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不同免疫缺陷小鼠研究转输正常脾细胞诱导受体鼠产生免疫预防效应的部分机理和瘤苗自动免疫的免疫细胞基础。结果表明:转输脾细胞诱导受体鼠产生免疫预防效应的有效脾细胞成分是T和/或NK细胞,似只有在受体鼠体内有T细胞的条件下才可使其产生免疫预防效应。还表明:MMC-L_(615)瘤苗诱导受体鼠产生的自动免疫保护效应,是通过体内T细胞介导实现的,T细胞可能是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的特点,绝大多数的科学研究都是对前人研究成果或工作的继承和发展,没有继承.借鉴就不可能有所创新。科研人员在借鉴其它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必然要参阅大量的有关的文献,参考文献作为科技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为了反映科学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3.
肿瘤病人ACI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 1999年以来 ,我科共为 30例肿瘤病人进行了继承性细胞免疫 (ACI)治疗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病人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36~ 6 2岁 ,平均 5 4.6岁。病种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胃癌、大肠癌、乳癌。ACI治疗适应证 :①WBC >4× 10 9/L ,PLT >10 0× 10 9/L ,出凝血时间正常。②病人已停止其他治疗 2 8d以上。③病人预计生存时间 >12 0d ,KPS积分 >70分。④重要生命器官功能基本正常。⑤无生物制剂过敏史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rIL 2 )皮试合格。治疗方法 :首先应用rIL 2对病人进行…  相似文献   

4.
作为向国内外学术界全面展示我校教学、科研、医疗、管理水平和研究成果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从今天起掀开了新的一页。我谨代表学校行政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致以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5.
63例肿瘤患者过继免疫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CD3AK或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IL)治疗晚期癌症的效果,对63例晚期癌症患者用效应细胞(CD3AK或TIL,总数15×109~5×109),联用白细胞介素2120万U~500万U,进行过继免疫治疗(AIT)。结果18例癌性胸水患者,治疗后14例有效,有效率778%;45例实体瘤患者经AIT治疗,4例部分缓解,11例肿瘤体积、小转移灶或肿大淋巴结有缩小变化。此外多数患者自觉症状和免疫功能也有明显改进和提高。认为AIT对某些晚期癌症治疗,可缩小肿瘤、提高免疫功能,如与其他疗法配合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用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层法将大鼠脾淋巴细胞中具有NK活性的细胞相对集中。这部分细胞主要为大颗粒淋巴(LGL)细胞并表达OX8和Asialo CM1抗原,体外杀伤试验结果显示其NK活性明显高于新鲜的脾淋巴细胞。将上述部分提纯之NK细胞输入大鼠体内,同时注入粗制白细胞介素2(IL2),能有效地抑制大鼠Walker 256(W256)癌肉瘤肺转移的形成,疗效优于脾细胞与IL2合用组。提示用NK细胞代替脾淋巴细胞与IL2合用,可以提高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7.
8.
9.
五性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学对象,护理专业特点,微生物学课程角度总结了4年来微生物学教学的经验,提出了五性教学法:针对性、继承性、形象性、实用性、创新性,指出恰当地综合运用这套方法,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谈免疫     
免疫的功能是清除异己、保护自身,因而它识别能力的强度和灵敏度都十分重要,过强过弱都能造成疾病。因此,免疫功能的最佳状态并非是强,而是平衡和稳定。免疫的结果对机体既可表现为有利,也可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有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联合过继免疫疗法应用于肾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病理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术后常规治疗联合过继免疫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联合细胞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转氨酶、尿素氮以及肌酐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照组的白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转氨酶明显下降,且与观察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D3+、CD4+、CD8+、CD4+/CD8+、NK 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 CD3+、CD4+、CD4+/CD8+、NK 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采用过继免疫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CIK细胞的制作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制备细胞因子激活杀伤(CIK)细胞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及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经干扰素γ(IFN-γ),CD3McAb,白介素2(IL-2),白介素1α(IL-1α)诱导,制作CIK细胞,以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的免疫表型,MTT法检测其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杀瘤活性.结果:CIK细胞与LAK细胞相比增殖速度快、最终增殖倍数高.CIK细胞主要由CD3和CD56双阳性细胞构成.CI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结论: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恶性黑色素瘤TIL细胞免疫过继疗法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had reported that 8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mailignent melanoma had received TIL cell injection at primary and matastasis focuses,and the satisfied result was obtained due to TIL cell had higher anti - tumor specificity than LAK cell whether under microscope or in clinical aspects,  相似文献   

15.
自体CIK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自体CIK细胞过继性免疫疗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体外利用抗CD3单抗、IL-2、IFN-γ等细胞因子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诱导扩增CIK细胞,培养11-14d后,分3个疗程回输患者体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回输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结果86例接受自体CIK细胞治疗患者中,PR+MR为72例,总缓解率为83.72%。治疗前、后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CIK细胞经培养后细胞总数和CD3、CD56T效应细胞均获得大量增殖,自体回输免疫治疗后,CD3、CD4T细胞和NK细胞比例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PBMC中可高效扩增CIK细胞,自体回输能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源于肝癌患者与健康人的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抗癌活性.方法 提取肝癌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常规诱导培养CIK细胞,动态观察其增殖活性、细胞表型及细胞毒活性.选BALB/c裸鼠SMMC-7721肝癌模型,接种肿瘤细胞10d后,选择荷瘤大小相似的裸鼠30只,腹腔注射化疗药物后平分成A组(单独化疗组)、B组(健康人CIK治疗组)和C组(肝癌患者CIK治疗组),观察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 两种来源CIK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表型及细胞毒活性均差异无显著性,体外抗癌活性相似,均可提高化疗的效果.B组和C组治疗后肿瘤受抑制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但均明显大于A组.结论 源于肝癌患者CIK细胞与源于健康人的CIK细胞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及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CD5+B细胞对CD4+T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在大剂量地塞米松(high dose dexamethasone,HD-DXM)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采集5例初发原发性ITP患者HD-DXM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各20 mL及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20 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一步以免疫磁珠法分选CD5+B细胞、CD5-B细胞和CD4+T细胞。CD5+B细胞或CD5-B细胞与CD4+T细胞按1:9、1:5、1:3、1:1、3:1的梯度比例混合培养72 h或144 h。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代表Th1型细胞因子)和IL-4(代表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共培养72 h后,健康对照者CD5+B细胞与CD4+T细胞比例在1:3时,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浓度与T细胞单独培养时相比明显下降[(2 427.99±632.62)pg/mL vs.(1 109.25±338.10)pg/mL,P=0.001 2)];而ITP患者CD5+B细胞与CD4+T细胞比例在3:1时才对IFN-γ的分泌有显著抑制[(3 060.02±493.98)pg/mL vs.(1 769.45±634.73)pg/mL,P=0.000 3]。共培养144 h后得到相似的结果。HD-DXM治疗有效的ITP患者CD5+B细胞与CD4+T细胞比例在1:1时共培养72 h后,对IFN-γ的分泌有明显抑制[(3 600.02±838.00)pg/mL vs.(1 157.97±383.20)pg/mL,P<0.000 1]。健康对照者及ITP患者CD5+B细胞对CD4+T细胞分泌IL-4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原发性ITP患者CD5+B细胞抑制CD4+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能力明显受损,经HD-DXM治疗后CD5+B细胞抑制IFN-γ分泌的能力可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8.
利用脑立体定向术向25只Wistar大白鼠右半球顶叶内注射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左半球相应的部位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来确定血脑屏障损伤的范围,同时留取部分脑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12h,1d,3d,5d,8d的变化。结果表明:脑内注射rIL-2仅引起注射部位局部血脑屏障的改变,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或粒细胞的滤出可能是维持技改变的一个因素,脑内局部注射rIL-2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BT-BAK细胞与BCG膀胱腔内灌注治疗对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由手术切除的膀胱瘤标本制备膀胱肿瘤可溶性抗原,以BCG为佐剂,从PBMNC中诱导出抗膀胱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BT-BAK细胞,临床选择72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分别进行BT-BAK和BCG的膀胱腔内灌注治疗。于不同阶段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血中IL-2、TNF-α及IFN-γ的含量;观察治疗后患者PBMNC对T24膀胱肿瘤细胞株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BT-BAK组患者血清中IL-2、TNF-α及IFN-γ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患者PBMNC对T24膀胱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显著增强(P<0.01)。BT-BAK组上述指标均高于BCG组(P<0.05)。平均随访18.16个月,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7%和11.11%。结论:BT-BAK细胞及其培养上清进行膀胱腔内灌注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膀胱癌术后患者的全身免疫水平,降低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