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Ⅳ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例儿童ⅣIG无反应型KD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结果、治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抗感染,甲泼尼龙+2个疗程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等综合治疗,12天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1周后门诊复查,患儿指趾末端及肛周脱皮明显,查血ESR、CRP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ⅣG无反应型KD,建议尽早抗感染治疗,同时采用三联疗法(甲泼尼龙+2个疗程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抑制炎症反应、降低体温,以预防及减轻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沉(ESR)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CAL)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5月—2021年6月收治入院的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ESR对KD患儿CAL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 纳入272例KD患儿,70例KD患儿合并CAL,202例KD患儿无CAL。KD患儿的ESR升高。单因素分析提示CAL组的ESR低于非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586,提示ESR可作为CAL的预测因子(P<0.05)。ESR预测川崎病冠脉病变发生的临界值为76.5 mm/h。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R是KD患儿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当ESR<76.5 mm·h-1时,KD患儿CAL发生风险增加(OR=2.38,95%CI:1.25~4.53)。结论 KD急性期的ESR水平可用于预测KD患儿CAL的发生,ESR<76.5 mm·h-1时,提示KD患儿可能会出现CA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和临床特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以发热3~5 d收治我院儿科,最后确诊为KD的10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无MP感染组和合并MP感染组。对两组患儿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进行对比分析,并统计两组的治疗与转归。结果 107例KD患儿中合并MP感染者36例,占33.64%。合并MP感染组患儿hs-CRP、PCT、ALT、CK-MB水平高于无MP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MP感染组与合并MP感染组WBC、PLT、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MP感染组冠状动脉异常19例(占26.76%),合并MP感染组21例(占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5)。无MP感染组平均住院时间(6.5±2.1)d,合并MP感染组(8.9±3.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5)。1~3个月后复查心脏彩超,两组冠状动脉损害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MP感染KD患儿hs-CRP、PCT、GPT、CK-MB水平高于无MP感染的KD患儿,且病程长,冠状动脉损害多,合并其他脏器损害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和可能机制。方法分别测定38例KD急性期患儿和30例正常体检小儿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测定外周血WBC、ESR、CRP及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TnT)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KD急性期患儿血浆NT-proBNP、WBC、CRP、ESR、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通过直线回归分析,KD急性期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E/A无相关性(r=0.56,r=1.20,P>0.05);而与WBC、CRP、ESR呈显著正相关(r=1.25、1.82、1.60,P<0.01),与患儿cTnT水平亦呈正相关(r=1.95,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在KD急性期显著升高,可能与KD患儿急性期心肌炎性反应及炎性因子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在早期诊断儿童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血清学检查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并排除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115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经痰细菌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并排除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儿9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后24小时内查外周血血常规、ESR、CRP.观察两组WBC、ESR、CRP的增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支原体感染组的WBC增高例数比细菌感染组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支原体感染组的ESR增高例数比细菌感染组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支原体感染组的CRP增高例数与细菌感染组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检测外周血WBO计数、ESR在早期分析鉴别支原体感染或细菌感染中有实用价值,CRP检测在两者鉴别中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液C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PCT)、血沉(ESR)、WBC及中性粒细胞(NE)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症状怀疑支原体肺炎者320例,痰培养确诊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及病毒性抗体检测诊断为病毒性肺炎患儿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确定支原体感染组87例,非支原体感染者233例.非感染组PCT、CRP较非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但均低于肺炎链球菌组,并高于病毒性肺炎组.ESR、WBC及NE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之间无明显升高,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T、CRP对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区分能确定是否是支原体感染.CRP是MPP急性期炎症反应的敏感检测指标,动态监测CRP可判断MPP病情轻重、判断治疗效果.ESR无助于早期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但有利于鉴别细菌性肺炎与非细菌性肺炎;WBC及NE可作为一般排查感染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观察组)和74例普通支原体肺炎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儿年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人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阳性率、白细胞数(WBC)、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病程时间等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上述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R、CRP、MP-Ab阳性率以及病程时间是患儿发展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病程时间、ESR、CRP、MP-Ab阳性率均是小儿发生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高危因素,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进而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陈艳丽  陈芸 《四川医学》2012,33(1):62-63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沉( ESR)、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测定与冠状动脉损伤(CAD)的关系. 方法 KD组65例,对照组60例,分别测其ESR、CRP、D-D水平,同时对KD患儿行冠状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D)组和无冠状动脉损伤(NCAD)组.结果 KD组ESR、CRP、D-D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AD组ESR、CRP均明显高于NCAD组(P<0.01),CAD组D-D高于NCAD组(P<0.05).结论 KD患儿ESR、CRP、D-D水平与冠状动脉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geme,KD)惠儿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58例川崎病患儿,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12例,无冠状动脉病变者46例,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前后采血测定血清肌钙蛋白Ⅰ、C-反应蛋白.结果 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组治疗前cTnl、CRP浓度值分另q为(1.13±0.27)ng/mL和(66.63±17.13)mg/L.与其治疗后cTnI(0.93±0.08)ng/mL,CRP(59.58±13.97)mg/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治疗前cTnI、CRP浓度值分别为(0.66±0.23)ng/mL、(40.52±7.10)mg/L,与治疗后cTnI(0.15±0.16)ng/mL,CRP(17.85±4.43)m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肌钙蛋白Ⅰ浓度与CRP呈正相关(r=0.731,P<0.01).结论 血清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检测可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动态检测cTnI、CRP有助于K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比较重症与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7月—2020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0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资料,依据病情程度分为轻症组(85例)和重症组(120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有无合并肺外表现、住院时间、入院时病程)和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CRP、ESR、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铁蛋白、乳酸脱氢酶(LDH)和免疫球蛋白(Ig)E],并分析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重症组患儿合并肺外表现的比例显著高于轻症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轻症组;实验室指标中CRP、ESR、PCT、D-二聚体、铁蛋白、LDH和血清IgE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CRP、LDH、D-二聚体、血清IgE是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浆CRP、LDH、D-二聚体及血清IgE水平显著增高,且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对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川崎病患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ESR)结果,探讨其对川崎病的诊断及预测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8年7—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儿作为川崎病组,依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川崎病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损害组(CAL组,25例)与无冠状动脉损害组(NCAL组,31例);选取40例同期间发热5~7 d的肺炎住院患儿作为感染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2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全自动白细胞计数法、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魏氏法,检测各组WBC、CRP、PCT、ESR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CAL的关系。 结果 川崎病组患儿的WBC、CRP、PCT及ESR水平均明显高于感染组和对照组[WBC(×109/L):19.22±6.43 vs. 10.89±4.56、8.48±2.15,CRP(mg/L):100.29±75.86 vs. 17.03±18.79、3.94±1.91,PCT(g/L):3.22±6.83 vs. 0.69±1.06、0.14±0.25,ESR(mm/h):73.36±28.57 vs. 27.45±13.37、8.59±4.32,均P<0.05];CAL组患儿WBC、CRP、PCT、ESR水平均明显高于NCAL组[WBC(×109/L):23.26±6.19 vs. 15.96±4.53,CRP(mg/L):161.11±73.15 vs. 51.24±26.45,PCT(g/L):5.59±9.54 vs. 1.30±2.06,ESR(mm/h):95.20±23.23 vs. 55.74±18.62,均P<0.05]。 结论 血WBC、CRP、PCT及ESR早期升高与川崎病密切相关,检测该炎症指标水平对预测CAL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早期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91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超声心动图结果将其分为CAL组(KD并发CAL,n=23)和NCAL组(KD未并发CAL,n=68)。将两组的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发热持续时间、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比值(PNR)、血钠、总蛋白、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及阿司匹林的初始治疗、是否应用激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年龄、PLR、HB、PCT、ESR、IVIG无反应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LR及HB是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儿年龄小、PLR升高及HB降低是KD并发CAL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 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ionin,PCT)的水平变化,探讨CRP联合PCT检测在 AECOPD细菌感染中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呼吸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69 例AECOPD患者,对比200例感染患者及169例非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PCT,白细胞总数(WBC),血沉(ESR) 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指标变化情况,分析CRP及PCT水平变化与AECOPD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感染组AEPOD 患者治疗前CRP,PCT,ESR,WBC及N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AECOPD患者(P<0.05或P<0.01),ESR水平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AECOPD患者CRP,PCT,ESR,WBC及N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感染 组患者CRP,PCT,WBC及N的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患者(P<0.05),而ESR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CT与CRP,ESR,WBC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0.38,0.20;P<0.05),与N无关;CRP与WBC,N及ESR呈正相关(r分 别为0.56,0.43,0.30;P<0.05)。结论:CRP联合PCT检测是判断AECOPD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敏感性较高、特异性 较强的指标,同时也为AECOPD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冠脉损伤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63例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比较不同类型川崎病患儿的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合并症和治疗效果。结果 63例KD患儿中,典型KD 41例,不完全KD 22例,合并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L)19例,其中典型KD为34.15%(14/41),不完全KD为22.73%(5/22),两组患者CA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典型KD的球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手足硬肿显著高于不完全K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WBC、中性比例、HGB、PLT、CRP、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完全KD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该病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儿童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参照KD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60例KD患儿发病早期(<10 d)临床治疗(单一糖皮质激素应用)和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压积(HCT)、C反应蛋白(CRP)、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各项指标;采用χ2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分别检验上述因素与KD合并CAL的相关性。结果:发病10 d内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年龄、WBC、CRP、心电图及糖皮质激素应用与KD合并CAL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早期糖皮质激素应用、WBC和心电图异常与KD合并CAL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发病10 d内可疑KD病例如有WBC显著升高、心电图异常及早期单一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作为KD合并CAL早期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唐珩  王全  夏雯  赵德育 《现代医学》2011,39(6):641-643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MPP合并不完全KD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例MPP合并不完全KD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PP与不完全KD在临床上均可表现发热时间长、出皮疹,实验室检查均可出现C-反应蛋白(CRP)增高、血沉(ESR)增快等,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结论:虽然MPP合并不完全KD并不多见,但当MPP患者同时出现2或3项KD的主要临床表现,需警惕是否合并有不完全KD,应及时作心脏B超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协助诊断,以防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川崎病(KD)患儿炎症状态及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影响。 方法 将128 例KD 患儿分为MP 感染组42 例,非MP 感染组86 例,分析两组热程、不完全KD 比例及静脉丙 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比例等临床特征。比较患儿急性期、缓解期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 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指标及并发CAL 情 况的差异。结果 KD 急性期MP 感染组NLR、PLR、hs-CRP 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均高于非MP 感染 组(P <0.05),缓解期MP 感染组PLT 和hs-CRP 高于非MP 感染组(P <0.05)。MP 感染组IVIG 无反应、 CAL 发生率及左冠状动脉内径/ 主动脉环内径(LCA/AOA)比值均高于非MP 感染组(P <0.05)。结论 合 并MP 感染的KD 患儿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更为强烈,发生IVIG 无反应以及CAL 的风险均增高。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及其合并冠脉损伤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early diagnosis of Kawasaki disease (KD) complicated by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AL). METHODS: Medical records of 84 children with KD (2 months to 8 years of age)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Diagnosis of KD was based on current diagnostic criteria of K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for white blood cells (WBC), hemoglobin (HB), platelet counts (Plt), and C-reactive protein (CRP), along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and echocardiography within 7 days after the onset of the disease.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logistic) were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During the first 7 day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patients included fever (100%), conjunctivitis (71.46%), skin rash (66.7%), extremity change (54%), oral mucosa change (80%), and cervical lymphadenopathy (25%).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revealed elevated WBC, CRP, and ECG (P<0.05, 0.05,0.01, respectively) in patients with CAL.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ECG positivity (P<0.01) and WBC increases (P<0.01) were independently correlated with CALs in acute KD. CONCLUSIONS: CRP (+), ECG (+), WBC count increase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KD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predict CAL caused by K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