无不关乎脏腑的辨识;奇经八脉病证主要责于肝肾。以上表明明清时期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不是各自为用,而是日益广泛深入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就明清时期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及两者相互为用的发展状况首次予以探究总结.该时期医家沿袭<内经>传统将脏腑辨证内容涵盖了经络辨证内容;清代发展成熟起来的络脉理论深化了脏腑、经络的内在关联,丰富的络脉辨证内容无不关乎脏腑的辨识;奇经八脉病证主要责于肝肾.以上表明明清时期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不是各自为用,而是日益广泛深入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新安药店始于宋,成于明,至清末一度达到鼎盛。较有代表的宋有“陆氏保和堂”,明有“徐保元堂”、“正田药店”、“胞与堂”等,清有“胡庆余堂”、“胡咸春”、“种德堂”等。这些药店明多为医家兼营,清多为徽商经营。新安药店作为集医疗、生产、经营一体的传统手工业,至今不少成为著名药厂,如“武汉健民制药厂”、“胡庆余堂”等。其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在方剂学以及药物炮炙、贮藏、采集、加工、成方制作等方面皆有不少成就。  相似文献   

20.
依据徽州府县志书研究明清徽州官办医疗和新安地方医官,发现明初新安地方医官以救治贫病军民和应对瘟疫为主要事务。但其自明嘉靖逐渐废弛,清以后除婺源县外,均逐渐淡退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是民间多种力量崛起,并取而代之成为徽州社会医疗保障的承担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