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诱发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儿童使用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42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炎琥宁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全部为11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系统损害主要为皮肤、全身性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应用该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不良反应主要在用药60 min内出现.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所致不良反应在年龄、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应规范儿童应用,加强用药过程中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57例头孢曲松钠儿童ADR报告分析,探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儿童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相关医疗机构收集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儿童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所致儿童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73.88%)、胃肠系统损害(12.73%)和全身性损害(4.59%)。结论应加强对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的监测,提升合理用药水平,防止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 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订的ADR 判断标准,对1994~2010 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数据库中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75 例ADR 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ADR 可发生在整个用药过程中,主要造成皮肤器官、心血管系统损害;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结论:应改进灯盏花素注射液的生产工艺、提高药物纯度并加强用药过程监测,以避免ADR 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国内儿童临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CBM、VIP、和CNKI的同时查看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清单,进行系统的收集并分析国内儿童临床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的相关原始文献。结果:共纳入77项研究,共计6 073例患儿,年龄为不足1个月至16岁,包含7篇病例系列研究,64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非随机试验试验和3篇不良反应报道。其中,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的总ADR发生率为1.47%(89/6 073)。ADR严重程度轻微,多为Ⅲ级和Ⅳ级,发生率分别为49.4%和47.2%,症状多表现为皮疹,头晕,胸闷,精神反应欠佳等,患儿均可忍受并未采取相关措施,也没有影响疾病治疗,大多自行好转。ADR发生的原因主要有醒脑静本身成分与辅料的复杂性,同时小儿用法用量、滴注速度尚未有确切规定。结论:儿童应用醒脑静的耐受性较好,严重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受到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其安全性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13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130例ADR中,主要以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中药制剂,ADR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结论加强对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上报符合规定的ADR报告2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越大ADR发生率越高;静脉给药引起的ADR发生率高;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引起ADR比例高。不良反应发生的药品涉及广泛,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减少静脉给药方式,对老年患者要强调个体化用药,合理使用抗菌素及中药注射液,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仙桃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仙桃市ADR监测中心2012年报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655份ADR报告,其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占99.4%;年龄≤10岁的儿童发生ADR比例最高,占29.3%,其次为年龄>60岁的老年人,占16.6%;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途径,占86.2%;引起ADR最多的药品是抗感染类药,占66.0%,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5.1%;ADR导致的临床表现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加强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监测;加强抗感染类药物和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管理,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16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途径、药品类别、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2例ADR中,60岁以上老人ADR的发生率最高;不同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发生ADR的比例最高,为55.56%;药品种类以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91例,占56.17%;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多见,有79例,占48.77%;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及其他系统的损害。结论应高度重视药品不良反应(ADR),用药前要严格审查患者对药品的适应症,用药时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肾康注射液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临床合理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5年使用的肾康注射液病例中不合理用药及上报的3例ADR/ADE进行分析.结果 肾康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多在用药30 min之内,其不良反应/事件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不自主抽搐、足部麻木、皮疹、瘙痒等,说明书中描述不完整;有422份溶媒使用不当.结论 肾康注射液ADR/ADE的发生是由多因素导致,临床使用须以说明书为参照,严格掌握用药剂量禁忌,慎重选用溶媒,临床医生和药师应同时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80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岁以下儿童发生不良反应较多;药物中以β内酰胺类所致不良反应较多,ADR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结论:应重视儿科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致儿童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规律,为儿童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以"儿童"、"痰热清"、"不良反应"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到2014年1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比47.41%。男童多于女童,1-3岁年龄组比例最高,达43.10%;不良反应发生在30 min内的占比71.55%,1 h内的占比91.38%。联合用药中以与头孢菌素类联用ADR发生率最高。结论:应重视痰热清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工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2007年~2008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临床表现,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8年收集的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103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41.7%(43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5.2%(98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比例最高,占总例数的34.9%(36例),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24.2%(25例);临床表现为皮肤损伤最多见,占总例数的45.6%(47例)。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做好ADR监测工作,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药品不良反应1393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8-01~2011-06收集到的139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93例ADR报告中,共计1666例次药品引起ADR,涉及品种211种,其中约5%涉及2种以上药物联用。其中抗微生物类药的ADR发生率最高(860例次,占51.62%),其次为营养支持及能量代谢药(150例,占9%);发生ADR主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1211例,占86.93%;药物剂型中以注射剂为主(1518例次,占91.12%);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760例,占54.56%),其次为全身性和消化系统。ADR转归中,1389例ADR治愈或好转,2例出现后遗症,死亡2例。结论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需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以"奥美拉唑"为主题词及"不良反应"为全文字段,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998年1月~2010年7月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查阅原文,共计235篇文献,共69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多发生在31~40岁,男性多于女性,但与患者性别无显著关联;口服给药不良反应集中发生在给药后3~7d,注射给药不良反应集中发生在1~10min及3~7d;临床表现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表现复杂,以过敏反应为主(21.74%)。结论:奥美拉唑致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集到的9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并分析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对如何防范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提出建议。结果 93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共涉及19个品种,其中血塞通注射液发生最多,占15.1%,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产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涉及药物制剂质量、患者因素、临床使用、药物研究等多方面的因素。结论应从基础研究、临床使用、上市后再评价等多方面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减少或避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药物不良反应555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555例药物不良反应(drug adverse reaction, ADR)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制定ADR监测工作方向。方法对我院2008年度收集的55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中20至59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ADR涉及的药品182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s占总例数的70.43%(462例),中成药引起的ADRs次之。静脉给药的ADRs占82.17%(539例),是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保障安全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苯海索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报道的226例苯海索不良反应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既往史、药物过敏史、药物剂量、用药时间、ADR表现、处理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苯海索所致226例ADR病例中男性147例(65%),女性79例(359/6),原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67.70%)、怕金森病(19.03%)多见。在98例有具体发生时间报道的患者中,ADR发生于7d以内者57例,占58.16%,发生于1个月以内者67例,占68.37%。苯海索所致ADR涉及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出现撤药症状、精神障碍、神经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泌尿系统损害、心率及心律紊乱、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苯海索所致ADR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我院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1年收集的106例ADR报告,按患者疾病信息、药物制剂、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106例ADR报告共涉及药品70个品种,以抗感染药物为首,占43.40%;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比例最高,为69.81%;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潮红、红斑为主。结论应重视ADR,加强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上报意识,进一步推动我院ADR监测与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148例有效不良反应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10岁以下儿童及7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最多;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占81.08%;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占63.51%;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多见,占60.14%.结论 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