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中国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干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提出控制伤害的相关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和异质性检验,选择合适模型计算效应量的合并值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根据干预措施、干预对象、干预场所进行亚组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与发表偏倚评价。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8篇,总样本量为32 599,合并RR值为0.54(95% CI:0.44~0.68),亚组分析得到: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的RR值分别为0.59,0.5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学校与社区、社区干预的RR值分别为0.51,0.78,0.63;以儿童、儿童及家长、家长为干预对象的RR值依次为0.53,0.65,0.35,不同干预场所、干预对象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得到研究结果相对较为稳定。结论: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在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预防中效果显著,值得更进一步的推进与开展。  相似文献   

2.
十堰农村0~6岁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十堰地区农村儿童意外伤害影响因素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式调查方法 ,调查儿童一般情况和意外伤害情况。资料采用Foxpro建立数据库后采用卡方检验或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十堰农村 0~ 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 2 9.6 0 % ;儿童性别、性格特征、生活能力等是农村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意外伤害是十堰农村 0~ 6岁儿童不容忽视的问题 ,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地区儿童意外伤害构成特点,提出可能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3~2007年0~14岁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意外伤害占同期住院病例7.06%。意外伤害前5位分别是车祸(30.18%)、中毒(23.37%)、跌伤(17.94%)、击打(10.99%)、烧烫伤(6.26%)。学龄前儿童是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结论:意外伤害是儿童健康、生命的严重威胁,只有因地制宜,全社会参与,才可能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长沙市学龄期儿童意外伤害知识与危险行为及其相关性,为制定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2所长沙市小学866名6~12岁小学生进行意外伤害知识及近6个月内危险行为发生现状的调查。结果:学龄期儿童的意外伤害知识的得分为11.83±2.38,儿童意外伤害知识水平在儿童年龄、父母受教育程度及自出生至今中等程度意外伤害史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的年龄、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自出生至今儿童中等程度意外伤害史对儿童意外伤害知识影响显著。意外伤害危险行为的得分为17.61±10.35,儿童意外伤害危险行为在儿童性别、出生时父亲年龄、父母婚姻状态、和谁居住、中等程度意外伤害史及接受医疗诊治史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出生至今儿童中等程度意外伤害史、父母的婚姻状况、儿童性别对儿童意外伤害危险行为影响显著。儿童的意外伤害知识水平与危险行为之间未发现明显相关(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对意外伤害相关知识认识不够,且危险行为也较为普遍。研究指出了儿童意外伤害知识及危险行为相关影响因素,对控制与干预儿童意外伤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以儿童意外伤害为主体的健康教育,对于影响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最终提高被伤害对象以及家属的认知行为。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为学龄前儿童,监测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情况,对健康教育(为幼儿教师进行安全课程设计、为儿童进行健康教育、为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家长对家庭环境中危险因素认知情况、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等方面的比较。结果:从数据显示结果来看,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明显降低(P0.05),家长对于家中危险因素的认识明显提升(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实施健康教育是必要的,能够有效降低儿童意外伤害比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目前的儿童意外伤害情况并且探讨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120名儿童,按照年份将其分为两组,针对其意外伤害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分析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60名儿童,观察意外伤害情况,并且针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分析,儿童的意外伤害情况主要分为误服各种药物毒物及中毒、外伤、溺水、烫伤等,其中以4岁以下小孩人数居多,与5岁以上的小孩人数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给予干预后,儿童出现意外伤害的几率降低,干预前后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儿童的意外伤害情况,然后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儿童意外发生率,有利于保障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7.
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萍乡市人民医院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66例意外伤害儿童的病历资料。结果儿童意外伤害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婴幼儿是发生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以中毒和跌落伤最常见。结论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儿童意外伤害应以预防为主,采取个体、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珠海市集体儿童意外伤害的分布态势,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分析本市托幼机构2006~2012学年度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伤害类型和产生原因。结果全市集体儿童意外伤害总发生率有下降趋势。男生多发于女生,户外多发于户内,5岁组〉4岁组〉3岁组,P均〈0.01。碰撞/跌落(缝合)、骨折位居意外伤害前两位。结论 预防碰撞/跌落是集体儿童伤害干预的首要任务。骨折、眼耳损伤/异物、脱臼是伤害控制的主要类型,烫伤、走失及食物中毒不容忽视。集体儿童中4岁以上的男童是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儿童意外伤害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近5年郑州市区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271例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随年龄增长,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意外伤害发生地点由家中过度到社区、网吧.由食物、药物中毒过渡到乙醇、车祸、运动、自残等伤害.结论 我院接诊的儿童意外伤害涉及各年龄段,婴幼儿家中误服中毒是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青春期儿童以车祸、运动伤、自残等为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儿童意外伤害可以干预、预防,使其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0.
城市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社会因素及其干预策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进一步了解儿童意外伤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部分城区275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总发生率28.14%,其中男孩发生率34.70%,女孩发生率18.21%;影响儿童意外伤害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主要有管教方式、气质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儿童意外伤害干预策略原则及要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干预方案,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减少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及 非故意伤害事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儿童认知发展特征及社会学习理论, 建立以改变非故意伤害归因、危险行为后果负性信息传递为基础的干预方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一所长沙市市 区小学,对抽取的学生进行连续5周,每周1次的社区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及干预后6个月非故 意伤害危险行为得分的比较,以及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非故意伤害次数比较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94名儿童完成 了随访,其中男童96人(49.5%),女童98人(50.5%),年龄7~8岁;干预组98人,对照组96人。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 组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得分分别是14.42±5.67和14.14±8.95,低于干预前的16.85±8.48,且低于对照组(P=0.001); 干预后6个月内,干预组的轻微非故意伤害的发生人次从干预前的119减至56,≥2次轻微伤害人数从34人减至10人 (P<0.001),均低于对照组(P=0.011);干预组的轻度及轻度以上非故意伤害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P=0.030)。结论:以 改变非故意伤害归因和危险行为后果负性信息传递为基础的干预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儿童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和非故 意伤害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某县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现状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县5所中小学共2 90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收集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情况,并利用观察法和访谈法辅助问卷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留守儿童1 630名,意外伤害发生率为555人(34.0%),高于非留守组的354人(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前5位的伤害类型为跌落伤228人(14.0%),烧烫伤91人(5.6%),锐器伤59人(3.6%),咬伤49人(3.0%),砸伤26人(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年龄、学校开展户外活动及交通拥挤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应针对意外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开展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济宁市农村初中生意外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为研究其影响因素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济宁市686名初中生进行1a随访,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农村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1a内济宁市农村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28.7%,其中男生为34.4%,女生为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8,P=0.002);不同年级的意外伤害发生率不同,其中初一学生发生率最高;听说过意外伤害的为80.8%;意外伤害多发季节在夏季(79例,40.1%);地点主要在家中(99例,35.9%)和学校(97例,35.1%);100例(50.8%)学生发生意外伤害后去医院处理;意外伤害类型依次为锐器伤(434,63.2%)、异物伤(269,39.2%)、碰击伤(234,34.1%)等。结论 济宁市农村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村中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6~2009自贡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方法:对2006~2009年自贡市5岁以下死亡儿童进行分析,以了解自贡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变化趋势,为科学干预提供依据。结果:自2006年以来,自贡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意外死亡近两年上升至第一位。结论:加强孕期及围产儿保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积极开展产前诊断,减少先天畸形;控制感染性疾病;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儿童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地区4所小学一~六年级学生2 430名,回顾性调查1年内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34.24%,男生(36.85%)高于女生(31.51%)(χ2=7.685,P=0.006),郊区(38.97%)高于城区(29.48%)(χ2=24.281,P=0.000);四年级最高(56.52%),年级之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82,P=0.000)。居发生率前3位的意外伤害分别为跌伤(18.81%)、碰击伤(3.37%)、烧烫伤(2.22%)。以轻伤为主,占92.8%;下肢(34.4%)、手指(20.7%)为主要伤害部位,家里或宿舍(28.3%)、学校(24.6%)、上学途中(22.4%)为主要伤害发生场所。随着父母文化程度的增高,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呈下降趋势(χ2=205.566,P=0.000)。结论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安全管理教育预防伤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急性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他们社会支持人数、来源、性质及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Q)和社会支持性质量表(ISEL)作为测查工具,对绍兴市两所医院194名手外伤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手外伤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人数不多,支持满意程度中等;朋友、爱人、父母亲是主要支持来源;手外伤患者获得的物质支持最多,其次为信息支持和陪伴支持,情绪支持最少。结论:手外伤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小,满意度不高,社会支持对手外伤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对手外伤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进行适当的干预,以促进其身心健康状况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海珠区0~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及特征,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儿童保健常规报表收集的627例儿童意外伤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0~6岁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前5位依次是跌伤(77.99%)、烫伤(6.06%)、器械伤(6.06%)、道路交通伤(3.99%)、动物伤害(1.59%);学龄前期儿童所占比例最高,为79.11%;伤害的性别分布为男∶女=2.17∶1.00倍;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以玩耍/娱乐活动为主,占54.38%;59.65%的儿童发生伤害后能被及时送到医院就诊;发生伤害的儿童98.88%治愈,1.12%的儿童致残或死亡。结论意外伤害是儿童健康、生命的严重威胁,应全社会参与,加强安全立法、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18.
儿童意外伤害与心理行为关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意外伤害使儿童,青少年早死或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为了解儿童意外伤害与心理行为关系,采取分层整群随体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部分城区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展开了现场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行为特征,心理发展因素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提示应重视加强对儿童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安全训练,预防和控制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南通市小学生意外伤害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南通市两所小学3~6年级的学生及家长,以问卷方式调查在过去1年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状况以及家长对意外伤害的认知水平。结果:共调查350例学生,其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4.57%,伤害次数发生率为26.01%。跌伤和碰撞伤是最常见类型,其伤害的地点是学校。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为儿童年龄、行为性格特点等有关。结论:小学生意外伤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对发生原因、发生地点和重点人群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